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转发自吉祥果论坛文章《“依佛知见”是对治十不善业之“邪见”的唯一手段》

(2022-03-25 10:15:27) 下一个

“依佛知见”是对治十不善业之“邪见”的唯一手段

关于十不善业的“愚痴”,有些讲经说法的,什么都没搞清楚,也是忽忽悠悠给人讲,什么痴情啊,男人对女人,女人对男人,那个痴情啊,这是愚痴;或者人家谁谁谁,智慧很高,很聪明,你没有智慧,不聪明,傻乎乎的,所以你愚痴啊,所以不能愚痴。其实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但大家听起来很容易以为是正确的。因为你一听就懂,人们往往选择认为自己能理解的是正确的,可这里不是。佛经对于“十不善业”之“愚痴”的翻译有两种,一种是翻为邪见,一种是翻为愚痴,但梵文这里是同一个意思。可是这个愚痴,不是我们世俗理解那个愚痴,而是脱离正知正见的意思,是邪见的意思。因此,对治这个不愚痴邪见的唯一有效工具和手段,是一切见解,应该严格依照佛知佛见为准,则自动就会产生全面对治“邪见”的效果,形成十善业的“不邪见”。如果不从这里下手,整天建议别人不要愚痴,要智慧,这等于整天建议穷人不要没钱,要有钱,这完全就是正确的废话!如果智慧和愚痴是行者通过选择瞬间可以获得,那成佛就太容易了。所以,这个意思必须要遵循“邪见”的那个翻译,而直接用“佛知佛见”去衡量是不是“邪见”是不是“正知见”,即可以做到十善业的“不邪见”。而如果遵循“不愚痴”的翻译,要求立即用“智慧”去对治,这显然等同于让拿不出钱的穷人立即拿出钱来对治贫穷,这完全是不知道佛法怎么回事!因此,我支持“邪见”的翻译,而不建议采纳“愚痴”这一翻译,因为这一翻译在一定中文语境下容易误导行者认为是一般意义上那个愚痴的含义,而前者不会。佛教翻译史上,有过“般若”不直接翻译为本义之“智慧”的传统,就是为了区分避免和中土原有“智慧”一词发生含义混淆,所以直接音译“般若”而不取意译“智慧”,同理:“邪见”翻为“愚痴”,恰恰就容易造成这种误会,而翻为“邪见”不容易误会,不然的话,造成人们以为这个愚痴,是和一般意义上“智慧”相反的那个愚痴,而实际比这个意义深刻,实际这里是“邪见”的意思。这是古德们翻经时,没有注意中土词汇和语境差别,没有做出特别规避,所以现在好多人错解“不愚痴”的本义。

(吉祥果03.23)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