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为

人世间所有事情的成败完全在于每一个人是否能够努力去尝试去想然后脚踏实地的去做!
个人资料
yongbing1993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高老坡窑村里的老奶奶和小男孩

(2023-12-04 11:19:25) 下一个

高老坡窑村里的老奶奶和小男孩

 

 

《高老坡窑村》在官方网《山西省传统村落列表》上查不到的,只在山西省地图上找到的,在村口牌上称的《高老坡腰村》,这样一个中国西北偏辟山沟里小村,没有人知道更没有人去关心的乡村小山沟里一个村,被两个年青人网名叫:《巡游轨迹China travel》找到了。

网址是: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qB2EThtXVo

以【随机旅行】丢飞镖决定旅行目的地,结果扎到一个奇怪地名,最后只能步行前往到了《高老坡窑村》。

真正的地址是: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洪洞县、蒲县 附近的 《高老坡窑村》。

据评论区网友介召:关于中国《高老坡窑村》这个地名的由来,经查询相关资料,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

与制窑业有关 ,高老坡窑位于大陆镇西北部山区,过去该地有丰富的陶土和木材资源,是制作陶瓷器皿的理想场所。据说早期这里聚集了许多从事陶瓷生产的工匠,他们居住和烧制瓷器的窑址形成了村落,便被称为《高老坡窑》。

与地形有关, 高老坡窑所在地区地势较高,坡度较大,行走较为吃力,需要《高高举起老老的腿来爬坡》,因而得名《高老坡窑》。这种说法比较通俗易明,也广为流传。

综合这两种说法,高老坡窑这个地名应该是既与该地区的制窑业历史有关,也反映了当地的地形地貌特征。这个独特的地名,记录了当地乡镇制窑业发展历程中的某些片段,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随机旅行08】丢飞镖决定旅行目的地,结果扎到一个奇怪地名,最后只能步行前往《高老坡窑村》。

作者:《巡游轨迹China travel》

网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qB2EThtXVo

【随机旅行】丢飞镖决定旅行目的地,结果扎到一个奇怪地名,最后只能步行前往是《巡游轨迹China travel》一次旅行记录。拍摄的影片很好。看后不吐不快。

《高老坡腰村》或《高老坡窑村》随着镜头展现在眼前的画面是:

@victoragosti网民评论:看到這一集真的感動,一次飛鏢結識了小朋友和老奶奶,也是一種緣份。你們遠道而來,來到兩個陌生人的生命裏,留下一些足印,所有人都互相溫暖了。陳藝松小孩活潑可愛,大方得體,孝順和熱心助人,真的很了不起,將來必成大器。最後很溫馨,對啊,有這樣的弟弟多好,就是親戚也無妨。好好笑,他們明明見到老奶奶抽煙,她還說沒有,就是純樸好客,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樣的家庭氛圍令到小孩的家教很好,就像客廳所說的家和萬事興。

@beaman_2000网民评论:本期真是巡游轨迹的新高度了。一掷即中的飞镖,带领我们去到一个温馨宁静的高老坡窑,人迹罕至的盘山公路造就落叶美景,路途中也不乏see 公厕存档点again又again的频道热梗。舒缓的节奏却也反映着扶贫工作、快速城镇化、留守儿童等诸多社会热点话题,甚至夕阳下的玉米地下也踩着移民们厚重的历史。小大人陈总善良活泼,相信在他心中默默埋下的种子一定会发芽生长,成为担负起家庭责任的大树。出租车司机随口一问,其实一点也不突兀,能跨越山河坐在一个堂屋里吃饭的人,难道还不是亲戚吗,会心一笑,虽然我们的祖先不一定都从大槐树下走来,但你我一定都是这颗大树下的善良可爱的亲戚。

@user-sf5ml5mv1g网民评论:前段时间在b站看到你们的很多业配内容,还在担心你们禁受不住商业的腐蚀,从此忘了初心越来越难拍出接地气的视频,看了这期发现自己真的多虑了。后半段真挚的情感太过治愈,而每每想到这一段段对话都是自然而成而非精心编排就更加令我震撼。 感谢你们多年以来源源不断的优秀作品让我心中“故乡”这个概念始终维持着温度而不至退化成一个标签。

@klonlin1346网民评论:好喜歡你們的影片。從影片中看到陳小弟作為留守小孩,還是抱有無窮好奇與對未來的希望,也看到高崗上的莊稼人好客與熱情。我作為台灣人,看到影片感受到無比的感動。

這一集好棒,希望陳小弟永遠健康快樂,沒有手機的童年也好快樂,也希望奶奶身體健康!

善良的村民,朴实的百姓。美丽的乡村公路。两个可爱的年轻人。

这集比什么宣传都真实呀~一路走,几个偏远的小村子,都 是通了公路,通了电和网络。

@hoolatiger网民评论:好感人的一集。偶遇的兩方陌生人,彼此信任;沒有任何防備心讓你們進門充電。最後一段拒絕你們的飯錢;知道大家外出的不容易同理心,就能知道大多數的中國人民還是很善良、純樸的。雖然知道不太可能,但是還是希望有一天能看見你們紮到台灣來的那一天。

@user-qf8gn4qm7w网民评论:小弟弟才二年級而已經像大人一樣對話,爸媽都在外地打拼,平時住校假日只能跟奶奶住山裡,很聰明乖巧,看得有點心疼,希望陳藝松小弟弟有光明的未來。

這次雖然沒看到什麼景觀,但是看了後怎覺得有滿滿的感動!謝謝你們帶我們看中國的偏鄉偏野,我一輩子也許也去不了!藉由你們的視頻了解中國的美好一切!

