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民济德

微信公众号
guanminjide
个人资料
正文

你在国家博物馆错过的文物(4)

(2019-02-14 21:09:22) 下一个

三国时的学者魚豢在他的《魏略》中说这世界上有三多,中国人多,大秦宝多,月氏马多。快两千年过去了,世界还是如此吗。

这里就专门介绍一下从西汉到南北朝时期的一些异域文物。从秦汉时期陈设出来,国博就有一部分展区介绍中外文化交流,不在C位主展厅,大体和主展区平行。

在已经发现的来自西方的工艺品中,产自罗马,东罗马和波斯萨珊的最多。而罗马制品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玻璃制品。世界上最早的玻璃残片出土于伊拉克,年代约为公元前2300年。罗马帝国时期,玻璃业十分繁荣,在希腊模制玻璃的基础上先后发明了吹制法、刻花玻璃和套色玻璃,当时在全球玻璃的市场占有率很高。中国玻璃出现较晚。西方的玻璃多用苏打做助熔剂,为钠钙玻璃,中国可能由于缺少苏打资源,多是铅钡玻璃。

玻璃杯,东汉,1955年广西贵县出土

绿色玻璃杯系模压成型,透明,外壁饰有两道弦纹。为什么出土在广西,专家考证在西汉,中国就开通了南印度及斯里兰卡的航线。它的起点为今广东徐闻和广西合浦,船行大约五个月,抵达都元国;又船行大约四个月,抵达邑卢没国;接着船行大约二十多天,抵达谌离国;由此步行十多天,可抵达夫甘都卢国。从夫甘都卢国船行大约二个多月,则抵达黄支国。在黄支国之南,有已不程国,这是当时中国船队到达最远的地方。黄支国是印度的康契普腊姆,已不程国即狮子国,也就是今天的斯里兰卡。

合浦在汉代十分繁荣,繁华到什么程度,在合浦汉墓群的一些平民墓中,都可以发现当时十分珍贵的玻璃器物。

经过对广西合浦等地出土的汉代玻璃器进行测试,大部分玻璃属于高钾低镁玻璃,其成分与中原地区的铅钡玻璃不同,也与一般的罗马钠钙玻璃成分有别。有专家认为应该是汉代合浦人已经从罗马人那里学会了烧制玻璃的技术,利用当地的材料,烧制出大量既不同于西方的洋玻璃,又有别于中原内地国产铅钡玻璃的钾玻璃,并开始投放中外市场。

国博陈列的玻璃器物不多,这里贴一两件其他博物馆的精品。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的汉代玻璃藏品很值得一看,2017年总书记还专门参观过。其中一件产自地中海地区的罗马玻璃碗,据说目前全世界仅发现3件,一件在日本美秀博物馆,一件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还有一件就在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网图

在中国古代,工艺和技术的流传如此脆弱,玻璃制造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汉代百年间辛辛苦苦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最终建立起来的自己的玻璃产业在汉末的社会大动荡中迅速消亡,到后来魏晋时期的很少有国产玻璃器发现,直到北魏,再次技术引进,在大同的北魏墓葬考古中发现了一些国产玻璃器。

大同市博物馆藏的北魏蓝玻璃小碗,可能是学习国外技术后自行烧制的。网图

鎏金镶嵌高足青铜杯,北朝 北魏,1970年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北魏遗址出土

酒具,有强烈的希腊风格,镶嵌的宝石大多脱落,通体的鎏金也不存。真正引人瞩目的是这件青铜杯的造型和纹饰。注意器身的花纹装饰,再看一下现存加州保罗盖蒂博物馆的巴克特里亚酒杯,两者的纹饰类似,学者称之为“巴克特里亚之花”。网图

巴克特里亚有学者考证是《汉书》里的大夏。亚历山大东征,后来在兴都库什山以北地区巴克特里亚形成一个希腊人聚集中心,在公元前3世纪中叶,希腊人后代建立了巴克特里亚王国,历史学家就干脆称为之“希腊—巴克特里亚王朝”,这样古希腊文化和原有的古波斯文化与古印度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该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

