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无法说

本博客集中分享高级心灵瑜伽,体验真正的生命洪流,发现自己是什么。
个人资料
正文

《从RIBHU GITA的一些说法谈起》

(2022-01-13 13:45:38) 下一个
请聆听朗读音频

【问】:先生好,刚才群友转发,看了一下THE ESSENCE OF RIBHU GITA 的部分译文,产生一点疑问:梵歌里叫人安住的The basic screen of pure Being-Awareness-Stillness,怎么看了半天像是“目击者”状态呢?文中并没有区分出awareness和that的区别,感觉练习的目标就是能稳定在awareness大我的状态似的。10. The state of firm abidance in that thought-free alert Awareness-Self, constitutes integral perfection, yoga, wisdom, Moksha, Sahaja Samadhi, the state of Siva and the state of Atman- Self, which scriptures proclaim by the title of Brahman. (Ch.5, v.26) 因为你也推荐过这部梵歌,所以困惑就出现了
因为mooji和杨博士的教法都是走这个路线的,当然遇到你以后,都已经放下了
【答】:是的,这样的说法就是强调“目击”。这种关于“目击”的状态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一种超越。大多数人强烈地粘附在“我”这个人的个体位置,粘附在和“我”这个人有关的故事情节,如果我直接跟他说:“其实,你连那个目击都不是,你无限超越目击效应”,他是很难接受的。对于敏感度不成熟的大部分人来说可能要慢慢来,先跟他说,你不是那个装在身体里面的“你”也不是“人”,你就是那个“目击”效应。如果你的敏感度已经成熟了,那我就跟你说:“你无限超越目击效应”。既然你到了我这里,已经提出了这个质疑,对的,你自己无限超越一切效应,包括超越目击和被目击,包括超越意识和觉知。
【问】:“在世解脱者 15、在世解脱者是这样一个人,他在这一生就获得了解脱,他继续拥有关于身体和(作为梵的)世界的意识,同时,牢牢安住于湿婆-大我之中。他永远安住于存在-意识-极乐的至福平静中。他对这一点笃定不疑——他不是身体,他的存在是独一存在,独一、警觉的觉知——湿婆-大我-至上(Siva-Self-Supreme)的极乐。 16、在世解脱者的意识,在对其梵-大我的认知中完全消融。他永远独自安住于他的大我中,他永远迷失在对其梵-大我之极乐的享受中。”
如此表达,真的会让人觉得有个“sat chit ananda”的状态是可以通过努力到达的
【答】:我不知道上面那段是哪里抄来的。这种关于“解脱者是这样一个人”的说法非常不究竟。也许敏感度不成熟的人喜欢看这种逻辑,对于已经成熟的高级瑜伽者来说,是看不下去这样的思维逻辑的。你自己已经发现了这种逻辑的荒谬,这种逻辑荒谬在于做实了“解脱者”和“一个人”概念,也错误地把无法说的自己说成是“大我”,其实这种说法无法让任何人真正明白自己到底是什么,但却可以给不少人制造出“我开悟”的幻觉体验。如果他们按照这种追求极乐至福平静的美好经验体验,那么他们就会得来附和这种思想逻辑的特殊的经验状态,好像他们抓住了另类的意识显现维度,因为这些特殊的经验显现维度看似比日常生活的显现维度更舒服美丽,他们错以为这就是觉悟了,其实,他们只不过获得了另类的经验体验而已,还是在梦幻泡影中兜圈子。
我是看过RIBHU GITA和ASHTAVAKRA GITA的,我也看过AVADHUTA GITA的。都说的不错,我是看英文版本的。这三本梵歌中AVADHUTA GITA应该是最究竟的。
好像RIBHU GITA前面半本的说法不太究竟,但后半本越来越究竟,估计是原作者故意这样写的。前半本是写给不太成熟的大多数的,后面半本是写给少数很成熟的。AVADHUTA GITA最究竟了,从开头到结尾,不给思想理智一点方便。
