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渗透

(2017-05-21 20:43:31) 下一个

渗透percolate弥漫permeate   20170107

望文生义,渗透是有对象的动词,如,厨房里大火炒菜的油烟通过纺织细小纤维孔,渗透吸附到窗帘布上。而弥漫,则是无宾语的动词,比如,雾霾在空中弥漫;或某作家的某本小说,通篇弥漫着宗教主义的神秘色彩,此处的弥漫是个抽象概念……。

我们的日常生活环境,有时弥漫着令人愉快的气味,抑或是令人作呕的恶臭,那是种物质分子由于布朗运动而渗透到人的衣服上。比如我们到餐馆吃饭,无论餐桌离厨房多远,空气中无疑弥漫着油烟,过后是一定要洗澡换衣洗衣的,不然第二天上班,自己可能因嗅觉疲劳而忽略,然同事一近你身旁必想捂鼻子,那会惹贵宾生厌的。

我不用香水故不知它们的细微差别在哪里,但多数人能够轻易分辩出便宜劣质香水和高档淡雅清新香水的差距。若有人从身边走过后,浓烈刺鼻的香水味让人肠胃翻滚浑身一激灵……肯定是劣质产品。高级香水,不管是热情似火还是清新淡雅,一定是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虚无飘渺,情趣高雅的女人一定不会把香水往身上泼。精品,绝不会给大众嗅觉造成强烈负面冲击。相信这个度不容易把握。我的同事DF很庆幸我们外文系的法语老师愿意花时间看他的法语email和走廊上偶尔碰面时的口语练习,但是,他有次悄悄承认说,她身上香水味几乎让他窒息……看来生活精致的法国女人也不一定把握得好这个微妙的尺寸……

无论如何,香水和食物毕竟都算是令人愉快的气味,因为世上还有众多气味比令人不快还要难忍,啊呀,我这下子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诶……

一般来说,没有特别原由,美国人是会天天洗澡天天换衣的,头上身上有轻微的香皂或洗发露味儿是极其自然的。学校的体育课完了后,学生都可以到更衣室清洁一番再跟衣。各大健身房的淋浴和沐浴露等等用品设施基本都齐全。平时一动就爱出汗的人应该随身带一支deodorant在运动前擦拭。估计很多人有个误区,即deodorant 是给有腋下臭用的,其实不然。所有运动员都备有deodorant,出门前或运动前,一定在腋下来回涂几次或喷一番。系里同事每年一次的学生家长大会前,一定在准备上台来回给各班家长说教一整晚前,梳妆打扮好自己,出办公室前,再拿一条deodorant 在腋下来回涂抹一阵再去教室,以免太进入状态而大汗淋漓,让酸臭的汗味儿在众多家长中弥漫是不文明的行为……

二十多年前,X妹还在坎城医学院实验室上班,有次去外国学生顾问处办事,正好办公室里有人拿着那支déodorant,顾问转而问妹,你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吧?妹子答是给腋下有体味的人用来除臭的。顾问哈哈大笑说不全是,所有人在运动前都需擦,是为了公众场合要对周围人有所尊重,不宜热气腾腾地搞得汗味熏人。所以每家有运动员孩子的家庭,父母必为孩子他们备好这些必需品。说到必为,是传统美国家庭,新移民并非人人了解这个情况,造成很大的文化冲击和孩子们的心理压力。

三年前退休的医务室帕米拉是我最喜欢最崇仰的人之一。(帕米曾是急诊室护士,是有州医学部门正式执照的,她的很多故事另篇介绍。)所有不讲卫生的学生,教师不愿出面或不宜出面解决的难题,帕米总是挺身而出,单独找孩子谈话,而她,帕米,是最佳的外交家和心理学专家。教师不愿出面是因为怕伤了学生自尊心,留下永久心理创伤不是任何教师想任性而为的。

