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佛陀的智慧(九)20130409.-20130410-01,02,03

(2022-06-14 21:47:01) 下一个

2013.4.9.录音

昨天晚上,大家都参与讨论了,蛮好的。我们今天怎么看呢? 因为讨论之前和讨论之后的学习平台是不一样的。昨天下午就生命的源头和其发展过程,给大家做了一个完整的交代。这些都需要记住,因为大家现在讨论的事情,已不是我们觉受内的事物,是超出我们觉受的, 超出我们经验的内容。所以,大家要懂得,我们只能用比喻。借用联想来感知余外的那一部分东西,听懂了吗? 这里,我们借用的名言都是比喻。 大家一定要用心体会,我给大家讲的例子,原生态的摩梭族人和我们城市人的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念。一种观念是没有什么可做的,因为天地万物都已做好了。另外一种观念认为一定要通过一生的努力,完善自我的人生价值。需要指出的是,这两个观念的平台是不一样的。 前者是站在存在的平台上,后者是在人类意识的平台上。这两个平台是不同的。

昨天我们共同探讨了一下,莲花生大士的《大圆满直指教授》(原名<藉见赤裸性得自解脱>), 那么,今天我们就要带着这个讨论的觉受,重新看待发给大家的资料,包括中国汉地的八宗, 藏传佛教的四宗及南传佛教的诸宗派。要学会用直指教授的觉照来抉择。 大家带着这样的觉照来体会一下这些宗派是怎样建立其宗义的。比如说,他们是在“二谛” 上建立宗义的,还是在“法性”上建立宗义的? 是在“无我”上建立宗义的。还是在“法界 的觉性”上建立宗义的? 也就是要弄明白他们是依什么见来建立自己的宗义。他们是从哪个 视角来观照整体的? 或者是抓住了整体的哪个片段? 这样抉择,大家就容易弄懂了。 我们要试着依究竟见来觉察。可以这样看待发给大家的资料。这些资料就是一篇篇学生提交的论文,你们诸位如同导师。你们要看看这些论文的论点论据,人家哪些地方写的好,好在哪里。你们要挑出来,他们不足的地方在哪里。再强调一下,他们是怎样建立宗义的?是怎样划分胜义与世俗的? 他们是怎样在完整的生命中着手的? 他们的视角是在什么层次上安立的? 是在觉性上,还是站在我们世界建立的名言、概念上? 昨天,大家讨论的时候,为什么让你们互相提问,回答,辩驳,这样做,我们就能慢慢的厘清他们的头绪了。听懂了吧? 我们要好好看待这些宗派的建立。他们在哪些方面健全,在哪些方面有遗漏。他们使用的这些词汇,都涵盖了什么内容。他们的理量逻辑究竟是不是严谨。 这些,大家都要评判一下。 因为这些都需要大家带着觉性去做,所以,这样的学习跟平常的那种学习状态就不一样了。 大家要好好用功!下面我们继续分成两组,认真讨论一下,好好看一下。这是很难得的学习 机会。

录音整理 20130410-01(原代码 130410-01)

