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部落

海外陪读爸爸妈妈在旅途中的聚集地
个人资料
海外部落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明知道圣诞老人是假的,为什么我隐瞒了女儿10年

(2019-12-25 05:21:57) 下一个

作者:云中漫步

【2015年,女儿第一次在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在Instergram上发布了这幅画,这幅画的印刷品被一位先生买走,作为新年礼物送给了自己的太太】

 

 

我第一次过圣诞节是在美国。1998年,我先生正在美国读书,那年的圣诞学校安排他在一个美国家庭过节。当时正赶上我来美国探亲,所以我也跟着一起体验了美国家庭过圣诞的'仪式'。

 

其实,美国过圣诞节有很多‘仪式’,比如圣诞树的装饰,圣诞大餐的准备,而我印象最深的是,送圣诞礼物这个环节。美国人在圣诞季购物的场景让我至今难忘。商场里,每个家庭都推着一个大购物车,购物车里堆满了各种用品,小到袜子、手套,大到家用电器,圣诞夜前一天所有商店仿佛被洗劫了似的。记得当时我还总结了一句话,就是美国真是“物质极大丰富,人民为所欲为!”

 

圣诞节送礼物是每个家庭圣诞必须的曲目,无论什么样的礼物,不分贵贱,各个都包得十分精美,安放在圣诞树下。吃完圣诞大餐后,家庭成员都会在圣诞树旁席地而坐,等着分发礼物。每个人仿佛都怀着极大的好奇心打开自己那份礼物,尽管拿到的可能就是一双袜子、一本书。

 

美国家庭买圣诞礼物应该算是一年中家庭生活的一件大事儿,开始我还觉得这种仪式有点过,但后来自己有了孩子,每年圣诞都重复着同样的仪式,渐渐地开始感悟,其实家庭成员之间表达关心和爱的方式还是需要点儿仪式感。照在国内的习惯,如果你想送给孩子礼物,就直接送了。一双袜子、一本书直接递到孩子手上,不用费心包装得多精美,既省事儿,也达到了目的。这种事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但从来没想过送孩子礼物要有仪式感。

 

这种仪式感对成年人来说似乎有点做作,但对孩子来说这样可以建立一种家庭关怀和爱的关系。孩子每年都盼着过圣诞????,盼着收到那份神秘的礼物。

 

在我们家,每年孩子盼着收到圣诞老人的那份礼物就更加有仪式感了。在国外长大的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完全接受的是西方文化,圣诞老人的概念是从幼儿园开始有的。尽管我们大人从来就知道这是一个‘神话’,但绝对不会点破。

 

这个过程要从我计划来美国的原因讲起,听起来你可能都不信。

 

1993年,我第一次来到美国,因为我所在的公司在洛杉矶开了分公司。从小的家庭教育,好像从来没有让我对美国感兴趣过,不像我周围很多同学早早就有计划到美国读大学,或大学毕业到美国读研。当时,我觉得伟大的祖国挺好,也挺有归属感,从来没想过换地儿。

 

第一次来美国,我是被“小小世界”震撼到了。“小小世界”就是洛杉矶迪斯尼主题公园里的“It's a small world"。“小小世界”这首歌的旋律在我来美国之前,我就非常熟悉,记不得是在哪个年代听过,对于对世界知之甚少的我来说,迪斯尼的“小小世界”之旅,让我找到这首歌的出处,我被美国迪斯尼的“小小世界”彻底洗了脑。我的脑海回荡着那首“小小世界”,这首歌给我留下的画外音:生活在美国的孩子太幸福了,我要有小孩,一定让她从这里开始!

 

没人曾经告诉我“小小世界”到底是什么含义。“小小世界”之旅,我也没怎么去留意这首歌的歌词到底说了些什么,只是她的旋律,还有那个场景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象。

 

1998年,我先生来美国读书,穿梭在中美之间的我,一直没有忘记那个画外音,2000年我在旧金山生下我的女儿。她的童年就是在迪斯尼的梦幻中长大的。在女儿的童年,我一直坚守着一个信念,就是给她一个快乐的童年,让她看到一个梦幻世界,这也就是我坚守圣诞老人这个秘密的原因。

【2016年的新年发布】

 

记得女儿在上小学的时候,还给圣诞老人写过信呢,信都是在学校写的。每年圣诞夜,我女儿会在家里的壁炉前为圣诞老人准备牛奶和饼干,等第二天早上睡觉起来,她会第一时间看看圣诞老人是否已经把礼物放在挂在门上的靴子里了;看看壁炉前的牛奶和饼干是不是已经被圣诞老人吃了(证明圣诞老人是否来过)。