令人感动的一集  祝陈艺松小朋友和老奶奶一切安好。

@user-xd8ii5nb4k网民评论:我的天,这么偏远的乡村居然都是柏油路,还很整洁,我大中华厉害。而且这边的人都很纯朴,小朋友也很机灵和活泼,真好。

@user-li5bc7xx2u网民评论:看到再那麼偏僻的山上住著老奶奶他們,看到小男孩的純樸天真,還有他和老奶奶和奶奶的相處,讓人感動也很孝順,看到中國不一樣的地方不一樣的生活日常。

这个小孩子太可爱了,你有广阔天地,你有大好未来,愿你奶奶家人健康常乐。

@tonylee1075网民评论:这才是中国几十年来脱离贫困最好写照,不可思议,只有几户人的山顶的小村子,竟然有水有电有手机网络。

天真可爱的小男孩,一见如故,纯朴善良的老奶奶,处处洋溢着浓郁的亲情!

@user-qq1ke4gz6l网民评论:这地方这路这房子,感觉都是政府专门帮忙修的,房顶都是一样的,路也修得特别好,这荒无人烟的地方,通水通电通网还通公路,真的是绝了。......

一千多条评论没有一个是骂的。都说感想的支持作者的话。

《老奶奶》:七十八岁。

《小男孩》:九岁?上小学二年级。本地没有小学,周一到周五在县城寄宿上小学。周末回来看《老奶奶》。

《小男孩》是《老奶奶》的第四代孙子。

中间的人物大多去城里打工了。

县城到《高老坡窑村》没有公交车。村里没有供销社商店,没有学校,没有红医卫生保健站。只剩下留守老人和儿童。

一路上见到整齐的梯田,种植玉米。每年一季玉米,其余全荒着。

废弃的窑洞,是否是社办工厂所遗?

《村》之前称《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几乎都被走资派四十多年来抹干净了。

随着《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的强迫解散后,供销社商店不开了。红医卫生保健站办不下去了。学校更是不可能办下去了。不过在视频中有一幅画面没有被抹干净。

《小男孩》作为导游领着拍摄视频的二个大哥哥巡游了整个《高老坡窑村》,在《小男孩》领到山顶上一大块玉米地时,在空置的玉米地上奔跑玩耍后,大哥哥问《小男孩》:这地谁家的?是我家的。《小男孩》回答。当看到玉米地旁一间小房子时问:这房是你家的吗?《小男孩》回答:不是。从没进去有过。于是三人一同前去看。

走到小房子前看到墙面上有黑扳报,推开门去看有一面黑板,上面有四个大字《天天向上》。这分明是一个学校教室,课室内己无桌橙,但这《天天向上》四个字己不值钱,没有被人取走。前面还有《好好学习》四个字扔到哪里去了。孤零零破旧的学校遣址还能经得起几个春秋的风雨吹洗后,消失得一干二净了。原先《人民公社》的政府办公地,社办工厂,社办学校,社办商店,社办红医站,社办公交车,社办农行,社办托儿所,社办大食堂,社办健康中心等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在上山的路上,看到一个人开着一辆大型耕田拖拉机,估计是私人的。而大片梯田都荒着。当年农村《人民公社》时,有农机站,种子科研站,食品加工社办厂,信用社,等等。

如今能上网了,有电了.....。但没人了。

《老奶奶》七十八岁了。

《小男孩》在城里读书。大学毕业后能回这山沟吗?

农村乡下山沟要不要?

凡是人都进城市生活吗?

走资派,改革开放让农村人都去城市,城市人都去国外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yongbing1993 回复 悄悄话 人民公社集体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这种新的农村人民公社集体经济体制和组织结构,既能够满足国家的计划指导的需要,也能适应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是人民公社进入工业化阶段的必然选择。所以,那种认为人民公社体制不需要改革的观点是错误的,是“左”的僵化的看法。而那种认为凡是现在还肯定人民公社制度的人就是想简单回到过去的旧体制的看法,同样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偏见。

看看现在几千个仍然在坚持集体经济体制村,哪个没有搞公司制,又有几个还停留在过去生产队的组织形式!?所以,如果做一个最简单的概括,那么,真正坚持集体经济制度的改革,真正作为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改革,绝不是简单地解散人民公社,而是在政社分设的基础上,将农村人民公社的经济职能公司化。

走资派邓小平八十年代的农村私有化的复辟,不是按照农村人民公社工业化的要求对人民公社体制进行改革,反而一刀式地把农村人民公社体制解散了,这是对新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个颠覆性的错误。北京郊区的实际情况是,政社分开以后,原来的社一级的经济组织职能并没有简单撤销,因为还有一大批企业,所以乡镇一级普遍设立农工商总公司,总公司管理下属一大批直属企业,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乡镇联合社与公司企业的双层经营。村级普遍改为经济合作社,农业承包以后,各村也办了很多企业,形成了村级社区集体与企业和家庭承包的双层经营体制,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后期,才由于集体企业私有化以后最终取消。

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农村人民公社的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和改革开放后走资派们现在讲的合作经济组织,与其所属的公司企业组织,是两类不同的组织形式,不能混为一谈。这是一个合作经济组织与股份制企业组织的区别问题。