我们学校整栋大楼是封闭的。按规定,中央空调启动期间,所有窗子是为采光而设,开关只为安全而设,但是不让开,怕破坏了总体系统的湿度平衡而造成局部区域过热或过冷。现在看来这种大系统不分成小系统是多么不科学,但十年前崭新地建起来时,谁也没料到这种结果……总而言之,我常常在两堂课间迅速打开窗子使尽力气呼吸外面的新鲜空气,只要空调不启动,我的窗子一定是全开或开一扇的, 学生嚷嚷冷我就强令他们多带衣穿衣,不妥协关窗……为什么呢?我不喜欢封闭系统。没有心理上的原因。但是,但是,几乎每年,每个班,总有一个或坐在某区域一群学生,无论春夏秋冬,都飘过来一阵阵的强烈的body odor (体味),分子浓度之高,传播速度之快,不夸张的真心话是,谁站在边上,谁马上就晕倒。作为一个负责的好教师,你必须边讲课,边在一排排学生中走来走去,每个孩子都兼顾看着,左盼右顾,走近再走远……每次走进体味分子最浓郁的区域,我的第一直觉是控制住不要干呕,千万不能明显地把脸侧过去,也别让孩子看出你内心已经想逃得远远的,职业道德修养我们必须要有……再看看那一带边上坐着好些个干干净净的老实孩子,他们又是如何熬过这八十四分钟的课,我脑子里不禁想到no way out (无处可逃) 这个电影的名字,好心疼可怜那些个无辜的羔羊……

一回办公室我忍不住向同事大声诉苦,美国任何药店,任何大超市,小超市,任何一个加油站的小卖部,deodorant 的种类(固体的,液体的,气体喷雾式的),颜色,香型,眼花缭乱,种类繁多,而且价格便宜,为什么,为什么,这些孩子和他们的家长不去买些déodorant 来擦用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么简单,不用真是太懒了,太害人了!帕米退休后我无人可求,打死我也不愿自己出面对学生说,开不了这个口。读者文摘曾经有读者投稿问专家专栏,有移民同事人很好,工作能力也强,就是身上体味分子浓郁,气味丰富奇特,让人工作分心,不能专心致志,业绩受到影响,几次想直言相告,又转而想留一张不具名的便条来劝告同事勤洗澡,使劲儿多用deodorant,最后还是不忍心伤害同事的心,只好投诉于报端求救。专家这样建议:找个与同事聊得高兴的场合,自然地顺便说,我们一起去买某种气味芬芳的好肥皂,再顺便买些质量和包装设计都吸引人的deodorant,然后再大谈美国人爱清洁勤洗澡的良好习惯及好处……

对这个问题我到今天为止没有好招数。可能人与人之间的敏感度也不同。我因为教授微积分的几门不同程度的课而去丹博士班里观摩过好几次。每次我都忍不住回来对他说,“Have you never realized that in one corner of that class, you've got quite a few kids there with severe B.O.? Oh my god, it was stifling ……”(你从来没意识到那个角落有几个孩子不洗澡吗?我的天,熏死人哪……)也不知后面几个可怜的小女孩是怎么屏住呼吸端坐在那里解题做笔记的……丹博士很茫茫然地说,是吗?他完全在自己的解题思路里,压根儿就没注意到!“哦,可能他们自己也没法子控制吧!” 丹博士在这些与学术无关痛痒的小事上表现出的obliviousness (视而不见)总使我觉得自己不该矫情,应该更放眼大事的。 

有几次我们自己同胞朋友聚会聊天聊到这个话题时,众人一下子兴奋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开起控诉会来。说他们单位的印度同事如何爱吃咖喱食物,身上的衣服和皮肤如何从头到脚都散发出浓稠的酸咖喱味儿,更要命的是,他们可能不洗澡,或不是每天洗澡,也不换衣服。印度同事集中的地方必是body odor 的重灾区,你简直不能靠近一步。某印度人一进房间,必有中国同胞落荒而逃,而不幸与BO相邻的同事都被迫长期练就一身憋长气的硬本事……实在没有勇气说,原来如此,难怪他们的孩子不知道天天洗澡,换衣,再去买它个几打的deodorant 死命地擦,擦它个十几二十层的,应该把体味盖住了吧!还有那身上久未换洗的衣服,经过印度厨房的百毒侵浸, 雨露均沾了油分子,咖喱鸡咖喱牛咖喱汤分子,……

绝对无意调侃印度族裔,我有两个极好的朋友,个是印度移民,另一位是半个印度人,都非常清洁卫生漂亮,女儿的大学同学好朋友,也是半个印度人……怎么说呢,应该入乡随俗,如果这里是你选定的生活家园,你就应该慢慢学习,融入,尊重周围的同事同学。让人掩鼻皱眉不能近身显然不是好习惯!建议每个国家外交部的礼宾司,收费给它即将移民外国的国民,做有关文化礼仪方面的教育……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