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谭点滴

评天下大事小事,抒怀中喜怒哀乐。有聊无聊,即兴随笔。冀望四海知音,或存观省。
正文

小满感怀

(2022-05-21 10:30:39) 下一个

最近,新冠疫情似乎又肆虐起来了。家里的高中生不幸中招,阳性已经一个星期了,中度症状。大人还好,测了几次,都是阴性。周边认识的人里,也有不少新的阳性。自从免费自测试盒大量提供后,官方统计就没有什么太大意义了,因为很多人阳性后就在家隔离,不会算进统计数字里的。

去年四月份打完两针疫苗之后,就没想去打第三针。看最近这趋势,为保险起见,昨天下午出去打了第三针。回来后马上下地干活,把院子里的草割了,怕第二天出现副作用,因为第二针打完后副作用就挺大,而且很多人都会出现副作用。今天早上起来,感觉不错,几乎没有什么副作用。

查了一下日历,今天是小满。这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每年在公历5月20-22日出现。

古书上说,“小满,(农历)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在南方,小满多指雨季和河水满涨。在北方,小满过后,小麦很快就要成熟了。小时候在农村(那是人民公社年代),每到农忙季节,尤其是夏收和秋收季节,学校全体放假,所有人都去支农。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只是跟在割麦子的人后面,拾麦穗。掉在地上的麦穗很多,很快就会拾满一筐。到了小学四、五年级,就不再拾麦穗了,而是直接去割麦子。身体呈蹲姿,右手紧握镰刀,从根部把麦子齐刷刷地割断,用左手顺势揽进怀里,边割边往前移动。等怀里的麦子揽不下的时候,就捆起来,放在边上,继续往前割。烈日当空,蚊虫叮咬,汗流浃背,那绝对是件苦力活儿。

《诗经》有云:“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稼是种植,穑则是收割。中国自古就“以农为本”,稼穑特别重要。在古时候的识字读本《千字文》里,就有“治本于农,务资稼穑” 。

后来知道,在西方,拾麦穗(gleaning) 有着崇高的宗教意义。据圣经旧约,农民在收割小麦时,落在地上的麦穗不要捡,而是留给穷人。在《路得记》里,一位叫路德(Ruth)的外帮(对非以色列人的统称)姑娘,嫁给了在外地谋生的以色列人,不幸年纪轻轻守寡。婆婆劝她回娘家或改嫁,但路德不从,坚持要跟着婆婆回到以色列人的住地。回来后,两人无依无靠,最初就靠拾麦穗糊口。后来的故事很戏剧性,有兴趣的读者自己去读吧,我在这里就不细讲了。

现在,想割麦子或拾麦穗也没机会了。即使在中国,播种后收割都用机器了。

准备挑几首跟小满有关的古诗词,练练字。特别喜欢下面这两首:

五绝·小满宋朝·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小满元朝·元淮 :子规声里雨如烟,润逼红绡透客毡。映水黄梅多半老,邻家蚕熟麦秋天。

顺便贴一副西洋油画:The Gleaners, by Jean-François Millet

 

2022年5月21日,时值小满。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