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ndglance

疾恶如仇,柔情似水。重情感,意境,和哲理
个人资料
正文

石评梅 (转载)

(2006-08-22 13:24:47) 下一个

石评梅

  
石评梅(19021928)曾用各汝璧,笔名评梅女士、漱雪、波微,山西平定人,20年代名噪北京文坛的女住家。1923年毕业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系,后任师大附中女子部主任兼体育教员、图文教员。

     

    在北京陶然亭公园锦秋墩北麓,有一片繁茂而静谧的松林,林间空地上并排矗立着两块汉白玉石碑,这就是石评梅和她的男友,"五四"运动中爱国学生领袖、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家高君宇的墓碑。他们高风亮节,纯情俊逸,用生命谱写了一曲震撼人心的爱情悲歌。

    石评梅从少年时就热爱文学,也甚爱歌舞、体育。1919年,在 “五四”运动的影响下,石评梅从山西到北京投考大学。她本想报考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不巧那年国文系不招生,为了早日在北京这个进步思想活跃的地方学习,于是报考了体育系。不过她并没有放弃文学,而是在当时进步思潮影响下,迅速地展示了她的文学才华。初到北京,人地两疏,石评梅十分惆怅。这时有位姓吴的青年受朋友之托,时常来看望她,照应她。很快,石评梅这个不谙时世,初出笼儿的小鸟,对吴某充满了感激和信赖,也就很容易地把自己那颗纯真而痴情的心交给了对方。正当石评梅答应愿与吴某结婚的时候,却发现他原是有妻室之人,并且毫无改变现有婚姻状况之意,石评梅悲怆欲绝,这一真相在她心灵深处划上了重重的伤痕。从此,她立志独身。

    正当石评梅整日沉在愁城恨海,咽着眼泪强为欢笑时,另一位年轻人走人她的生活,他就是高君字。

    高君宇原名尚德,1896年出生于山西省静东县。18岁那年,为反抗父母为他包办的婚姻,他于成亲之夜离家出走。1916年考人北京大学地质系,在李大钊的启发和影响下,成为山西最早的共产主义者。读书期间,他先后参加新潮社、国民杂志社、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等。他还和周恩来、邓中夏、罗章龙等一起宣传新文化和革命思想、领导工人运动。

    石评梅是在一次同乡会上认识高君字的,当时高君宇正在进行革命演讲,针砭时弊,慷慨激昂,石评梅为之钦佩。俩人交谈起来,方知道高君宇原是石评梅父亲的学生,于是结下了淡淡的友谊。当时石评梅在报刊上发表了一系列的诗歌、散文、剧本,思想新颖,文采绚丽,有许多作品是呼唤妇女解放的。俩人往来不久,高君宇就深深地被石评梅的思想和才情所吸引,不由得坠人情网。然而,初恋的挫折在石评梅心上留下了大重的伤痛,她拒绝了高君宇的爱情。

    高君宇并未气馁,他想用极其真挚的情来感动石评梅。 他疑惑石评梅之所以不接受他的爱,是因为他自己没有资格。于是他鼓足了冲破封建包办婚姻羁绊的勇气,回到家乡,和妻子离了婚,并把这一消息告诉了石评梅。他还在香山采摘了一片红叶寄与石评梅。望着红叶上的两行小诗 "满山秋色关不住,一片红叶寄相思",石评梅犹豫不决,她敬重高君字的才华与胆识,但又不思轻易允诺,所以把红叶又寄了回去,并在红叶反面写道 "枯萎的花篮不敢承受这鲜红的叶儿"。再次的拒绝使高君宇十分伤心,但仍然忠诚地爱着石评梅,并尊重她的选择。

    高君字是个既忠于爱情又忠于革命的人,在写给石评梅的信中曾讲:"我是有两个世界的:一个世界一切都是属于你的,我是连灵魂都永禁的俘虏;在另一个世界里,我是不属于你,更不属于我自己,我只是历史使命的走卒。"高君宇一面将红叶珍藏在身边,一面积极为革命奔波。在率领革命武装协助孙中山平定商团叛乱时,他在汽车中追到袭击,幸免牺牲,他不忘留下车窗玻璃碎片,送与石评梅当作纪念。他还远从广州给石评梅寄了一对象牙戒指中的一只,象征俩人纯洁而坚贞的感情。高君宇对待理想和爱情的严肃态度,使石评梅心有所动,这一次她郑重地接受了那枚戒指。从此他俩的手指上各戴一枚纯洁如玉的象牙戒指,直到他俩生命的最后一息。

    1924年底,高君宇陪同孙中山北上参加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因操劳过度,到达北京后,旧病复发,咯血不止,住进医院。这时,高君宇多次剖露的心迹和他奋不顾身从事革命事业的精神深深打动了石评梅受过伤害而对人生存有疑虑的心。她认定高君宇是真正为理想奋战而又真正爱她的人,她决定把心完全交给他,即便他身患重病也毫不转移。然而不幸的是,不久高君宇被突然转增的急症夺去了生命。石评梅寸肠欲断,在刻骨铭心的悲痛中,她更加坚贞地热爱高君宇,至死不渝。

    根据高君宇生前的遗嘱,人们把他的灵柩掩埋在他与石评梅时常散步的陶然亭湖畔。石评梅怀着深切的爱与痛亲手书写了碑文:

