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学欣赏

夏学,就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质极其丰富,科技发达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经为核心的华夏生命哲学,正好可以用来添补空虚的心灵,给人智慧和力量。
正文

12.21颜渊篇第二十一: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

(2021-06-21 10:40:27) 下一个


12.21颜渊篇第二十一: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

原文: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译文:

樊迟跟从孔子游玩,来到到求雨的舞坛下面,问道:“请问如何提高道德,清除恶念,辩明善恶是非而不糊涂呢?”。夫子说:“问得好!先把事情做好,然后再考虑回报,这不是崇尚道德吗?责备自己的错误,而不攻击别人的,这不就是修正错误清除恶念吗?一时气愤,控制不住自己,让父母一起受辱,这不是糊涂吗”?

短评:

樊迟为什么这么问?是不是他犯了糊涂,一时气愤给家人带来了麻烦和羞辱?到底是怎么回事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冲动过,糊涂过,后悔过。没有把事情的原委弄清除,成见占了上风,于是气血翻涌淹没理智,人就不由自主了,所谓的“忘其身”。要想不犯糊涂,不做傻事,恐怕还是要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消除成见和坏习气,怀着善意和开放的心态对待人和事。这就需要其他两方面修养的配合,品德的提高和贪嗔痴慢疑等恶念的清除。关于品德的培养,孔子给樊迟的方法是多做好事,少考虑得失;有关恶念的清除,孔子要樊迟多做自我检讨,日三省吾身,而不是怨尤别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孤岛侠客 回复 悄悄话 没有把事情的原委弄清除,成见占了上风,于是气血翻涌淹没理智,人就不由自主了,所谓的“忘其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