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北京治理风尚第一名

(2022-12-17 23:34:03) 下一个

北京治理风尚第一名

                                       2005年4月30日

何必

“山就好比原始股,水土保持好,就能够增值;如果保持不好,就会变成垃圾股”……(略。)

这两天北京反复出现扬尘天气,甚至在国民党主席连战在时隔半个多世纪后再度登上大陆访问北京的4月28日,北京也是从大清早就开始遍布阴霾漫天沙尘,采访记者都在直播现场毫无遮掩地表示出对由于天气导致连战所乘航班延误而迫使采访计划被破坏的担忧,毕竟,这是个大事件,而北京的天气往往在关键时刻不作美掉链子,去年10月7日,举世闻名的法国巡逻兵飞行表演队在北京就因为大气污染无法升空而取消了原定飞行计划,到今天那些买到现场观摩票的人们还都没退成票。而2004年初北京就发出了为市民办实事计划中,有227个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指标的内容,到了年底,媒体纷纷判断这个计划算是破产了,有些媒体迫不及待地宣传这个指标彻底无法达到,但没想到,北京市有关部门偷梁换柱地把这个指标换成了“蓝天”数,也就是说,只要能够见到太阳就算好天,管丫挺的什么沙尘花粉尾气工业排放,是阳光就行,弄得那些宣称铁定无法达到指标的媒体臊末搭眼好没面子。同时,也凸显出北京市在环境治理方面人定胜天的气概、思路与胆量。

进入今年,北京媒体上都纷纷报道蓝天数好于去年,似乎预示着北京的环境状况明显改观。这不,北京市又要投入上亿元,使北京不至于成为垃圾场。所谓生态价值当然要实现,而既然是投资,也还是要先富起来一帮子人的。

环境真的能够这么乐观?

同日人民日报消息,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29日在北京宣布,从即刻起至7月份启动环境应急预案,以保障枯水期淮河流域群众的饮水安全。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监测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枯水期淮河来水量锐减1/3,水少和水污的矛盾进一步加剧,水质和自净能力已开始下降,造成部分地区的饮用水安全危机。环保总局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精神,会同建设部、水利部和河南、安徽、山东、江苏四省人民政府进行了专题研究,决定立即启动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据悉,应急状态期间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对重点污染企业实施限产限排和停产措施。第一批对象是在淮河干流的蚌埠闸、洪汝河,以及豫皖交界的沙颍河、涡河等敏感河段的重点污染企业。合理调度闸坝泄水量。目前淮河流域共有大中型水库(闸坝)5300多座,正常的生态基流不足,希望有关部门能科学制订上下游和干支流水库闸坝调控方案,防止造成水污染事故。

4月29日中国新闻网 消息,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解振华28日下午在此间举行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发表演讲时警告说,分析一下当前的环境形势,中国的环境保护进展虽然明显,但问题很突出,形势不容乐观。他用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来阐述他的观点:流经城市的90%的河段受到严重污染;75%的湖泊出现非氧化问题;近3亿农村人口饮用不合格的水;每年沿海赤潮发生次数超过上世纪八十年代3倍;酸雨影响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3,且近年强度有加重趋势;工业危险废物年产1100多万吨,30%在堆放,没有处理处置;城市垃圾年无害化处理率不足20%;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每年分别新增1.5万和3000多平方公里;超过90%的天然草场退化,年增退化草地200万公顷;北方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大体上都超过国际生态警戒线;华北平原出现世界最大地下水位下降漏斗,水位下降且水质不能保证;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缺水,其中110多个严重缺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据世界银行测算,1995年中国空气和水污染造成损失占当年GDP的8%,约540亿美元;国家环保总局2001年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表明,西部九省区生态破坏直接经济损失占当年GDP的13%,相当于当年甘肃和青海两省GDP之和;据中国科学院测算,2003年,中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损失占GDP的15%。环境问题还危害公众健康与安全,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联合国开发署研究报告称,中国空气严重污染地区死于肺癌的人数远远高于空气良好地区,最高达8.8倍。近三年,中国环保部门收到的环境问题投诉以每年30%的速度上升,去年超过60万件。

这国家环保总局要干什么?把这么一堆触目惊心的数字都弄出来,还让不让人活了?各级党政官员的亲属都纷纷出国了,享受人类文明所带来的良好生活,而把这份肮脏留给了作为社会发展代价而被甩出社会运行轨道的分母们,而环保评价一票否决制的形同虚设,就要如此发聋振聩语不惊人死不休?

不仅如此,媒体也跟着推波助澜。

4月10日央视《经济半小时》竟然用“黄河还能活几年?”的标题来颇具蛊惑人心意味地连续报道了黄河水质污染状况。

4月29日《东方早报》数据,去年冬季以来,南方多个省份遭遇了严重旱灾,对此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近日表示,今年长江中下游多雨的范围比去年要大,旱涝灾害程度比去年更重,气象年景总体比去年要差,面临着洪涝、干旱的双重压力。今年中国可能出现南北两支多雨带,多雨范围大于去年,其中一个雨带处于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可能发生洪涝。6至8月大部分地区降雨偏多一至二成,梅雨结束后,将出现一段晴热少雨天气,有不同程度的伏旱。今年1月份长江水位为历年同期最高值,武汉关水位同比高出1.18米,长江委预测,该站汛期最高水位为26.30至27.30米,超均值0.33至1.33米。历史上的灾害年份表明,出现异常天气、水文现象,当年一般发生水旱灾害的几率很大。虽然长江干堤防洪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但还不能根除洪水威胁,加上一些支流堤防薄弱,江河崩岸频繁发生,水库闸站老化严重,今年防洪保安压力不小。

……

如此背景下,再看北京市信誓旦旦要实现生态价值取得什么“全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评比总分第一名”(真是不知道这种评比又是个什么样的劳什子,既然是京津地区风沙源,怎么还弄出个全国评比,至少怎么也弄不懂,京津风沙治理关比如上海深圳西藏屁事?)又管什么用,不还是得把法国飞机按在北京的地面上动弹不得?不还是得让连战在呼啸的沙尘中领略毕生首次北京之行的感悟?潘岳屡屡说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垃圾场,北京却要出淤泥而不染,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任凭解振华所言全国性环境状况恶化,北京还不是把今年的蓝天数上升到了230天以使得北京环保部门个个咬牙切齿却不得不忍气吞声?作为首都,北京当然牛逼大了,面对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全市建筑工地鳞次栉比,工地施工热火朝天,大片大片的土地裸露着。去年7月,面临越来越恶劣的大气,北京市环保局煞有介事地发出治理北京工地扬尘的决定,要对扬尘污染制造者进行处罚,对屡教不改的建筑单位要实施停工。时至今日,罚款数额不详,停工的没见一个。数据显示,在此方面处罚最严厉的是上海,罚金可达2万元。但即使这般罚款,面对动辄投资上亿或几十亿元的工程,实在是九牛一毛屁用也不管。

停工?痴人说梦吧?知道谁是开发商?说到底是政府!环保部门敢停上级的工?这种事情连疯子都做不出来呀,思前想后充其量也就是那些吃中国饭放外国屁、口口声声“哇塞”“耶”“恩哼”、爹娘给的名字没有自主权还是要埃瑞克、大卫、维克多、伊丽莎白、桑迪之类的便于身份证上找不着躲避通缉可听上去咩咩想捶丫一顿、来不来一句话里总是得带出个把英文单词恨不得从燕莎买块狗毛贴到胸脯上装丫挺的洋人的殖民才善于纸上谈兵一枕黄粱的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