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 STRAIGHT

墨之所及,无所不及;无聊至极,无用之极。
正文

随想:闲来无事话古人 之 商鞅

(2020-06-05 13:04:59) 下一个
随想: 闲来无事话古人 之 商鞅
商鞅其人
         最早知道商鞅,那还是在文革。文革中的评法批儒运动,有一堆需要评的法家,需要批的儒家,其中有一个法家,叫商鞅。和商鞅有关的事,主要就是商鞅变法。后来上了大学,看来不少闲书(本人的专业距离历史还挺远的),又多知道了商鞅以及于商鞅变法有关的一些事。当然,更多的是官宣,人家从教科书里、从正能量学者的嘴里,告诉你商鞅是个什么样的人。咳,这都两千多年了,这么个古人,你们怎么评价,请随意。反正,这对我们的生活也不见得会有什么影响。
        拜新冠病毒疫情所赐,闲在家里看来百家讲坛的一个系列: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忽然发现,有不少古人,仿佛还在我们身边。。。
         有点吓人?
          别,别误会,我不是说他们的人在我们身边。。。。
         我是说他们的魂。。。。
          更吓人了?
         拜托!这半年来,我们都已经了目击这个病毒对整个社会的撕裂(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我们应该已经明白,当务之急不是害怕,而是正视现实,找到最优对策。。。
         我对王立群教授介绍的那段历史(史记记录的,以及其他史料)的介绍没什么不同意见,主要也是因为没这个能力。所以,就在这些史实的基础上,说说我的感受。
 
         商鞅,原来是卫国的一个小贵族,到魏国在公叔痤手下打工。公叔痤死后去了秦国,得到了当时的秦孝公的赏识。从此商鞅开始实施变法,史称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力度巨大,收效显著,从此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经过秦国几代君臣的努力,最终在秦王嬴政手上统一了六国。统一六国这一宏伟计划的实施,应当以秦孝公和商鞅作为起点。但是商鞅的结局比较惨,在秦孝公仙逝之后,继位的秦惠王认定商鞅谋反,最终被五马分尸(车裂)。
        史记记载了商鞅的几个故事。
一、 在魏国怀才不遇。
魏惠王在重臣公叔痤患病之时前去探望,并询问如果公叔痤之后,还有谁能辅佐他。于是,公叔痤推荐了商鞅。
但推荐的力度有点过猛。
不引用原话了。大致意思是说,商鞅很厉害,不仅应该用他,而且最好让他统揽全局。
What?魏惠王心里叫道。
你不是李佳琪!你就算是喊了“OMG,买它!”我也不是那个就马上就下单的傻缺。。。
怎么着,也得说点故事忽悠忽悠我吧。
魏惠王回答:嘿嘿。翻译称现代口语的话,就是“呵呵”。
因为没有故事,所以就成了事故。
公叔痤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君主,如果您不打算用他的话,那最好是把他杀了,至少不能让他出国。。。
真是一片忠心啊。。。
魏惠王也是个老司机。这次他没说“呵呵”,而是不动声色地答应了。都要死的人了,我不和你较真儿了。。。
公叔痤也感到沮丧。
他找来商鞅,说:我向魏惠王举荐了你,但魏惠王好像对你不感冒。而且我还和魏惠王说了,不用你应该杀了你,或限制你出境。所以,你最好还是快点逃吧。
没想到,商鞅的回答,居然也是“呵呵”。
既然魏惠王根本不相信你前面说的话,为什么他非要信你最后一句呢?
 
请原谅,史记里记载了上面基本对话,我只是把角色们的情绪渲染了一下。
商鞅是不是真有才?如果如公叔痤所愿,商鞅得到魏惠王的重用的话,是不是统一六国的就是魏国了?
历史不能假设,但司马迁显然是提供了空间让读者去想象。我稍后做出我的判断。
 
