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昨夜又东风

热血文章,好传于世人知道;慷慨悲歌共岁岁,涌动心潮
正文

妈妈的味道

(2019-05-07 20:31:44) 下一个



出门在外,听很多游子跟我描述过自己如何怀念儿时家乡美食的风味,其中最典型的一个描述就是所谓“妈妈的味道”。从古到今,这一题材不知养活了多少文人。一方面作为文艺青年,我对他们的念旧感同身受;另一方面对侦探小说的偏爱和理工科的背景,又让我知道,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万物皆可推理。无论是喜欢一个人或是一个事物,我们都可以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去剖析:当你在喜欢TA时,你到底在喜欢什么。只要能挖掘出这份喜欢背后所隐藏的关键要素,我们就可以把曾经的感动逼真地复制出来。

就拿所谓“妈妈的味道”这件事来说吧,这个概念听起来很抽象,可如果深究细问下去,也不是那么不可捉摸。要想找回往日的那种感觉,你首先要问自己,你妈以前喜欢给你做什么菜?这样一来你就可以把这个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把它还原成草松菇的味道、土鸡蛋的味道或是黑猪肉的味道。接着你再问自己:当你观察你妈做菜时,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画面?也许是某种烹饪方式,譬如爆炒颠锅或筷子夹丸子下锅炸;也许是某种烹饪器具,譬如说电饼铛或是穿心炉;也许是某种佐料,譬如花椒或大料。只要你把脑子里印象最深的那幅画面中所包含的这些要素收集起来,并做适当地夸张和放大处理,你就会离自己记忆中的那种味道靠近许多,甚至可以达到昨日重现的境界。

做菜是一件很玄的事情。只要你父母不是从厨师学校出来的,不同的人,哪怕是做同一道家常菜,做出来的菜也会有极其细微却又可感的差别。记得有一位朋友跟我讲过,她妈的厨艺其实很普通,平时做菜家里来的客人都吃不惯,因为她妈放调料时的比例和别人不太一样。可就是因为从小吃惯了她母亲做菜时的这种奇特搭配,当她后来长大出去以后,到其他地方吃烹饪学校批量训练出来的、按常规调料搭配比例制作出来的菜肴,发现再也无法找回那种独特而熟悉的“妈妈的味道”了。

正因为我想清楚了这一层,所以今晚做雪菜肉丝面时,我就忍不住问自己一句:“哎,你说,这菜换你妈来做,她会怎么做啊?”我给自己的答案只有简简单单的两个字——酱油。因为我妈做菜总爱放酱油,就因为这没少被我爸吐槽。所以如果我做这道菜的时候,就把从厉害国进口过来的原味酱油较自己平常的用量多加了一些。做好以后,放嘴里一品味,还真是那么回事!

所谓时下流行的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很多时候说白了,也正是这个道理。

只是菜的味道或许可以重现,逝去的童年纯真时光却注定是一去不复返了。

所以我这付方子,只管治你的嘴馋病,可治不好你的相思病。

当我们谈论起梅兰芳,脑中浮现的都是张国荣的脸,然后就难过了起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zhuc 回复 悄悄话 我打错字了--写写。她的鱼虾都是不错的,因为无锡是鱼米之乡。用的原料都很新鲜,但是量少。调料少,没多少葱姜,几乎不用蒜。胡椒粉、蚝油、十三香之类的一概没有,料酒、酱油用上好几个月。跟我原来说的不矛盾。我宽慰自己原汁原味吧。
听雪楼主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zhuc' 的评论 : 这就是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的话语差别吗?领教了…
zhuc 回复 悄悄话 写得真好,不过雪菜肉丝面放酱油引不起胃口。我也要谢谢我妈做菜,全靠河鲜湖鲜原料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