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评说

版权说明:欢迎非商业赢利目的转载转贴我的文章。转载转贴时请注明唵啊吽笔名和博客链接。
个人资料
唵啊吽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汉语优劣和中国政治改革

(2013-05-12 18:42:07) 下一个

汉语有利有弊。其弊在于汉语难学,其利在于汉语处理信息量大且效率高,而且逻辑性强有利于掌握知识组织知识。汉语动用大脑细胞率高,拼音语音用一半脑,汉语用两半脑。把汉语英语比喻为企业投资的话,汉语就是投资大固定成本高,要销量大才能有利可图,但是,一旦销量高于有利可图点以后,边际成本就比英语低,适用于大规模生产,适用于信息爆炸时代。

如今民主政治已经是人类共识了,然而,只有中国才能率先实行人民民主政治,西方只能停留在资产经济民主政治阶段。原因很简单,人民民主需要人民觉悟,大多数人民觉悟要使得每个人都知道世界运转的机制。而西方民主政治是靠专家来实行的,民意都被专家摆弄。拼音语言难以使得每个人掌握即全面又有相当深度的知识和信息。而汉语使得每个人掌握全面且有相当深度的知识和信息更加容易实现。如今西方民主政治,首先是法律专家,法律术语就律师懂,百姓不懂。一个医改方案,骗得大家投票赞成了,国会通过的医改方案的2000页文件公开了,这个文件许多美国国会议员都没有读懂,结果实施起来才发现看病更难了。美国国会所谓听证会,就是审问专家会,如能源问题要朱棣文到国会做听证。能源问题在美国是专家才懂的问题,但在中国低碳经济早已深入人心,落实到经济和生活方方面面,因为每个中国人都懂得能源问题的道理,不是专家垄断的信息和知识。这得益于汉语的表意文章,使得知道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而表音文字是隔行如隔山。西方社会最注重沟通,实在是表音文字沟通困难。我做过研发项目助理,项目的计算、理论和实验三个团队各用一套专业术语,搞得也是隔行如隔山,相互看不懂其它两团队的结果,我很快就把三个团队的术语和换算单位都沟通起来了,发掘了各团队之间合作的效益。注意,这和英文熟练程度毫无关系,完全得益于汉语思维。大家求职的时候,一定要强调汉语思维的沟通能力远胜于英文熟练人士。当年北美建跨大陆铁路,为什么爱尔兰人无法建通铁路,不是他们力气不够,而是工程师的理念无法在工地实施,专家知识无法沟通到苦力劳动中。后来用了华工就建成了,华工可是不懂英文的,而且当时中国还是农业社会,欧洲已经工业革命了,结果种水稻的华工反而对跨大陆铁路起来关键的作用。华人如果求职面试讲到沟通,一定要用铁路华工的例子,英文不行不是沟通的障碍,恰恰相反,汉语思维是沟通的优势,因为汉语思维是概念思维,不是语音思维。语音通了,概念未必通,概念通了,语音对不上也无妨。我可以顺畅拼读一篇法语文章而对其内容豪无理解,也可理能深刻理解一篇中文文章但许多字读不出来。刚到海外的华人很快就会发现,洋人懂一点就说一大堆,华人要懂很大才说出一点点,这就是区别。洋人可以滔滔不绝讲自己不甚了了的东西,而华人则是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倒不出来。洋人能说得出来未必懂得他所说的东西,洋人之间沟通也一样,一方说了,一方也听“懂”了,但沟通未必就完成了。

通过毛泽东时代,中国人民觉悟迅速提高,如今农民工上网开博是普遍的事情,手机就上网了,微博就传播了,中国网民天下第一。汉语在信息时代充分显示其优势。所以中国将引领人类未来。中国老百姓把仁义礼智信用到生活中了,西方还在崇拜一神教,实在是语音系统不同。汉语难学,有如大工业资本要雄厚一样。开钢铁厂难,有如学汉语难。开打铁铺容易,有如学拼音文字容易。套用商业概念,就是汉语固定投入高,但信息处理效率高;英语固定投入低,但信息处理效率低。但信息量少的时代,汉语学习成本高,不经济。如今信息爆炸了,学习汉语成本虽然高,但以现代和未来每个人为日常工作学习要处理的信息量之大来说,学习汉语更加经济,中国人一生能比西方人处理更多的信息和学习更多的知识。这使得中国人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从而掌握未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0)
评论
Wchy52 回复 悄悄话 通过毛泽东时代,中国人民觉悟迅速提高,如今农民工上网开博是普遍的事情,手机就上网了,微博就传播了,中国网民天下第一。汉语在信息时代充分显示其优势。所以中国将引领人类未来。中国老百姓把仁义礼智信用到生活中了,西方还在崇拜一神教,实在是语音系统不同。
两种文字,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什么“引领'"一维二维”啊!完全是胡说八道!醒醒吧,楼主!和民主更不沾边。挣“五毛”的主,一混球。
横流沧海 回复 悄悄话 中文容易学,当年扫盲运动,学大寨的陈永贵二月学会五百单词,就能看报纸了.