进入人民公社工业化发展阶段以后,除了人民公社本身的体制和组织形式必然会发展变化外,在国家的宏观计划管理上也会发展阶段性变化,这种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国家由原来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控制逐渐转向放松管制,给市场调节机制留出更大的发挥作用空间,这是由短缺经济发展到供大于求以后的必然趋势。

首先,在粮食问题基本解决后,随着农村集体多种经营和社会企业的发展,即公社商品生产的发展,必然增加肉、蛋、菜、奶等一般农产品的市场供给。当这种供给基本达到市场需求的时候,国家原来通过各种票证进行计划调控的措施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也就没有必要再进行计划管理。所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开始在这些领域发挥作用。

其次,国家的计划管理的范围和手段也需要不断调整,把更多的一般商品的生产交给市场调节,而指令性计划管理主要集中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如国家骨干产业、高新科技领域、国防领域、基础设施等。国家对农村公社的管理,也由过去的直接计划调控(如粮、油、菜等播种面积、产量等指标)转为只调控一些基本指标(如耕地总量控制等),更多的则转向靠市场机制。

第三,计划和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使国民经济不断处于产业升级的动态发展进程中。这种产业升级使更多的原来由国有企业生产的产品不断地扩散到农村公社的社队企业,使国家的工业化和农村工业化逐渐走向一体化。

最后,人民公社社队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也是两个趋势,一是产业和技术上的不断升级换代,提高工业化的质量水平,一个是在空间上相对集中布局,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园区或基地,使人民公社成为毛泽东主席所希望的农村本土的经济中心,同时避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为农村的城镇化集聚提供产业支撑。

农村人民公社两条腿走路的工业化带动两种形式的城镇化。
  
农村人民公社工业化的发展,必然带动传统农村社会结构的现代化转型。所以,在一般意义上,农村人民公社工业化的社会结果是农业人口和农村地区的城镇化。这种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向城镇集聚,必然导致很多传统自然村落的萎缩和减少。

在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背景下,这一过程就是资本剥夺小农和农村衰落的过程,是农民由小私有者沦为雇佣劳动者的过程。

中国的问题在于,因为农业人口的基数太大,靠资本主义的工业化解决不了农民的城市化转移问题,在农村土地大量被资本兼并的情况下,必然出现即失去土地,又难以在城镇立足的失业大军,从而破坏社会结构的稳定性,使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断,这已被解放前民国时期的历史所证明。

而毛主席开拓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不但要从根本上避免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的陷阱,而且,也是避免走资本主义的城市化道路的正确选择,并最终解决农民和农村问题,完成传统农业社会结构的现代化转型。

简单说,毛主席开拓的两条腿走路的工业化,带动的是两种形式的城镇化,即国家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发展,农村人民公社工业化带动农村城镇化转型。

国家的工业化带动城市的发展和扩张,发展大、中城市,靠国有经济带动一大批农村劳动力和人口进入城市并转为城市居民。这是一种本来意义上的农民城市化,这一进程实际上在改革前已经开始。

70年代国家就已经开始从农村招工,很多最初是合同工,几年以后大量转为正式职工。这种城市化的基础是国家工业化和国有经济的发展,本质上是农民从农村集体经济进入城市国有经济的进程。

农村人民公社的工业化带动的农村城镇化,具体表现为农村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这一进程的基础是公社一级企业和事业的发展,社一级经济总量的增长,使公社的中心地区形成工业相对集中的产业园区,并通过对传统村庄的改造建设城镇化社区,成为农村地区的经济、政治和科技文化中心。

所以农村人民公社工业化的结果,使社办的企事业成为农民本土非农产业转移和城镇化集聚的载体。

随着农村人民公社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大量农村劳动力和人口转移以后,原有的传统村庄必然面临整合集并的问题,那时,根据农业生产的区域规模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传统村落进行整合,建设规模适宜的新型农村社区,与中心区小城镇形成一体化格局,这就是传统农村在人民公社体制下的城镇化过程。

1959年12月,毛泽东主席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教科书中说,发展重工业,“是消灭这些国家失业和农业人口过剩的必要前提”。

毛主席对此评论说:“在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人口会减少。如果让减少下来的农业人口,都拥到城市里来,使城市人口过分膨胀,那就不好。从现在起,我们就要注意这个问题。要防止这一点,就要使农村的生活水平和城市的生活水平大致一样,或者还好一些。有了公社,这个问题就可能得到解决。每个公社将来都要有经济中心,要按照统一计划,大办工业,使农民就地成为工人。公社要有高等学校,培养自己所需要的高级知识分子。做到了这一些,农村的人口就不会再向城市盲目流动。”(《毛泽东年谱:1949-1976》260页)

可见在毛泽东时代的工业化战略里,一开始就没有把农业人口的转移仅仅依托在国家的、城市的重工业化的发展上,而是更多地考虑依赖公社工业化的带动。华西村、南街村、刘庄村等一大批坚持集体经济的村庄,走的就是这样一条农村城镇化的道路。

人民公社集体经济体制下的农村城镇化图解。
yongbing1993 回复 悄悄话 文化大革命中制定《七五宪法》





第十三条 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新形式。

第二十八条 公民有言论、通信、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罢工的自由,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宣传无神论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九七五年》

(一九七五年一月十七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序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奋斗,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用人民革命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新的历史阶段。

