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邀请张文宏教授回答抗疫问题

(2020-03-26 17:45:50) 下一个

美东时间2020年3月26日上午九点,中国驻美大使馆邀请张文宏教授,联合中央电视台,为我们做了一场直播盛宴,回答了不少海外华人关心的抗疫问题。

小编跟完了98分钟的直播视频,认真地为大家整理了问题和答案。希望大家在疫情之下,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全球抗疫,早日得胜!

1. 如何区分流感和新冠肺炎?

二者的临床表现都有发烧咳嗽,但是做新冠检测可以明确区分出来。美国对检测的的实际投放量和分布现在不是问题,纽约州确诊数量大幅度上升跟其检测能力相关,纽约华人无需担心。

2. 与中国相比为什么美国青年感染率如此高?

美国年轻人感染多跟传染病的本质有关系。根据我们抗击疫情的第一条经验,阻断传播要对疾病追踪不遗余力,追踪并隔离密切接触者非常关键,但是美国很难做到这一点。感染的风险主要是密切接触。中国大多数是家庭传播,在美国孩子不与父母住在一起,有独立的生活空间,但美国的年轻人有大量的社会活动,所以会导致美国青年感染率高。所有的传染病都离不开社会环境。

3. 在别人不带口罩的情况下,病毒离开人体附着到衣帽和书包上停留多久?

带口罩不完全取决于科学,还受文化和习惯的影响。美国生产的口罩根本不够。如果都带可能发生口罩挤兑,真正生病的人没有口罩就会导致大量病毒传播,医护人员也会短缺口罩。口罩的事情要按照风俗习惯、疾病的传播效率以及口罩挤兑的风险来看。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带口罩的意义是比较大的。人群聚集的风险会极大的提高疾病传播,造成超级传播。

4. 能否预估美国疫情拐点是在什么时候?

拐点能够计算出来,但是没到高峰没法谈拐点。美国错过了早期防控阶段,导致东部出现了社区传播。现在只能采取居家隔离,是否能起效取决于政策是否执行到位。如果到位,原则来讲,14天左右我们会看到新增病例的降低。如果能够做到充分隔离,传染病一定能够阻断。中国、新加坡、韩国都是范例。对于美国,Shut down执行多久?效果如何?核酸检测能力如何?美国具有较多的不确定性。初步预估,医疗储备是充裕的,紧急生产能力也是非常好的,这个峰值一定会到,最快10到14天,慢一些的话是4周。

5. 如果真的出现疑似症状,那出现什么症状应该第一时间去医院?

大多数即80%的人可以不去医院在家隔离自愈,医院能够提供的帮助是:1、隔离;2、治疗。但是轻症不去医院可以自愈。所以我们现在最关键的环节是隔离。你要做的是好好睡觉、多喝水、多吃水果鸡蛋牛奶等。如果呼吸有困难,走一两层楼梯就气短,那此时就是应该去emergency的重要节点。同时广大海外华人也可以求助大使馆。

6. 公用楼梯过道以及公寓统一的通风,排水,空调系统是否会造成传播?

根据目前为止的经验和数据,99.9%的病例都不是从公用楼梯传播的。

密闭空间造成气溶胶传播。一般的电梯,如果没有病患剧烈咳嗽,没有大量病毒喷出来,那么你感染的几率很小。当然也可以做预防措施,例如在电梯里带口罩,或者用餐巾纸捂着口鼻,用牙签按电梯按钮等。

7. 留学生是否有必要回国?如果回国,是否有必要穿医用防护服?

我们不下判断,只讲事实。是否回国的判断原则是你是否需要待在美国?如果你没有医保,内心恐惧,父母操心焦虑,又有人给你买机票,那你回国也无妨。回国需要先检疫,再隔离14天。

防护服是没有必要的。机舱确实是高风险的地方,你要保证在飞机上长时间持续带口罩。然而最大的风险来自于登机之前。根据我们的数据显示,大部分确诊的归国人员是落地检疫被检测出来的,少部分是隔离的时候检测出来。

8. 如果不带口罩,如何去预防?

调整自己的行为:1. 如果去超市,挑人少的时候,跟别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几乎不会被感染。2. 利用自动结算机进行结算。3. 挑华人超市进行购物,这样你就可以带好口罩,疯狂购买。4 回家立刻洗手。

只要保持好社交距离,口罩其实是不需要的。

9. 网上盛传的药品怎么使用?

OTC属于保健品,这些所谓的保健品在预防新冠作用不确切,也可以吃来求个心安,但不是必须。不建议个人囤积氯喹,因为作用不明、副作用不可测,它也无法用作预防。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吃多喝多睡,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至于莲花清瘟胶囊,等有症状再吃,放在最关键的时候用。

10. 收到的信件如何处理?

你可以戴一次性乳胶手套归类信件并洗手,这个过程被病毒感染的几率极低;或者喷酒精消毒;或者放烘焙箱,60度烘一个小时,80度烘半小时,病毒就会被全杀光。

张教授表示,在美华人要对美国卫生体系有信心。在峰值到来之前,就宅在家里是最安全的做法。

张教授指出,全球抗疫是一盘棋,世界的抗疫取决于最差的国家,而不是最好的国家。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