我小学二年级就捧着水浒放不下来了,把父亲太忙没讲完的故事一股脑看下去,然后父亲回来跟他说我看的内容,父亲纠正了几个发言而已,记得当时把秦明读成奏明,李逵读成李达... 跟小燕子差不多.

所以中文是大众的语言,很容易学会,特别是已会听说的情况下,几个月就行了

中文应该继续简化,像李逵的逵,读不出也无所谓,真正常用的中文字不过一千左右,足够看书读报了.

中文很多字的翘舌音也非常麻烦,干脆全部翘舌或全部不翘舌,免得输入麻烦浪费时间,还有什么鼻音,也造成输入困难,把这些用来刁难人的糟粕尽早扫入历史垃圾桶,中文会更加发扬光大.
粗人在澳洲 回复 悄悄话 爱看爱看! 心里美呀, 但是理智上还没有100%认同,因为想起那些我见到过的真正风度优雅自然的澳洲本地人, 他们言语的反应是迅捷,机智,幽默又礼貌的, 我能感受到他们这方面的优势-那是从小良好教养的体现.

中国人哲学思想上的先进,是我一直心中自豪的, 中国人内敛,自控,追求精神境界的提高,

美国梦,相比之下就太粗鄙了

房子越大越好, 车子越豪华越好,穷小子变奥巴马, 也就是极致了.
花大把政府的钱享受,夸夸其谈,一人成仙,鸡犬升天,他和他老婆, 也就这点水平了,

中国现状是很危急的,但我也感受的很多中国人的勇敢,聪明能干,吃苦耐劳, 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国人早点醒过来.
43码半 回复 悄悄话 我不到5周岁上私立小学,对于作业完成后练字,非常反感,认为没有玩的时间了——本人强烈反对小学三年级(9岁)之前让孩子写字(用硬笔写小字),应该恢复古代启蒙教育的大字描红(字应很大,一张A4的纸只写一个字)。孩子运动神经正在发育过程中,无法精确地控制手指的精细运动。让孩子写小字真是折磨孩子(和让孩子绣花有什么区别?),没有孩子不感到痛苦的(神经弱,无法控制自己手指的纤细动作)。不知道那些研究教育的人都在干什么,就没有人注意到孩子的痛苦吗?我一直不喜欢用硬笔写小字,不知道是不是小时候的爬格子恐惧症的影响,反正写不久就心烦。
纯铜II 回复 悄悄话 中国人只要认识3000字(有人说5000)就可以阅读各类杂志.而美国的大学毕业生一般要认识20000单词才能阅读各类杂志。
为了知识的正确传播和流行,不是了解的人越多越好,特别是文科类科学。
所以一些文史哲术语和概念在中文和英文中含义大不相同。中国的文史哲类著作论文也很难被英美人士看懂。
路桥 回复 悄悄话 文字的成本
上海瑞和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刚刚过去的两会上有人提案恢复繁体字,使人提起台湾有人建议使用简化字,马英九的答复是“正体字美(即繁体字)”。这实在是两岸有趣的互动,可谓“围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作为一个从学繁体字入手,当年宣布简化字时小朋友们欢呼雀跃的场面尚历历在目的老人,也想讲两句。

我看中文好,但学习和使用的成本太高。我学过俄文和英文,感到其修辞手段远逊于中文,表达复杂的感情难以做到言简意赅。看到译文很好的时候,行家就会告诉我们这是中文好。唐诗宋词简直无法让外国人体会。可是学习和运用中文的成本却很高,首先书写与发音完全不相干,一个字还有几种读音,一个字还有几个写法,如孔乙己可以把茴香豆的“茴”字的四种写法拿出来炫耀学问。

