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北京使用自备井人口310万

(2023-01-01 02:01:18) 下一个

北京使用自备井人口310万

                                 2006年3月28日

何必

通州区至善家园小区吃的是像黄桃汁一样的自备井水……(略。)

这是该节目在网上出现的文字,笔者原封不动地将其内容抄录下来。可细心的人一看就会发现,这个日期上出现了明显的错误。“世界水日”是3月22日,而节目播出时间已经是该日子过去了差不多一周光景,怎么在导语中还是如此记述呢?虽然在节目播出的导语里并没有这样的日子提法,可记者还是将这样的内容照方抓药,懒到了连这么个导语都不改,也怪不得老潘总是看当今这些年轻记者实在是懒得出奇时目瞪口呆又无可奈何。

这条节目的产生,是3月22日世界水日之前,老潘对主编说可以就这个日子做个节目,反映目前的居民用水状况,并采访北京市水务局相关人员,也算是凑个时效性的热闹。

如此,“世界水日”中,北京当然可以堂而皇之地谈论首都用水状况、缘由、问题、趋势,纵横捭阖说古论今,从潮白河和永定河两大水系冲击而成的北京平原、到北京目前的密云和官厅水库中只有前者还能供居民饮用、北京区域当中近百条河流中已经有约2/3被污染到了无法饮用并使大多数荣幸地获得了劣五类水质、北京对于水资源的掌控正在引发与两大水系下游的河北邻近处与首都的大规模冲突、奥运水系将导致下游的邻居连污水都无法获得……可当今的观众,对于这些大而化之的题材避犹不及,导致越来越多的电视媒体在被称之为“万恶之源”的收视率压力下不得不跟风媚俗,按照电视的特点,必须关联到居民的日常生活,避免宏观而抽象的念叨。

而仅在该节目中就多次报道包括北京城八区里不少地方都有水质问题,南城很多使用市政水的居民反映水的硬度太高,烧开后壶壁上会结淀下厚厚的水碱;而海淀区不少地方都采用自备井,甚至一些国字号机构(比如位于颐和园万寿山后的中国林业科学院)的居民区也是如此,经常由于这些井年久失修而发生问题,或者处于维修状态致使居民长期无水可用;同样位于通州区的一个小区,由于自备井水质长期不能达到饮用标准且得不到改善,居民不得不每天使用消防车送来的水,而一旦消防车有任务,居民用水就只能中断,这也算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景象了。

随着该节目动用资源能力的提升、以及节目影响力的扩大,原先根本不会理睬这种节目的水务局方面对该节目组还是能够“屈就”。可拍摄回来的质量却不尽人意,只能当作备播;记者的素质严重影响了制作质量,而强词夺理的架式更是令人不胜其烦。

北京市自来水集体透露,目前北京使用自备井的地区有大兴、顺义、平谷、昌平等远郊,还包括三环四环附近甚至亚运村,都有大量的用户。眼下水价在涨,这涉及到310多万人的7000多口自备井的水质问题,需要政府水务部门、开发商、物业公司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水务部门表示,将在2010年让城乡人民都用上安全水。自备井水质问题由水务部门和卫生监督部门共同监管,居民如果发现有问题可以向水务部门和当地卫生监督部门举报。而有些新建小区明明可以接市政水,但开发商却没有接而开凿自备井,由于自备井由物业公司负责,且产权在开发商手上,很容易导致物业纠纷。

由此可以看出,在新建住宅小区的建设上,黑了心的开发商把居民用水也变换成为发财致富的工具,是否接通市政水完全取决于开发商残存的良知,除此而外没有其他制约手段。如果开发商不予接通市政水,居民就必须接受使用自备井的事实。

从常理上说,居民饮水涉及到的是最基本的生存问题,在所有社会事务中理应占据非常首要的位置;作为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职责承担者的政府,在这方面应该进行有效的作为,要求开发商必须向居民提供安全达标的饮用水,或者,在自备井状况普遍不合格的情况下,强制性要求开发商采用市政水,而不能放任自流,听凭其利用自备井开凿来牟取利润并通过占用自备井产权来要挟居民。

可现实情况是,政府水务部门对开发商如此行径听之任之无动于衷,导致自备井现象有延绵扩大之势。

北京现在有310万人使用自备井,这个人数占到了北京总人口的1/5,大概不能说,这涉及到了几百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是个小事吧。在北京的人里,5个人中就有1个存在饮水安全问题,这似乎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人乐观放心地了却心事。在伟大祖国的首都,饮水安全涉及人口竟然如此浩浩荡荡,居民最基本的生存安全受到时时刻刻的威胁,不能不说是我们社会维系中的闪烁亮点吧。

而官方表态为,自备井水质问题由水务部门和卫生监督部门共同监管,问题就出现于,凡是涉及到了这种共同监管时,保准是形同无人监管,各部门间踢皮球敷衍塞责的情形是少不了的;出现了饮用水问题,可以向水务部门和当地卫生部门举报,但是,举报的后果能如何呢?由于开发商没有申请使用市政水,所以这些问题的产生责任也就与政府无关了,言下之意,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并不是政府的责任,开发商必须申请使用市政水,才可以让居民的饮水安全得以部分解决(之所以说“部分”,原因就在于现在很多城区市政水的水质也照样不达标,前面所指南城水碱严重现象就是例证);“北京目前用水比较紧张,需要一定的时间”,这种说法何其熟悉,碰到什么事,官府衙门哪个不是采用这套说辞来搪塞?别着急,慢慢来,凡事都要有个过程,很多问题都是改革进程中必然出现的,是我们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居民由于饮水安全而发生的成本甚至健康损失、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恐慌乃至对于政府公信力信任度的剧烈快速而大幅度下降,也是“必须的代价”了,是不会有人为此担责的;2010年就可以让城乡人民都用上安全水,所以嘛,政府还是很有效率的,不就还那么几年嘛,怕什么?至于这几年当中居民继续动用消防车、使用纯净水、采用净化设备等方面的开支,以及人们体质无可挽回的破坏与跌落,只能是谁赶上谁倒霉了;而且,不还有南水北调吗?那时将使问题得到根本性缓解。可南水北调的总量才有多少?充其量也就解决不足百万人的饮水问题,而从南水北调开工到现在,北京市的总人口已经增加了百万人口,外来人员已经有350万人,这个数目还在继续上升着,因此,南水北调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北京饮水困难还是个引发争议之问题,说届时就可以“逐步取代自备井”(多么富有外交素养的用词“逐步”,这就暗示着,即使是没在可望的未来告别自备井也不是政府承诺的违反或损毁),是可以指望的吗?

连饮水安全这么个不能不说涉及到生存基本条件的问题在首都都是如此情状,说生存质量日益恶劣,似乎并不为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