上午跟大家讲了一个半小时的内容啊,总结起来很简单,就是什么叫中观瑜伽行。瑜伽是什么意思——相应,就是你修的这个法一定要能相应,如果能修的是你,相应的依然还是你, 这还只是能与所的相应,生与灭的相应,还是两元对待的相应。那么瑜伽行中观就不同了, 中观就离开相对了,离开相对的相应就叫中观瑜伽行,在佛法叫什么呢? 还是那句老话—— 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转了一个半钟头,就为说这一句话,下边的课不是要讲些什 么,重点多了你们会抓不住,今天两组要讨论的内容,就是弄明白你学佛到底要到哪里去, 不弄清楚这后边没法讲,我要讲的是你不熟悉的,跟你不知道的地方。学佛有一个前提,就是一定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不谈什么胜义世俗,世俗的菩提心就是要出离我们当前的困境,胜义的菩提心就是要见到真实,但是这个是理还不是事。 今天要在事上探讨一下如何发菩提心,就是山下有很多车,你到底打算要到那里去,你要决 定的不是理是事。刚才讲到印度教的三十三重天,这还是我们的文化能够理解的,你要发心, 去佛世界是去,去三十三天也是去,你的目标要确定,要不然这车你没法坐,不是坐上一趟车哪里都能去,不是环线,坐着转上一圈,看这里好就在这下车,学佛不是这样的,确定好了就要发心直指,因为佛讲的法不仅是瑜伽行的内容,佛讲的是中观瑜伽行。 怎么确定你的方向,前天我们不是探讨过莲师的赤裸觉性,这篇论讲的就是直指,你是准备坐能所的车,还是准备做无我的车,是准备坐二乘的车,还是准备坐大乘的车,这就是理, 理就是线路,佛法配合着无我,配合着一乘,有确实的法界终点站,要把法性是什么弄清楚, 要不然你选错了,选到天上去了,弄不好我又得被派到天上给你讲课,这就有点累了(众笑), 这学生不怎么样,你看老师又追来了(众笑),我们至今还没毕业,你们看看,有多不合适, 弄得十方诸佛到现在都在忙,连个休息天都没有,毕不了业老回炉可不好,还是那句老话— —我在黑板上画一横,这叫一,第二天我画的不可能跟头一天一样长,就是它长了一点,它也是念一,听明白了吗? 我们分成两组讨论,把这个事情弄清楚,弄清楚了佛法讲的就跟你有关系了。

录音整理 130410-02(原代码 130410-02)

好了,我们一讨论,很多的思想就暴露出来了。我们这个民族,好大喜功,讨论当下是什么, 就跟没讨论一样,那你们上这儿干嘛来了,你哪里都不去,那你是怎么来的,哈哈哈(众笑), 讨论是从最低处讲起,不要仅仅浮在表面上,浮在表面的佛法跟我们没有多大关系,老百姓不是不怕死,因为怕也得死,不是不学佛法就没法过了,那大树没学佛法不是照样生长,佛法不是这样讲的,不是没有人迹的地方花就不开了,哪有这回事。 学佛要发菩提心,这一层要慢慢的讲,快了不成,抓住那个最高的教理讨论,把藏在你心底里边的东西拿出来谈。这个发菩提心,得反复的讲,我给你们讲一个通俗的故事,有一个农夫,出外办事去了,托人给家捎了一个口信,告诉农妇,说咱们家里养的猪,该配种啦,你推着车给它送到隔壁那家农场去,要注意别让猪伤着你,这农妇就去做了。过了一段时间农夫托人问,怎么样还好吧,农妇说没事挺好的,头一两回费劲,现在不用了,那猪见到车自 己就上去了(众笑),你看,猪见着车,自个就上去了,因为它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光听故事,是挺有意思的,为什么佛法谈的是事,你开始不明白,还得被绑上受苦,等知道去那里是干什么了,下回看到车放在那儿,自个就上去了,哈哈哈(众笑),不用在绑上 了。为什么我要给你们说事讲理,因为你不知道佛法要带你去的那地方有多好,我说半天费很大的劲,你弄不好还得把我伤着,等你真的懂了,你自个就会用功了。知道你们大家怎么来的吗,都是你们自个坐车来的,哈哈哈哈(众笑),给自个鼓鼓掌吧,哈哈哈哈(众笑 鼓掌)。佛说的法是实事,这事得这么看,哈哈哈哈(众笑),所以有的时候你当好人还没法这么讲,哈哈哈哈(众笑)。

佛法挺奥妙的,要善思维。 我给大家讲过《金刚经》里的一句话,大家也都知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你们看了跟没看一样,就跟刚才大家的讨论,个个当下自在,那就甭讨论了(众笑),都忘了你们是怎么来的了,如梦、你看我给大家讲梦,从两年前一直讲到现 在,应作如是观,梦是假的,一句话就完了,那跟没讲一样。但我是怎么给大家讲梦的,一 个梦我能给你们讲出什么叫佛说的化身,什么叫报身,什么叫法身,什么叫三维,什么叫四维,什么叫善思维。 佛法要这么来讨论,你得学会善思维,顺着般若的义理,不只是要明白你到哪里去,还有明 白你从哪里来,你现在怎么来的你先要说清楚,你们一定是坐车来的,那你为什么要上这儿来呢,这就是我们的当下,不要说你的当下就是密严佛土,我跟大家讲过。我们看过直指觉性以后,理一定是跟事在一起的,佛理是离不开事的。现在讲的事是实实在在的,懂了现在 才能明白什么是佛讲的幻化网,现在即不能说你在这儿,也不能说你不在这儿,但是你的的确确坐在这儿。现在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下回我不要再捆着你们了,下回你们见着佛法的 大白牛车,能自个上去就最好了。众笑鼓掌„

