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长篇战争小说《另一种历史》第56期

(2021-01-08 05:19:46) 下一个

 

261)     大伤脑筋

东京。永田町。总理府。前线一连串败绩,使首相大伤脑筋。

“如此下去,只会提高敌人士气。中立国会动摇,‘大东亚共荣圈’也会严重离心……难道就不能在什么地方,找个办法,打败敌人吗?”东条英机在地图前自言自语。

一年前的首相,多么风光啊。那是个捷报频传、国运昌隆的时代,是大和民族发出吼声的时代,也是自己的名字可能彪炳青史的时代。而今,风光不再。那一切仅仅维系了半年。

即使作为历史瞬间,也太短促了吧?

早就说过:先天注定的皇国弱势,只能用激昂的精神,和精确的选择来弥补。而今,精神不再激昂,选择也难以精确。大本营疲于应付各种局面,却缺少冷静的头脑。

不是吗?前些天一群参谋本部各部长不经邀请,集体驱车,深夜造访了首相兼陆相官邸。

东条只得起身,穿着和服接见他们。作战部长田中新一中将,那个狂热、爱冲动的家伙,请东条再次考虑他的增兵要求。首相冷静拒绝。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半小时,声音越来越大。田中居然失控地喊道:“你准备怎样对待战争?这样下去要失败的!科诺八格牙鲁!(你个混蛋!)”事后,田中因侮辱上级,受到惩戒,被解除职务派上前线。但据说这倒还是他耍出的把戏~以此,求得离开要害岗位、从而推卸作为作战部长の战败责任……

东条已感到威信下降。就说夫人~无辜的胜子吧,只因作了一次演说,发表了支持战争的讲话,就受到“爱抛头露面”的指责,被街谈巷议送上绰号“东条美龄”。

缅甸得而复失,胜子饱受惊吓,不断接到恶毒的匿名电话,催问:你丈夫自杀了没有?还不赶快?

看看敌国吧~哪家这样?日本哪,在民智开启、民众觉悟方面,还不如蒋介石治下的西南支那……还有那个丰田辅武海军大将,只会四处埋怨陆军の作战不力,刻薄地称陆军为“马粪、饭桶”。公开说什么:宁愿把女儿嫁给乞丐,也不嫁陆军军人。难道你海军有什么光彩表现么?首相只好不跟他一般见识。

想起去年の欢庆人群,排队领取啤酒、清酒、赤豆,糖果的情景,想起当时许诺:今后有更多发放……

一向刚毅的东条,淌出两行浑浊的眼泪。

罢了。豪情和雄心都已付之东流。

火烧眉毛,先顾眼前吧。首相拿起手中の放大镜。

 

262)     内外交困

5月份阿图岛陷落,以及随后基斯卡岛的秘密撤退,打乱了内阁精心制定的预算。失去阿留申的桥头堡,千岛防御就必须强化。这都会分散支援南洋的能力。

6月,东条主持召开军政联络会,结论是,必须把千岛变成要塞!为此又要消耗国力~钢铁减产25万吨;铝锭减产6000吨;煤减产65万吨……与此同时,米国の经济动员却在加速。

日本生产量,在战争刺激下增加25%,米国却增加67%。制造业效率只有米国的30%。战争,给米国带来繁荣,给日本带来的却是全面衰退。原料短缺,生产瘫痪,政府机构重叠、互不协调……

海陆交困,内外交困。

没有了山本五十六的海军,再也拿不出一流の方案。而陆军呢?历来是只有战术,没有战略。唯一有眼光的冈村宁次,还受到军部、皇亲、重臣の重重压制。

冈村前不久,秘密报来一个大胆计划~暂定为【凯作战】。东条被其中的大胆想象力所吸引,很想立即端出让参谋本部研讨。但顾及到用兵的时机和必要の隐蔽性,又暂时压下来~先调动部队吧,支持冈村预作准备。因为陆军不比海军。每次动员涉及面都更广,消息容易走漏。甚至内部混进间谍也说不定~陆士の优等生也有的来自中国,说起来,支那也是谍报人才济济呢……