二十多年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乘胜前进,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 ,取得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胜利,巩固和加强了无产阶级专政。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始终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存在着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进行颠覆和侵略的威胁。这些矛盾,只能靠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实践来解决。

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政策,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使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沿着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的道路前进。

我们要巩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发展革命统一战线。要正确区别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要继续开展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备战、备荒、为人民。

在国际事务中,我们要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中国永远不做超级大国。我们要同社会主义国家、同一切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加强团结,互相支援;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争取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反对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反对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

我国人民有充分的信心,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战胜国内外敌人,克服一切困难,把我国建设成为强大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于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

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

第一章 总纲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 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工人阶级经过自己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实现对国家的领导。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国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以工农兵代表为主体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民主协商选举产生。原选举单位和选民,有权监督和依照法律的规定随时撤换自己选出的代表。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各民族都有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现阶段主要有两种: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国家允许非农业的个体劳动者在城镇街道组织、农村人民公社的生产队统一安排下,从事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不剥削他人的个体劳动。

同时,要引导他们逐步走上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

第六条 国营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力量。

矿藏、水流,国有的森林、荒地和其他资源,都属于全民所有。

国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对城乡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实行征购、征用或者收归国有。

第七条 农村人民公社是政社合一的组织。

现阶段农村人民公社的集体所有制经济,一般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即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三级所有。

在保证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人民公社社员可以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牧区社员可以有少量的自留畜。

第八条 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不可侵犯。

国家保证社会主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禁止任何人利用任何手段,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和公共利益。

第九条 国家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

国家保护公民的劳动收入、储蓄、房屋和各种生活资料的所有权。

第十条 国家实行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方针,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在社会生产不断提高的基础上,逐步改进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巩固国家的独立和安全。

第十一条 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反对官僚主义,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各级干部都必须参加集体生产劳动。

国家机关都必须实行精简的原则。它的领导机构,都必须实行老、中、青三结合。

第十二条 无产阶级必须在上层建筑其中包括各个文化领域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的专政。

文化教育、文学艺术、体育卫生、科学研究都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第十三条 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新形式。国家保障人民群众运用这种形式,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以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第十四条 国家保卫社会主义制度,镇压一切叛国的和反革命的活动,惩办一切卖国贼和反革命分子。

国家依照法律在一定时期内剥夺地主、富农、反动资本家和其他坏分子的政治权利,同时给以生活出路,使他们在劳动中改造成为守法的自食其力的公民。

第十五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民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子弟兵,是各族人民的武装力量。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统率全国武装力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支战斗队,同时又是工作队,又是生产队。

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任务,是保卫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保卫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颠覆和侵略。

第二章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十六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人民解放军选出的代表组成。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特邀若干爱国人士参加。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在特殊情况下,任期可以延长。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提前或者延期。

第十七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是:修改宪法,制定法律,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提议任免国务院总理和国务院的组成人员,批准国民经济计划、国家的预算和决算,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认为应当由它行使的其他职权。

第十八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它的职权是: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解释法律,制定法令,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接受外国使节,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由委员长,副委员长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组成,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或者罢免。

第二节 国务院

第十九条 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国务院由总理,副总理若干人,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等人员组成。

第二十条 国务院的职权是:根据宪法、法律和法令,规定行政措施,发布决议和命令;统一领导各部、各委员会和全国地方各级国家机关的工作;制定和执行国民经济计划和国家预算;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第三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

第二十一条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地区、市、县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三年。农村人民公社、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两年。

第二十二条 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同时又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组成,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或者罢免,并报上级国家机关审查批准。

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都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上一级国家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

第二十三条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产生的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在本地区内,保证法律、法令的执行,领导地方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审查和批准地方的国民经济计划和预算、决算,维护革命秩序,保障公民权利。

第四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第二十四条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它的自治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和革命委员会。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除行使宪法第二章第三节规定的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外,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

各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充分保障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积极支持各少数民族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第五节 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

第二十五条 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各级人民法院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设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各级人民法院院长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任免。

检察机关的职权由各级公安机关行使。

检察和审理案件,都必须实行群众路线。对于重大的反革命刑事案件,要发动群众讨论和批判。

第三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六条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服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每一个公民的崇高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是公民的光荣义务。

第二十七条 年满十八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照法律被剥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除外。

公民有劳动的权利,有受教育的权利。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公民对于任何违法失职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向各级国家机关提出书面控告或者口头控告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刁难、阻碍和打击报复。

妇女在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

国家保护国外华侨的正当权利和利益。

第二十八条 公民有言论、通信、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罢工的自由,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宣传无神论的自由。

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住宅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法院决定或者公安机关批准,不受逮捕。

第二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任何由于拥护正义事业、参加革命运动、进行科学工作而受到迫害的外国人,给以居留的权利。

第四章 国旗、国徽、首都

第三十条 国旗是五星红旗。

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首都是北京。

七五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5年)。但走资派邓小平篡权上台复辟资本主义后,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作了修改,将一些内容删掉了。就是原版的五四宪法内容也在网上查不到了,查到的只是被走资派篡改过的内容。可见宪法或是法律都是《人》制定的,只是为各自所代表的阶级服务的。
yongbing1993 回复 悄悄话 《七五宪法》中的大字报等四大





