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细账博克

兵不在多,而在调遣。诗不在技,而在韵。人情不在冷暖,而在己身。
个人资料
正文

来谈谈普京

(2006-06-16 13:16:09) 下一个
来谈谈普京
就事论事地谈普京,你会失去评价的基准。要想谈好普京最好是从苏共的历史讲起,也最好结合中共的历史来谈,使大家很好地看清普京和胡锦涛之间的差别,中国和俄罗斯的差别。
先从苏共的历史为主线来谈。
列宁留给斯大林的是个烂摊子。苏维埃政权虽然建立,但苏共政权四面都是敌人,国内民心尚未归附,苏共内部派系林立,什么样的观点主张都有。
军队中伏龙芝的影响力很大,军队也不是都站在斯大林一边。文官中就更乱。
斯大林接班后的第一要务就是稳定苏共政权,稳定自己在苏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他拉拢莫罗托夫等人稳定文官队伍。彻底排挤那些在布尔什维克党创建过程中立下大功,但在当时已经成为社会稳定的威胁的一些人。提拔大量年轻、受过良好教育、对政治斗争比较陌生的年轻精英进入政府。在军队中架空伏龙芝,提拔在军队中声望很高的铁木辛格。发动芬兰战争。
多年的努力,斯大林成功地稳定并且腾飞了苏联的经济,稳定了苏共的政权,确立了自己在苏共中的绝对领导地位。使苏联的综合国力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经济的大发展使共产主义的理念真正在苏联人民心中扎根,为苏联应付第二次世界大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二战打乱了苏联的发展轨道。二战之后,深受战争之苦的苏联人切身地感觉到重工业的重要。苏联从此走上了被称为“重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战后恢复经济时,看不出有多大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民的消费需求旺盛起来。军装不再是最时髦的。牛肉的需求激增。经济改革就是斯大林的后继者的任务。
赫鲁晓夫成为改革的代表人物。这位文化低,在联合国讲话时可以用皮鞋敲讲台,说话带脏字,但却对下层人民充满感情的统治者,属于中国人称之为“不忘本”的那一类。赫鲁晓夫展开了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的经济改革。他抛弃政治成见,在访美之后,到处宣扬“我看见了,他们是真他妈的富”。
他在苏联内部以市场为核心组织投资,对外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发展关系。
但是这一改革生不逢时。在冷战背景下,西方公司进入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市场是试探性的,投资量很少。苏联对发展轻工业严重缺乏经验。围绕市场的投资,屡屡失败。经济改革尚未成功,政治改革的呼声却一浪高过一浪。苏联内部的政治斗争在改革没有收到预想的成效的情况下,白热化了。
应该说,以赫鲁晓夫为代表人物的改革,是热情大于智慧。苏联人知道市场经济是方向,但实质上并不真的懂得如何发展市场经济。
古巴导弹危机成为赫鲁晓夫下台的导火索。苏联国内矛盾出现了总爆发。
他的接任者勃列日涅夫面临的困难是经济改革、政治改革和外交的多方位的失败。他展开铁腕,停止政治和经济改革。回到发展重工业的老路上去。稳定住了苏联社会。
但是这条已经失败的道路,带给苏联的并不是牛肉和花布,而是4万辆坦克,10万辆各型装甲步兵战车,10万门火炮,近4万架各型军机,2000多颗卫星,1万多颗核弹头。苏联的国力被牢牢地困在了军事装备上。
经济上走入死胡同的苏联,在勃列日涅夫之后,又出现了连续的领导人更迭。一个个被认为是可以稳定苏联的政治核心人物,接任不久就去世。
在经济和政治双重压力下,苏联人民迎来了年轻且资历尚潜的戈尔巴乔夫。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政治上与美国拉近距离,经济上吸引外资,内部试验私人经济,政府组织对市场的投资。虽然比赫鲁晓夫多了点文化味,但完全是赫鲁晓夫已经失败过的那一套。
反对的呼声当然很高。但反对者的立场却是不同。一方面是拒绝改革,另一方面认为是先搞政治改革,才有可能搞经济改革。两方面的论据都是赫鲁晓夫失败的教训。
当年任莫斯科一把手的叶利钦,就曾在真理报上撰文说:“中国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国人过去向苏联学习共产主义,未来中国人还会向苏联学习市场经济”。