眼下支那地域,又有两处心腹之患:

南方~丽水基地久攻不下,从那里起飞的敌机,时常骚扰皇国本土;实属不除不快。            

北方~以土八路为首的“华北抗联”在张家口集结整训。他们扼守华北咽喉,卡着帝国一条命脉……

首相不动声色地翻阅着“大东亚会议筹备案”。但严峻的脸色,无法掩饰内心的苦恼。

 

263)     攻其不备

1943年6月下旬。北太平洋。第38特混编队正破浪航进。航母“勇猛”号舰桥上,威廉·哈尔西中将那颗著名的硕大头颅像大理石雕成一样,任凭风浪颠簸,一动不动。

一年前,也是这条航线。他率领“迈克特遣舰队”完成了那个异想天开的“杜利特奇袭”。这次呢,航向大幅度偏北,任务更加异想天开!内容也复杂得多。而编队组成也大不相同:2艘新型的“埃塞克斯级”、4艘“独立级”航母、12艘护航舰。这个规模,麇集在南洋的日本舰队,从本土已找不出来。

这一年里多次交手,把敌人特性摸透了。如今那魔鬼头目~山本提督也被送进地狱。太平洋舰队和联合舰队之间被珍珠港事件拉开的巨大差距,短短18个月出现逆转。

美国造船业的巨大潜力终于焕发了。现在每月下水1艘重型航母、4艘护航航母;至于那些承担着世界各地运输任务的自由轮,更是疯狂到每天下水1条!令德国潜艇司令邓尼兹都惊呼:对手的生产速度,远远超过了被击沉的速度!

哈尔西对这个代号为【拳击台】的作战行动充满信心。把它更形象地比喻为“打击后脑勺”。

情报显示,联合舰队仍在南洋。那是它石油基地和运输命脉,一旦失守,它破产的日子就屈指可数。

上个月对阿留申的顺利攻击已表明,日本海军目前无力在北线作战。但谍报和破译的电文又都显示:大本营准备强化千岛防卫,这里已被划为“绝对国防圈”。

既是要“强化”,就说明此时还不够强。去年一直沉迷于攻势作战的日本人,还来不及去弥补自己防线上的漏洞。【拳击台】就针对这一点。攻其不备~想备而未备:

打击千岛群岛!!

 

264)     打击千岛

哈尔西掂量着预案,将“千岛作战”概括为4点行动意义:

首先,扯动日本海上防线~让它顾此失彼。一旦联合舰队北上救援,美军就对南洋动手。

其次,是给陆军创造机会。千岛属于必争之地,日本理所当然要拼凑力量,特别是抽调捉襟见肘的航空兵。于是中国大陆的地面反击,就将大大减轻压力。

其三,是马歇尔和史迪威的着眼点:短期内,控制这条航线,向苏联、向中国大量输送武器。华北有秋季反攻计划,几周的强化运输,即可支撑一场大战役。

第四是阿诺德一再要求:在千岛建立基地,实现与丽水机场对接的“穿梭轰炸”!呵呵这念头像女人例假一样,是他的每月周期性主题。

考虑到日本人反击和争夺的激烈程度,尤其是进入冬天后的气候不许可因素,【拳击台】行动预先制订了“坚持3个月,顺利撤出”的方针。

是啊,哈尔西想,打了后脑勺,可能判我犯规。鬼子们的报复必将凶狠。所以要把退路安排好。

战前侦察准备也在周密展开。远程侦察机在天气良好时,拍下一连串航空照片;各种能找到的千岛航线气象日志、云图,都临摹了副本;据此作出气象分析。几名前海军退役人员,担任了该航线货轮船长或水手,被委派在航行中专门观察地形,监视目标岛屿动向,水文变化,并及时发回了动态性情报……

