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人间

跨跃中美文化,勾通双項信息探讨人生感悟。
个人资料
正文

孟子辯\'授受不亲\'

(2021-12-03 13:04:38) 下一个
孟子辯 "授受不亲"
“男女授受不亲” 是一条古训,是周朝立下了的这条規矩。"授"就是给与,"受"就是接受,"亲"就是肌肤的接触。这句話的意思是"男女在传递东西的时候不可触及对方身体"。古人很有智慧,用—句話六个字就設定了这个条規矩的适用泛围。连手都不可以碰,其它地方更不用说了,同时它也画了—条紅線,界定哪些事是不可以做的,例如,男女之间,任何手把手,互教互学的事,如包餃子,桿面条都不可以做,郎中给妇女把脉也必须退到帐外,用—根線縄把脉搏的跳动传到郎中的指尖。
战国时期,齐国出了一个怪才,叫淳于髡,有一次他和孟子聊天,问到这个规矩,他出了—个很刁的问题,想难住孟子。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 孟子曰:“礼也。”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 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用現代语解释这一段对話就是: 淳于髡问孟子:  " 男女授受不亲合乎礼仪的規矩吗? " 孟子回答说:  " 合乎礼法" 淳于髦问: "如果嫂子溺水,要不要出手相救? " 孟子说: "見嫂子溺水不救乃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是礼法,是常規常道,但嫂子溺水,出手相救是异常情况,出現特殊情况时要打破常規才是正道。"
從上面对話可以看出孟子的智慧。  他认为维持社会秩序的規章制度不是僵死不变的,当它与仁义道德发生矛盾时,规章制度可以打破,要以仁义为先。也就是規章制度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孟子两千多年前的思想並末过时,可現实中,人们的一些作法却违背了这一原則。例如,因为疫情,—亇小区需要隔离,这是常道,需要人人尊守,但如果家里有一个待产孕妇,或急症病人需要去医院急救,执法人员肯通容—下放行吗? 还有医院,明码标价,先交錢,后动刀。交不起,医院能見死不救吗?孟子告戒人们,見死不伸以援手者"豺狼也"。
孟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懂得矛盾的普便性和特殊性,遇到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不可一成不变地用一种办法解决问题。         
 在西方社会,例如美国,—些規章制度也都有网开—面的时候,例如交通法庭的法官在裁决违規案例时,对下层劳苦民众,特别是女性,大多同情有加,网开—面。
英语有一个成语:
无例外就不成其为規 (  There is no rule without  exceptions)。有时候打破惯例,接纳例外,更能显出規章的力量和生命力。
人类旳先近思想都是相通的,西方的人文思想也离不开我们老祖宗的智慧。这是—种发自内心的、真诚的骄傲和自豪。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