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无法说

本博客集中分享高级心灵瑜伽,体验真正的生命洪流,发现自己是什么。
个人资料
正文

《你不需要消灭假我,你不需要获得真我,情况完全不是你想象的那样麻烦!》

(2022-01-13 10:49:55) 下一个
 
【读者】: 话虽这么说,但介于现在这里说话打字的我基本上等同于假我,所以除了在一心求死的时候这样想能收获安心,大部分时候因为记不起真我,觉得只对假我熟悉,所以假我消失后的真我——那个能所双亡的“一”,还是挺让人畏惧的????????。不过一切随他去吧,想多了于事无补,还是来啥就觉察啥、来啥就觉照啥吧,内心尽量时刻提醒这是六根制造的全息电影????????????????
【明亮】: 微妙就微妙在这里了,真是“假我”吗?等会也许明天让我好好说说这个吧,哈哈。高级瑜伽就是这样微妙,思想上认为的任何情况其实都不成立的,这个“假我”到底成立不成立,那么“真我”成立不成立?要好好品味了,????
你的问题很好,让我看到了思想逻辑是怎么解释的了,我会以你的问题为中心讨论。
我先提出一些问题,假我会消失吗?有必要消失吗?真我会出现吗?假我和真我是不是对立的两面?如果不是,那么它们是什么?你们先品味一下这些问题吧
【读者】:哈哈期待期待,多谢先生!我的思想逻辑特别拧巴、九转回肠、千头万绪、蛇咬蛇尾……总之,不是因为它把我逼到“绝路”,我也不会(极不情愿地????)被逼上回家的路,明明在人间大游乐场还没玩够,怎么就要被逼烧脑接触这么多究竟的指月手指呢!头脑明明想维护自我无所不用其极,没想到把自我逼到了绝境,它表示怎么搞到这份上它也很懵逼????????????而且因为有时候气急败坏它说:要不去还是去死一死好了,臣服这接纳那宽恕这参那的,太苦啦,咱还不如重新换个肉身玩????????
您的问题,道理上我知道:假我没必要消失,因为真我假我也就是一体两面,真实里没有二元对立——但问题是,没有实证到体会到,它就还是会一想到回归一体就联想到被大海淹没,从而有窒息溺亡感,毕竟还是被肉身这个坚固妄想强烈牵引嘛!去年有天半睡半醒间,看您的文字叫我们去品那个从空性中凭空感受到的风吹、阳光、温度……品得我猛然哗地一下惶恐眩晕似乎飞速乱七八糟旋到一个旋里没了,Duang地一下吓醒来心有余悸,之后也好久也不看您的文字了????????就是这么怂的人设????
【明亮】:让我们来谈谈上述观点吧。
首先,你的理解好像是现在活着的是假我,假我消失之后就会被真我替代。你(假我)有些畏惧那个万能的真我(一)。你用“假我”和“真我”,其他人用“小我”和“大我”,这种思维逻辑其实是相同的。可能对不起你了,我会把假我和真我这对概念双胞胎否定了,我也会把小我和大我这对概念双胞胎给否定了。也就是说,不但没有假我,也没有真我,这些概念都不成立。
你觉得当下可以说话写字的是假我,你能确定这个概念吗?如果有这个假我(小我),它在哪里呢?在你的心里?还是在你的头脑里?还是在你的手臂里?虽然在感觉上有这个“你”,你却永远无法找到这个“你”在哪里。如果你去头脑里找,找不到,如果你去心脏里找,找不到,你寻遍身体的每个角落每个细胞,你都找不到这个“你”在哪里。然后你去头顶上5公尺地方找,同样找不到。但是这个“你”感觉却顽固地维持在哪里,挥之不去地顽固。这个情况就诡异了,你不但无法找到“你”,你也无法甩掉“你”。
结论是什么?结论是你永远无法确定有没有“你”。你可以假设这个“你”是幻觉,找不到它就是因为它是幻觉。那么你能否找到“真我”(大我)呢?如果你空气中找,你找不到“真我”。如果你去地心深处找,也找不到“真我”。如果你可以搭上最先进的宇宙飞船飞到亿万光年远的宇宙边缘,你还是找不到“真我”。
结论是什么?你不但找不到“假我”,你也找不到“真我”。但为什么在思想感觉上总是有那个挥之不去的“我”呢?这就是诡异的意识奇迹了。
进一步的结论是什么呢?虽然在感觉上看似有一个“我”存在,无论思想上说这个“我”是假的还是真的,你却永远无法找到它。也许思想根本就是在说谎?哪里有什么“我”呢?