发展的道路没找出来,政治热情却一浪高过一浪。腐败的浪潮势不可挡。
一夜之间,苏联没了!没人为这个帝国的灭亡问声为什么!没人关心人民的生活该怎么办!一夜之间,国有企业变成了私营企业。没人问变卖的价格是不是公道!没人问那些极低价买国有企业的人哪来的那么多钱!
叶利钦上台后以放权为主要表现,开始了政治和经济的改革。权是放了,西方承诺的投资却没有到,所谓的私营经济离开国家的资助还是活不了。国库继续被挖空。
在俄罗斯失去前进目标的背景下,普京上台了。他的核心表现是政治和经济全面收权,正好与叶利钦相反。保证国家具有足够的控制力,避免俄罗斯进一步解体。应该说普京还是稳定住了俄罗斯。但是俄罗斯的发展方向还是不明朗。
普京外交政策所依赖的俄美关系,总是受到美国战略扩张的影响。使普京的对美友好的政策显得有些一厢情愿。明明是与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中国有数千公里的边境线,但俄罗斯上上下下对中国的戒心,使得双方的贸易额仅有一百多亿美元,而此时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就一千多亿美元。
没有找到发展途径的俄罗斯,资源是目前俄罗斯经济唯一的资本。普京基本上已经走上了石油扩张的路子。要知道这是振兴俄罗斯经济的唯一一条出路。一旦这条路失败,俄罗斯的解体就只是时间问题。
就在这一对俄罗斯生死攸关的问题上,俄罗斯人仍然对中国大存戒心。希望在亚洲平衡地发展与印度、中国和日本的资源关系。殊不知,俄罗斯只有一位对手就是美国。对印度和日本来说,美俄熟轻孰重自不待言。能够为俄罗斯平衡与美国的关系的只有中国。普京继续带领俄罗斯人走在危险的道路上。
反观中国。在毛泽东去世之后的政治动荡期,真正稳定局势的是掌握兵权的叶剑英。我们都深知邓公的改革开放对中国的重要意义。殊不知,没有叶剑英,哪来的粉碎“四人帮”,哪来的邓公的改革开放。
这位被毛泽东评价为“大事不糊涂”的老帅,历经乱世八十年,从曾国藩的孙女婿,到身负托孤之重、手握兵权的重臣,在中国政坛活跃了六十多年。深知此时中华民族的前途是第一位的,中共的政权稳定是第一位的。
叶剑英开始以粉碎“四人帮”为突破口,极力维护华国锋的地位,实现邓小平复出。之后,他统一了老帅们的意见,在军队中为邓小平铺平了道路。实现了和平且平稳地邓小平全面掌权。这位老帅好像总是离开乱哄哄的争辩,但总是能够在关键的问题上出手,解决了中国由谁来掌舵的问题。他向世人展现了什么叫做帅才!
邓公的成功不用多说了。但邓公的败笔就是战备。邓公说过:“二十年内世界大战打不起来”。但二十年之后呢?在邓公掌权的年代里,军工极其懈怠,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已经讲过了,不再多说。军队也开始经商。
天佑我中华!96年台海危机,唤醒了中国人!
江泽民以爱国为突破口,在89年动乱背景下,以台湾问题统一了全党和全国的意志。不仅平稳地控制住了政治局面,还巩固了自身的领导核心地位。实现了令世界瞠目的经济大腾飞。军工和军队建设进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从某种程度上说,江泽民虽然无力解决台独问题,但却利用台独问题,解决了统一国家意志的问题,重振了军工和军队的士气。
前所未有的国力交到了胡锦涛手里。他一改邓和江对美被动的外交局面。以我为主,大打对美外交战。以战逼和,以中东压台海。与欧洲、南美、澳洲、东盟、非洲全面发展关系。以经济、政治和外交全面打乱了美国在亚洲的战略部署。使台湾被政治边缘化,夺回了台海问题的主导权。交战还在进行当中。
邓的成功是在于找出了中国发展的道路。江的成功是在这条道路上成功地经济起飞。胡目前的成果是中国稳步而务实的战略扩张。这就是中国与俄罗斯的区别。也是普京与胡锦涛的区别。
那位叶利钦大人在哪?当年是谁说“中国要向苏联学习市场经济”的?那位戈尔巴乔夫大人在哪?当年是谁说“苏联的前途在于首先进行的政治改革”的?由谁为苏联和它的人民负责么?
中国的几代领导人,缺点各异,但共同的优点是对中华民族高度的负责感。
“别小看普京”和“花差花差农民”网友说我是小看普京。这有点歪曲我的意思。普京的问题,实质上就是俄罗斯的发展道路问题。普京以脆弱的俄罗斯经济,在石油问题上与美国对抗,客观上来说,成算有多少呢?而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下,至少在未来30年里,俄罗斯还是不败下阵来为好。
算细账
January 11, 2005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