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戰“疫”面前,中國效率令世界驚歎!

(2020-02-01 23:07:58) 下一个

“我一直親自指揮、親自部署,我相信只要我們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准施策,我們一定會戰勝這一次疫情。”這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見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時的堅定回答。“急轉武漢,為白衣天使加油,我的一點心意,東港環衛。”這是昨天(1月31日)山東日照一位頭戴環衛帽子的大爺到當地派出所,匆匆放下一個包有12000元現金的紙包便轉身離開後,民警在紙包裏發現的“心意紙條”。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國從最高領袖到普通市民全都行動起來,舉國上下齊心戰“疫”,類似的感人瞬間每天都在發生。戰“疫”面前,中國效率——無論來自政府還是民間,都令世界驚歎!全世界看到了一個高效處置、眾志成城的中國,相信戰“疫”的勝利很快將屬於偉大的中國人民!

1月25日,農曆正月初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對疫情防控特別是患者治療工作進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動員。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在這個特殊的日子召開如此重要的會議,在新中國建立後恐怕還是第一次,可見形勢緊迫、時不我待。值得注意的是,三個“再”已經說明,這不是黨中央第一次研究部署和動員全國的戰“疫”工作,習總書記此前已經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春節假期本該是走親訪友、休息放鬆的美好時刻,選在正月初一召開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就是向全黨全國發起戰“疫”新的總動員令。習總書記特別強調,“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這是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放在了第一位!中央領導放棄休息主動作為,以上率下鼓舞帶動全黨全國共同戰“疫”,極大地堅定了全國人民戰勝疫情的信心。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與時間賽跑,與死神搏鬥”的信念支撐下,全國各條戰線都在以實際行動詮釋著“中國效率”:6天和10天,這是武漢市新建兩所可以容納千人床位的隔離醫院“火神山”和“雷神山”的速度,如此效率,震驚全世界!難怪有媒體在推特上發佈一則“火神山”醫院工地現場施工的視頻,短時間觀看量便超過500萬次,引來無數外國網友的羡慕與讚歎。更重要的是,在發現新型冠狀病毒一周後,中國研究人員已經對該病毒進行了測序,並主動與世界共用,這也是迄今為止最快的速度,為儘快研發針對性治療藥物贏得了時間。

相較於政府層面的“全國一盤棋”,來自民間自發的善舉更是感動著世人,讓世界再次看到了中國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可貴品質:不少退伍軍人自發趕到武漢兩所新建醫院工地義務勞動、參與建設;許多生產醫用口罩、醫用器材的企業通宵達旦、加班生產,產品無償捐贈或者低價售與急需的疫區;山東壽光先期無償捐贈350噸蔬菜給武漢,其後不斷供應平價蔬菜;以山東日照匿名環衛老人為代表的普通市民自發為武漢、為疫區捐款捐物,凡人善舉彰顯中華大愛!一切的一切,全都為了儘快戰勝疫情,14億中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默默為自己的國家奉獻著。

這邊中國在舉國上下抗擊疫情,那邊總有心懷叵測者唱衰中國。就在昨天(1月31日),世界衛生組織宣佈將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劃入“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對此,一些反華人士躁動起來,紛紛鼓吹對中國採取旅遊和貿易禁令,大肆唱衰中國經濟。然而,這些小人的斷章取義不會令世人信服,因為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發佈會上親口說明“世衛組織不贊成甚至反對對中國採取旅行或貿易禁令,我們最大的擔憂是該病毒有可能傳播到衛生系統較弱且準備不足以應對該病毒的國家。”很顯然,此舉是為了警示其他國家,共同應對此次全球疫情。

沒有對比,你不會知道中國戰“疫”成績的來之不易、難能可貴。美國,這個號稱“最發達的國家”,正在面臨一場災難——早在幾個月之前,美國戰“疫”便開始了,那麼情況如何呢?據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發佈的最新週報顯示,目前美國本土大約有1500萬人感染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14萬人住院接受治療,8200人因流感和引發的各種併發症而死亡。中國戰“疫”堅持“每日一報”,截止1月31日24時,中國(含港澳臺)累計死亡259例。259比8200,相差懸殊,別忘了中國是14億人口,遠多於美國,能取得如此成績甚是難得!再看上周CDC的疫情報告,當時的數據是感染1300萬,12萬人住院,6600人死亡。短短一周,疫情蔓延迅速,可見政府處置不力。難怪,特朗普在推特上發文稱自己有信心的時候,遭到美國各界人士和民眾的嘲諷。

“隔離病毒,但不隔離愛”,說出了中國人的血濃於水;“家裏蹲,不給國家添亂”,道出了中國人的家國情懷;“武漢加油!中國加油!”喊出了中國人的萬眾一心。中國在前進的道路上從來不缺少災難坎坷,但中國人最不缺的就是共克時艱的勇氣和信心!相信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和統一指揮下,14億中國人一定會同舟共濟、勇往直前,戰“疫”的最終勝利一定屬於偉大的中國人民。有“中國效率”在,這一天定會早日到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