思想感觉上有一个“我”的感觉,不等于真的可以确定或找到这个“我”。思想上试图确定“我”,这个确定是不可能完成的。
虽然在思想上你觉得“我”就是以身体皮囊为中心的那个点。但这个“中心”或“点”是无法确定的,这个“中心”或“点”就是思想解释出来的幻觉。
现实根本没有任何可以确定的中心,也没有任何可以确定点。现实就是无限的无法确定。如果你去找“我”,这个“我”随着你的寻找而无限发散掉了,你永远无法确定它在哪里。谁在寻找“我”呢?不就是“我”吗?“我”去找“我”怎么可能找得到呢?因为它已经是了,还需要找吗。
这就是一个非常诡异的悖论了,你永远无法确定“我”在哪里,你也永远甩不掉这个“我”。到底有没有“我”?这个问题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我”将永远无法被确定在哪里,“到底有没有我”这个问题本身就没有意义了。
RAMANA大师建议你从自我询问“我是谁?”开始。但我怕这样做的话有可能让你落入排斥假我而去搜索真我的无限循环中去了。为什么RAMANA大师建议你去问“我是谁?”呢?其实,问这个问题就是一种搜索,你会通过寻找“我”而最终发现“我”是一个永远无法确定的思想概念,不但没有“我”,也没有“谁”。我和谁都不成立。
经过上述看似复杂的练习,我们发现了一个重要的情况,现实是永恒地无限发散的,如果你试图去确定任何一个情况,这个情况随着你的努力确定而自动发散,最后你都不知道是什么在确定什么了,不但被确定的目标发散掉了,连主观确定者本身都发散掉了。我把这个无限发散简单地归纳为《无限地无法确定性》。其实,释迦牟尼所说的“空”不是什么都没有的虚空,而是《无限地无法确定性》。当你去确定任何情况,你都会扑空,这就是他发现的“空性”。空性就是无法确定性,是同一个意思。
做高级瑜伽,不是为了消灭假我而等待真我,而是即时即刻地品味到一切都是无法确定的无限本身,这个无法确定的无限本身才是真正的你自己。这个无限的你自己不是“我”,却可以显现出有“我”的强烈感觉。没问题,让这个“我”感觉存在吧,这个“我”感觉仅仅是无限的无法确定显现出来的某种效应而已,并没有实性。
有什么可以恐惧的?你没有必要消灭“假我”,也没有可能获得“真我”。你可以明白当下的一切都是无法确定的神奇。你不必把“我”定性为假我,这样的定性就会造成假我对立于真我的两元对立幻觉中去了。你可以把“我”感觉看成是无限的能量流,你无法确定这个能量是什么,你只知道这个能量会不停地显现出“我”的感觉来。晚上入睡了,睡前的“我”消散了,然后梦中出现了一个接一个的“梦我”,然后经验切换成白天经验,梦我消散了,又出现了“白天的我”。所有这些“我”都是无限经验能量的显现效应而已,不要把它们当真了,不但晚上梦里面的“梦我”是无法确定存在的,白天经验中的“我”也是无法确定存在的,它们都是经验而已,不要当真了。
不会有假我的消散,也不会有真我的到来。但某一刻你会发现一切都是经验能量流过,这些“我”不是我,而是经验(或意识)能量的效应(或内容)罢了。
真正的自己就是无法确定的无限能量。你说你没有实际体会到,其实你每时每刻都在实际体验这个无法确定的无限能量流,你连停止实际体会都不可能。