毛泽东时代文革中的《大字报》等四大是《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是写进《七五宪法》的。不过走资派邓小平篡权上台复辟资本主义后,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作了修改,将一些内容删掉了。就是原版的五四宪法内容也在网上查不到了,查到的只是被走资派篡改过的内容。可见宪法或是法律都是《人》制定的,只是为各自所代表的阶级服务的。

发明《大字报》的是工人农民和为工农服务的知识分子。那时候沒有互联网, 只能是《大字报》这种形式了。

《大字报》的发明是基层的普通劳动人民, 他们对某人或某事有意见, 想表达却无机会和平台, 即使表达了会遭到领导的打击报复穿小鞋, 所以就用《大字报》的形式揭露执政党的黑暗面, 来监督当官的一言一行, 确保能公平公正廉洁奉公。新中国成立后就有, 《文革》时代仍写入宪法中, 运用《大字报》的人上至主席下至平民百姓。如同今天的自谋体, 博客微博微信等。

缺点是真实性的识别和防止有人乱用。那时候沒有电脑更没有互联网, 如何能让人人发声只能是《大字报》这种形式了!

《四大》是老百姓的大民主,是指文化大革命中的“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是1950至198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期间普遍运用的民主方法。兴起于1957年的整风运动和反右运动中,在文化大革命中盛行。同时又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七五宪法》中。毛泽东去世后一段时间,此原則还继续享有合法地位,并被写入七八宪法,直至1980年被被走资派邓小平废除。

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说:“今年这一年,群众创造了一种革命形式,群众斗争的形式,就是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现在我们革命的内容找到了它的很适合的形式。这种形式,在过去是不能出现的。因为过去是打仗,五大运动,三大改造,这样从容辩论的形式不能产生……不许可。现在许可了。我们找到了这个形式,适合现在这个群众斗争的内容,适合现在阶级斗争的内容,适合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抓住了这个形式,今后的事情好办得多了。大是大非也好,小是小非也好,革命的问题也好,建设的问题也好,都可以用这个鸣放辩论的形式去解决,而且也会解决得比较快。”

1966年5月25日,北京大学出现一张大字报《宋硕、陆平、彭珮云在文化革命中究竟干些什么?》,内容为批评学校党政领导。《人民日报》刊登评论“欢呼北大的一张大字报”。

1966年8月,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提出革命的目的是《打倒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主要手段是《放手发动群众,让群众自己教育自己》,提出“要充分运用大字报、大辩论这些形式,进行大鸣大放”的群众性的大民主运动。

1966年11月和12月,中央文革小组指令,以“四大”为主要形式的《民主运动》逐步扩展到工厂企业和农村人民公社。即《文革》的开始。

1975年1月召开的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将“四大”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第一章“总纲”中规定国家保障人民群众运用“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这种形式的民主。1978年宪法更进一步将“四大”上升为《公民基本权利》。

这个《公民基本权利》通过还不到二年就随着走资派邓小平篡权成功, 于1980年8月30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修改宪法的决议,取消了《公民基本权利》四大的全部内容。

新中国的《大字报》:1957 年 9 月 6 日 ,毛泽东视察武汉国棉四厂时观看了大字报。1957 年 9 月 18 日 ,毛泽东在上海视察时,又专程到上海国营第一纺织厂看大字报。

在 1958 年 2 月 12 日 视察沈阳黎明机械厂、 2 月 13 日 视察长春汽车厂、 2 月 14 日 视察长春电影制片厂、 4 月 12 日 在长沙视察驻地附近的警卫连和长沙著名的饮食店火宫殿、 8 月 12 日 视察天津东郊四合庄乡新立村农业社时,毛泽东每次都比较仔细地观看了各单位专栏中张贴的大字报和鸣放栏中的工人群众提的意见和对干部的批评和揭发的各种各样不为人知的丑事。

1956年9月6日下午,毛泽东由中共湖北省委第二书记张平化陪同,离开东湖客舍驱车到湖北省委整风运动的点,位于武昌新河街的、公私合营的裕华纱厂看大字报。

毛泽东一进厂门,就被工人认出来了。“毛主席来了”的消息很快传开。工人们高兴得直鼓掌。毛泽东微笑着,同围在身旁的工人亲切握手。当时,厂区两旁全是贴满鸣放的大字报专栏。

第一张大字报的标题是:《党能领导一切吗?》大字报上写道:“共产党能领导打仗,只能搞土改,搞农村工作有一套,搞工业生产不行,还是需要资产阶级来领导。”

读完大字报,毛泽东说道:“好家伙。” 他回头问:“ 这些大字报是谁写的? 这些人过去是干什么的?” 厂党委书记张元一、经理尚金修一一作了回答。

毛泽东又问:“你们怕不怕?” 张元一、尚金修回答:“有党和毛主席领导,有工人群众的支持,我们什么也不怕。” “你们能顶得住吗?“ “顶得住。”“那就好,那就好。你们不要怕,要顶住。”毛泽东高兴地说。

大字报很多,有一张大字报特别引人注意。上面画着五个头像,头像的嘴上还有封条,下面的文字,说明这些人是靠吹牛拍马上去的,所以整风时不开口揭发党的问题。毛泽东在这张大字报前站了很久,问:“上面画的是谁?”

