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

我有摩尼珠,只待有缘人...
个人资料
正文

【五灯会元】西天大圣之:苦行,虚妄之本

(2021-01-30 09:38:27) 下一个

二十祖阇夜多尊者,北天竺国人也。智慧渊冲,化导无量。后至罗阅城,敷扬顿教。彼有学众,唯尚辩论。为之首者,名婆修盘头。 又名遍行头陀。常一食不卧,六时礼佛,清净无欲,为众所归。   

祖将欲度之,先问彼众曰:“此遍行头陀,能修梵行,可得佛道乎?”

众曰:“我师精进,何故不可。”

祖曰:“汝师与道远矣。设苦行历于尘劫,皆虚妄之本也。”

众曰:“尊者蕴何德行而讥我师?”

祖曰:“我不求道,亦不颠倒。我不礼佛,亦不轻慢。我不长坐,亦不懈怠。我不一食,亦不杂食。我不知足,亦不贪欲。心无所希,名之曰道。”

 

哈哈哈哈,二十祖破戒,严重地破戒!即不打坐,也不礼佛,啥都吃,而且饿了就吃,去他的过午不食。好好好,二十祖受我一拜!二十祖要是再娶个媳妇就好了,多生几个佛子。哈哈哈哈。

遍行头陀。常一食不卧,六时礼佛,清净无欲,为众所归。这一看就是得道的高僧啊。二十祖,一看就是个酒肉和尚。可是,可是,时遍行闻已,发无漏智,欢喜赞叹。

 

祖又语彼众曰:“会吾语否?吾所以然者,为其求道心切。夫弦急即断,故吾不赞。令其住安乐地,入诸佛智。”

复告遍行曰:“吾适对众,抑挫仁者,得无恼于衷乎?”

遍行曰:“我忆念七劫前,生常安乐国,师于智者月净,记我非久当证斯陀含果。时有大光明菩萨出世,我以老故,策杖礼谒。师叱我曰:‘重子轻父,一何鄙哉!’时我自谓无过,请师示之。师曰:‘汝礼大光明菩萨,以杖倚壁画佛面,以此过慢,遂失二果。’我责躬悔过以来,闻诸恶言,如风如响,况今获饮无上甘露,而反生热恼邪?惟愿大慈,以妙道垂诲。”

祖曰:“汝久植众德,当继吾宗。”

 

听吾偈曰:言不合无生,同于法界性。若能如是解,通达事理竟。

祖付法已,不起于座,奄然归寂。

 

以前的祖师, 总是被外道上门踢馆挑衅。 呵呵,二十祖阇夜多尊者, 跑去砸婆修盘头的场子。刚开始, 人家师傅(婆修盘头)没有出来, 就把人家的徒弟们教训了一顿。 而婆修盘头居然一点也不恼, 还欢喜赞叹。

我常说,无上正等正觉是没有分别, 离开两边。可是你知道为什么吗?二十祖阇夜多尊者已经解释了。“心无所希,名之曰道。”你若落了一边, 你若有分别, 你就是心(性)有所希(系), 你就离道远矣。

婆修盘头尊者, 西天禅宗第二十一祖。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孔雀羽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平等性' 的评论 : 是的,尽管说即错,佛陀还是说了四十九年。所有的祖师说了两千六百年。今天,我们仍然在说。哈哈哈。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孔雀羽' 的评论 : 师兄说的透彻!还有一点补充,不说也是不行的。真正的道理,用任何的语言都只能是近似,但是,语言却是有功用的,它可以带领我们入门,指引我们修行的方向。

我们可以领悟这个世界的真实,语言,经论是起了非常大的作用的。但是,尽信书不如无书,认识到语言,经论的局限,会帮助我们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真正来到自由的境界。
孔雀羽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ayoufan' 的评论 : 所有说的,本质是不符合无生的理念,所以说即错,不可说。原因我以前解释过,字和词是有特定定义的,这个定义就是界限,一说,就产生的界限,界限就有内外,就产生了两边,就错了。

比如,我说,佛是。。。。

无论我说什么,立即就出现一个状况,什么什么是佛,什么什么不是。就有了是和不是,就有了两边。于是,我说的就是错的。

“法界性” 是指佛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佛。没有办法用文字来完全准确地描述佛是什么。说,只能说到非常之接近。世尊也只能用否定,否定,再否定的语言形式来说。他就是不想让弟子们误解。因此,《金刚经》里全是“佛说什么,即非什么,是名什么”。

世尊就是想告诉弟子们,我说的,其实都不对,但你们要明白我到底想说的意思。
云青青 回复 悄悄话 心有所系,心无所系,知易行难呀
Dayoufan 回复 悄悄话 请解说一下”言不合无生,同于法界性“?谢谢!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修行就是修心,同时又要心无所系,这才是实修的不二法门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