NO,NO,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麻烦,你不需要回归一体,你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一体,你已经自动地默认地是一体了。这个一体扮演成了“我”的感觉,你就认不出它来了。你把“我”当真了,其实“我”不真的是我,而是一体本身。
你认为回归一体就会像落入汪洋大海会淹没的感觉,哪里有这回事?!这是误解。你什么都不必要回归,你什么事情都不必要做,当下此刻你已经是一体的汪洋大海了。只不过这个“汪洋大海”扮演成了“你这个人”来了,让你错以为你就是“你这个人”了。NO,你永远是汪洋大海,不要因为扮演成“你这个人”就真的错以为自己是一个人了。
从你上面的感叹我知道了,你错以为需要回归一体,然后就要和“你这个人”和“你的生活世界”说再见了,永别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要大笑了,哪里有这么惨烈的童话故事啊!这些故事都是思想在胡说。当下,你已经是一体的汪洋大海了,哪里都不需要去,哪里都不需要回归,你已经是了,你已经到达目的地了,你已经在终点了,你从来没有离开过一体,你就是一体。“你这个人”和“你的家庭你的生活”通通都是一体本身显现出来的影像效应,根本不需要消灭掉,“你这个人”不是人,“你的家庭”不是家庭,“你的生活”不是生活,一切都是同一个一体:‘它’或你自己!
我不知道我说明白了没有?你听明白了没有?
【读者】: 先生,道理都懂,但生活中太痛苦的时候怎么办,流不完的眼泪,心没有力量,且恶性循环。不想品味、体验这苦,想快乐,能给点世俗法吗?谁叫我就是觉得世界太真命太苦呢。。。
【明亮】: 没有怎么办,痛苦就痛苦吧,上帝要玩苦情戏是问题吗?上帝太无聊了,要自演自导一个“悲剧”,是问题吗?但如果上帝演戏,忘了这是一场戏,错以为自己就是那个可怜的戏中角色,这就会产生幻觉上的痛苦。注意,这不是真的痛苦,而是幻觉中的痛苦,就像昨晚你做了一个噩梦那般,可怕的不得了,但醒来后发现一切都是空性的。流泪流流吧,不要克制,所有这一切都是‘它’的效应而已,如果你当真了,真以为有一个“自己在受苦”,那么上帝会越来越兴奋,会加强“痛苦”的幻觉,在幻觉中越陷越深。你越期望“美好”,反而带来更深的“痛苦”,因为“美好”其实就是“痛苦”的同义词。为什么要“心有力量”?如果让“心”有力量,那么梦幻就越来越显现出虚幻的逼真性来。这个觉得世界太真太苦的“人”和你有什么关系?这就是我给你的“世俗法”。
什么是“心”?心就是思想!如果让心强大了,就是让思想告诉你的童话故事控制你了,你相信了思想告诉你的幻觉逻辑,当然幻觉里的痛苦就强大了。你越要挣脱幻觉里面的痛苦,这个幻觉痛苦就越捆绑了你。唯一的出路就是不寻找出路,发现这一切都仅仅是无限自己的能量震荡,没有什么好坏善恶。当你和这个能量MAKE PEACE了(和谐共处了),那么它维持幻觉的力量就下降了。高级瑜伽不解决问题,不给你解脱途径,而是超越问题,发现所谓的“问题”根本不是问题,发现没有问题,发现貌似的问题麻烦其实就是无限的大圆满本身。这样,你才能尝到《无所离》或《无努力》的味道了。