录音整理 130410-03(原代码 130410-04)

来,赵大夫你站中间,念一念这个《直指教授》,就像那天那样,比较抒情的念一念。大家再看一看,要不然一会我们不定聊到那里去了。看小本的《大圆满直指》,第六页。

赵大夫:这个我受一位师兄的启示,他说念这个书,你要放空自己,最好闭住眼睛,当一个散文,当一个抒情散文去欣赏它、去朗读它,然后进入它,安住在这个文境状态当中。我就给大家念一下:
 

自生的清净光明,自无始以来即为无生,

它是觉性的子女,可是却无父母——奇妙啊!

这自生的俱生觉性,不为任何事物所生——奇妙啊!

它即无生,它亦既无一法可令之灭——奇妙啊!

它虽然可见,但却无人能见——奇妙啊!

它虽然流转于轮回,但它却无污染——奇妙啊!

纵使它便既是佛,而它却未由佛得到利益——奇妙啊!

纵使它遍三界六道,但它却不为人所识——奇妙啊!

此外,你还想从它之外找到别的果——奇妙啊!

纵使它即具在于你的身内,可是你却老是想往别的地方去寻找——奇妙啊!

大龙老师:好,大家都看到了,回去也要经常把这个本子拿出来看一看。每次我们都会用不同的视角,来跟大家介绍佛法。我们学佛会有一个误区,以为能看懂这些文字,知道佛经说的是什么,实际上我们是看不懂佛经的,没有一个人能看懂它,如果大家真的能看懂佛经里的话,大家早就成佛了,两千多年佛教到现在,有这么多的宗派形式,我这么说大家就理解 了,密教里边都有咒语,如果咒语是用做世间法,真的有那么灵,那佛教徒早就统一全世界 了,嗡玛尼呗美吽,全宇宙就都统一了。 如果你真的能看懂佛经的话,学佛这事早就结束了,为什么我们会看不懂呢?佛法讲的不是 在你理解的范围内发生的,你看刚才莲师这几个奇妙的感叹很有意思,佛法讲的生命实际是遍在的,你看不到它,但是你籍着佛法的指引就能看到,比方我今天上午跟大家讲的“你要到哪里去”,讲瑜伽行,大家经常问一个问题,佛法修还是不修? 有的说禅宗主张不修,有的说禅宗一定要实修,怎样区分禅宗的北宗和南宗,六祖慧能和神秀的见地如何不同,什么叫渐修,什么叫顿悟?很多很多,大家探讨的热火朝天。实际都没有探讨到真正的要点上,怎么讲呢,讲你们修跟不修时,一下就会被这个修的概念给罩住,学佛法你们要仔细,我们换个角度,不谈修与不修,谈你要去哪里,你修与不修肯定要有一个标准。

