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早年的海归经历 3

(2023-05-05 17:12:37) 下一个

我从北方那所985面试回来后,又去本地的一所985高校面试。学院告诉我,那一年海归的还有一位女士,也是美国博士海归,也是本地人,让我们一起去学院见领导。我们先找了个地方见面,以便和学院交流时能统一口径。攀谈起来后,这位女士以前不曾认识,大学给我们的职位都是讲师。这人为人热情,善于交流,是个不错的人。她说她回国的原因是美国的生活质量跟国内比,差太多了。我也不好细问,到底美国差在哪里,毕竟生活质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是完全个人化的概念,并没有标准答案。她说差,那就差呗。她已经结婚,老公在本地工作,我想她回国是很自然的事情。

交谈一会后,我们到了学院。这时我读硕士时的院长已经升为了大学的副校长,我读硕士时的一位任课老师已经升为了院长。大家7年没见,一时重逢,也倍感亲切。院长把待遇情况交代后,让我们尽快办入职手续。因为我们事先聊过,所以这个问题,我们有答案,我们说,报道需要看博士文凭,但是我们的文凭目前正在教育部留服中心认证呢,一旦拿到认证,立刻就启动报道手续。面谈完后,我告诉这位女士说,我还在考虑另外一个985大学的副教授职位。她听了后说:这个职位好是好,但是你的后代就是北方人了。我听了后也是黯然。她本人明说对科研不感兴趣,就是想回到家乡,好好过日子。

我又联系了我硕士的同学,一位女士,希望从她那里了解一下学院目前的状况。这位同学在读书的时候便颇有侠气,热心助人。我的硕士毕业论文,她还热心的读了,给我提了好多意见。她也不是只对我热心帮助,她对大家都很热心,是一位很好的人。她见了我很高兴,说准备了一个饭局,把当年的同学,能来的都请来了。发起饭局的这位侠女,告诉我她已经结婚,老公是数学系的博士,极度厌恶社交,所以不能来。因为她能请来的人都是女同学,所以当天的饭局就是我和众位女同学的重逢。席间她们说,这里虽然是整个地区最好的大学,但是收入是真的低,但是作为女人,她们不是很在乎。但是我来,只怕不太好,如果我和以前的院长,现在的副校长有某种仕途上的约定,那还可以来,如果没有的话就真的不必来了。而且,当年我毕业的时候,也能留校做讲师,那么我留学7年,出了那么多的成绩,吃了那么多的苦,都图个啥?但是她们也肯定,既然我在美国这么多苦都能吃下去,把这种精神带回国,做什么也会成功的。我看着当年的女同学们,只见当年班上的一位美女,脸上已有风霜之色,脸部肌肉已经开始松弛下垂,我心里感概,才7年啊,岁月这把刀,令人敬畏啊。当天最大的遗憾是,我本想去结账的,结果被这位同学抢了先。那天想着到底接受哪个职位,心事重重,所以心不在焉,没有去抢先付账。这事我至今自责,怎么也应该我来付钱的。

这时是我非常纠结的一段日子,我纠结到底是会家乡接受一个讲师的职位,还是去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地方接受一个副教授的职位,然后很快升为正教授。反复思考,反复纠结,还和家里人不断的讨论。其实现在看来,这些纠结都是枉然,因为我后来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社会一定会按照一个人的真实价值给我回报,如果一个地方给我的报价太低,我也一定能在别的地方得到公平的报价。就像在中国,医生的价值如果没有通过正规的渠道体现,就必然会通过别的渠道来体现,如果开药,红包,等等。我最后在国内跳槽,然后归海美国的经验都说明了这一点,如果我的价值是教授,那我在中国和美国都能拿到教授职位。如果一个地方不愿意给我教授的职位,那位一定有另外一个地方愿意给。

在这种纠结中,我的心理就像一只天平,在左右摇摆,任何一点点的心理波动都会让天平倒向某一边。这时北方的985突然写email要我过去商量科研启动的事情,他们说话的口气颇为强硬,好像我已经是他们的人了一样。也许这就是他们平常的口气,也许我不习惯他们的交流模式,反正因为这事,天平倒向了本地的985。我给北方的985的院长回信,说我并没有决定一定要来你们学校。这时那位院长急了,立刻给我来信,从他的院长基金里追加了几万块的科研经费给我,让我一定过去。我也倔脾气发了,死活不去。最终决定了回本地的985,从讲师做起。

于是在拿到教育部的学位认证后,我在本地的大学报道了。很愉快,对未来充满了憧憬。有一天,参加了新老师的座谈会。是人事处的处长主持的,目的是让新近老师相互增进了解,促进合作。大家围坐在一起,首先是自我介绍。 处长说,大家简短地介绍一下自己的博士学校,自己的专业,和未来要的方向。我是最早几个介绍的人,老老实实的按照处长的要求,简短的介绍了自己。结果轮到一个女生的时候,这人站起来,妩媚的看着处长,用一种新闻联播的口音说到“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 Blah bhal….” 说了好几分钟,对学校对处长的各种溢美之词,我听了都惊到了,这你妈的标准的团委书记做报告的状况啊,7年在美国没有听过这种讲话了,如今又听到,我是万万比不上啊。 处长听了十分高兴,要她留下来联系方式,有进一步的交流。我觉得这人一定是班干部吧。这是我在中国经历的第一次心理冲击,我觉得和这种干部型老师在一起,我实在觉得很无趣,当然也竞争不过他们。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nydct 回复 悄悄话 挺真实的,谢谢分享。你第一份工作的选择取决于一封信的口气,感觉你对工作的情绪附加值看得很高,这也是知识分子的通病。真正的知识分子如果不改变自己,是适应不了国内的大气候的,归海会更有价值。
xiaoxiao雨 回复 悄悄话 if the system is still as before, why do you want to go back? Live meaningly.
FollowNature 回复 悄悄话 感觉不应该接受讲师的职位。简直是屈辱,因为在国内不岀来也差不多熬成副教授了。通过常至少是副教授。有强的论文,很多直接给教授职位。委屈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