意识是非常神奇的。当你不把问题麻烦看成是问题麻烦,意识会立刻感受到你对意识的看法,那么意识就立刻不同了,会符合你对它的看法,会显现出符合你对它的新看法的样子来,这就是奇迹。如果你把意识当成是痛苦的,它就显现出痛苦来回应这个看法。如果你把意识当成是敌人,它就显现出敌人的样子来回应你。为什么?因为你就是意识本身,意识是你自己显现出来的。你相信意识是什么样子,意识就立刻反馈成你相信的样子来。一个非常怕死的,死亡就会来的快。一个非常恐惧的人,那么他害怕的情况就会发生。这就是思想的反馈功能。你的“心”越强大,那么意识就会对你“强大”了,造成更深的幻觉痛苦。
【读者】: 先生,道理都懂,但生活中太痛苦的时候怎么办,流不完的眼泪,心没有力量,且恶性循环。不想品味、体验这苦,想快乐,能给点世俗法吗?谁叫我就是觉得世界太真命太苦呢。。。
【明亮】:没有怎么办,痛苦就痛苦吧,上帝要玩苦情戏是问题吗?上帝太无聊了,要自演自导一个“悲剧”,是问题吗?但如果上帝演戏,忘了这是一场戏,错以为自己就是那个可怜的戏中角色,这就会产生幻觉上的痛苦。注意,这不是真的痛苦,而是幻觉中的痛苦,就像昨晚你做了一个噩梦那般,可怕的不得了,但醒来后发现一切都是空性的。流泪流流吧,不要克制,所有这一切都是‘它’的效应而已,如果你当真了,真以为有一个“自己在受苦”,那么上帝会越来越兴奋,会加强“痛苦”的幻觉,在幻觉中越陷越深。你越期望“美好”,反而带来更深的“痛苦”,因为“美好”其实就是“痛苦”的同义词。为什么要“心有力量”?如果让“心”有力量,那么梦幻就越来越显现出虚幻的逼真性来。这个觉得世界太真太苦的“人”和你有什么关系?这就是我给你的“世俗法”。
什么是“心”?心就是思想!如果让心强大了,就是让思想告诉你的童话故事控制你了,你相信了思想告诉你的幻觉逻辑,当然幻觉里的痛苦就强大了。你越要挣脱幻觉里面的痛苦,这个幻觉痛苦就越捆绑了你。唯一的出路就是不寻找出路,发现这一切都仅仅是无限自己的能量震荡,没有什么好坏善恶。当你和这个能量MAKE PEACE了(和谐共处了),那么它维持幻觉的能力就下降了。高级瑜伽不解决问题,不给你解脱途径,而是超越问题,发现所谓的“问题”根本不是问题,发现没有问题,发现貌似的问题麻烦其实就是无限的大圆满本身。这样,你才能尝到《无所离》或《无努力》的味道了。
意识是非常神奇的。当你不把问题麻烦看成是问题麻烦,意识会立刻感受到你对意识的看法,那么意识就立刻不同了,会符合你对它的看法,会显现出符合你对它的新看法的样子来,这就是奇迹。如果你把意识当成是痛苦的,它就显现出痛苦来回应这个看法。如果你把意识当成是敌人,它就显现出敌人的样子来回应你。为什么?因为你就是意识本身,意识是你自己显现出来的。你相信意识是什么样子,意识就立刻反馈成你相信的样子来。一个非常怕死的,死亡就会来的快。一个非常恐惧的人,那么他害怕的情况就会发生。这就是思想的反馈功能。你的“心”越强大,那么意识就会对你“强大”了,造成更深的幻觉痛苦。
【读者】: 感觉是个变态受虐狂????
【明亮】:别把感觉当真了。释迦牟尼在《心经》中明确指出:一切受想行识都是“无”的,也就是说都是空性的。随便感觉说的是什么,去它吗的,别当它一回事。你可以直接去品尝这个被思想描述成“难受”或“痛苦”的感觉,看看它在能量上是什么味道,直接品味它的能量震荡频率,也许你可以感觉到它“滋滋滋滋滋~~~“地震荡流过经验,虽然它说它自己说”难受苦痛“,其实不就是滋滋滋滋滋的能量真震荡流过吗,没什么大不了的。虽然这个感觉说:”我这个人在受苦“,但哪里找得到”你这个人“?永远无法找到的,所以连“接受痛苦”的对象都没有了。
【读者】: 哈哈哈哈好的去他妈的fuck off????????????