二、 四见孝公
商鞅得知秦孝公发了招贤榜,于是决定前往秦国应聘。魏惠王显然没有在商鞅出境这件事上给商鞅制造任何麻烦。公叔痤,您多虑了。
招聘人才这件事,其实并没有一般人想得那么简单。读书人(包括一部分非读书人),个个是人才。于是有人想招聘人才,结果来了一大堆坯柴。。。最后,真的人才还有可能给耽误了。
商鞅就碰到了这种情况。
但人家是真人才,碰钉子算啥?于是采用了一种常人鄙视的方法,商鞅买通了一个太监,才如愿见得了秦孝公。这种手段尽管为君子所不屑,但很有效,而且还很高效。
所谓的高效,是指这个太监给了商鞅三次机会面见秦孝公。为什么要三次呢?因为前两次,秦孝公和和商鞅谈的都是不欢而散。
第一次, 商鞅面见秦孝公,谈的是帝道。怎么样成为帝,怎么成为一个好“帝”。结果被秦孝公斥之为“神经病”;
第二次, 商鞅再次面见秦孝公,谈的是“王道”如何为王。秦孝公仍然觉得不靠谱。
第三次, 商鞅见到秦孝公,开始谈“霸道”。这一次,秦孝公没有排斥,但觉得不够具体。于是商鞅凭实力取得第四次面试机会。
第四次, 商鞅对秦孝公开始大谈富国强兵之道。这下总算戳道孝公的心窝子了。
从此,商鞅为孝公所重用。重用的程度,应该就是当年公叔痤向魏惠王举荐的程度:统揽全局。
评论:
秦孝公与魏惠王的差别,在于秦孝公可以依据自己听到的内容,做了实质性判断。魏惠王不用商鞅,主要原因在于信息量不足,也不是他的错。
另外,商鞅能够提供三套完全不同的方案供孝公挑选,体现了一个专业经理人的素质。但从另一个方面,对三种方案的道德评价,无所谓,客户需求至上吗!
三、 立木为信
这是流传至今的故事。
商鞅在南门立了一根木头,张榜宣称,把木头搬到北门者,赏十金。
别问我,我也不知道这十金的购买力如何,但这个活的难度、强度都不大,而且市场价的话,可能只值一金(瞎猜的!)。
城里闲人不少,但都在围观,没人参与。这就好比是天上掉了个馅饼,但谁知道饼里面是不是肉馅,万一是鸟屎呢!
商鞅看到没人参与,于是,把赏金提高到五十金。
于是重赏之下,尝鸟屎的闲人也会有。。。终于有人把木头搬到了北门。
于是一众闲人围在北门,好奇帝向知道到底是肉馅还是鸟屎,结果。。
狗屎。。。。运!
商鞅真的按榜给了那人五十金!
 
教科书记载,这件事是商鞅法家思想的体现,体现了法律的严肃性,说话算话。
老百姓从此想信了法律的严肃性。
 
我对此有不同看法。
第一, 这个套路,我们现代人显然一点都不陌生。但我们听到的例子无一例外都是负面的。关于诈骗、传销、P2P,那种方式,哪个不都得做出个一诺千金的样子,否则骄傲而又贪婪的你怎么就肯轻易上当?
第二, 立木为信要建立的是什么威信?是秦国的法律制度吗?我觉得可能性更大的是,建立起商鞅个人的威信,就是说,我商鞅在外面说的话,做的事,孝公都是认可的。即便是像移木赏金这样荒唐而且不可理喻的事,秦孝公也不会阻止。
第三, 这样威信是树立给谁看的?我觉得可能性更大的是给那些贵族士大夫看的。商鞅要实施变法,最大的阻碍不是老百姓。后面可以看到,商鞅使用严刑酷律,根本无需考虑老百姓的感受的。而那些贵族士大夫才是变法的对象,也只有他们才有可能影响秦孝公对商鞅的信任。所以,即便是移木赏金这样的事,孝公也没意见,你们就别费心来挑拨我和孝公的关系了。
 
四、 商鞅变法
这是重点。我们来看看,商鞅变法,都变了什么?
商鞅的变法之争经历了廷上辩论,秦孝公最终在汉姆雷特“to be or not to be “逼迫式追问下,确定了走改革之路(十一届三中全会?)。
商鞅变法是全方位的。我既没能力也不愿意在这里详细展开。只挑几个我觉得有重大影响力的原则来说。
1. 重农抑商。
重点是发展农业,但禁止商业的发展。
2. 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建立军工爵制度。
秦国那些世袭贵族光花钱不挣钱,成为国家的负担,因此要废除那些爵位额世袭制度,而老百姓可以通过参军打仗,创立军工的方式获得土地财富,积累并晋升爵位。
3. 户籍制度和举报连坐制度。
通过户籍管理的方式,把老百姓管起来,但凡有任何和国家君王不一致的想法,都可以及时让中央知道并加以惩处。
 