北魏迁都洛阳后,西域商人来中原的贸易剧增。北魏在洛阳特设了四夷馆。《洛阳伽蓝记》里这时的洛阳,已是“自葱岭已西,至于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天下难得之货,咸悉在焉”。国博的陈设中,就有这样一些当时的难得之货。

网纹玻璃杯,北朝 北魏,1948年河北省景县北魏封氏墓群出土

口沿内翻成圆唇,底部缠玻璃条成矮圈足,平底。腹部缠贴3条波纹作为装饰,每条波纹有10个波峰,3条波纹互相衔接形成网目纹。类似纹饰的玻璃杯,曾多发现于黑海北岸5世纪的罗马遗址,俄罗斯南部还出土过完整的波文高足杯。

鎏金银胡瓶(复制品),北周,1983年宁夏固原李贤夫妇墓出土

这是复制品,在国博一个展柜的角落,它的原件在宁夏固原博物馆。别看黑乎乎的,它可是海内孤品,被国博和众多的学者称为域外奇珍。1996年被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确定其为“国宝”。

原件 宁夏固原博物馆的真馆之宝 小小的固原博物馆可是国家一级博物馆

器腹呈小头向上的卵形,高足修颈,嘴上原有盖,已丢失。肩至腹部有一弧形把,把手的顶部有一深目高鼻戴帽的胡人像,把手两端与器身连接处各饰一骆驼头。环绕瓶的腹部捶出人物图象,共6人,为男女相对的3组。银瓶在其高圈足的底座下缘饰有一周突起的大粒联珠纹。有学者考证这是厌哒国的制品,是世界范围内仅见的孤例。

鎏金银胡瓶腹部图案展开图

有很多学者研究这个瓶子,特别是这个图案,国博采信了俄罗斯学者马尔萨克的解读,第一组人物是海伦回到丈夫墨涅拉俄斯身边,第二组是帕里斯手拿金苹果面对爱神阿芙罗狄蒂,第三组人物是帕里斯劫持海伦。图案上的人物处理已经非常东方化了,女性人物的形体塑造有了印度雕刻艺术的感觉。第二组帕里斯手拿金苹果,在文化传播中走了样,变成了两个所谓的苹果,看来当时工匠已经不太了解原来故事的内容,觉得给女神一个苹果不够意思,进行了自己的改造,改成了两个。

嵌珍珠宝石金项链,隋 ,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李静训墓出土

嵌珍珠宝石金项链是真正不能错过的文物。说好了介绍容易错过的文物,可是我很喜欢这件文物,一定要说一下,算是食言而肥。

墓主人李静9岁,上面墓里出鎏金银胡瓶的李贤夫妇,就是李静的曾祖父母。当时中国境内没发现过青金石矿藏,而阿富汗的巴达克山是项链上这种青金石的主要产地。熊存瑞先生从多面金链珠的焊接工艺、蓝珠饰上的凹雕工艺、青金石和饰环状珍珠边宝珠垂饰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认为其原产于巴基斯坦或阿富汗地区。

项链由28个金质球形链珠组成,每个球形链珠其上又各嵌珍珠10颗。项链上端正中为圆形,内嵌深蓝色垂珠,珠上凹刻一花角鹿图案。花角鹿纹饰是粟特金银器中的典型图案。项链下端居中为一个大圆金饰,上镶嵌一块晶莹的鸡血石,在鸡血石四周嵌有24颗珍珠,左右两侧各有一圆形金饰,上镶嵌蓝色珠饰,周缘亦各镶嵌珍珠一周。鸡血石下挂一心形金饰,上镶嵌一块长达3.1厘米,极为罕见的青金石。这个项链用国博的话说是举世无双的艺术精品。

唐代诗人李端,出了名的仕途坎坷,唐诗中就有所谓“李端终薄宦,贾岛得高名”。那年经历了安史之乱的李端,看胡人表演胡腾舞,忽然想到自己和大唐的命运,无限感慨,写下了《胡腾儿》一诗,诗里最后一句:“胡腾儿,胡腾儿,家乡路断知不知?” 那些胡人听了,一定会慨然泪下吧。不过这都不重要了,无数的悲欢离合早已湮灭不称,好在有这些文物,可以想见,当年的万国九天,故时风华。

更多文物请关注 公众号 guanminjide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