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彭凯平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2023-12-23 00:59:01) 下一个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TEL:(8610) 62780582  FAX:(8610) 62780592

Email:skxy@tsinghua.edu.cn

http://www.sss.tsinghua.edu.cn

彭凯平

https://www.psych.tsinghua.edu.cn/info/1179/1373.htm 18D85

      彭凯平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院长

  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国际积极心理联合会(IPPA)以及国际积极教育联盟 (lPEN)中国理事

  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执行主席

论文引用量两万三千余次

自2015年连续9年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心理学家榜单”

 彭凯平,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后留校任教。1997年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后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曾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及东亚研究终身教职,曾任加州大学社会及人格心理学专业主任和美国心理学会科学领导委员会成员等国际职务。2008年5月起受聘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和首任系主任。

现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产业研究院院长。国际积极心理联合会(IPPA)以及国际积极教育联盟(lPEN)中国理事,并担任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执行主席(2009年至今)。曾连续两年代表中国在“联合国国际幸福日”纪念大会上作报告。

至今发表450多篇学术期刊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心理学报》、《Psychological Review》、《American Psychologist》、《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Psychological Science》、《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Emotion》等学术期刊有重要成果发表。 论文引用量两万三千余次,自2015年起,连续9年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心理学家榜单”。

研究领域:

文化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积极心理学。  

出版图书:

《心理测验:原理与实践》、《New Readings in Cultural Psychology》、《跨文化沟通》、《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孩子的品格》、《Psychological and Cultural Foundations of East Asian Cognition》等中英文著作12部。

跨文化的实证法学研究:文化心理学的挑战与贡献
https://journal.psych.ac.cn/xlxb/CN/Y2012/V44/I3/413
刘邦惠;彭凯平    
摘要: 跨文化的实证法学研究把文化心理学的理论突破和心理学的实证方法引入到对法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之中。文化心理学研究中发现的东西方文化在价值定向、道德判断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能够给跨文化实证法学研究带来重要的启示。在对一些重要法律问题的认识上, 例如法律中的因果关系和责任的判定、合同形成以及纠纷调解等方面, 跨文化心理学研究已经发现了显著的跨文化差异, 这些差异可能会影响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法的认识、法的建设以及法律的应用。我们认为跨文化的实证法学研究不仅可以为法学研究提供一条新的研究路径, 更主要的是还可以为中国法学研究的国际化和国际法律纠纷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实证法学, 文化心理学, 价值定向, 道德判断, 认知方式

北京地区儿童内外倾向人格特征的研究 
https://ir.pku.edu.cn/handle/20.500.11897/15852
陈仲庚 武国城 彭凯平 心理学报.1985,(03),250-256.
本研究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少年),测试在校儿童370人,发现:男孩的外倾性和倔强性高于女孩,而女孩的情绪性和掩饰高于男孩;儿童的情绪性、外倾性和倔强性都有随年龄而增加的趋势,自身隐蔽和掩饰则随年龄减少;从量表统一关系分析:精神质低的儿童较多,精神质和神经质都低的也多;与前人文献相比,现在男孩的冒险性和女孩的社会活跃性较为明显。

算法歧视比人类歧视引起更少道德惩罚欲
https://lcg.tsinghua.edu.cn/info/1026/1395.htm

许丽颖、喻丰、彭凯平  时间:2023年03月24日
算法歧视屡见不鲜,人们对其有何反应值得关注。6个递进实验比较了不同类型歧视情境下人们对算法歧视和人类歧视的道德惩罚欲,并探讨其潜在机制和边界条件。结果发现:相对于人类歧视,人们对算法歧视的道德惩罚欲更少(实验1~6),潜在机制是人们认为算法(与人类相比)更缺乏自由意志(实验2~4),且个体拟人化倾向越强或者算法越拟人化,人们对算法的道德惩罚欲越强(实验5~6)。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们对算法歧视的反应,并为算法犯错后的道德惩罚提供启示。 

https://www.psych.tsinghua.edu.cn/info/1179/1373.htm

吴大辉 教授

男,1967年生于吉林市,现任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
主要著作包括:

编著:《潜流》(1998);独著:《防范与合作:苏联解体后的俄美核安全关系(1991-2005)》(2005);主要合著:《既非盟友也非敌人:苏联解体后的俄美关系(1991-2005)》(2006)、《中俄美在中亚:合作与竞争》(2007)、《普京八年(外交卷)》(2008);副主编:《俄罗斯东欧中亚发展报告》(2006卷)、(2007卷)、(2008卷)、(2009卷)。

在清华开设的课程:
  本科:原苏联东欧中亚地区研究
  研究生课程:俄罗斯外交思想与实践。
联系方式:
  地址: 100084 北京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明斋323室
  电话: 62798567 ,传真: 62773173
  电子邮件:wudahui@tsinghua.edu.cn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