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社保基金要是不出事才叫怪了

(2023-01-15 22:18:22) 下一个

社保基金要是不出事才叫怪了

                                2007年2月5日

何必

“广东劳保厅:千亿社保基金未投入房地产”……(略。)

早晨爬起来,打开邮箱,看到又没有首经的文稿。以前我曾经说过,凡是引用其他媒体消息的情况,基本上都是节目组文稿没有发给我。大概是节目组里有人看到了我的牢骚,对分管整理发送文稿的人提醒过,那个人也问过我,并很委屈地表示,如果其休息,那么文稿更没人发了。其实,我并没有针对个人,只不过在说管理上的漏洞。

没有节目文稿,就只能上网看看有什么可说的。刚刚上去,就看到了“广东劳保厅:千亿社保基金未投入房地产”这样信誓旦旦的标题。

该报道还介绍,最新统计显示,广东社保基金结余资金达到1506亿元,占全国的18.8%。据了解,到去年底,广东全省参加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和工伤保险的参保人数分别为1729万、1214万、1421万和1868万,均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居全国首位。……方潮贵表示。对于上述试点,方潮贵对《第一财经日报》坦言,广东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地方财政约束仍是建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最大难点。他表示,目前广东省正在研究省级财政部分支付农民养老保险账户的方案,但他没有透露上述方案的进展。……对于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广东省近期将上书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要求自费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根据部里的最新精神,允许条件成熟的省市在不要中央财政补助的前提下,由地方财政逐步做实个人账户。”

现在官员的表态、声明乃至拍着鸡胸脯所做的保证的可信度是众所周知的。基本上,凡是官员否认的,就是真实的;凡是官员确认的,就是不存在的。这种定律逐渐成为钢铁一般不容怀疑。因此,广东千亿社保基金是不是投入到了房地产,那可不是劳保厅说了算的。以我这等乌鸦嘴后面的阴暗心态,揣摩着说不定哪天就会暴露出广东省社保基金大规模参与房地产的爆炸性消息,而对于这种情况,我、以及我周围越来越多的朋友(有新闻工作者,也有一起挤公交车同为社会最底层的分子,还有大学教授和人文科学研究者)都感觉理所当然——在当前的中国,实在是无奇不有,出现什么样的怪事都不足为奇,远远到不了让人大惊失色的程度。

原本,这社保基金大规模的亏空是尽人皆知的事情。《中国改革》2006年第5期刊登王德文“三万亿养老金缺口倒逼养老制度改革”一文中介绍,《法制日报》2005年5月8日报道,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承认,目前城市养老金缺口在2.5万亿元,在未来30年时间里将达到6万亿元。(何必注,略。)

要知道,社会保障是什么?是社会动荡的减压阀,更是公民的一项最基本权利。而现在中国社会的社会保障处于如此混乱不堪的局面,大概也能够印证我们到底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

广东急不可耐地要求进入试点本身未可厚非。2005年初,国务院要求全国启动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并相继启动了东北三省第一批试点和上海、天津、山西等第二批试点。由于中国特色的试点特权的吸引力,其他地区争先恐后地试图挤进试点范围获得优惠政策,以摆脱那些没有进入者所面临的非优惠带来的巨大不公。

广东在社保方面的人数高居全国首位,于是就具备了做实个人账户的条件,这种逻辑听上去还是很顺畅的。可我们马上就可以想到,上海市的社会保障水平在全国也位列榜首,而正是上海市社保局祝均一局座被指挪用社保基金、陈良宇也胆大妄为于试图在沪上单独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而导致全国社保水平差距过大影响社会稳定,才有了后来的惊天动地。

所以,有条件并不意味着社保的水到渠成,更不是社保基金的天然防线。事实上,不管是上海市那样的高水平社保地区,还是湖南嘉禾那般低水平地界儿,社保大案都保不齐会东窗事发。

为什么?1月31日《瞭望东方周刊》以“社保政策5个缺憾”为题,分析了“制度安排期待更加合理”、“公平性失衡”、“总体目标尚需清晰”、“缺少法律支撑”、“管理制度高度分散落后”等五个重大疏漏。

作为官方报道,这种标题做得非常温文尔雅,而从内容上会看出,如此的社保体系,实在让人感觉摇摇欲坠岌岌可危,距离分崩离析不过咫尺之遥。

无论是做实个人账户,还是其他什么,都不过是当今社会动荡愈演愈烈的情况下的一种缓兵之计。

温铁军给我发来的材料当中,有余斌、卢周来、欧阳亮所写的“社会不公已成众矢之的”调查报告,其中认为,目前,人们对改革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改革、医疗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和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在就这些改革领域对普通人的影响方面,调查发现,在利益受损方面,高达50.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教育体制改革;44.4%选择了医疗体制改革;37%选择了国有企业改革;30.1%选择了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交互分析还表明:各领域改革的主导者,都是改革的受益者;而改革的对象,绝大部分成为利益受损者。

社会保障问题在中国日益成为一个日益受到社会密切关注的事情。根据美国兰德信息公司对北京、沈阳等13个省会和直辖市5013名城市居民进行的民意调查结果,2004年城市居民最关心的十大社会问题依次是:社会保障(51.5%)、医疗制度改革(41.0%)、物价问题(39.5%)、社会治安问题(37.3%)、子女教育问题(36.8%)、下岗失业(32.8%)、腐败现象(26.6%)、环境保护(25.7%)、城市交通(21.1%)、社会风气问题(15.6%)。《城市居民最关心十大问题社会保障排第一位》,http://internal.northeast.cn/system/2005/03/28/050008075.shtml,2005年3月28日。

去年清华崔之元给我发来的材料里,也有相关的内容:中国国家审计署11月24日发表报告披露,中国价值2万亿元人民币的社保基金中,共有71亿元被挪用。其中在1999年前发生的23.47亿元,2000年以来发生的47.88亿元。因种种原因,部分基金至今不能收回。(何必注,略。)

……

看到这些内容,我们能够对于社保资金的运行安之若素?其中也涉及到了广东省的情况,“广东某市只有1个人管理着1.7万家企业的工伤保险工作”,这就是广东做实个人账户的现实条件。

在“基金监管法规不完善”、“管理力量和手段有限”、“社保基金管理人手极少”、“法制政策观念淡漠”、“监督不到位”、以及“地方政府社保部门既当监管者,又同时成为委托人、投资人和资产管理者,角色模糊不清,政企不分,容易使养老基金缺乏独立和足够的行政监管”等等社保资金管理保护形同虚设的情况下,广东乃至全国的社保资金会有什么样的未来,应该是不难推想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