当先祖在兽骨、竹简、布帛上独具匠心地创造文字的时候,是不考虑普及这种文字的成本的。对于主张“唯上智和下愚为不移”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统治集团而言,一点也不奇怪。如果你十年寒窗掌握了文字,你可以走科举的道路成为“治人”的劳心者。这实在是绝妙的设计,使中国大多数人不能识文断字,封建社会绵延了数千年。我们在封建社会确实创造了辉煌,小学时历史老师就告诉我们,唐太宗时我们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汉武帝时代则与罗马帝国并雄。哲学上“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注定我们要在资本主义时代落后,所以才提“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

当我们豪情万丈地复兴时,应该掂量一下我们文字的成本。简化字降低了这种成本,而且规范了汉字。在繁体字时代,不规范、不统一的简写体也是泛滥的,数学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字有不少如果交给语文老师肯定打×。这种情况我想一定存在于台湾的中小学里。

“书画同源”,把汉字写好也是很难的。我不到5周岁上私立小学,对于作业完成后练字,非常反感,认为没有玩的时间了。由于成绩好,家长只好放我一马。记得有位苏北同学邹福成,他的毛笔字比老师还好,大家当然佩服。可是他完全是被逼的,老爸天天要看他当天的毛笔字(天天练),写的不认真就没晚饭吃。晚饭后还要当着老爸的面写,手酸极了才能上床。他说宁愿不要写得那么好,而去玩。不过他的功课不太好,初中毕业后听说就当工人去了。这件事我印象很深,觉得字好用处不大。后来读研究生时当桥牌队长,赛后结分要签字,才觉得自己的签名不登大雅之堂,当老师后板书更难看,补练了几年毛笔字才有现在勉强过得去的字。

现在的孩子三年级就学英文,实际上是双语生。语文教学被冲击了,大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差是事实,但回过头去使用繁体字是方向错误。文字改革是我们民族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当年文改委主任是党内四老之一,德高望重、学贯中西的吴玉章,现在是谁,恐怕没几个人知道。
纯铜II 回复 悄悄话 由于一个人只要认识3000汉字,就可以学习讨论几乎是任何领域的知识和问题,所以知识就成为了大众的玩物,失去了它的精确性和严肃性。比如民主这个概念,多数人包括所谓的专家都理解为百姓的声音就是民主的声音,就要百分之百的实行照办。所以中国人的民主就永远是乱哄哄的民粹。而西方由于语言的限制,知识只是掌握在少数精英手中,保持了它的纯洁可准确性,多数民众在精英的领导下实现民主。
武胜 回复 悄悄话 西文逻辑严谨主要还是和社会发展程度及使用习惯有关,现代汉语一样可以写出,只是许多人习惯了胡说八道而已。不过丫丫也是语言的一大需求,似乎这方面汉语有优势?

要说对于民主的意义,当推白话文。各种语言都有通俗化的问题,汉语组词能力强,楼主的论点还是有点道理。但语言只是工具,端看如何运用。
hercules007 回复 悄悄话 绝对赞同!

还有一点:我们汉语一方面是二维甚至多维的语言,因此定量的语言,词汇能处理的信息量大大超过线性的或者说一维的拼音语系比如英语。 而另一方面,汉语言有点像是数学里的“域”,它相对于英语而言是收敛的,而英语是发散的,英语的词汇量爆炸性地不断增长毫无编辑。而中文呢?数量有限的几千个汉字通过组词把整个寰宇的所有一切统统囊括。康熙字典之外还有新汉字吗?
TZMAN 回复 悄悄话 相比较而言,汉语算是难学。但是今天语言学习的软件、工具这么多,已经不是十几年,几十年前能比的了。况且交通、通讯的发展,也给人们直接交流创造了更多机会。语言学习应该是容易多了。
纯铜II 回复 悄悄话 在汉语中,新词汇往往是由现有的单字组合而成。优点是人人都可猜出其大概意思,缺点是定义不准确。所以说汉语不是一个适于精密思考的语言。由于每个人都是从字面上猜测意思,容易以讹传讹,造成大家在讨论一个问题时,心中的一些基本定义和概念有差别,形成了鸡同鸭讲。最后演变成空洞的语义之争,文字游戏。所以中国的多数经典著作就是一堆毫无用处的垃圾。
欢颜展卷林中闲坐 回复 悄悄话 汉语有优点也有缺点。汉语语音辨认输入困难,就是因为汉语一因多字,一字多义。连人都可能会错意。

