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个人资料
正文

2021年(什么是“参”)

(2021-04-26 05:31:52) 下一个

此篇有些是翻译Be as you are,加进了一些自己的感受。

觉,而不是觉察到什么,知,而不是知道什么,是那个“我”ego产生之前的状态,是那个一切的概念定义认知产生之前的状态。。每天早上醒来,不要急于起床,不要急于想我今天要做什么,而是躺在那里,试着感受一下,刚刚醒来时,有那么短短的一瞬间,你还没有“我”的感受,还没有任何认知,试着放松,把这一瞬间尽量延长。。。就是那个状态。

醒来,或者说回到真正的自己,或者叫活出全部的生命,或者叫活在空性,或者叫活在基督的爱里,等等等等等等。。。。。是任何生命的最终的追求。也是生命存在的唯一的真正的意义。而这一追求,也就是不知多久,反正很久很久,可能地球出现之前,就一直流浪在广袤宇宙中迷失的孩子最终回家的路。而这条路有千万条,最短的一条就是,参。

我们说放下这个,放下那个,放下执着,放下名利情,这一切的放下,还不都是“我的”,“我的”,我的这个,我的那个,我的执着,我的名利情。所有一切的根源就是这个“我”ego,那么,为何不从“我”开始放下?把这个根源放下了,所有的一切就都放下了,你只需要放下一个,那就是,这个“我”ego。

杂念也一样,如果“我”ego没了,杂念也无从谈起。不要去压制念头,觉照就好,随它去,因为你压制它,还是强化“我”ego,任何练习和修行,什么冥想,瑜伽,什么气功,太极,不管怎么做,都是我在做,到最后都有一个“我”ego在,最后都要去掉这个“我执”。而“参”这个方法,是直接找到根源,就是“我”ego这个念头是从哪里起来的,这个“我”的认知概念是从哪里来的,然后就停留在那里,足够久,然后“我”就慢慢地消失了,然后再足够久,那个不生不灭,无始无终,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宇宙唯一真实,就把我们接回了家,你就自由了,解脱了,彻底的永恒了。

那么,什么是“参”?一般来说,初学者就从“我是谁”开始,或者默念“我”,“我在”。这个“我是谁”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就是找个答案,那么,我们可能会说,答案就是,我就是它啊,我就是神,主,佛,无条件的爱,宇宙唯一真实啊。不是。当然,站在理论的角度,站在指月的手指的角度,这是对的,但是站在实修的角度,也就是如何来“参”的角度,这是不对的。“参”,不是让你来找答案,因为找答案的话,就又是大脑的思维活动(也就是mind),也是念头在运作,就又有了概念定义认知,就又落回了我们的三维物质时空。“参”不是找答案,而是让我们注意力从认知客体回到认知主体(一个转身,从注意力向外,转移到向内)。我们知道,我们认知这个世界是通过五个感官和大脑(六根)来认知。也就是认知主体(subject, knower, 能觉),透过感官大脑(六根),来认知客体(object, known,所觉)。一般来说,我们所有人都是把注意力放在客体上的,我们的感官和大脑被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吸引(这是人类好奇的本能),现代的快节奏生活和海量信息冲击着每一个人,使得我们无暇顾及自己,也就是这个认知主体,这个“我”ego。而“参”的作用是,时刻回到自己,回到这个认知主体,因为只要有客体,就会产生念头定义认知,就有了“我”。当你回到主体,意味着就没有了客体,就剩下了单纯的“我”ego,而随着这种能力的增强,这个个体的我会逐渐消失(因为这个个体的我本来并不存在),那个全知全能的“真我”就此显露出来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Brit_英伦97 回复 悄悄话 “每天早上醒来,不要急于起床,不要急于想我今天要做什么,而是躺在那里,试着感受一下,刚刚醒来时,有那么短短的一瞬间,你还没有“我”的感受,还没有任何认知,试着放松,把这一瞬间尽量延长。。。就是那个状态。”

博主说的是,但又不是。静坐入定是进入高维,怎么能和三维的状态类比呢?所以:名可名,非常名。 那不完全是一回事。否则,为什么不把虚空叫做空气? 用人的概念不能准确形容修行的境界。这是我想引起博主思考的的。因为这是一个常见的误区。
Brit_英伦97 回复 悄悄话 一切念头都不要,管它主体客体。静下来,自然浑然天成,舍我其谁?但不是啥没有,只是无我无它。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