【问】:我现在有些明白为啥Tony说他的communication是这25年来才有的了。比如这部梵歌就属于他说的prescription(处方),而你还有tony的文字,只是description(描述)。
还是有区别的,prescription是说给“人我”听的,description是说给自己听的 RIBHU GITA的这种表达方式,感觉并不会让“人我”死亡,而是把“人我”升级成了“大我”纯粹的觉知;只要有觉知,分离感就始终都在啊。所以要像你说的那样,把awareness也看破了,才算是究竟了
我又去翻了Ashtavakra Gita “Know you are one, Pure awareness” “You are awareness itself” ,感觉你现在说的东西已经把这几本gita都颠覆了呢 “意识或目击都是暂时的显现效应。THAT完全超越意识或觉知或目击”。 但说的真是太好啦
【答】:不是颠覆,在敏感度比较低的情况下可以说:You are awareness(中文:你就是觉知)。敏感度提高了发现了自己无限超越AWARENESS(觉知)。如果把自己定义为AWARENESS(觉知)不放,好比待在天堂的门厅里玩耍,错把天堂的门厅当成了天堂,不走了。思想理智就是这样的狡猾,它会在逻辑上步步设套,自己钻入自己设的套子里。你不是思想理智,它可以设套,但真正的力量不在思想理智上,而是你自己上。逐渐的你会超越思想理智设置的一切套套的。
任何定义“XXX就是YYY”就是一种把无限缩小为有限的概念幻觉。连“我就是THAT”也是一个思想概念,真明白了就不说这句话了。思想理智上的理解就是在概念上面要么是肯定要么就是否定,建立诸多立场。假如思想理智否定了某一个认知,就等于把这个认知颠倒过来,就变成了相反的认知概念,比如说把A概念颠倒过来变成了非A概念,这样还是在对某个概念的肯定或对某个概念的否定中转圈,还是无法超越概念本身。这样不是真明白。到了某一个时刻,你会发现不必要肯定也不必要否定任何情况,而是发现一切都是看似的有,却无法真正确定就是看似的那个样子。这个发现就超越了在概念上选择立场了。不建立任何立场了,不肯定也不否定了,而是沉浸在无限的不可知不可说中享受自己。你说自己是啥就是啥,因为自己可以在显现效应上面显现出无限多样的维度,但没有一种维度可以限制自己。不依附任何一种维度,也不排斥任何一种维度。这就是不当真了。
你可以按照GITA中说的ABIDING IN ALERT AWARENESS SELF来品味,然后在品味中超越这些概念。假如你感觉到目击是真的,就品味这个“目击”效应,你自己去品尝这个味道。可以先假设“目击”是实性的,那么没有了目击是什么情况?没有了目击是否就像身上掉了一块肉那样损失了?
你有没有发现?当我指向你自己无限超越“目击和被目击,看和被看,觉和被觉“,是不是什么抓取都自动的停止了?本来在思想上总是想象有一个目击者或至尊梵之类的高级境界好让你寄希望于获得,现在你明白了连这些看似高尚的境界也都是思想理智幻觉出来的了,什么东西都不需要抓了。然后就安心了,是怎样就是怎样了,当下此刻不管它是什么或怎样,都已经不影响你了,任何一点任何一面都是自己了,原来那个高冷的疏离没有了,原来那样的像麦芽糖那样粘附于某事某位也没有了,这就是自动的“驻在”THAT上了,也就是上面GITA英文句子中的ABIDING IN SELF了。超越了一切主观和客观的“驻在“才是真正稳定的,这就是他们说的“定“。
真正的ABIDING(即中文“驻在“)一定是自发自动的,因为在根本上明白了,那么毫无努力就已经“驻在自己“上了。ABIDING(“驻在“)这个词常常被误解为某一个个体的努力作为,不是这回事。只有当个体和个体作为幻觉已经被看破,那么就算身体在激烈运动或干活,就算经验效应在无限变化,自己已经自动地驻在自己上了。已经不把“自己“抽离出显现效应了,因为显现效应也是自己。就像你自己(SELF)无法甩掉自己(SELF)一样,你自己不可能不驻在你自己上。除了自己外还有其它吗?