因为现象界的生命是分段的,我们学佛要把生命现象连续的看,这实际就牵扯到一个佛教的往生问题,就为了下一生你要怎么去做,或者是这一生你要达到一个什么状态。单纯谈修, 会找不到方向。我们把它具体一点,就好像一个车站似的,你要确定到哪里去,瑜伽就是相应,你修的法要跟你的见地相应,这就是瑜伽教法的精髓。我在这个基础上,又跟大家举了 一些天道的例子,跟大家讲“佛是天中天”,又特别讲到学佛要发菩提心。两千多年来,这个佛到底是什么,今人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弄清楚你也就成了,弄不清楚你就会一直在迷茫中徘徊,不管你叫佛如来,觉性也好,法性也好,真如也好,这些都是佛的法异名。 你叫了半天实际上它们都不在你的定义范围之内。严格的说你坐的那个车是到不了佛国的, 因为佛国不在你这个层面,佛国是指什么,我们大家一定要弄明白,我已经跟大家举过所谓 我们处在宇宙的百分之四里,百分之九十多都在我们的认知之外,我们怎样才能够很好的让大家记住,佛讲的真实是什么,做一个比喻,我们现在就在梦里,而佛在梦醒的世界,我们现在是在梦中的世界,你坐的那个是梦中世界的车,是开不到梦醒世界的,听懂了吧。我这样讲不是创新,因为佛说过我们的认知是无明,无明比在梦境还要差,说白了,无明完全是一个混沌的状态,梦镜中你至少还是清楚的。除非我们能理解生活的背景,所有宗教的教义, 严格的讲都不是在梦境中讲的,讲的都是梦醒世界的状态,这大家一定要记住。 上午我给他们讲了,在描述那个佛世界的时候,使用的是我们人间的语言,这实际上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曾经跟大家举过,要把你身边发生的事情讲给鱼缸里的鱼,肯定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因为你没有那个衔接的通道,用你的语言又不好使,当然你必须要学会观察鱼的行为,明白它传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信息,你必须成为一个鱼类专家,这样才能把你的意思传 达过去,要不然你不能说鱼不懂你,鱼不是不懂,因为鱼回答你的方式,你不懂,听明白了吧,不是你给鱼讲经鱼听不懂,是鱼回应你的方式你听不懂,如果鱼真的能张口跟你说话, 会把你吓坏的。

所以说我们学佛要明白的是佛的意思,中国文化有一个特点,我跟大家上次在元旦课上讲过, 我们有一个很好的文化传统,所谓代圣贤言,用圣贤的标准来教育我们的子弟,比方说《三 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当然一些是宋代以后的文章,我们有唐诗宋词,诗词这种文 化,是借景抒情,借一种外在的事物来抒发自己内在的情怀。 诗词是什么,说白了,就是当时的流行歌曲,古代有乐府,诗词可以配乐演唱,也可以依固 定的曲调填词。所以诗词都是可以吟唱的,先甭管这曲调你喜欢不喜欢,现代人唱流行歌曲 就简单多了,歌手都可以自己创作,没有什么押韵不押韵,中文里边加上两句英文,咦咦啊„, (众笑),即使口齿不清都没问题,歌曲要表达的是人类的情感,要借景抒情。古人不是有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心爱的人两地分居,我们现在人大部分都属两 地分居的状态,想起对方时,心有灵犀的他肯定也在想着你,这么多天了,大家来杭州听课, 吃住还好吧,家人多少都有念想的。 那么好,禅宗为什么能够在我们的文化中生根,因为我们诗词文化,表达的内心非常丰富, 你看唐宋八大家,唐诗几千首,这大家都知道,你要转一下观念,现在的流行歌曲就是当年 的唐诗宋词,古人描述的比较雅致一点而已,今天的国风比较大众化,你看楚词,还有汉代的短歌行。说的事情也都是比喻,说的虽然是眼前的事,实际是借这个来唤醒我们的良知,

