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慕尼黑安全会2023:如何看待“中国威胁”

(2023-02-17 12:41:09) 下一个

慕尼黑安全指数出炉:如何看待“中国威胁”

日期 10.06.2021 https://p.dw.com/p/3uhwi

拜登访欧之际,聚焦全球安全政策事务的慕尼黑安全会议(MSC)最新推出的安全指数显示,全球各国民众对“中国崛起”所涉威胁的看法十分不同。

中国的威胁有多大?慕尼黑安全调查告你答案

基辛格警告:中美冷战将带来世界末日般威胁

97岁的基辛格认为,中美这两个经济、军事和科技大国间的冲突,带来的风险比当年美苏冷战要大得多。他表示,美国的对华政策必须双管齐下:既坚守美国的原则,同时保持持续的对话、寻求合作领域。

(德国之声中文网)慕尼黑安全会议在最新推出的报告中,着重介绍了新出炉的“慕尼黑安全指数”。这是一种用0至100表现受访者对某种威胁主观感知的统计指数。调查方通过询问所有G7国家和金砖国家的大约12000名民众计算出慕尼黑安全指数。

德国民众如何看待“中国威胁”

对于德国民众来说,中国的崛起所带来的威胁和风险较低。指数值为45。分数越接近100,说明相关事务给受访者带来的威胁感越高。慕尼黑安全指数统计现实,德国人对中国的风险评估值低于欧洲的其它国家,邻国法国受访民众对中国的威胁认知为49分。同时俄罗斯受访者对中国威胁的评分值为21。

慕尼黑安全会议委托的调查机构Kekst CNC国际资讯公司综合了针对5方面问题的感知指数得出以上结果。这五方面的问题分别是:您觉得某国给您的国家总体上带来了哪些风险?在过去12个月中这种风险是增长了还是降低了?如果风险变为现实,所带来的损害有多严重?您认为这种风险实际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以及您觉得如果风险发生,您自己的国家在多大程度上做好了准备?

日本最担忧中国崛起

根据慕尼黑安全指数的最新调查结果,日本对中国的崛起最为担忧。美国人对这一现象的担忧程度排名第二,分值为58分。排名第一的威胁是网络攻击。墓内黑安全会议主席伊辛格(Wolfgang Ischinger)在介绍报告时说,各国在看待中国的时候 "存在意见分歧"。虽然美国民众对中国威胁风险的感知接近榜首,但德国民众对同样威胁的感知则排名靠后。伊辛格呼吁,美国和欧洲与志同道合的国家一起,必须在与中国和俄罗斯等大国的关系中找到竞争与合作的平衡。

而对于中国受访民众来说,美国以44分位居威胁感知榜第一。欧盟的得分为28。报告的作者解释称,总体而言,中国的风险意识低于世界其他地区。这可能是中国人对自己国家的实力有信心的一个标志。此外,报告说,在感知到风险的地方,中国公众坚信他们的国家已经做好了应对风险的准备。

慕尼黑安全会议此次推出上述重磅报告的时机正值美国总统拜登就任后首次访问欧洲。他首先会出席在英国举办的七国集团峰会,然后将在布鲁塞尔参加北约峰会。随后拜登会在日内瓦和普京会面。

这份160页的报告主题包括 "竞争与合作"(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意指传统民主国家和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大国之间不仅存在体制的竞争,也存在合作的必要性。而这也是如今全球传统民主国家的核心困境之一。它们和中国之间是相互需要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方面,新冠大流行更是如今最明显的例子之一。除此之外,应对气候变化以及核军备竞赛的威胁时,中国与西方也必须合作。从欧盟官方上把中国同时定义为战略伙伴和竞争者的这一件事上,就可以瞥见西方在看待中国时是何等矛盾。

Deutschland München Sicherheitskonferenz | Wang Yi

包括王毅在内的中国外交代表在历年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都有较为强势的立场表达(资料图片)

中国带来的挑战

奉行国家资本主义的中共成功地做到了前苏联未能做到的事情:将威权统治与经济成就和人民生活日益改善结合起来。这就是为什么拜登在演讲中不断提出那句听起来具有防御性的话:"我们需要表明,在这个变化的世界中,民主国家仍然能够为我们的人民谋福祉。"

事实证明,当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在40年内经济增长达到两位数时,这个国家最终可以将其经济实力转化为政治影响力--并最终转化为军事影响力。

而北京已经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到2049年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中国希望像官方所说的那样,成为一个 "成熟的现代社会主义强国",希望能够制定和形成规则,并在技术、经济、文化方面处于最高水平。换句话说——成为一个领导力量。

“我们正处于转折点”

而这也是西方传统民主国家感受到“中国威胁”的实质内容。最新慕尼黑安全报告的主要作者之一邦德(Tobias Bunde)引用美国总统拜登的话表示:“我们正处于一个转折点。而世界上的民主国家需要振作起来”,而这似乎也已经在发生。至少邦德分析认为:“跨大西洋领导人似乎已经达成共识,即必须加强世界主要民主国家之间的合作,以应对我们的共同挑战。”

在慕尼黑安全会议的研究主任邦德看来,这些挑战还包括:西方在国际机构中的意识形态垄断正日益受到质疑。邦德说:"就在几年前,我们还在谈论“保护责任”这样的概念,以及人权——甚至在阿拉伯世界的最终胜利。“今天,中国毫不费力地就可以动员几十个国家支持北京在新疆或香港的政策。”

<<<<<<<<<<<<<>>>>>>>>>>>>

2021年“民主认知指数”揭示了哪些“认知”?