尚金修说:“都是从工人中选拔出来的干部,有的在旧社会是童养媳,有的是苦大仇深的老工人,现在都是工厂或本车间的领导。” “怎么能丑化工人呢? 写大字报的是谁?” “都是资本家的留用人员。” “被贴大字报的人,他们怎么样?”“他们还好,照常工作。”“那就好,那就好。”毛泽东放了心。

毛泽东在张平化和张元一、尚金修陪同下,边看边往前走,职工紧紧相随。在一张题为《绣楼闺阁》的大字报前,毛泽东停住脚步。这是仓库工人写的,批评厂级领导作风不深人,从来没有去过仓库,希望领导走出“绣楼”,深入到群众中去。

毛泽东问:“你这个领导是光吃饭不干事,还是既吃饭又干事?”尚金修答:“我们还是工作的。”张平化说:“他们既吃饭又干事。”

毛泽东环顾左右,问:“这张大字报是写谁的?”尚金修:“是写我的。”

毛泽东看了一眼尚金修:“你是男的,怎么是闺阁?”“我们的书记是女的,大字报是写我们的。”

毛泽东问:“对不对?(指群众的批评)你是不是没有到仓库?尚金修:“去过,去的次数不多,每月盘存的时候去。”

毛泽东:“你是不是在楼上办公?”尚金修:“我们办公室在一楼。”

毛泽东:“当厂长的,每天要到工人中去走一走。全厂范围内每天要转一转,要走出‘绣楼’,深入实际,接触群众。”

武汉的9月,气候仍然十分炎热。毛泽东冒着暑热看大字报已有一个多小时了。尚金修请毛泽东、张平化去会议室休息一下。毛泽东不同意,要去车间看看工人。从筒摇车间进去,从清花车间出来。纺织工人见到毛泽东,热烈鼓掌,毛泽东也向工人招手致意,走到工厂靠长江的小路上,毛泽东问: “看完了没有?”尚金修:“看完了。”

毛泽东同在场的工人、干部亲切话别,然后健步走向停靠在江边的轮船上。裕华纱厂,后来改名为武汉市国棉第四棉纺厂,是武汉市纺织行业的台柱之一。

1963年毛泽东要柯庆施带他去看大字报。上海国棉一厂的职工,整风的大字报一天出了好几百张。九月十八日这天,毛主席来厂看了大字报,全厂有将近两千个职工看到了毛主席。“很高兴,足足陪了毛主席三十分钟。”党委书记特别的感到幸运,与毛主席握了手,谈了话,陪着毛主席在走廊里走了半里路,并且与毛主席拍了照。

毛主席穿的一身淡灰色中山装,着的布鞋,身体很健康,面色很红润。起先我们是这样打算:请毛主席和柯庆施同志到休息室坐一会,让我们向毛主席汇报一下工作。毛主席笑着说“先看大字报吧,我们一面走一面说。”

毛主席首先看到的是一张老工人发言的大字报,他老人家仔细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老工人对整风中一些错误言论提出了反驳,并且要把错误的言论进行讨论。毛主席看了以后,连连说:“老工人说的对。”

这时候,毛主席很关心地问我们:“鸣放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现在到了什么地步?”我们告诉他,鸣放已经一个多月,现在全厂正在展开争辩。在一张名叫“百丑图”的漫画前,毛主席又停下来仔细地看着,并问了一些这张漫画中几个人物的错误言论的情况。

毛主席来厂参观的消息,飞也似的传开了。这时候正好是早班工人吃饭休息,有的工人端着饭碗从饭厅跑出来,有的工人从后机房骑脚踏车跑过来。在毛主席周围,已经围上了一百多人,四面鼓起了掌声。毛主席向群众招手,不住的向大家微笑。

我们继续向前走。贴在芦棚上有一张批评党委书记的大字报,毛主席仔细地看了一遍。因为平时接近群众不够,待人接物方面比较生硬,因此有一部分职工反映看见我就害怕,甚至于在下车间巡视时,他们有意躲避。这张大字报就是批评这种作风。向毛主席汇报了这个情况,毛主席说“我们应当更多地接近群众。”是的,今后在工作中一定要牢牢按照他的嘱咐和同志们的批评去改进自已的作风。

走着走着,我们到了食堂门口。一张大字报贴在门上,这是批评食堂管理不善,卫生工作不好。告诉毛主席,我们已经组织二十一个人的食堂检查组,正在处理群众提出的意见。毛主席看了大字报并点点头。

当我们绕道经过托儿所、医务室走向南纺工场的走廊,早班吃饭的工人和保全工人老早在两旁排着队等候了。他们个个都想挤到前面来,更清楚地看看毛主席。毛主席慢慢地走着,举起了左手,微笑地环视着群众。

走出南纺工场以后,毛主席又看了几张大字报,并且问起了厂里情况。他问我今年几岁,在工厂工作几年。在小花园的门口,有四、五个职工涌上来,毛主席亲切地和他们握手。女工高玲弟,是纺织工人蓝球队健将,曾经上北京见过毛主席,这次又与毛主席握了手,好高兴极了。

我们还想多留毛主席一会儿,但是时间不早了,毛主席还有更多的工作要作。在群众夹道鼓掌欢呼声中,毛主席上汽车走了。很长很长的时间,走道上还聚焦着一些休息的工人,大家高兴地谈着。

