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细账博克

兵不在多,而在调遣。诗不在技,而在韵。人情不在冷暖,而在己身。
个人资料
正文

从佐利克的讲话和中国和苏联的差别谈起

(2006-06-18 10:53:04) 下一个
从佐利克的讲话和中国和苏联的差别谈起
不久前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发表了有关美中关系的讲话。凤凰卫视的邱震海先生作了解读。本文将我与邱先生不同的地方展示给大家。
中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起,确定了改革开放的路线。中国的特点是经济改革绝对优先于政治改革。结果是中国成功了!
而苏联进行过两次改革,一是赫鲁晓夫时期,二是戈尔巴乔夫时期。
苏联在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是以经济改革为绝对主体的,政治改革为辅,结果是失败了。
而苏联在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改革,是以政治改革先行的方式进行的,结果还是失败了。
一个成功,一个失败,结果是,中国成为了今天的中国,而苏联不复存在了。
那么,既然苏联尝试过两种类型的改革,而这两种改革为什么都失败了呢?
第一是开放!
中国的经验证明,改革和开放必须是紧密结合的!
在赫鲁晓夫时期,其经济改革优先的原则和后来中国的改革很相似。事实上,刘少奇提出的新民主主义时期要长一些,和赫鲁晓夫的改革,以及邓小平的经济改革思想,基本上如出一辙。
赫鲁晓夫也想开放。他还访问了美国。但是在那样一种极度对抗的国际环境下,赫鲁晓夫的开放路线没有走得通。古巴导弹危机仅仅是危机爆发的表现而已。赫鲁晓夫并不是要一心搞对抗的,也是要与西方合作的。只是西方不和苏联有经济上的实质性的合作。这是当时的国际政治环境所决定的。是不由个别的领导者个人的主观意志所决定的。
反观中国则不同。由于苏联的存在,美国乐见中国的开放。
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79年中美就建交。虽然邓小平在与美国就台湾问题上的谈判作出了让步,但却开启了中国开放的大门。台湾问题留给时间去解决。
而台湾问题的解决,绝归根结底还要靠中国自己的综合国力的提高。当中国综合国力提高到一定水准之后,台湾问题不解自解!
第二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经济改革必然带来了政治上的骚动的问题。
像苏联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骚动,采取镇压的办法。但镇压之后,改革也就停止了!
而中国在平息骚动之后,讲述了春天的故事,继续大踏步改革,进而取得了伟大的成功!
第三,中国在改革开放伊始,海外的华人华侨在祖国大陆的投资,其了很重要的启动机式的作用。
海外华侨有着爱国爱乡的传统。爱国是中国改革开放起步阶段,以及之后各阶段的主要推动力量!
而苏联的开放之路,在主观上一直在努力,但在客观上并没有实质性的开启。
第四,已经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的中国,注重经济和文化的扩张。
当今时代的主旋是和平与发展。中国紧紧抓住了这一主题。也正是有鉴于此,中国的崛起才是势不可挡!
而美国鹰派人物和日本右翼妄想围堵中国,搞对抗,显然是跑了题!由于不能与时代保持同步,这些妄想围堵中国的人,反而使自己陷入了孤立。
第五,从胡耀邦、赵紫阳,到江泽民,事实上这些领导人都是带有浓重的亲美色彩。而在这二十几年的时间里,美国并没有注重对中共高层亲美势力的扶植。这是美国鹰派人物的大失败!
你美国人推行的民主自由的那一套,已经由东欧国家,以及中国的台湾省证明是不行的!已经被美国人自己发动的历次战争证明是虚伪的!在这种形势下,单纯的叫嚣,并不是推广民主自由理念的正确办法!而且是背道而驰的!
如果美国人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就会在经济和文化上,对中国门户打开。对中国的围堵和对抗,就会偏离实质的轨道,缺乏实质性的内涵,而转变为闹剧!
也就是说,原本美国和日本是可以在围堵中国的议题上有所作为的,但是美国和日本都犯了南辕北辙的错误,目的是围堵中国,而实质上是对中国门户大开!不但没能围堵中国,反而使中国得到了扩张的机会,而美日自己反而陷入极大的被动。
算细账
2005年11月26日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