说的是我们精神中的另外一个世界,现在也叫平行世界,是暗物质世界的事。 所以你看天台宗,看觉囊派他们说的都不是人间的事,通过佛法建立了一个无形的桥,就像彩虹一样,顺着它就能到天上去,这样就有些诗意了,彩虹是人间通往天界的桥,密宗叫金刚桥。我们在以后的修法里,从色身到化身要有一个金刚桥的施设,你就可以通过去,从色身倒报身,从色身到法身都有金刚桥;同样化身到色身,报身到化身,法身到报身,都有金刚桥的建立。 具体的以后再跟大家讲,现在我们有的时候多少也能看懂佛经了,我跟大家讲过,要学会看你的看,就是依佛理来觉察你的看,这个大家多少也有认识,能觉察你的看,实际当你能做到看你的看,即是用眼又不是用眼看,那个佛法叫做觉照。这个照不是意识,意识还配备着一个色身,这一点要转过来,不是说你学佛非得把天身修出来,当你看你的看时,你的那个天身就已经在你身后展现了。 看印度薄伽梵歌中的插图,天神出来时都画着一个非常大的身,就表明天人的背景很大,为了描述一个跟我们不同层面的场景,就要把正常的比例拉开。这样你就懂得莲师说的意思了, 因为看你的看的那个天身,你是看不到的,它在镜子里边显现不出来,就跟那灵魂一样,你看不到,天人可是看得到的,我说的这些都是事,看你的看,不是说你的思想能跳出来,不是,是那个潜在的天身在看。 就像过去的文艺作品描述的,封神榜里边的哪吒是三头六臂,平时它是隐藏着的,道家也有粗身,细身和微细身。当你看你的看时,你的觉察实际是两套系统,按照科技的观点来说, 我们灵魂的系统是很难定义的,因为生命至少是两套系统,这科学不讲你就没办法理解了, 更甭说佛法讲的三套系统了,因为生命的全景我们暂时还不能理解,我们用套娃来讲是比喻, 法报化三身实际是个能量场,能量场也可以叫身,听明白了吧。你的天身,也相当于你的内在,说天身还是带着你的习气讲,因为你看能量场还是人身的样子,但如果你要是站在天人的视角看,就不一定是人的样子了,我在终南山跟秋英多杰上师在一起时看到,天上飘的云显现出敦煌采女飞天的样子,我们经常看到天上的云朵像一只羊,有时候它又变成一只狗, 因为你见过羊,见过狗,讲到云的样子你就会往上去套,所以我们只能这样去看外境。 那天上午,王师兄说他不愿意去净土,那里尽是些宝石做的树他不喜欢,要那么多宝石干嘛, 他说的这个事并不一定代表净土的实际,净土经典里边确实是这样描述的,但净土经典里描述的是比喻,不是真有宝石做的树,描述的不过是我们做的一场净土景象的梦而已,听明白了吗?在《阿弥陀经》,《无量寿经》里是怎么描述的呢,我给大家的《净修捷要》里边都有, 净土中的一切有情,都是三十二相相好庄严,形同一类,无有差别,你们看那资料边都有。 这《净修捷要》将来都要背诵下来,背诵下来对学佛有好处,一说话显得咱们特别的有学问, 哈哈哈哈(众笑),引经据典的,修行多好。那极乐世界里的众生都是三十二相的天身, 形同一类,因为无量寿阿弥陀佛发了一个大愿,就是到西方净土的有情外貌看上去都一样, 所以你到净土里是找不到菩萨的,全都一样,这就是佛法的大平等相,就连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跟净土里边众生也都一样,佛心没有两样,不是说金银铜臭,去净土的人都爱财,那里是诸上善人共聚一处,说白了我们有时也要在哪儿进修,因为诸上善人共聚一处,咱们把群聊直接搬到净土去该多好,那里有的是知音。 将来你们还会遇到很尴尬的事,就是随着你们学法的精进,能跟你们一起聊天的人就不多了, 你们就要体会到孤寂,因为你说的话别人已经开始听不懂了,哈哈哈哈,就是你说出的话有点不太像人话了(众笑),别人听不懂是因为人家一时没反应过来,你熟悉的这种表达方式,别人不一定熟悉,严格地说你现在说的话,你看问题的角度,换做一年前的你自己也听不懂,所以咱们大家就特别需要与诸上善人共聚一处,找不着聊天的对象了,会很寂寞,估计阿弥陀佛深有同感,看来极乐净土你们是非去不可了,所以不要担心你们去不成,你们肯定能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你们俩聊天彼此能听懂,那你们俩肯定会跑到一块。 