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中国必将完蛋于80后的手中

(2023-01-15 23:44:58) 下一个

中国必将完蛋于80后的手中

                                2007年2月26日

何必

大学生与父母长辈的交流沟通在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略。)

还说网上那个有关破小孩的段子。

2000年.妈妈查出来得了糖尿病,每顿饭只能吃一点点。破小孩说:“你赶快打针吃药,病马上就会好的,你就可以象过去一样吃饭了。”妈妈说:“我得的是一种慢性病,要过很久很久才能治好。”破小孩对“很久很久”的概念就是:“我知道,等到了2000年,你的病就一定会好的。”他一直觉得2000年是一个了不起的时间概念,所有的事情等到了那个时候自然都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就象我们在小学里读书的时候听老师描绘��我们是“跨世纪的接班人”、“实现四个现代化!”、“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令我们觉得现在每一天的日子都象是炸弹上的导线在嗤哧地燃烧��燃尽那十几年的岁月,所有伟大的、光明的人类解放事业一定会在2000年到来的那一天惊天动地地炸响,一个新天地诞生了……那可是我们的“创世纪”啊,那可是我们想象中的“千禧年”啊,破小孩如何会明白这般又亲近又遥远的2000年?身为他的表姐,这也算有“代沟”了吧?

上海外贸学院开展了这么个“交换感动、‘书’写人生”的活动,又成为媒体追逐的事件,这大概也算是制造新闻的路数,平白无故地弄出些个噱头来,做点子表面文章,摆出花里胡哨的架子供社会瞻仰品评传播。

对于当前中国教育当中道德内容的缺失,我说过太多了。当用法律作为学校里成员的行为准则、而根本无关乎道德时,我们自然也就可以设想从那里面出来的都是些什么货色了。

特别是在上海这么个崇洋媚外胜地,出现这种创举似乎也不足为奇。上海嘛,原本就是冒险家的乐园,现在则更以腐朽民族精神为其风尚。我写的那则“一洋男人一年睡79个上海女人后的感慨”,在网上被炒得一塌糊涂。人们对于沪上的阴私门户的开放程度赞叹有加或者很有酸葡萄心理,更是为这里逐渐承受着改革开放重心转移的目标和方向而让包括女权主义者在内的国人们忧心忡忡。

上海原本就是个盛产花样翻新之辈的地界儿。太多的什么新锐人物都来自这里。分析起中国男人中的运动三杰(姚明、刘翔、王力勤),可以慨叹上海在与国际接轨方面的独领风骚。于是,上海闹出什么新鲜事恐怕都不足为奇。

可这个什么交换感动书写人生活动,目的还是让现在的大学生与父母多些个交流。抛开活动创造者的自我炒作的因素,只是看,这种活动除了能够被媒体说三道四之外,还能够有些个什么样的实际效用?

前不久,我曾经写过“中国的80后就是没落的一代”,其中不乏很是偏激而极致地发狠:“中国大陆80后这群人,是不负责任的一代,是胸无点墨的一代,是魑魅魍魉的一代,是牛鬼蛇神的一代。在我所接触的所有80后的人里,看到他们无一例外,都是自私自利的人,缺乏最基本的道德勇气,没有起码的做人原则,失去了敢作敢为的品质,抹煞了诚实信用的最低行为准则。”

稿子发出去后,也收到了不少反馈。每天都受到我如许垃圾邮件骚扰者当中,也有人作了回复。其中,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的编辑本人也是个我文中指责的80后,他认为我的分析和批评是有道理的。也有明显不属于该群体的。比如这个就是。

redfoxantony@……

2007年2月6日 16:24

复潘祎老师

潘祎老师:

你好!

非常感谢你长期发来的邮件,使我开阔思路,增强了关心社会的责任感。最近拜读了“80年代后”一文,深有感触,不禁仰天长叹!

“80年代后”一文,涉及到学生的世界观、生活的态度、素质教育、就业等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表面上看是教育体制问题,其实已经涉及到近二十年以来的国家各项改革、甚至人们思想变迁等等深层次问题,这个课题对我国今后的社会稳定、文明进步都会产生重要影响,读完该文后不由得使人们对社会的未来产生深深的忧虑,所以结合自己的观察发表如下感想,仅供参考。

我是广州一所国有企业的部门经理,既不是教育工作者、又不是理论工作者,发表的意见不一定准确(也许连发表意见的资格都没有),难免肤浅、偏激、片面、或者错误,但出于对社会的关注,所以对教育问题发表一系列感想,我认为教育问题绝对是社会问题,反思教育问题首先要反思我们的政治体制问题。

我的意见仅供参考,希望批评指正。

                                广州  余树东

反思教育首先要反思我们的社会.doc

这位广州的人给我发来了其“反思教育首先要反思我们的社会”的文章,同时也将文章发给了温铁军等人。温铁军将其文章转发给了包括我在内的乡村建设群组成员。

反思教育首先要反思我们的社会

——读潘祎老师“80年代后”一文感想

(何必注,略。)

2007年2月7日 0:07

Re: 发送电子邮件: 反思教育首先要反思我们的社会

(何必注,略。)

说着说着,对80后这个群体的性质和特征的讨论,就缩小到了就业层面,甚至到了新农村建设领域。

被列为2006年10大欠揍找抽人物之一的,就是那个被称作80后作家的主儿。

张一一:美男作家恶搞征婚 [我来说两句]