《“大鸣”、“大放”》其原本是把社会主义发展科学文化的基本方针推广到中国共产党对干部党员的整风运动当中,指人民群众应有的《公民基本权利》中的言论自由。

《大鸣》相对于现代少数精英言论自由的“小鸣”,将政治评论的范围扩大到当时中国的所有的社会阶层,包括工人、农民等平民百姓。其主要内容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发表言论自由的主体大,大到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公民的程度。二是言论自由覆盖范围大,公民有权表达对本单位、本地区、本部门乃至本国家所有问题的政治诉求,可以对任何人、在任何场合进行公开质询,并且不受任何形式束缚,不限地点,不限集体或个人。三是容纳言论自由的渠道大,采用原有媒体之外的新的言论自由渠道,大小字报,标语口号,自由辩论等方式。

《大放》是由人民自己管理自己,人民成为政治管理的主人。包括以下方面:放开历史观念的束缚,思想的解放;放开所有规则的约束,废除所有审批和注册等限制,任何人都有权组建任何形式的政治组织。废除已有制度基础。

《大字报和大辩论》中的《大字报》指一种写在纸上、粘贴于公共场所、以大字来书写的墙报,用于表达自己对社会各个方面的看法。

《大辩论》指在广泛的群众中间,围绕一个政治问题进行的辩论。主要强调集思广益、全民参与。与议会和委员会类似小范围的辩论相对,指所有涉及到人民利益的重大问题,都交由人民自由讨论。

这一政策是大众政治时代大众应当享有的大众自由和大众民主,将从根本上取代数千年来精英时代造就的精英自由和精英民主。并将这一政策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所采用的现代共同诉讼制度,现代陪审团制度以及充分的言论自由联系在一起,认为它是一种民主权力保护制度。有人认为这一政策有被少数不怀好意的人用来打击对方的一个工具。不否定这一点。但相信群众有辨别能力的。
yongbing1993 回复 悄悄话 五四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毛泽东:“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一个根本大法。”“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从党的主席到一般老百姓都要按照它做,这个规矩要立好。”

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的宪法。这是中国人民第一次行使制宪权,并且第一次以宪法的形式,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它奠定了新中国宪法的基本框架,对于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1953年12月27日晚,毛泽东到杭州是进行一项重要的工作——起草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的条件,因此采用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由《共同纲领》代替国家宪法的过渡办法。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斗,到1952年底,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已经结束,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也顺利实现,人民的组织程度、觉悟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选举新一届中央政府的条件已经具备。

1953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召开会议,决定在1953年普选产生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基础上,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批准《国家五年建设计划纲要》和选举新的中央人民政府。1953年12月27日,毛泽东领导的宪法起草小组才来到杭州西湖第一名园刘庄,正式开展工作。在到杭州的火车上,毛泽东对随行人员说:治国,须有一部大法。我们这次去杭州,就是为了能集中精力做好这件立国安邦的大事。在杭州期间,他对身边工作人员说:“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从党的主席到一般老百姓都要按照它做,将来我不当国家主席了,谁当也要按照它做,这个规矩要立好。”

1954年1月7日,宪法起草小组开始工作。在毛泽东的主持下,首先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报经中央批准后,起草小组就开始了紧张的工作。2月中旬拟出了宪法草案的初稿,23日又修改出二读稿,25日修改出三读稿。毛泽东说:“为便于中央在这几天讨论宪法草案,这里的小组赶于两天内又作了一次修改,称为三读稿,现送上,请照此印发中央各同志阅看。”3月上旬,起草小组又提出了第四稿。3月12日、13日、15日,中央政治局连续召开扩大会议,对四读稿进行讨论修改,基本上完成了对宪法草案(初稿)的草拟工作。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了四读稿后,宪法草案的起草工作告一段落。毛泽东于1954年3月17日返回北京。

宪法草案是在毛泽东主持下起草的,他不仅提出了制定宪法的指导思想和许多重要内容,而且对历次宪法草稿都作了修改,写了不少批语,并在宪法起草委员会、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讨论宪法草案的会议上作了多次讲话和插话。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宪法观的核心。毛泽东明确指出“现在能实行的我们就写,不能实现的就不写。”根据这一立宪的基本指导原则,1954年宪法结合我国当时的国情合理科学适当地制定了我国的基本国体、政体、国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等宪法性的内容。从而达到“宪法必须是真正有效的,如果宪法不能由法院强制执行,那么宪法除了空洞的词汇之外,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民主集中制是毛泽东宪法观的灵魂。民主集中制不再单纯地作为党的组织原则,还把它确立为我国的基本政治组织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成为我国以后立宪道路的导航塔、引路灯。

为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对宪法的讨论,1954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初稿)的通知》,要求各大行政区,各省、市、自治区和50万人以上的省辖市,广泛地进行对宪法草案(初稿)的讨论。从这一天开始,到6月11日结束,历时80多天,共有8000多人参加了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共计5900多条。

6月14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讲话。他满怀信心地说:这个宪法草案,看样子是很得人心的。为什么呢?

毛泽东解释道:主要是起草宪法采取了领导机关的意见和广大群众的意见相结合的方法。这个宪法草案,结合了少数领导者的意见和8000多人的意见,公布以后,还要由全国人民讨论,使中央的意见和全国人民的意见相结合。

毛泽东预言:宪法草案公布之后,一定会得到全国人民的一致拥护,也将会在国际上发生巨大的影响。这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和关于公布宪法草案的决议,会议要求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立即在人民群众中普遍地组织关于宪法草案的讨论,发动人民群众积极提出自己对于宪法草案的修改意见。

会议同时还要求宪法起草委员会继续进行工作,收集人民的意见,加以研究,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前完成对宪法草案的修改,并准备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交关于宪法草案的报告。

1954年宪法起草中毛泽东不仅确定宪法的总体框架和编纂原则,而且对宪法的每一部分都反复进行研究与论证,许多条款是毛泽东亲自确定、修改的。

在宪法草案上毛泽东有许多重要批语,如油印打字稿第5条的“说明”原文中说,“本条中所说的‘资本家所有制’包括富农在内”,毛泽东针对“包括富农在内”,批了“不甚妥”。

在原草案第16条中“全体公民”处划两条竖线,并在上方写有“什么是公民?”