【明亮】: 是的,OSHO也说过的,最神圣的咒语就是:FUCK IT!
建议可以做这个提醒:每次不舒服或难受或苦恼的心情上来了,请立刻提醒自己:好啊,机会来了,无限能量开始享受自己了,来吧,享受起来吧,是无限的‘它’在享受‘它’自己了,这个提醒立刻让你超越了思想述说,提升到品味能量上面来了。提醒多了,品尝多了,一年后的今天也许你都难以再品尝到难受痛苦了,当然痛苦和害怕还是会有的,但不像之前那么强烈了,它们减弱了对你的控制影响。再过一年,嘿,连最最乏味的经验都好像是神圣的温暖的能量洗浴,每时每刻都是这样,你不再觉得经验是平庸乏味的了,而是每时每刻的崭新,每时每刻的圆满,我无法说清了。
让我再说说你误解出来的开悟后有这种“生离死别”或和尘世诀别的恐惧。放心吧,没有这种事情,觉悟完全不发生在经验中,所以,觉悟了,经验中的一切该怎样还是怎样。如果觉悟发生给一个小偷,他可能会继续偷窃,却已经不是“他这个人”的所作所为了,而是无限能量的意志了。也许他会停止然后开始演讲他所发现的奇迹。我告诉你,大彻大悟之后,什么都不会立刻,没有任何“诀别”的可能,而是看法彻底不同了,幻觉没有了,尘世不再是以前思想上认定的尘世,而是无限的自己(‘它’),痛苦不再是以前思想上认为的痛苦,而是自己(‘它’)。再也没有希望坏的东西变好的欲望了,因为你不再把“坏”当真地相信是坏了。你再也不希望把苦变为甜了,因为你明白了没有“苦”也没有“甜”,只有自己(‘它’)。你再也不希望把不同的看法融合起来了,因为你明白了一切“看法”都不真的是看法,而是自己(‘它’)。你再也不会和‘它’分离了,因为你发现了你不可能分离,就算在经验中你看似是一个失败者,你还是‘它’不变。你就放下了,高兴地继续扮演那个“失败者”,你明白了这一切都是做梦,梦中梦见自己是一个“失败者”有什么关系呢?一切改善心,一切发展心都是虚妄的幻觉,你放下了这些,开始享受无尽的温暖圆满。
‘它‘的一个特点就是,彻底地包容,或说是反向包容。当’它‘明白了’它‘自己就是无限的自由,却反向包容“不自由”的感觉。明白了的那位不会把“不自由”的感觉当真。当‘它’明白自己就是无限的圆满,却可以反向包容一切看似的“不完美”或“缺陷”。明白了的那位不会把“不完美”当真。在明白者眼里,一切不完美其实就是完美的化身,一体无二的。
【读者2】: 无我,无无我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
所谓解脱,不过是发现原来以为有的束缚形同虚设了,不在乎了。
就像那:被烧成灰烬的绳索……
连“灰烬”“绳索”“束缚”“我”“无我”“无明”全都是不同滋味的能量震荡……
无所得无所失
除了能量震荡就是能量震荡,连正在品味的那个媒介也是能量震荡本身……
就那样了,就那样吧
【明亮】:赞! 补充的太到位了!
【读者3】: 只有一段是有点肯定奥修的成果的,依然充满质疑:“To his credit, I surmise from certain things Rajneesh said that he himself, in clearer moments, knew that people must let go their attachments to be truly free, truly awake, which is why he often puts such a strong emphasis on witnessing whatever state is arising. And yet, and yet... Because he so often also spoke of desirable persons and sensual experiences as object-like entities to be enjoyed by "the new man," it seems he was also repeatedly and insidiously seducing his listeners right back into the limited dream of "pleasure me with goodies."