【问】:哇,真是太棒了,看了你的回复,确实感觉又看穿了一些。之前看到你说超越肯定和否定,并没产生这么大的震动,果然,需要通过问问题把隐藏的逻辑暴露出来,然后被你一点,它就消散掉了,好开心 好的,品味这只无限面怪兽
【答】:无梦沉睡中有目击吗?昏迷了有目击吗?
【问】:没有
【答】:你无法说目击是一定在的,昏迷中或无梦沉睡中是无法确定有“目击”和“被目击”的。比如沉睡中那个“看”就没有了,也没有了主观“我”的感觉,也没有了客观的“时空世界”感觉,但对于你来说是一种损失吗?
【问】:“目击”不实有,只是看上去有,因为连“看”是什么其实也无法确定
【答】:对,这样的说法就到位了,超越了某些大师方便的说法了,也超越了某些梵歌不太究竟的说法了。你会发现,有没有目击,对你一点影响都没有。其实,幻觉上的“你”不一定害怕身体的死亡,幻觉上的“你”特别害怕失去意识。假如我告诉幻觉上的“你”说,放心,你的身体死亡之后那个“你”变成了灵魂不会死亡幸存下去。这个“你”听到这句话之后一定比较高兴。“你”这个感觉就是意识效应升起之后同步产生的个体中心幻觉效应。幻觉上的“你”最害怕就是哪天“你”这个幻觉找不到了。所以,当我说真正的自己不需要意识和觉知,也不需要经验体验,幻觉上的“你”听到这个情况就非常害怕,好像被判了死刑一样害怕。这就是为什么无论我说多少遍,听者就是那个“你”幻觉(或说是思想理智)在听,“你”是不要听“自己超越意识,觉知,经验,体验”这句话的。
【问】:哇,这种什么都无法确定的感觉真是太奇妙了,想哭又想笑,好妙啊
【答】:其实,如果我按照RIBHU GITA开始教课,多容易啊,就直接把你定位于目击或觉知就可以了,多方便啊,我可以忽悠你说我整天都在目击一切,我可以忽悠你说目击就是追高境界了。我可以讲的头头是道逻辑合理,你可以听的很舒服,但这是在编故事,把你当成一个孩子说童话故事给你听,然后我就会有千万个拜倒在我脚下的“信徒”了,崭新的教派成立了。但我不会这样做,因为我没有看到“你们”我也没有看到“世界”,我只看到了我自己,我没有丁点动机编织出来好听的童话故事说给你听。
【问】:就是,现在走gita线路的老师可是主流呢。
【答】:其实,释迦牟尼是究竟的,他说了这句话把一切思想概念都空掉了,你好好品味一下他到底说了些什么:《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问】:所以今天翻看了两部GITA,发现根本无法看进去了。先生的文字太锋利了,把“我”快削没了
【答】:他说空中无色。空就是色,但空中不装有“色”这个东西。GITA还是说给个体“我”听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对于个体“我”幻觉相当顽固的大部分人,是可以用GITA震撼一下的。震撼的差不多了,就可以超越GITA了。
【问】:是的,空色是不二的,并没有叠加
【答】:所以,释迦牟尼说,一切受想行识,一切眼耳鼻舌身意,一切感觉,一切意识世界,一切眼睛看到的世界,都是不实际在的。
【问】:先生这鸡腿给加的
【答】:如果你觉得目击是终极状态,那太当真了。根本没有可以确定的“终极状态”,就是没有状态。“状态”这个概念是思想理智抽象出来的幻觉概念。“状态”的同义词就是“思想确定”。但现实完全无法通过思想理智来确定。只要你察觉到思想上升起了“状态”这个感觉,你就看到了思想理智的幻觉运作了。
【问】:嗯嗯,没有可以确定的终极状态
【答】:几千年来,说的最透的还是释迦牟尼。但误解最深的也是众多佛教徒。好像是有趣的两个极端。哪个佛教徒没有读过《心经》?但读完之后好像等于没读一样,完全读不明白。
是的,TONY PARSONS就是自说自话,不是PRESCRIBE(处方)给你什么知识。
【问】:虽然看了几遍“目击者是终极状态吗?” 但还是就着这个问题,现在明白的更深了
【答】:我不开药方给你,因为你没有得病。我说你认为的“病”不是真病,而是?
