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华的世界

这是国华对读过的书, 看过的电视/电影, 听过的音乐, 访游过的地方, 经历过的事物, 和时事的感想或点评.
个人资料
国华P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在俄中之间制造隔阂? (上)

(2024-05-16 14:31:48) 下一个

就在十年前,大多数美国和欧洲官员对中俄新兴伙伴关系的说法不屑一顾。西方国家普遍认为,克里姆林宫与中南海间的和解注定会失败。因为这两国的实力严重不对称,更有历史争端产生的彼此互不信任,更遑论两国社会及其精英之间存在巨大文化差距。有观点认为,普京总统一方面努力争取中共领导层的支持,另一方面又乐见西方制衡北京的崛起。中共方面呢,似乎更重视与美国及其盟友的关系,在与俄罗斯交往时有保留且做足表面功夫。即便近年来俄中明显走得更近,华盛顿的官员仍然不看好两国关系。美国人认为,俄罗斯在这一关系中分量太小,正变得越来越无足轻重。

可就是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怀疑声中,俄罗斯和中国大陆正以空前坚定的态度结盟,其紧密层度甚至超过上世纪50年代(下图 FOREIGN AFFAIRS)。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俄中两国面临的严峻地缘政治现实 -- 普京强加给乌克兰的战争和华盛顿与北京的竞争。拜登总统签署了960亿美元一揽子计划,包括608亿美元援乌法案和支持台湾和印太抵抗中国大陆威胁的80亿美元。英国、德国和法国加大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这种时候如果西方还希望俄中轴心很快消失,那只会是一厢情愿。想要克里姆林宫远离中南海,或者试图在俄中之间制造隔阂,更仿如竹篮打水,水中捞月。直面现实,西方同时与俄中两个核大国进行对抗将很可能是长期的。

俄中伙伴关系的基础

俄总统普京和中共领袖习近平在2022年2月4日发表的一份联合声明中,将两国关系描述为“无限制的伙伴关系”(后来被解释为“上不封顶”下图 GIS)。在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后,西方对这句话的理解深刻起来。然而,俄中“上不封顶”伙伴关系并非诞生于2022年2月4日,而是近20年来两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不断走近的结果。

基于务实的原因,俄中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变得密切。2006年当两国完全划定2615英里的共同边界后,俄中之间的领土冲突从此翻篇。而俄中经济的互补性则促使两国看到合作的红利 -- 俄罗斯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缺乏技术和资金;中国大陆需要自然资源,正好有多余的资金和技术。自2000年普京掌权后,俄罗斯政府与大陆政府越来越有共同语言。于是,北京和莫斯科在联合国安理会联手合作,反击西方国家倡导的许多立场和规范,包括对威权政府实施制裁,以及在叙利亚等地区热点地区由美国领导的施压运动。

同时,俄中对美国极度不信任。两国认为华盛顿是一个意识形态驱动的全球恶霸,极力想阻止北京和莫斯科在国际秩序中应有的地位。更令两国愤怒的是,华盛顿还企图推翻其政权。中俄之间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兼容性也在增强 -- 北京和莫斯科均拒绝接受他们实施国内镇压和虐待少数民族的指控。因为对北京和莫斯科的人权指控,通常是俄中两国不信任的西方国家提出地。

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后,俄与美国和欧洲的关系破裂,克里姆林宫转向东方。俄罗斯这样做是为了抵消西方经济制裁的影响,使俄罗斯经济更具韧性,能抵御西方强加给俄罗斯的压力。具体表现是通过向包括中国大陆在内南部邻国出售先进武器,如S-400地对空导弹和苏-35战斗机。俄罗斯还投资扩建管道、铁路、港口和跨境桥梁,与北京扩大贸易,向中国大陆出售自然资源,并从北京大量进口民生用品。俄中两国双边贸易在俄罗斯整体贸易中所占的份额大幅上升,已从吞并克里米亚前的10%跃升至2022年2月俄乌开打前的18%。

不过也要看到,2022年俄罗斯仅占中国大陆整体贸易的2.5%,勉强跻身其前十大贸易伙伴之列。对于北京的商业、金融和技术重要性,完全无法与美国和欧洲相提并论。即使2023年两国2400亿美元的贸易总额,也远逊欧盟与中国大陆间的7,379亿欧元,以及美中间约5,750亿美元的贸易额(下图 en)。正因如此,普京入侵乌克兰之后,北京宣称自己不是冲突方,既未谴责俄罗斯的侵略行径,却又支持乌克兰的领土完整。一边保持“不偏不倚” 的中立立场袖手旁观,一边与俄罗斯保持联系,趁机购买廉价的俄罗斯石油。不过,除偶尔少量运送火药和其他与战争有关的材料外,它没有向莫斯科提供致命援助。客观来说,北京并没有严重违反西方制裁 – 虽然几家大陆公司因2024年初向俄罗斯运送违禁品而受到美国和欧盟制裁。