当然不能那么说,所谓百年求得同船渡,千年求来共枕眠,像我们这群人的缘分,就甭说了, 共聚一处。是有一种心的交流,因为心的震动频率相同会形成一种场,我的意思就是发菩提心的多了,净土一定现前。我们觉照的时候,依止的已经不是我们的肉身了,梦中你的身是 什么,你梦中的身也可以叫做天身,因为梦里边大家都有过飞翔的经验,这梦里边都做过我 们平时做不了的事情。 任何的思想意识一定是跟它的文化心里合拍的,单纯的说教,单纯的空谈是不存在的,我们现在明白,实际上佛经讲的是我们看不懂的,经里讲的都是比喻,是告诉我们,生命的大背景,这个大背景不是我们修出来的,因为有它我们才能显现,你懂得了这个道理以后,它的显现就不仅仅是在形式上,明白这个你就容易进入到内心了。修行这事一定要分出层次来, 你要不分出层次来,你的家人都会不理解你,很简单,家人会问“你学了半天佛,你能学出 一碗米饭来吗”,你不能说他讲的没有道理,但是你还真的不好反驳他,你只能说:咱们不是一类人。 上次我跟陆师兄讲,我说学佛人有一个特点,他儿子老跟她讲,你学佛不就是怕死吗,没什么新鲜的,我说你回去可以告诉你儿子,我们学佛不是怕死,我们是怕不死(众笑),哈哈哈哈,这怕死跟怕不死可不一样,怕死是因为贪生,人生只有这么点内容,声闻乘的罗汉就怕不死,我原来跟大家讲过,怕不死是怕轮回,生命一放大,大家就懂了,你老在人间这里混,等于留级,因为生命的内容很丰富,不能跟人艺演《茶馆》似的,这人一辈子老演一个 角色,你年轻时演这个角色,到老了还演这个角色,下辈子还要演这个角色,我们学佛生命要的是升级,不能老在轮回里呆着,所以学佛怕的是不死,老在六道里混,没有多大意思。 上午特别跟大家讲了天界的文化,原来我们只讲天理,不讲天道,天理是跟天道在一起的, 由于天道文化跟我们的儒家文化相抵触,所以讲法时就没展开讲,在大生命里是有天道内容的。带动万物的生机,从生机讲到生理跟心理,很多现象是非常自然的,这些回头我们再谈。 大家要明白这一点,再看佛法就好看了,不是说你看完中观的八不就完事了,这样跟没学一样,我们这里又不考试,我们学佛又不指着佛教吃饭,你倒腾半天教理,你家人也不能理解, 你干吗用,你不知道干吗用,那你学它干什么,你其实不是不知道,你是借着佛法,发现世界其实是我们心识的投影,有点像那达芬奇的密码一样,你透过佛讲的,才能看到生命的实 相,还是那句话——“即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我们现在一定要把这个佛法的见砸实了,你看的是经书不是中央文件,不是政府工作报告, 你要把经书当成这些看就麻烦了。我们看佛经的时候,有一个特点,第一,从我们现在的这 个色身来说,我们是用眼睛看,一旦我们读懂了经文的内容,我们就有了慧眼,也叫智慧的眼睛,现在我们不是用人眼看经,得用慧眼看,有慧眼你就会知道,外在的世界只是心识的 投影,你就知道了自心的密码,这个就是慧眼,虽然你还身在人间,但觉照已经离开人间的视角了,再进一步看的时候你就会觉照自心了,就会同时用人眼,天眼,慧眼来看世界了, 用天眼看的时候你的天身就出现了,你就不是简单的你了,真实的你有好几层身,你当下坐在着就有好几层境界,大家一定要建立这个佛心,有佛心就有佛的意识,心是有层次的。 现在举这类的例子好举多了,我们的手机,电脑,都有内存空间,但这些空间都是磁化的空间,计算机刚买回来时,你还没法用,你得给它装系统,装完了系统还要给它分区格式化, 启动的文件装在 C 盘,其他放在 D E F 盘,分完了区以后,计算机就能很好的使用了, 说是分区,磁盘你把它拆了,你是看不出有形的界限,分区是一个虚拟的施设。我们的精神世界,一旦你懂得了它是可以分区的,这在佛法叫一切种智,我们现在只能这样臆测,咱们 就跟着佛走下来,因为大家学佛已经有经验了,计算机家里基本都有,都知道计算机有 C 盘有 D 盘。 我们都有色身,心识一但分区,色身就能分成化身报身和法身,听懂了吧,随着佛法慧眼的观察,我们觉照自心的时候天身就出现了,因为天眼出现了,再深入到合一的时候,报身就出现了,佛眼也就同时出现了,佛眼是配着佛身来的,天眼是配着天身来的,记住了。