【问】:而是“你”根本不存在
【答】:对,不但没有病也没有那个有个体自性的“你”。让我再说明白一点,假如身体得病了,和“你”毫无关系,因为身体中不装有一个“你”。身体就是这样一种无限能量的显现形式,显现出分子原子细胞的聚合形象,聚合一段“时间”然后就化解了,然后再以另一个形式聚合起来,至始至终没有一个“你”或“人”在,只不过“东西”或“身体”的印象出现了消失了再出现了再消失了,这些都和“人”或“你”无关。
看上面释迦牟尼说的:“无无明,也无无明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问】:就是要超越“无明”
【答】: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解读,就看你的敏感度了。
【问】:把“无明”不当真?
【答】:这句话非常微妙。
【问】:连“无明”也是That啊
【答】:“无明“可以有很多意思。可以说是”迷惑“的意思,就是思想理智上觉得迷惑了无明了。其实,思想理智认为的迷惑或无明是不成立的逻辑假设,他否定了这个说:无无明。
【问】:奥,就是根本没有确定的状态
【答】:无明也可以说是“无法知道”。‘它‘不是一个需要知道的东西,你不需要知道‘它’,所以释迦牟尼就否定了这个要知道的欲望,说“无无明”。
【问】:果然需要掰开了说,一句说不明白
【答】:也就是说,你已经是了,还要“明”或“无明”干嘛?多此一举了。但后面释迦牟尼来了一个反反句说:“也无无明尽”。这是什么意思?这就是说,如果你站在思想理智的角度去追求明了,那么这个努力是没有尽头的,思想理智可以无限地追下去无止境。一切要“知道”的欲望都等于扑空。
思想理智幻觉出来一个幻觉目标:“明了状态”。因为现实根本没有可以让思想理智明了的状态,所以这个目标是永远达不到了。但这个目标维持了思想理智上的运作,这个情况好像在月光下你看到了自己的身影,因为身影就是另一个人了,你努力地去抓住“身影”却永远抓不到。《明白》这个思想目标就像抓不到的身影,只要你希望明白什么情况,就没有属于你的明白。但某一刻你品味到了自己说无限无法确定的了,这样的发现算是真明白了。
【问】:想要摆脱“无明”这种状态是不可能的
【答】:对,不摆脱这个状态,为什么?
【问】:追求(SEEKING)没有尽头,因为状态本身是空性的
【答】:对。
【问】:想摆脱,反而当真了
【答】:因为“无明”和“明了”这对概念完全不成立。这对概念是和主观“我”幻觉概念同步升起的幻觉概念。
我不求“明”也不讨厌“无明”,我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纠结,该干啥干啥。
【问】:不给“我”任何可以抓取强化自己的东西
【答】:假如我去否定“无明”就等于做实了这个“明”概念。假如我去否定“明”,也就是等于肯定了有一个“明”的状态等着我。所以,不纠结这些概念立场,包袱完全放下。THAT是不懂这些概念的,只有幻觉中的主观“我”对这些幻觉目标感兴趣。
【问】:是的,都是“我”的食物
【答】:对的,社会上不少“大师”其实就是在喂幻觉食物给幻觉中的“你”。虽然他们说的话大部分是对的。却无形中维持了追求欲望。比如从小我上升到大我,比如把自己修成正果,这些都是以个体“人我”为逻辑基础的幻觉努力。
【问】:哇,只能哇个不停了,确实有种要回到孩童般的感觉
我就是做"I AM"静坐(meditation)的,感觉越做越有分离感 。 看了你说的awareness就是分离感,真是豁然开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