Rajneesh/Osho wasn't constrained to only express what I term the "sensual ecstatic temperament." He occasionally taught India's ancient sagely way of nondual (advaita) realization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approach of deconstructive wisdom, radical witnessing and thorough self-inquiry based on top of his dubious psychotherapy of relentless catharsis or release of "layers of repression." So, at least in his emphasis on nonduality, he was certainly also of the "intuitive mystic" temperament, as I have outlined it in that 12-fold schema.
Unfortunately, it's evidently the case, at least toward the end of his teaching career in the late 1980s, Osho fell headlong into an extreme form of the Buddha's "no self" teaching (all-too-common among many "sophisticated" Buddhists who've never thoroughly studied the Buddha's own teaching), which denies any functional individuality, morality, law of karma and its rebirth consequences. The Buddha himself, the world's greatest ancient sage of deconstructive wisdom, always upheld sila or virtuous morality (it's the basic part of the Buddha's "triple training" also including meditative samadhi and prajna wisdom). And the Buddha adamantly warned that this extreme "no self" position such as taught by Rajneesh and others is none other than the heresy of nihilism (the polar opposite of the "eternalism" heresy, the belief in the permanent, eternal existence of an entity-like "soul"). The Buddha's "Middle Way" teaching is far subtler than either nihilism or eternalism. The fact that Rajneesh/Osho often did not usefully distinguish (as did the Buddha, Nagarjuna, Sankara, Ramana Maharshi, and other consummate sages) between an Absolute Truth-level teaching and a conventional or pragmatic level of instruction does not speak well for the supposed spiritual or intellectual "brilliance" that Osho's followers claim for him.”
【明亮】:上面写那段英文的那位不像是真明白的那位写,基本是垃圾文,别受这些文章的逻辑影响,他仅仅是从思维的角度把OSHO和佛陀来做比较,这怎么可以比较呢?佛陀有佛陀的说法,OSHO有OSHO的说法,可以有无限多样的说法指向同一个‘它’。说法不同但指向是一致的。如果那位先生比较两种不同的说法,就等于把注意力从本质转移到表达方式上了,偏离了。比如这段话:The fact that Rajneesh/Osho often did not usefully distinguish (as did the Buddha, Nagarjuna, Sankara, Ramana Maharshi, and other consummate sages) between an Absolute Truth-level teaching and a conventional or pragmatic level of instruction does not speak well for the supposed spiritual or intellectual "brilliance" that Osho's followers claim for him.” 哪里有什么“绝对真理”?哪里有什么“实用真理“,分开成两类真理就表明他迷惑在概念中去了。不但无绝对真理也无相对真理,因为没有一个“理”或“法”是可以确定成立的。说法不同是因为很多人听不懂,就采取方便的说法,但并不存在什么“相对真理”,也不存在什么“绝对真理“。相对和绝对都是思想编造出来的幻觉逻辑。
其实,我写这篇文章就是对“NO SELF”的解释。我没有否定SELF,也没有否定NO SELF。我否定的是在概念上确定SELF或NO SELF。我否定的是确定任何一个立场。一切法都不可立,就是说“我”不成立,“无我”也不成立,“无无我”也不成立,“无无无我”也不成立,无法说任何概念成立,我们品味再品味,直到品味到没有任何立场可以坚持,没有任何支柱可以依靠。
NO SELF不等于没有SELF的感觉,有SELF的感觉不等于可以确定SELF。最终,高级瑜伽士会深入明白最关键的一点:无限的无法确定。如果你要确定有SELF,你要扑空。如果你要确定NO SELF,你要扑空。如果你要确定任何逻辑概念,你都要扑空,扑空就是什么都无法确定得了,这就是“空性”的味道。尝到了这个味道,我就不谈什么SELF不SELF了,无法言说了。但如果你们感兴趣,我是可以玩语言逻辑游戏的,可以说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