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我

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正文

藝術亦有底線,香港拒絕“文化垃圾”

(2021-03-24 02:23:58) 下一个

近日,香港西九文化區M+視覺文化博物館部分展品曝光後,讓香港社會譁然一片,廣大市民包括藝術界、政界在內的不少有識之士批評有關展品是偽藝術。這些所謂藝術品“劍走偏鋒”,已涉嫌犯法;所謂搞創作的藝術家更是與宣揚真善美的藝術理念背道而馳,缺乏基本的職業操守。藝術創作不是沒有邊界,也並非絕對自由,遵守法律、尊重公序良俗是最起碼的要求。

然而,M+的一些藏品就連最起碼的要求都達不到。在曝光展品中有數量頗多的裸露照片,其中包括侮辱女性的裸照。香港婦女權益聯盟主席雷啟蓮批評展品“尺度過大”,直言這些藏品不顧道德倫理,不適宜在公眾地方展出,促請館方在開幕前重新檢視相關展品。不僅如此,裸露照片甚至還包括未成年人,不免讓人懷疑展示這樣的“藝術品”目的究竟何在,是為了陶冶香港市民的情操還是為了散播孌童意識?事實上,大量包含裸體內容的照片已經涉嫌違反了《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堂堂博物館竟成藏汙納垢之地,實在是諷刺至極。除了這些會讓人思考藝術和裸體之間是否存在必然關係的展品,還有挑戰國家尊嚴的題材更為刷新市民的三觀,其中就包括艾未未的展品。艾未未本是中國籍,是一個沒什麼才華的三流藝術家,也是一個靠蹭熱度嘩眾取寵的投機分子,他向來為了出名不擇手段,曾模仿敘利亞男童溺斃在海灘上,在M+的展品中更是對天安門豎起了中指。對於這種蹩腳的行為藝術,香港立法會議員容海恩質疑M+博物館涉嫌違反國安法,要求將作品下架。香港藝術發展局視覺藝術小組主席居然振振有詞,說該系列的作品主題為挑戰權威,指容海恩“可能見識少”。實際上,如果藝術淪為別有用心之人胡作非為的幌子,觀賞者還要附庸風雅昧著良心去誇讚“皇帝的新衣”,那才是香港的恥辱,才是“見識少”。

香港是中西文化薈萃之地,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藝術創作的空間應該更為遼闊,題材應該更為豐富,但為何M+博物館鍾愛的藏品不是充斥著低級趣味,就是包含強烈政治傾向?這是因為經營藝術品買賣的是商家,商家以盈利為目的,國際上知名作品價格相對固定,很難玩出花樣,而尋常題材又很難顯得與眾不同,以裸露、反中的“偏”、“奇”內容無疑能讓M+博物館號稱價值13億的藏品更有說服力,何況最終作價只有1.77億元,屬於“半賣半送”,這樣一個大便宜既能堵住香港市民的悠悠眾口,又方便將賬目做平,至於畫作真實價值誰會去深究呢?當容海恩提出質疑,相關負責人就立馬像被踩了尾巴似的跳出來,甚至搞人身攻擊可見,M+藏品的巨大利益蛋糕被某些人視為禁臠,不容他人插手,哪怕只是一句簡單的質疑。除去這種猜測,也有可能是採購人員存在官僚作風,對藝術品一竅不通,被人“宰”了。無論是出於什麼原因,花費鉅資買了一堆“文化垃圾”,受害的最終是香港市民。對於M+博物館明顯“低劣”、近乎“垃圾”的藏品,廣大市民必然不會接受,M+博物館浪費公款搜羅一些不知所謂的藏品,也必須向市民有個交代。

西九M+即將正式對公眾開放,對於培養市民藝術品味,提升香港作為亞洲文化樞紐的地位有著重要的意義,本該是香港的文化盛事。但藝術館觸碰法律紅線,藝術作品破壞公序良俗,就會異化為別有用心者傳播政治偏見、煽動仇恨甚至違法的平臺,還如何為香港市民服務?這和藝術的意義已經漸行漸遠了,對此特區政府應當予以重視,及時撥亂反正。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