语言和民主的关系不大。民主不只是沟通,更需要容纳、倾听不同意见,独立、理性判断的能力。中国人在容纳、倾听不不同意见上,目前比西方程度低,落入我对你错的窠臼。
黑今王 回复 悄悄话 在中国真的就没有隔行如隔山的现象,人人都是啥都精通的多面手?我读汉语写的比如法律或医学书也读不懂啊。这也太牵强俯会了吧。
武胜 回复 悄悄话 中文容易望文生义,好处是直观,但容易失准。现代汉语已经一定程度上西化,用拿来主义弥补了表达精确性的不足,同时又包含形象直观优美隽永的传统。不过语言和民主的关系颇难理解,也许想象力还不够。
43码半 回复 悄悄话 不敢苟同。本人一直认为汉语是诗的语言,优美、形象、简洁、含蓄,但在逻辑性和精确性上有天然的缺陷。概念的伸缩和迁移比较随便。汉语表达文学十分优秀,而表达科学则十分吃力。中国的理论思维一直处于较低水平,难以脱离经验层面,与汉语的表达特性有直接关系。曾见朱熹解说“仁”与“爱”的关系:仁者爱之理,理是根,爱是苗。仁之爱,如糖之甜,醋之酸,爱是那滋味。”很通俗,但很浅薄。很形象,但很模糊。朱熹构建理学体系,却无法给仁下一个象样的定义(中国谈仁义几千年,就没有真正试图比较系统化、理论性地去定义它们,总是用经验式、比喻式的语言点一点。其实是人人在谈,各说各的。互相能在浅层次上沟通,但在深层次上其实差距悬殊。)语言既是思维的工具,又是思维的物质载体。汉语的特点成就了中华文化的浪漫气质。
albert88 回复 悄悄话 很赞同你的观点。
汉语是伟大的语言。过去,是觉得汉语的缺点是无法数码化。但现在,汉语数码化处理已经不是问题。这就更加凸显出汉语的优势。
汉语的组词能力和造新词的能力绝对优先于拼音文字。这是为什么凭借着数千汉字,就能够组成数十万计的汉语词组和成语。而且,看见许多其它学科的专业术语或新词,也基本上可以理解。但英语等拼音文字就不行。那数以几十万的专业术语分散于各个学科,大部分专业术语只有本专业人士才能够真正明白其准确含义。比如,俺们出国20年,是理工科专业人士,自以为英语不错了。但如果从来不知道自己有肾上腺素等的毛病,去看病时一下子就很难明白西人医生在说什么。但如果医生是说汉语,你就可以马上知道他在说肾上腺素。
汉语是看起来难,其实学到一定程度就不难了。英语是看起来容易,学到一定程度之后,你发现竟然很难读得懂其它专业的书。如英文的脑外科专著(对于英文为母语的人,也差不多!)。如果是中文的脑外科专著,你起码可以大致明白。
其实,随着东西方交流的深入,汉语对于外国人也并不是那么难学。许多外国人只学了几年汉语,就可以说标准的普通话。摩门教的传教士不少是20岁左右的孩子,从来没有去过中国或台湾,竟然可以说相当不错的普通话。我在多伦多某图书馆,看见一西人在读〔聊斋志异〕。他的汉语并不流利,但理解相当正确。
closeby 回复 悄悄话 enjoy!
唵啊吽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河里的石头1的评论:
谢谢补充。
河里的石头1 回复 悄悄话 引用汉语词汇“危机”---危险中就有机会,成了不少美国人讲演时的一种时髦。 其实, 类似的词汇在汉语中比比皆是。 比如舍得,有舍才能有得。得失, 有得, 就可能有失, 等等。 汉语的成语, 更是将典故浓缩成几个字。 但愿越来越多的人看到自己文字和语言的优势, 而不是妄自菲薄, 拜倒在西方语言的脚下。
河里的石头1 回复 悄悄话 顶楼主!很多人只看到汉语难学, 汉字难记,难写。 根本忽略了汉字是两维的文字,而拉丁系文字只是一维的文字,携带的信息量根本不能相比。 汉字的组合造词功能优势更是拼音文字发散型造词,从而导致新词汇量过度膨胀所不能比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