         先说一下变法所产生的成果。变法是的秦国迅速强大了起来,一方面,国内的农业生产产能提高了,对外军队的战斗力大大提高,对外的战争屡屡获胜。商鞅向孝公阐述的富国强兵之道如期实现。
         然后,我们用现代的观念来分析一下商鞅的这些改革措施。
         商鞅向孝公最终成功推销的是富国强兵之道。因此,目的是,如果让国家强大,强大到足以入侵他国,占有土地,抢夺财产。毕竟,就当时而言,侵略、掠夺是致富的捷径。(这也是我对于战国时代的总体评价),下面我们可以看到,商鞅这些变法措施,完全都是为了这样一个目标服务的。
1. 农和商的关系。
我们知道,商业,也就是物品的交换,是生产力发展必然会产生的一种行为。但与农业相比,商业对于智力的要求更高,农业对体力的要求较高。如果从事农业,大家在拥有同样土地和工具的情况下,创造财富额价值差别不大,而商业可能不同。而一旦有了商业,个体便会更多强调自主意识,多思考的动物常常难以管理。让老百姓束缚在土地耕作之上,有利于稳定。 必要的商业交给行政管理部门来完成,这样国家容易控制,而且因交换活动产生的更到的收益也会留在国家那里(像不像计划经济?)
2. 废除世袭制度,可以充实国库以外,还可以腾出爵位来奖励大家努力建立军功。其实,军工爵制度的建立才是我在文章标题中所说的细思极恐的地方。
首先,军工爵打破了贵族和平民之间的阶层壁垒,这相当于后来的科举制度,是社会的人才优化和流动激励机制。
第二,商鞅的军功爵设定奖励措施明确易懂,可操作性极强。具体地说,一个士兵或将领所立 军功的计量方式极为简单明了:数人头!也就是说,打仗回来的时候,你把所杀敌军的人头自己保管好,带回来,杀人多的奖励大。
用现在企业管理的术语来说,就是:敌军的人头就是你的KPI!
设想一下:一个秦国士兵,前些天还在关中农田里奋力耕作,也得不到多少收成,说不定空下来揉揉腰,说一句“苟富贵勿相忘“之类的牢骚,转眼间到了两军阵前,举目眺望对面,那些身穿铠甲的帝国士兵,不自觉地变成了一颗颗帮你加功进爵的人头。。。从此可以拜托农耕之苦,热血沸腾,奋勇向前!
这战斗力,能不强吗!
但,只有一点,你的道德底线在哪儿呢?
商鞅的这些变法措施,其实就是按照战争来设计国家制度,把国家打造成一个战争机器。
这是秦国之幸,还是不幸?
是中华之幸,还是不幸?
 
凑巧的是,这样的战争机器,我们上个世纪,也见过几辆,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纳粹应该算其中一辆吧。
五、 变法以后
尽管从现代人,或者说我本人(毕竟我代表不了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应该是人神共愤 的。但在当时,真正看他不爽的,也就只是那些利益被侵害的贵族和士大夫。由于商鞅执法严明,处罚过太子和太子的老师公子虔。于是,在秦孝公去世之后太子继位,商鞅便立即得到了报复。
在此之后发生的故事,仿佛是要给商鞅的变法加个注脚。
 
商鞅在诬陷“谋反”之后,决定逃亡。
逃亡途中商鞅准备住店,但秦国当时的实施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没有身份证件,旅店不得留宿,留宿罪犯与罪犯连坐。商鞅无法暴露其真实身份,于是被店主赶出旅店 。
这时的商鞅看着严格执行他的法令的店主,一定满脸欣慰吧(?)
于是乎,商鞅逃往魏国。
但是他好像是忘了他还干过一件事,不太光彩的事。
公元前341年,商鞅作为秦国的主帅联合赵国和齐国进攻魏国。其实这在春秋战国时期也并没有什么大不了,两国交战,各为自主嘛。
但问题在于,魏国应战的主帅是商鞅旧时好友公子卯。这也没什么。
但问题在于,商鞅给公子卯发了封邀请函,称既然是就是好友,不妨一起聚一聚,也许还有避免恶战的解决方案。公子卯欣然赴约。这在当时也算正常。
但问题在于,商鞅在公子卯赴约之时,直接将其俘虏,并趁机大举进攻,致使魏国大败,最终以魏国割地赔款而告终。
因此,此次商鞅逃往魏国,自然应当想到魏国还是有人记仇的,于是,商鞅被逐出魏国。(没杀他算他走运吧)
最终,商鞅走投无路,回到秦国。无奈之下,正式建立叛军,起兵谋反。结果是商鞅被杀,其尸体运回咸阳,并在街市被车裂。
 
             不好意思,在写上面这一段的时候,好像感觉自己在发泄一种“解气”的情绪。但客观地说,商鞅前面的作为,并不见得一定会让他得到后面的报应,没有因果关系。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样的话,你要是当真,你会过得很惨。
 
下面是我对商鞅的整体评价:
        商鞅是个能人。他既有思想,而且也有执行力。
        商鞅不见得是一个坚定的法家。这从他向秦孝公提供三道(帝道、王道、霸道)菜单就可以看出。如果秦孝公选择帝道或王道,商鞅可能就是会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执行方式,也不见得一定是法家思想了。
         商鞅是一个没有道德底线的人。这不光体现在与魏国交战时对公子卯的背信弃义,而且,但凡有点底线的人,是不会设立并实施“以人头作为KPI考核指标”的军功爵制度的。
         商鞅并不是一个与他的时代脱节的人物。纵观战国时代,不仅是秦国,也包括其他各国,整体社会都是在不停地向下突破道德底线。只不过商鞅想得更透彻,贯彻得更坚决。这也恰恰是他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商鞅是成功的。尽管商鞅本人最终结果很惨,但秦国此后历代君主沿用了商鞅建立的体制,并加以发扬光大,并最终由嬴政统一了六国。
         商鞅的理念不仅影响到了此后的历朝历代,甚至也影响到了近现代的中国。
         没有底线的事情,我们现在看到的,还少吗?
          悲哀。
 
如果意识到这一点,不觉得该做点什么吗?
 
We, the common people with little common sense…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