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手术杀人

(2022-12-16 22:45:15) 下一个

手术杀人

                                                  2005年2月4日

何必

近日,北京市卫生局公布……住院费用和平均住院日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手术费用相差竟达7000元左右。……(略。)

同日《北京青年报》消息,同样是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在一家医院手术需要11435元,而在另一家只需要3698元。(略。)

无论如何,住院一次就会把不少北京人弄得倾家荡产,这种说法应该不是危言耸听。

2003年一次非典、2004年一次禽流感,让习惯于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中国人对于“公共卫生”这个词汇有了深刻的感悟。非典来临之际,北京大街小巷空空荡荡,人们都戴上了口罩,以邻为壑,而笔者常年患咽喉炎,总是咳嗽,这时也常常被路人当作异类,好在还没人强拉硬扯地把我弄到什么医院,只是遭受了不少白眼儿和躲避,一时间,不良卫生习惯几近销声匿迹,那些动辄就叫喊打打杀杀的主儿也都被这移情暴露了贪生怕死的德行样,没了往日视死如归的豪迈气概。天天躲在家里看电视,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每天的移情发布。在最高党政部门的直接干预下,高效率建成了小汤山医院,从全国各地调集了地方和部队的医务人员紧急到京驰援。那时,对白衣天使的崇敬与爱惜充斥了这个城市。

可我们似乎更习惯于好了伤疤忘了疼,非典才过去不久,也算是历历在目,人们对于白衣天使的那份好感就被形形色色的信息披露弄得荡然无存。

2004年12月2日《北京晚报》消息,卫生部当天上午公布的最新全国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过去10年,我国居民中患病人数增加,但去医院看病的人数却明显减少,有近一半的患者不到医院就诊。目前,我国居民年就诊人次为47.5亿,比1998年减少了5.8亿人次。专家分析,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医疗服务费用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人均收入的增长,医疗卫生消费支出已经成为家庭食物、教育支出后的第三大消费。过去的10年,“看病贵”成为百姓关注的话题。

2004年11月22日《信息时报》消息,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主任饶克勤前一天在广州作专题报告时说,虽然我国居民收入增加,但幅度未及医疗费用的涨得快。城乡两周患病未及时就诊的比例也近五成,达到49%。在这些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经济困难,其比例在城市和农村中分别为36%和39%。此外,调查者还对患者出院的原因进行了调查。结果,有43.3%的人是自己要求出院,其中有63.9%是因为经济困难。另一方面,调查者比较了1993年到2003年的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城乡合计年人均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在排除了物价上涨的影响后,平均每年以14%左右的速度上升。1993年,两者分别为21元和933元;到了2003年,就已经升到了75元和2233元。

2004年11月23日新华网电,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在北京地区生育一个孩子的费用较之20年前涨了100倍多,如今生育一个孩子需要四五千元,甚至上万元不等。据妇产科专家介绍,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个孩子只要几元钱,80年代四五十元,90年代则要两三千元,现在已上涨到四五千元。据业内人士分析,目前生儿育女费用逐渐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消费档次差距日益增大。此外,医院的某些不合理收费项目也是导致生育孩子成本加大的原因。

中国新闻网2004年11月5日报道,卫生部副部长朱庆生当天上午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中国农村目前有40%-60%的人看不起病。在中西部地区,因为看不起病、住不起医院,因病在家里死亡的人数估计在60%-80%。另据卫生部农村卫生管理司副司长聂春雷介绍,2003年中国农民的人均收入是2622元,而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的结果显示,2003年农民住院例均费用是2236元。

……

这两天,北京市有关方面宣布,北京市人均寿命已经达到80岁,而所谓“健康期望寿命”却不到60岁,也就是说,没有慢性病甚至卧床不起的健康岁月占据了人均3/4的生命过程,另外1/4却是惨不忍睹的疾病状态。而北京电视台《财经联线》所作“假如你生病”节目里,对127个市民进行了采访,其中不少人有病却看不起,只能硬抗等死。而同样手术开销竟然差出7000元,相当于北京年人均收入的一半,让人明了谋杀财产与生命的行径。

如今这公共卫生资源形成了对北京人财富、健康与生命残酷剥夺的最险恶的杀手,这种局面,作为举世公认的社会主义成功经验如注重公共服务、合作、平衡发展、减少社会差别等精神,在中国却怎么也看不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