                         我是宝剑,我是火花。
                        
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
                        
我愿死如替星之迅忽。

    失去高君字之后,石评梅长久地处于极度悲痛之中,每个休息日都到陶然亭哭祭高君宇。在刘和珍惨遭枪杀、李大钊壮烈牺牲、邵飘萍不幸被害等残酷事实的震动下,在高君宇革命精神的激励下,石评梅渐渐从悲伤和孤寂的个人情感中解脱出来,决心踏着高君宇的足迹前进,继承他的事业。她写道:“我抱恨我纵有千滴泪也抵不了你一滴血,我用什么才能学识来完成你未竟的事业呢?”在去世前不久的日记中,她曾这样表示:“我还是希望比较有点作为,不仅是文艺家,而且是社会革命家呢。”然而,高君宇去世三年后,石评梅被脑膜炎夺去了年轻的生命,时年27岁。

    石评梅在高君宇去世后常常说:"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愿死后得并葬荒丘。"为实现她的愿望,朋友们将她安葬在高君宇墓旁,碑腰篆刻 "春风青冢"四个大字。他们的生命竟是这样地永远地连结在一起了!

 

    "我的理想就是男女平等。——现在的中国,女子只是男子的工具、货物、玩具、装饰品,根本说不上什么平等。这是很使人痛心的!我觉得提高女子的地位是我惟一的责任。"         这是石评梅的心声,也是在她短暂的人生中,一直为之追求的事业。

    石评梅认为要真正提高女子地位,惟一的途径是教育,因此,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她就把男女平等的思想付诸于她的教育改革,她常指导女生要学习男子那种爽直、决断、勇敢和强健的特长,同时保持女生留心、精细、温柔典雅的优点。她既注意男女生的异同点,分别予以要求,又努力使女生体现"五四"精神,要求她们培养成一种具有新风貌的女青年。她对女生有这样几点要求:第一,做到平民化;第二,做到朴实;第三,实行体育。石评梅自己就是这样去做的,她衣着朴素,为人谦恭随和,当年在女高师国文系不招生的情况下,决定报考体育,是想学一种实际的技能,这也是与她改变妇女柔弱体质的理想相联系的。

    在石评梅的影响及教育下,她的学生都能苦能劳,能文能武,绝对革除了虚荣和娇嫩的"小姐气"。女生们不好红红绿绿的衣服,最喜欢穿深色的蓝布大褂,而且长袍也经常穿在身上,直到来年春暖,这在学校成了一种风气。有一次,石评梅带领人家去参加体育比赛。比赛开始前,旁观者看着这群衣着俭朴的人,以为是来看热闹的穷人家的孩子。等到她们上场,才知道原来是在华北球类比赛上麻得荣誉的健将。

    1928年春天,华北运动会在清华大学举行,石评梅带领的师大附中女子排球队在决赛中输给了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得了个"亚军",队员们伤心地哭了。有几个队员说: "是裁判不公,不然一定是我们赢!"有的队员请石评梅去跟裁判交涉。不料石评梅却平静地说:"胜败是兵家常事,不要那么女孩子气嘛,输了球就哭,那还行?” 同时她还鼓励队员们说:"你们还小,长点志气,努力练习,争取下届拿个冠军吧!"

    石评梅就是这样,时时刻刻、从点点滴滴教育学生建立健全自尊、自强、自立的人格,力求促使学生们去达到理想的男女真正平等的目标。

     

    石评梅的教育思想是 "情育"。她是感情很丰富的一个人,所以她的思想也和她的人一样,处处以真情来感动学生。

    她在看完亚米契斯的作品《爱的教育》后,深受启发,她被书中那种生动亲切的师生关系所感动。她不断在思考 "情育到底能不能在学校开辟一个不是充满空虚的荷花池,而里面有清莹的小石,碧澈的水波,活泼美丽的游鱼?”“第一次我看见她们……许多纯洁活泼天真烂漫的苹果小脸,我在她们默默望着我行礼时,便悄悄把那副另制的面具褫去了,此后我处处用真情去感动她们。"石评梅的确是这样去做的,并且很有成效。

    石评梅有个学生,出生在一个满清封建官僚家庭,祖母重男轻女的思想非常严重,家里的女人都低人一等,她的母亲被折磨而死,她更是从生下来就受气,祖母连正经名字都没叫过她,不是 "扫帚星",就是 "盐丁儿",意思是嫌(咸)透了!石评梅十分同情她的不幸,时常在学习上帮助她;生活上照顾她。有一次,她们外出参加比赛,那位女生和其他队员被安排在几间小屋内。石评梅见她没有带行李,就叫她住在自己的屋里,她走进房,连鞋都没脱,就在靠门的一张床上躺下,合衣而睡。石评梅进来一看,就说:"哎呀!这么睡怎么行呢?不要冻病了!!跟我一起睡!"石评梅铺好被子,把那位女生拉过去,帮她脱了鞋,脱了外衣,硬是叫她睡在了自已的被窝里。长这么大,她只跟母亲在一个被窝里睡过觉,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她的眼泪也止不住地落不下来。

    石评梅不断实践着自己的情感教育,也不断收获着学生们的热爱与信任。只要石评梅一走上讲堂,甚至于,只要她远远的走过来,学生们的精神就立刻提了起来。平日里,她也是十分开朗豁达,跟同学们一块儿说说笑笑,打打闹闹,真像一个大姐姐对待她的小妹妹似的,一点也没有师生的隔膜。

    石评梅去世的时候,她的二百多位学生放声痛哭,有的几欲昏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沉浸在痛失恩师的悲哀里,时常去陶然亭老师的墓前凭吊献花。这足以印证她们之间浓厚而深切的师生之情。                                                                    (金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