俄中合作飞速增长

的确,北京在俄乌开战初期采取了谨慎的态度。但大多数可靠数据表明,在俄乌开打的两年多里,中俄关系发展得更加牢固。这种关系的基础建立在两国间大幅增加经济联系上 -- 2022年,双边贸易增长36%,达到1900亿美元。2023年,两国的贸易额再增长至超过2400亿美元。而习近平和普京最初为两国制定的目标,是计划在2025年将两国贸易提升到2000亿美元。在2023年俄中2400亿美元的贸易中,北京进口了价值1290亿美元的能源商品,主要是石油、管道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和煤炭,占俄罗斯对华出口总额的73%。此外,北京还进口了俄罗斯的金属、农产品和木材。同年,中国向俄罗斯出口了价值1110亿美元的商品,主要是工业设备(约占出口的23%)、汽车(20%)和消费电子产品(15%)。

西方实施的出口管制和制裁,迫使俄罗斯只能转向进口中国大陆制造的工业和消费品。于是,2023年中国大陆工业设备的销售额比前一年增长了54%,汽车的销售额几乎翻了两番,俄罗斯成为大陆国产汽车的最大海外市场(下图 VOA)。当然,这些数字中隐藏着可直接帮助俄罗斯军事机器发展的大陆制造产品,其中就包括越来越多的芯片、光学器件、无人机和尖端制造工具出口。

俄中在安全和军事合作这一关键领域的关系明显加强。即使正处于与乌克兰打仗的战争时期,俄军依然增加了与解放军联合活动次数。如2022年9月,俄中在远东地区进行了一次战略演习。几个月后的2022年12月,俄中海军在东海举行了年度演习。2023年,北京和莫斯科共举行了三轮联合海军演习,用核武装轰炸机在亚洲进行了四次联合巡逻。虽然这些活动明显缺乏美国及其欧洲和亚洲盟友联合演习的广度和深度,但中俄军队无疑正在深化其互操作性(下图 WARRIOR MAVEN)。

俄中亲密关系也体现在外交上。俄乌克兰战争开打以来,俄中两国精英之间的面对面会晤显著增加。在普京和习近平之间的私人关系之外,现在克里姆林宫和中南海都鼓励他们的高级官员加强合作和相互了解。2023一年中,俄罗斯高级官员和最大的国有和私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频繁往返于中国大陆。中方高级官员,特别是军事和安全部门的官员,则去俄罗斯访问。值得注意的是,前往中国大陆的俄罗斯高级官员和商界领袖要远多于大陆同行前往俄罗斯的人数和次数,清楚地表明莫斯科对北京的迫切需求。只有军事安全领域,双方高级官员的访问是对称和对等的。

日益走近的俄中关系也扩展至民间,尤其是俄罗斯精英阶层。拥有与中国大陆的关系现在对俄罗斯精英们非常重要 -- 为自己的事业和子孙后代的前途。由于受到西方的制裁,俄罗斯精英阶层不可能将财富留在西方或将子女送往美国或欧洲接受教育。那么,香港完善的金融服务就进入这些人的视线。此外,大陆和香港的顶尖大学排名远高于俄罗斯的同类院校,无疑是美欧之外自己子女前往留学的最好选择。于是在俄罗斯历史上,俄罗斯精英及其子女首次开始学习普通话。

俄罗斯对中国大陆态度的升温也反映在民意调查中,包括卡内基基金会和俄罗斯独立民意调查机构列瓦达中心联合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底,85%的俄罗斯人对中国大陆持正面看法,而持负面看法的只有6%。近四分之三的俄罗斯人不认为中国大陆对他们构成威胁,认为中国大陆是威胁的俄罗斯人约五分之一。另一个惊人的变化,就是有超过一半的俄罗斯人希望他们的孩子学习汉语。虽然超过80%的人仍然希望他们的孩子学习英语,但对普通话感兴趣的人数正在迅速增加。在与中国大陆接壤的俄罗斯远东地区,因日常生活中最容易接触到大陆,公众普遍对中国持积极的态度。正是西方对俄罗斯制裁后俄中在经济、安全领域的密切交往,促成了两国在外交、人员和教育文化日益频繁的交流,进而使克里姆林宫与北京在经济、技术和政治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紧密地拥抱在一起。

未完待续

参考资料

Gabuev, A. (2024). Putin and Xi’s Unholy Alliance. FOREIGN AFFAIRS. 链接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china/putin-and-xis-unholy-alliance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royalflush 回复 悄悄话 就是抱团取暖而已。
pujing 回复 悄悄话 说的有道理。中俄友好,对双方好处很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