你就先这么听,你先甭管说的对不对,这样你的心识就能转过来,要不你学了半天佛老是抓不着要害,所以这几个身是实实在在的有。 这个原理在觉囊派的他空见里边已经给大家讲了,只是你不会变通,你知道胜义不空,这胜义不空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如果你的法身不空,你的报身不空,你的天身不空呢,那就跟你有关系了,听懂了吧?为什么你的天身不空,因为你的色身不空,这胜义不空就是当下的你、你现在的当下就是不空,因为你的当下就是法性的当下。即使在梦中你的觉受也是非常真实的,佛法大家一直没弄明白,说我们面对的都是幻,你面对的从来都不是幻,天界也从来没有虚幻过,因为诸天王供养佛的伞盖可以合为一处,供养佛的优昙花,都是非常真实的,没有一个是假的,天界现出的三十二相天身都是真实不虚的。 上午这师兄说的不对,不是说净土的行人都不在净土呆着,经里说的是,净土行人不起于座, 能供养十方诸佛,不是离开净土到十方佛土去旅游,这个佛经讲不起于座同时可以供养十方诸佛,你现在还不能理解,就是我跟大家说的“昨天的你还在那里,明天的你已经在那里了”, 十方诸佛都是佛心的显现,你的本心是遍布十方的,那么坐在这儿的你,不起于座刹那之间遍布十方你就能理解了。这个说起来就跟说相声似的,比如说我们在这儿吆喝——卖白菜了, 杭州那儿也能听见,为什么? 因为杭州那儿也有一个人在吆喝着卖白菜,不是我们这吆喝的声音能传到杭州去,是我们在这儿吆喝的同时杭州那边也有一个人同样在吆喝,这个比喻就有点像量子状态物质的运动模式了,听懂了吧?现在不能用你的思想来套佛经的说法。 咱们退一万步说,如果佛法真能让你的心识去套,你套过来的有意思吗,不是还是你理解的 这点事吗,实际等于把我们的视角拉长了,就跟那橡皮糖似的,你一松手,它又缩回来了, 这样做没有多大意思,你用生灭去套那不生不灭的,这两个不是一回事,听懂了吧。如果你 的生灭能套住不生不灭,那不生不灭就不存在了,就被这生灭同化了,我们现在谈的是佛法, 谈生活是在世间谈,谈生命我们要定位在梦中谈。 这不是我们的错我们都没有错,错的是我们把背景做实了,明白了吧?在缘起当中生活的背景是真实的。一谈到生命,就要超越缘起来谈,那自然就超越我们现在的背景认知了,背景 只是相对的一个施设,严格的说生命的背景是我们没办法定义的,就跟梦境一样,你既不能说它有,也不能说它无,但它确实又明明确确的在。 说的比较透一点,我们大家从来都没有真实的存在过,存在的不过是我们的一些记忆而已, 这听懂了吧,因为存在的一直是如来藏的明分,你们的觉知不过是跟明分绑在一块,你把明分弄糊涂了,或者明分让你给闷在意识里了,这也是明分的一个化现。再下来大家要知道, 我刚才举的例子都是比喻,比方说原始林跟人造林,为了大家更好的区别,实际放在更大的场景内,人造林同样也是原始林,这个能转过来吗?那就超越了意识的分别,超越对待的一种境界了,超越对待还不能叫一,这两能同时超越才是一,大家记住,超越了相对,还不是 一,一盆水一盆面合在一块变成一盆馒头,超越不是这种,不是一盆水活这一盆面,一不是这么个合法,这是凑乎,你烘干还可以蒸馏水分出来,还可以成为水和面,怎么定义一呢? 不是很难定义,其实它们还是水还是面,但是它们的背景不一样了,水跟面出现在梦中,不是水跟面没了,是水跟面的背景虚了,这得慢慢来。 我们不是天天能跟大家讲故事,逗大家玩,到这里,我们就要开始细化了,上次在天童给大家讲过,你要是不看经论,我们就很难再继续下去,为什么?因为生活的语言,多是来自于现象界,是跟现象界的事物相对应的,这种瑜伽方式,如果跟生命对应就很难发挥语言的作用,有时候甚至于还容易引起异义,就是会把你带到意识的深沟里去,就好像我说的水面二合一,你会理解成一盆馒头,那你就理解错了。所以说我们学佛要慢慢分出层面来,用佛法 的方式看世界,就要深入经藏,我以前跟大家经过,因为经蔵里边它使用的这些语言,有这特殊的含义。