“欠揍”指数: 冤枉指数:

事迹:80后作家,曾在网上打出征婚启事,要求对方必须不是处女,由此声名大振。征婚余波未息,恰逢李湘离婚,便打上了李湘的主意,毅然向美女主播发出求爱信,还声称为了李湘,要在31个城市“裸奔”……>>>

名言:“如果李湘还不答应嫁给我的话,我将在她足迹所至的全国31个大中城市裸奔,用我赤裸裸的爱,来纪念湘湘已然不再的31载的美丽芳华。”>>>

现在,80后与非80后之间,出现了势不两立的对峙格局。当前走红的80后作家们纷纷挺身而出,面对着社会上针对80后的指责和非议,针锋相对甚至污言秽语地展开了气势磅礴的回击。开篇那个上海大学生送给父母的书,就是这么个80后当红作家旗帜鲜明捍卫该群体的著作;网络上,上海那个80后作家在与一个对80后进行攻击的什么诗人刚刚交手,后者就不堪一击丢盔卸甲挂出免战牌落荒而逃。而双方在此前短暂的唇枪舌剑当中,各自背后都有着不少的支持者,可明显看出,80后阵营当中由于涉及到了自身而更加精神抖擞剑拔弩张,另一方则松松垮垮。这些80后的作家们纷纷表示,社会上对于80后的非议更多的是从80后人群当中那些公共人物的所作所为来进行指指点点,对于80后整体性的关注不足。

不过,我感觉,这种以1980年代为分界线的代际冲突在网络较量当中的告一段落,不过是一个悲壮血腥耐人寻味的开始,而远远不是什么安贫乐道的结束。

在前面我那篇有关80后的文字里,也引述了不少有关80后群体的表现。以我的看法,也很少去对比如那个在北大成长的著名歌手认为中文具有“颗粒感”而不愿意使用中文演唱这种公共人物进行什么针对性很强的议论,而且我也很少关注那些80后公共人物的所作所为。

去年12月18日,北京电视台《首都经济报道》曾经做节目介绍,北京有200万独生子女,这些人已经步入社会开始谈婚论嫁;不过北京市人口所有一个调查,结果很意外。北京市人口研究所发布一份调查,在1000多份双独家庭的调查中,超过六成的独生子女夫妇选择不要二胎;而调查中赞同做丁克的家庭比例更是达到90%;(何必注,略。)

这种调查大概怎么着也不能算是仅仅针对80后中的公共人物了吧。

由于工作性质的缘故,我成天到晚都在与80后打交道。本来嘛,人常说电视是个年轻人的行当,像我这等一大把岁数了还在电视制作第一线上混的主儿,往好了说是凤毛麟角,往坏了说嘛,怎么难听怎么来都行,没出息,色迷迷惦记年轻女记者,蒙吃骗喝,满足于在一群未经世事的毛孩子80后们面前高谈阔论好为人师坐而论道,行将就木……

反正这种话我听得也多了去啦,现如今互联网上无奇不有,我曾经就那个因为网上有人对其破口大骂而煞费苦心调查真实并将对方(是一个扬州的大学生——又一个80后)告上法庭的事情写过文字,认为如果敢于上网公布自己的观点,就要做好挨骂的准备,而且有平静接受的心理基础,原本这互联网就是个垃圾场,在中国法制化状况逐渐恶劣的条件下,这种情况不发生才叫见鬼;目前最高委府要加强互联网管理、净化网络环境,目的只不过是要维持统治,屏蔽乃至删除那些具有政治敏感性的内容,才不会理睬互联网上来不来就砍裆下三路和祖宗八辈的人身攻击及其对社会风气的毒害呢。如此,碰到此类事情,只有自己扛着。(这位原告还给我发来过邮件,对我的看法提出质疑,我没有进行争辩,走着瞧吧。)

也正因此,对于80后中那些没有出人头地的群体,我几乎是全天候都在打交道(即使我不上班,也要给其看稿子、讨论选题等等)。

即使是过春节,也还是没能够在80后的胡作非为面前幸免于难,并深切地领教了什么叫做80后的惨无人道、混不讲理、不通人性。

中国社会由80后全面接班掌管,是不可避免的。而这个阶段,恰恰是改革开放以后历届委府报喜不报忧、目光短浅胸无大志只求得自身能够安全着陆“我身后哪怕它洪水滔天”,像击鼓传花一般将日益严重而凶险的隐患问题矛盾冲突尽量平安移交给接任者,可却不可阻挡地遭遇总爆发的当口。

以80后者们的道德状况、社会责任感水准、集体主义修养程度、从长计议的自我规划理念等等方面,甚至于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喜怒哀乐生老病死,哪个可以理直气壮地对着前辈们说“让我来!”、并能够让中国社会对其安之若素高枕无忧?

凡此种种,都让我越来越坚定不移于我此前那些判断,并且进一步认为,说中国完蛋,就完蛋在80后这一代人登堂入室步入社会力量核心层面之际;换言之,中国完蛋就在80后这一代的手上。虽然不能直接结论于,80后要对中国完蛋承担全部责任,但80后对中国社会残存道德的消解、对公平正义的排遣与放逐、以及对精神和灵魂的蔑视戏弄,都使得中国的80后无处逃遁地要被牢牢钉在人类的耻辱柱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