日期 09.05.2021

由民调机构Latana和民主联盟基金会进行的“民主认知指数”研究显示,经济不平等被视为对民主最大的威胁。而认为美国对本国民主构成威胁的人多于认为中国对本国民主构成威胁的人,包括在德国。

81%的受调查者都认为民主很重要

(德国之声中文网)“民主认知指数”研究是全球最大的有关普通民众如何感知民主的调查,由民主联盟基金会委托民调机构Latana进行。民主联盟基金会由北约前秘书长、丹麦前首相拉斯穆森创建。目前公布的研究结果是基于今年2月24日至对4月14日期间对53个国家(地区)53000多人的调查。这53个国家(地区)覆盖了全球75%的人口,中国、香港和台湾也在调查之列。 

调查显示,经济不平等被视为对民主的最大威胁。有64%的受调查者持这一观点。53%的人认为,限制言论自由威胁到自己国家的民主。49%的人认为,不公平的或欺诈性的选举对自己国家的民主构成威胁。48%的人认为科技巨头是民主的威胁。认为美国、中国或俄罗斯对本国民主构成威胁的人分别占44%、38%和28%。其中,对德国民众的调查显示,36%的德国人认为美国的影响对德国民主构成威胁,33%的德国人认为中国的影响对德国民主构成威胁,29%的德国人认为俄罗斯的影响对德国构成威胁。

81%的受调查者认为民主很重要

在53个受调查的国家中,81%的受调查者认为民主很重要。持这一观点的人在希腊比例最高,达92%,在日本比例最低,为62%。

53个受调查国家中,40%的民众认为他们的国家没有充分的民主,46%的人认为他们的国家有足够的民主,认为民主“太多”了的人只占14%。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自己国家的政府主要为少数人的利益服务。大多数人(62%)都认为社交媒体平台对自己国家的民主有积极作用,但美国民众除外。47%的美国人认为社交媒体对民主有负面影响,认为社交媒体对民主有积极促进作用的美国人占41%。而担心外国干涉本国选举的人在各国都有所增加。

大多数中国人对美国影响力持负面评价

涉及美国在全球扮演的角色,亚洲人比欧洲人对美国的影响力评价积极,但59%的中国人对美国的影响力持负面评价,只有27%的中国人对其持正面评价。俄罗斯情况相似。对美国的影响力持负面评价的俄罗斯人占58%,持正面评价的仅占21%。

TABLEAU | 100 Tage Biden

民主认知指数调查显示,拜登上任后,各国民众对美国持积极看法者平均增加了20%

调查还显示出拜登效应。2021年以来,对美国持积极看法者增加了20%。在德国和中国,这一数字分别为20%和16%。

亚洲国家民众对政府处理疫情满意度高

2021年的“民主认知指数”研究还关注了各国民众对本国政府应对新冠疫情的评价以及这对民主造成的影响。结果显示,全球各国民众对政府应对疫情的表现愈发不满,满意度从去年春季的平均70%降至58%,而在民主国家的认可度(51%)明显低于在非民主国家的认可度(65%)。同时,认为政府在疫情中过度限制自由的比例则从去年春季的平均45%上升至53%。

具体而言,不到一半的德国人对本国的新冠疫情危机处理感到满意,去年这一数字超过70%。欧洲各国情况和德国相似,但在亚洲国家,四分之三的人却对政府感到满意。越南民众的满意度最高,为96%。中国位居第二,为93%。台湾和沙特均为86%。新加坡为87%。

Deutschland Suttgart | Demonstration der Querdenker und anderen Gegner der Coronabedingten Einschr?nkungen

4月3日在德国斯图加特,抗议疫情措施的示威者打着“民主需要自由”的标语

民主联盟总监帕雷罗-普莱斯纳(Jonas Parello-Plesner)向《明镜》表示,这一状况并不影响民主长期的合法性,因为在东南亚的民主国家,比如日本、韩国或者台湾,对付疫情至少和中国等国一样有效,并且没有使用非民主的机制。他同时强调,81%的受调查者都认为民主很重要。

(据“民主认知指数”研究报告)

德语媒体:中国高层”严重失算“

“时代在线”以“和中国的投资协议或许搁置数年”为题,报道了欧中投资协议暂时搁浅的消息。Latana民调机构的民主认知指数显示,民众对抗疫措施认可度在民主国家比在非民主国家低,但长期而言并不会影响民主的合法性。

最新民调出炉:中美抗疫各应得分多少?

今年度的"民主认知指数"报告不仅概述了民主进程的最新发展,新冠疫情的背景下,调查还纳入了给各国政府抗疫评分、中国与美国应对新冠的比较等新内容。

德语媒体:中美开战,仅17%的德国人站在美国一边

如果中美发生冲突,德国会站在哪一边?《星期日世界报》的一份调查揭示了民众的意愿;终于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新冠病毒源头的工作组确定了前往中国的日期,《法兰克福汇报》称寻找病毒来源是一个政治敏感话题。

新冠疫情使西方人对中国影响力的认知激增

口罩哪里来?中国!一项民调显示,疫情使得越来越多的法、德、美三国民众切身感受到中国影响力,同时也更希望本国政府对华采取强硬政策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