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倭寇纵论 之 后期倭寇、海禁

(2017-03-18 16:58:37) 下一个

嘉靖二年的争贡事件不仅导致了中日勘合贸易的停摆,更致命的是把明军在倭寇面前如渣的战斗力展现在世人面前。日本方面,“倭自是有轻中国心矣”(《明史纪事本末》),直接的后果就是后来的倭人载货来到中国,绝对是为所欲为,根本不把明廷、明军放在眼里;中国方面,奸豪海上走私,组织的护卫队伍也竞相雇请倭人教习,采用倭人兵器,进而发展成数量庞大的所谓“伪倭”。这是后话。

勘合停摆,倭人憋了约十七年后,嘉靖十八年七月(1539),终究忍不住“嗜中国货物”,再次船载货物抵达宁波,嘉靖帝再次祭出“毋阻远人向化心”的法宝,“许之”,但再次对朝贡的频度以及规模提出限制:“期以十年,人无过百,船无过三(《明史纪事本末》)”。然而倭人一看明廷早把当初派人去日本打的嘴炮忘个干净,哪里还管你什么限制不限制,于次年二月又抵京要求明廷签发新的勘合文书,更过分的是要求归还十七年前因争贡而被明廷没收的贡物,这一下等于揭开了嘉靖君臣的一块伤疤,结果是遭到明廷的断然拒绝。

倭人不管不顾,4年后又于嘉靖“二十三年(1544)七月复来贡”,明廷一看你日子不对(“未及期”),“且无表文”,忒也不把俺天庭放在眼里,因而决定拒纳,并驱逐倭人。倭人未达目的,“留海滨不去”。这下子沿海惟利是图的奸商看到了机会,不顾明廷的海禁开始铤而走险。倭人看看从明廷捞大钱无望,因退而求其次,与奸商们一拍即合:倭人把货作价给明商,明商暗地里帮倭人销售,声称卖出去之后再付钱给倭人。

明朝在相当多的时段里实施严厉的海禁策略,民间私自出海、与海外国家之间的交流、通商贸易都是被严格禁止的。这当然是一种锁国政策,也带来了诸多的负面问题,因而被众多史学者痛骂不已,被列为阻碍国际交流、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因。然而细读明史,就会发现倭寇实际上要对明廷的这一锁国之策负主要责任,明廷此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不得已为之。

早在元末的混战时期,张士诚就曾雇佣倭人武士参与作战,倭人贪利,只要给钱根本不问是非,刚好张士诚又有钱(元末诸雄有“友谅最桀,士诚最富”之说)。后张部为朱元璋所灭,张士诚残余“诸豪亡命,往往纠岛人入寇山东滨海州县”。其时,沿海一带张士诚旧地的民众并未完全臣服明朝,如今张之旧部纠集倭寇盘踞海外,民众中不乏出海输送给养、通风报信者,而一旦张部携倭寇登陆作乱,民众又多为向导。如此情形,朱元璋为防张部死灰复燃,下令海禁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好不容易张士诚余党消停点了,又爆发了震动朝野的胡惟庸案。开国功臣、中书省丞相胡惟庸阴谋政变,派人联络日本人相助,许诺事成重谢。要钱不要命的倭人,“其王遣僧如瑶率兵卒四百余人,诈称入贡,且献巨烛,藏火药、刀剑其中(《明史.日本传》)”,不想胡惟庸事前败露,这伙倭人到达明朝时胡惟庸已然被杀,“计不行,帝亦未知其狡谋也”。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越数年,其事始露”,朱元璋“怒日本特甚,決意绝之,专以防海为务”。这事,即便发生在当代,两国之间断绝贸易往来也是极其自然的事,朱元璋再次严令海禁又有什么奇怪?

明廷并非无视中日间的贸易需求,勘合朝贡的产生就是为了弥补因海禁而带来的贸易缺失,明廷方面也始终持欢迎、宽容态度,但日本方面是如何对待的呢?惟利是图、不守协约、贡使与贼寇不分、直至击杀明朝执事官员。官方贸易尚且如此,指望倭人在民间贸易里老实本分,未免有点异想天开。明廷实施海禁,是时势使然,亦是为了打击倭寇、保障社会稳定。实际上海禁一策,非是明朝专利,多国(中、朝、日)、多朝(元、明、清)都曾有此例,证明这并不是某一位的心血来潮、犯混,皆时也势也。仅仅看到海禁带来的恶果而不考察其前因后果,未免有自拔自高之嫌。

回到嘉靖二十三年。由于海禁的存在,明商们在销售倭人货物方面就无法明火执仗,就不可能顺利、快捷,多位明商倒因此欠下了倭人债务,“多者万金,少不下数千(《明史纪事本末》)”。倭人又遭驱逐不能久留明土,于是盘踞于近海岛屿等候,“久之不得,乏食,乃出沒海上为盜”——对为寇基因丰富的倭人而言,真是条条大路通倭寇!

明商们为了赶倭人离开,就去跟明朝官兵说:“番人泊近岛,殺掠人,而不出一兵驱之,备倭固当如是耶!”(倭寇盘踞近岛,杀人掠货,你们不出一兵驱击,难怪倭寇如此猖獗!)——待明朝官兵出动,这些奸商又去给倭寇通风报信,倭寇无法,只得逃回日本,欠在明商手里的钱也就不了了之。

刚开始这一招确实让奸商们获得暴利,但“如是者久之,倭大恨”,说:“我们带着国主的货物而来,如今没拿到钱,拿什么回去复命?‘必偿取尔金宝以归!’”此话本身就暴虐之极!别忘了,倭人每次都是打着勘合朝贡的旗号而来,问题是倭人遵循了明廷签发的勘合所规定的频度、数额了吗?

如何“偿取尔金宝”?——还用问吗?做倭寇去劫掠呗。

同时,由于严禁民众出海而导致相当一部分沿海渔民无以为生计,这些民众起初是为倭寇通讯、向导,从而分得一杯劫掠之羹,逐渐加入倭寇队伍为其一员,更有“聪明才智”之士不甘人下,干脆组织起自己的船队武装。正是在这么个背景之下,赫赫有名的华人倭寇汪直步上历史舞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