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闲话《三国演义》的娱乐性(三)

(2021-12-10 09:20:23) 下一个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每本都大有乾坤,无论是艺术性,文学性,还是故事可读性都经过了时间的考验,是殿堂级的著作。平日里常看到有解析《红楼》的作品,这个系列就吹一下我心里的大神罗贯中和他的《三国演义》。怎么吹呢,就从一个努力写小说的菜鸟作者角度,简单说说把故事写得“好看”这回事儿。

注:既然是“演义”,就是故事,肯定和历史有所出入。咱们只谈小说的人物塑造,不谈史实。

=================================

这回说说另一个三国名场面:甘露寺。

这场戏说的什么呢?刘备占了荆州,周瑜和孙权想方设法要把荆州夺回来。

想了个什么辙呢?美人计。

周都督跟孙权说:主公啊,刘备中年丧偶,空虚寂寞冷啊,主公您有一妹,正当妙龄,何不以妹诱之,等他到了咱东吴的地盘上,还不是要杀便杀,要剐便剐!接下来便有了东吴提亲,孔明赠锦囊妙计三则,赵云护送刘皇叔以身涉险,最终抱得美人归的佳话。

那么这个故事该怎么写呢?

美人计,按照惯常的套路,写个“美人色诱”, 狗血一下。可是人家东吴主公的妹妹,相当于公主级别的了,象貂蝉那样抛头露面肯定是不合适啊。

又或者,按部就班地写成公瑾孔明隔空厮杀,也未尝不可。但是书里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读者看得多了也就流于俗套了。好比山珍海味,顿顿吃也就没了惊喜。

罗贯中不是一般人啊。这一节,主人公既不是公瑾孔明,也不是刘皇叔赵云,更加不是妙龄佳人。

这一节的主角是俩老人:吴国太,和乔国老。吴国太,孙权的母亲,刘备未来的丈母娘。而乔国老呢,则是吴国太的亲家,“三国二美”大桥小乔的父亲。

罗贯中这么一安排,好家伙,故事走向整个成了出家庭伦理剧,看的我笑出声来。

先说孔明干了个龌龊事儿,刘备去东吴提亲,连未来丈母娘的面儿还没见呢,就大张旗鼓弄得满城皆知。结果乔国老就去给吴国太道喜去了。吴国太懵了:怎么我嫁女儿,我成了最后一个知道的人了!于是两老提溜孙权周瑜二人一通臭骂:看看你们办的好事,就算依计得了荆州,也要落得天下人耻笑!

少顷,孙权入后堂见母亲。国太捶胸大哭。权曰:“母亲何故烦恼?”国太曰:“你直如此将我看承得如无物!我姐姐临危之时,分付你甚么话来!”孙权失惊曰:“母亲有话明说,何苦如此?”国太曰:“男大须婚,女大须嫁,古今常理。我为你母亲,事当禀命于我。你招刘玄德为婿,如何瞒我?女儿须是我的!”权吃了一惊,问曰:“那里得这话来?”国太曰:“若要不知,除非莫为。满城百姓,那一个不知?你倒瞒我!”乔国老曰:“老夫已知多日了,今特来贺喜。”权曰:“非也。此是周瑜之计,因要取荆州,故将此为名,赚刘备来拘囚在此,要他把荆州来换;若其不从,先斩刘备。此是计策,非实意也。”国太大怒,骂周瑜曰:“汝做六郡八十一州大都督,直恁无条计策去取荆州,却将我女儿为名,使美人计!杀了刘备,我女便是望门寡,明日再怎的说亲?须误了我女儿一世!你们好做作!”乔国老曰:“若用此计,便得荆州,也被天下人耻笑。此事如何行得!”说得孙权默然无语。

故事至此,节奏已经完全失控了。周瑜从给主公定下了“美人计”,到现在已经沦落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地步了。家有老人的皆知:什么江山社稷,公司上市,恐怕都没有家庭的安危,儿孙的幸福在老人家眼里来得重要啊。

接下来这出戏就顺理成章,被罗贯中演变成了出喜剧。

乔国老劝吴国太别太生气,毕竟“刘皇叔乃当世豪杰,若招得这个女婿,也不辱了令妹。” 于是吴国太提出要在甘露寺相亲,“如不中我意,任从你们行事;若中我的意,我自把女儿嫁他!”

玄德乃跪于国太席前,泣而告曰:“若杀刘备,就此请诛。”国太曰:“何出此言?”玄德曰:“廊下暗伏刀斧手,非杀备而何?”国太大怒,责骂孙权:“今日玄德既为我婿,即我之儿女也。何故伏刀斧手于廊下!”权推不知,唤吕范问之;范推贾华;国太唤贾华责骂,华默然无言。国太喝令斩之。玄德告曰:“若斩大将,于亲不利,备难久居膝下矣。”乔国老也相劝。国太方叱退贾华。刀斧手皆抱头鼠窜而去。

有朋友说罗贯中最偏心孔明,我觉得是有道理的。在和公瑾的较量中,几次三番地安排人物和桥段凸显孔明的睿智。就这节来说,吴国太和乔国老简直成了孔明的布线玩偶,将周都督的“美人计” 玩成了个“赔了夫人又折兵”。

整节故事读下来,虽稍嫌夸张,但是故事趣味盎然,走向出人意料。作为通俗读物而言,实在是上乘之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