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澳夢子

澳洲早期華人的故事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也谈澳洲的大学联考

(2022-01-29 08:39:51) 下一个

没有想到“关于纽省中国留学生双科状元的思考”会有那么多的网友有兴趣,也就多写一点点。

在严格意义上来说,去年纽省中国留学生的双科状元,是第一个中国留学生的双科状元,中国留学生来澳洲接受中等教育中姣姣者的第一人。

华裔学生取得双科状元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我女儿有个同学取得双科状元的是英语4个单元及拉丁文4个单元,就读于精英中学;其它两门是2个单元数学及2个单元计算机。ATAR中的成绩是99.85。她的目的很明确 - 当律师;根本没有考虑过学医,否则她读的课程必须有生物科或化学科。

能考4个单元英语或4个单元数学的学生,基本上能取得ATAR中的成绩是90分以上。前者搭配其它科目,在大学中对学习的理解及论文的写作不会有问题。后者可以走工科或精算的路子,多在大学就读的时候就有公司愿意提供奖学金及实习的机会。

有个朋友的女儿也是状元,是地理课程的,读大学时选的是地质。从大一开始就有公司赞助并提供学校假期的实习机会;读大三时已与公司签约,一毕业就直接上班去了。

澳洲大学学科的入读标准往往依学生在高考中的综合评估分数录取,但也有更多的人性化因素决定。例如学生在第一轮报读时所选的入读学科(高考前)并在高考中获得相应(或更高分数),并在第二轮报读不作更改的话,入读资格雷打不动,即使有学生在高考中获取比他更高的成绩而在第二轮报读中更改学科。故而学生当在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而在第二轮改学科时要注意了,尽管综合评估分数比新选的学科要求高了一些,却并不保证能入读。每年总有少数明明可以读大学的学生,却无一学校提供可读的地方,原因在第二轮改学科时没有大学有位置可供。这无可厚非,学生的意愿就是读我这大学的学科同时也达标了,没有理由不给这些有浓厚兴趣机会。

一些学科的要求更高,例如医科。即使取得ATAR中的成绩是99.95分也入读不了,因为学生有晕血史;而他(她)报读时或许有意瞒过了,又或许只是为了满足家长的意愿。读医科全科的学生,要经过一次心理评估,倘若被发现有某些心理缺憾就不能如愿了。

或者我们回过头去看整个高考课程的设置:100多个课程来适应不同学科和考生们未来职业的需要。或许我们考虑一下,文科和艺术类的需要微积分吗?恐怕在读大学时早就拋到九霄云外去了。即使是在大学中所学的技能,也会随着工作的变换而根本用不上,若干年后也只不过是曾经读过了的东西,再也没有机会用上。

再看看获得纽省两科状元的中国留学生,尽管取得了ATAR中的是90+的成绩,但两门课程量的含金并不足以让她选读医科﹑律师或精算这些精英行业的课程;给予她努力学习带来成绩的红利,她可以选择她喜爱的双学位课程来提升未来职业前景的能力。

假如仅将目光放在高考学生的话,作为政府是失职的。去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有8万多人,但按纽省的人口统计约略推算,同龄的应在112850人左右,约有25%没有参加高考。那这些年轻人去了那里?

在澳洲,青少年在年满16岁就有权独立,例如开银行户口自行管理自己的经济学开汽车等,不必经监护人同意;同理,(她)有权选择是否继续学业(学生必须在9年级自行申请及选择一种干两周的工作,以体验提早进入社会工作是否合适。这是强制性的,没有这不个则可能取得中学毕业证书School Certificate)。他们有可能转到职业技术学院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学习技能去了。

职业技术学院会提供一年制的证书(certificate)和两年制的专业文凭(diploma);专业文凭衔接大学相关专业课程的第一年。换言之学生可以不经过高考而直接转入大学读2年级(需要校方有位供应);也就是说,学生用两年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文凭去替代大学的一年级,要注意的是课程衔接可能有误。职业技术学院的课程没有年龄限制,亦即是说在年轻时错过了读大学的机会,可以随时补救,只不过浪费了应该学习的最佳年龄。

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有超过300种的不同层次的证书、文凭、高级文凭和毕业证书课程,其中多数课程都是就业市场上高需求的职业技能课程。

中国有句老话,说的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表面上看,到今天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只不过在本质上不一样。在澳洲不经过读书的学习过程,很难获得行业的专业资格;即使在一些行业承认工作经验而予以专业资格,依然有所区别,即所谓Qualified和Classified的分别。

说到这里,梦子是感慨不矣。国外的职业教育是中学开始从浅渗透到学生的意识中,直到大学也是专业的培训,讲究的是实用性,没有洗脑的东西。翻看中国近百年来的课程设置,“政治”是必修的一门,其内容却是“忠君爱国”的东西,不是“国父思想”就是“马列主义”,不容质疑,那是坐牢掉脑袋的事。绝大部份的国人所求的只不过是养家糊口﹑结婚生子的寻常人生活,与拥护谁无关。某些人非得摆个尊贵样子,愿作奴才的也就罢了,大多数人仅是围观,有时不得不违心高呼几句,转过身来还是“柴米油盐”。

有首歌的歌词中是“一山还比一山高”,在任何专业而言,每个人都在路上;尽管貌似在顶峰,不经觉间地壳变化,在身旁又升起更高的山头;更何况各行业各有山头,连绵无不断,望之无边。所以走累了歇一下,让自以为是超人的先走,他吐血倒在路旁的时候,你还可以扶老携幼的前行。

说得远了,就此打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