目前掌握的情况是:群岛中部的“新知岛”22公里长、4公里宽,防守最薄弱。只有大队级兵力和一个观通站,没有永久性工事。东侧地势低平,适宜机场扩建。

其西南方120km是德抚岛。守军为1个步炮混合联队,有老式海岸炮台。判断其兵力不足以及时增援。

选择新知岛,正是卡尔迅和泰勒的主意。去年,他俩都曾从那儿路过,对那个岛的虚弱留有印象。军人对敌手的弱点有种天生的敏感,脑海里登时就模拟过某些攻击程序。而开春后那次闲谈触及到这个话题,俩人一拍即合。热烈讨论了一整天,泰勒当下就向参联会起草了报告。卡尔迅则迅速组建了中国两栖联队。

正是因此,海军才把目光转到过去长期被忽略的~北太平洋。

 

265)     预案审核

风渐渐大了,天色暗下来。哈尔西走下舰桥,来到作战室。他要再次审核一遍作战方案。

攻击时间~D日H时为凌晨3点。由卡尔迅两栖联队在岛西侧登陆,第一时间打掉日军通讯站。美国海军陆战队“工合营”乘坐“鹦鹉螺”等潜艇在新知岛东,登陆策应。

本来以卡尔迅的级别,不必亲临一线指挥。但他申诉说:美军中没人像他那样近距离观察过千岛,又亲自训练了那个多数是第一次见到海洋、却有丰富对日作战经验的中国两栖部队。

因而尼米兹考虑:25年军龄的卡尔迅曾潜心研究两栖战,这次两支登陆兵力又都曾由他指挥过~这是无可替代的资历。遂批准了他的申请。

本次作战特点是偷袭。要求不做前期火力准备~这是卡尔迅所坚持的。因为判断守岛兵力不大,不准确的炮火会惊醒敌人、使之提前进入阵地、反而增加登陆难度。

突击得手,后续部队快速上岸。预备队是史迪威当过师长的第7师(代号沙漏),登陆过阿图岛。此后尽快使机场达到野战标准以便舰载机降落。方案要求:短期内运送大量油料航弹上岸。“抢运”被置于突出位置。一旦【拳击台】作战成功,部队要作坚守3个月的准备。

哈尔西想:这是个足够周密的计划。

为策应行动,金凯德少将的另一支特混编队正在南方万里之外~所罗门,进行牵制性空袭。麦克阿瑟也加紧了新几内亚攻势,力求把日军注意力吸引在南洋。

这就是战场广阔的优越之处:容许你从容操控全局大战略。

 

266)     邮便飞机

鄂霍次克海。新知岛。黄昏时分,第2哨所的荻州平次郎军曹,在例行查岗时,又看见那架轻巧的水上飞机。

小飞机漆成海军标准的银白色,机身中段是那颗鲜红欲滴的旭日丸。

查岗路上,听见哨所两名士兵在对话。

“冈崎君你看?它转两圈了。奇怪哟,今天星期二,明天才是邮便飞机送信来的日子嘛。”

“嗯,这不是给本岛送信的。也许是占守岛、幌筵岛的?”

“没准是个新手,认不出哪个岛了吧?”

“新手,新飞机。海军还是有钱哪。瞧它,像只小燕子。”

“你能认出新飞机呀?好眼力。”

“唉,慢吞吞的邮差啊……我家千代子好久都没有信了。”

“想家了冈崎君?这才出来几个月呐……”

荻州军曹干咳两声,挺胸发出斥责:“站岗的时候注意力要集中!不得聊起来没完。你们现在是军人,不是原来那些小商贩!”

“嗨伊!军曹。”

荻州走远时听见一句:“年纪轻轻的,臭架子不小。”

军曹回头,怒目而视。

但两个开始发胖的中年新兵转过头去,不朝他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