欧洲的文艺复兴,就是重新定义古代的文明,文艺复兴说白了就是重新洗牌,原来我们用杯子这个词,这个词是社会给定义的,现在我用茶杯这个词,我在杯子上加上一个茶的含义, 文艺复兴就是用特殊的视角来重新定义现象界的事物,就是把属于我们的定义权重新要回 来,因为我们原来的世界观,是社会意识营造的世界观,是社会意识缘起下的世界观,这个 世界观不包括非相,不包括暗物质,这么讲就容易明白了,不包括我们生命的大背景,现在 我们学习了佛法以后,我们知道生命是一个整体,我们就要重新建立整体的的语言了,听明白了吧,建立语言的定义不是让大家重新创造一种语言,现成的语言把它的内涵扩大,把它 的意义重新校对一下。欧洲的文艺复兴实际上就是这么做的,重新定义我们使用的语言,就是重新定义我们的思想,重新定义我们的思想就是重新定义我们的世界观,重新定义我们的 世界观,不会丢掉你在世界上的拥有。 生命的那个大硬盘,是可以籍着佛法来格式化的,格式化的硬盘既不是多个硬盘,也不再是 一个硬盘,它那个分区既不是多也不是一,现在我们的科技产品已经达到这个技术层面了, 我们先要接受,我们虽然不是搞硬盘的磁化专家,但是我们有权使用它,所以最好最简洁的 学佛方法,就是敢于去使用佛法,敢于享受人类创造的新科技,因为科技它有一个特点,就是人类可以共享,听明白了吗。我们不能买一个灯泡,要先给爱迪生子女打个电话,做一个申请,即使是新的发明为了鼓励,会有一个知识产权保护,但是这个一般最多定十年,不是说永远的保护,有一个期限。 佛法是可以共享的,佛看到的实相是人类共享的,看佛经是不收税的,我给大家讲课,也是不收费的,不是说我有多高尚,因为佛法本来就是公共的财产。思想是一种公共的资源,没有必要占为私有,也不是能私有的东西,大家要懂得去享用生命的果实,学会使用佛陀留下的觉性产品,没有条件,使用公共的设施是没有条件的。就跟杭州的公共自行车一样,只要你经过一定的程序,你就可以骑用,这就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便利。佛来就是给一切有情提供 便利的,你的生命不可能永远停留在意识层面,因为意识是幻化的,社会中的缘起是不断变化的,明天可能又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缘起,缘起是层层不息,重重无尽的。这个要慢慢来, 将来大家学习《华严经》的十玄门,十玄门的义理中都有,上次在卧龙山的时候就跟大家讲 过《华严经》的十玄门,黄老讲《无量寿经解》的时候,就是依《华严》的十玄门,来讲净 土《无量寿经》的。这个资料发给过大家,回头大家慢慢找一下。 不多说了,生命就好像是一个密码本,它反映出另外不同的世界信息,我们接下来,不是我 在这儿说点风趣的故事,逗大家开心,大家要依着佛的视角,重新看看发给大家的这些资料, 我们还是分成两组,讨论学习什么是——天台宗,不是讨论天台宗的传承和教义,天台宗的教义也蛮简单的——“空假中,一念三千”。依着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来建立,谈到般若的教义,你们要知道的是,你现在就在梦里,你在梦里边的精神空间是可以分区的,有梦就有醒吗,那么生命还有另外一个世界的存在,我们试着在用这个视角再重新看一下我们的 人生,好今天就这样。

大众鼓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