 

每年圣诞老人送来的礼物都是我费尽心思买来、包装的,记得包装的时候还要特别留意不要用女儿常见的包装纸,否则她就会知道这礼物是在哪家商店买来的。而牛奶,饼干爸爸得吃干净,证明圣诞老人从千里迢迢的地方赶来,顺着烟囱爬进我们的家, 放下了礼物,吃了东西,然后离开。

【2017年的新年发布】

 

记得我女儿看的女生成长发育的系列书籍,都是我以圣诞老人的名义送给她的,也就是这个系列丛书,点破了圣诞老人的秘密,因为她在无意中发现了我提前为她准备的圣诞老人送的礼物(这套系列丛书为不同年龄的孩子介绍女生身体生理的变化,我是用这种方法给她一些生理知识)。其实,她逐渐长大,周围的小朋友中间,也会有一些‘成熟’的孩子打破这个秘密,但当时她还是半信半疑的。可见,我们家的保密工作做得相当的好。

【2018年的新年发布】

 

多年来,我保守着这个秘密,这源于我一直认为童真不易。

 

我们通常的认知是孩子通过学习知识看到世界。但书本上的知识都是一样的,而每个人的体验是不同的,也就是成长的过程是不同的,它给了孩子认知世界的另一个途径,这样造就了不同的个性,打开不一样的视野。童真的宝贵在于人可以在真实世界和梦幻世界里遨游,她会带给你无限的想象,为你打开广阔的视野,这是‘大人’们到达不了的境地。

【2019年的新年发布】

 

如今,女儿马上20岁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对很多事情完全有她独到的见解,她已经不是那个等着圣诞老人送礼物的女孩儿了,在某些问题上我们会有分歧,我经常告诫自己,我是大人,是俗人,而她还抱有纯真,不要让她变成我,她看到的世界和我看到的不一样!

 

 

写于2019年12月25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7)
评论
海外部落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westshore' 的评论 : 我们这边不少从国内来的家长也是这样想的,他们认为这些明明是骗小孩的,但是,千万别把纯真当成‘傻’。我们大人把自以为的聪明灌输给孩子,那些从小被大人夸奖成熟、聪明的孩子都是被世俗的聪明定义的,是家长塑造的。有时候,成年人恰恰为孩子建起了一堵墙,让孩子的视野仅限在自己家长的视野。
westshore 回复 悄悄话 我们小家伙在小学的时候说同学里比的一个内容就是“什么时候知道圣诞老人是假的”,据说这是衡量孩子是否具有superior地位的一个标准,也就是谁更cool和smart。
结果一个小老印已经九岁了还信santa,成为被讥笑对象。
海外部落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mikecwu' 的评论 : 祝您全家幸福!
海外部落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HBW' 的评论 : 感谢您的分享!
海外部落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mikecwu' 的评论 : 谢谢您的感想,给了我另一个角度。孩子们也在找自己的答案。
mikecwu 回复 悄悄话 我是这样想的:如果父母从小用圣诞老人的神话骗我,我是否会感到高兴?答案是否定的。我从小就希望被父母当作平等的朋友来对待。因此,我从孩子们小的时候,就把他们当平等的朋友对待。从Tooth fairy 到圣诞老人到上帝,我一直就清楚的告诉孩子们这些是神话故事,讲讲好玩的而已。让孩子们知道,礼物是家人送的,是家人,而不是什么一个陌生的老人,才是正真爱的来源。

孩子们的家庭和友爱意识就这样培养起来了。每年到了圣诞前,我们家三个学龄孩子就会单独要我带他们去商场,给兄弟姐妹们选礼物,然后偷偷包好放在圣诞树下。到了圣诞节,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吃了早饭,全家围在一起拆礼物,看谁给了谁什么新奇的礼物。

和你一样,我当年也是一定要让孩子在美国出生。而且,要尽量多要孩子。最终我们有了5个。
HBW 回复 悄悄话 中国人的思维误区就是只停留在“物质的真假”上。会不自觉的把任何东西“物化、利益化”。几千年的穷日子导致的,DNA一时还调整不过来。
人与动物的区别就是有了更加丰富的精神活动。人会创造“精神、感觉、氛围”。精神的世界用“好坏”来评判而非“真假”。政治、宗教、艺术等等都是精神活动。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