又在“勾结外国帝国主义、背叛祖国”之后划一插入号,加“举行内乱、推翻政府”等。

原宪法草案中曾指出“这是我国的第一个宪法”,毛泽东认为不妥。他指出,中国过去有9个宪法,要尊重历史,不能背叛历史,并强调说此句“不改不行”。

当时,还曾有人提议将这部宪法定名为“毛泽东宪法”,宪法草案也写进了颂扬毛泽东的文字。毛泽东对此坚决予以拒绝,并要求删掉宪法草案中颂扬自己的条文。

有人说删掉这些条文是毛泽东“特别谦虚”的原因。对此,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严肃地指出:不能这样解释,这不是谦虚,而是因为那样写不合适,不合理,不科学。在我们这样的人民民主国家里,不应当写那样不适当的条文。

不是本来应当写而因为谦虚才不写。他强调说:科学没有什么谦虚不谦虚的问题。搞宪法是搞科学。我们除了科学以外,什么都不相信,就是说,不要迷信。

中国人也好,外国人也好,死人也好,活人也好,对的就是对的,不对的就是不对的,不然就叫作迷信。要破除迷信。不论古代的也好,现代的也好,正确的就信,不正确的就不信,不仅不信而且还要批评。这才是科学的态度。

说到可能存在的问题,毛泽东指出,宪法不是天衣无缝,总是会有缺点的。“天衣无缝”,书上是这样说过。“天衣”——我没有看见过,也没有从天上取下来看过,我看到的衣服都是有缝的,比如我穿的这件衣服就是有缝的。

宪法,以及别的法律,都是会有缺点的。什么时候发现,都可以提出修改,反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年一次,随时都可以修改。能过得去的,那就不要改了。

最后,毛泽东说,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宪法了。最先是中共中央起草,然后是北京500多名高级干部讨论,全国8000多人讨论,接着是三个月的全国人民讨论,在全国范围内收到了110多万条修改意见和建议,从中博采众长,集思广益,再次进行认真修改。

这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000多人又讨论。宪法的起草应该说是慎重的,每一条、每一个字都是认真推敲了的,但也不能讲是毫无缺点,天衣无缝。

从1954年3月23日到1954年9月12日,宪法起草委员会共举行了9次全体会议,历次会议都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并由毛泽东主持的。9月9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宪法草案。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召开。

当宪法草案提交我国首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时,关于宪法的历史地位,毛泽东在开幕词中说:“这次大会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所制定的宪法将大大地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有了这部宪法,我国人民就有了一个有力的武器,将更加充满信心地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将要以更大地规模去推进社会主义事业。”

9月20日,会议一致通过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其内容包括总纲、国家结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国旗、国徽、首都在内的四章共106条。

新中国的宪法是人民的宪法,人民主动、积极地参与工作,保证了“五四宪法”的完善。毛泽东亲自主持制定了1954年宪法,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54年宪法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毛泽东明确地说:“我们的宪法草案,结合了原则性和灵活性。原则基本上是两个: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他指出:我们的民主“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他又说:“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由此可见,1954年虽然尚未完整地概括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但是,它的具体内容已经被提出来了。

二是本国经验和国际经验的统一。1954年宪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在制宪过程中参考了国外的经验,特别是借鉴国际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宪政的成功经验。从宪法结构和主要内容来看,“五四宪法”主要借鉴了苏联1936年宪法。从公布的关于制定1954年宪法的档案材料看,当时参考的其他国家的宪法主要有苏联、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宪法。在去杭州起草草案的时候,毛泽东让宪法起草委员会副秘书长田家英带了两箱子书,都是宪法方面的。他认为,搞中国宪法,必须参照其他国家宪法,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

在宪法起草期间,毛泽东阅读了大量有关宪法的许多资料和法学理论著作,包括社会主义宪法与资本主义宪法。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宪法中,毛泽东比较看重1946年法国宪法,认为它代表了比较进步、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内阁制宪法。

同时,毛泽东强调了中国国情,对不合国情的内容大胆给予否定,在设立国家主席、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国家机构的设置等方面规定了不同于苏联宪法的内容。为了让高级领导干部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宪法知识,便于政治局讨论宪法草案,毛泽东还曾亲自给中央委员开列宪法学习参考书目,共十种,包括:(1)1936年苏联宪法及斯大林的报告、1918年苏俄宪法。(2)东欧民主国家宪法。罗马尼亚、波兰、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宪法。(3)旧中国宪法。1913年天坛宪法草案,1923年曹琨宪法,1946年蒋介石宪法。(4)法国1946年、西德等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宪法。

三是党的领导和群众路线的统一。毛泽东在总结宪法时指出:“这个宪法草案之所以深得人心,是什么理由呢?我看理由之一,就是起草宪法采取了领导机关的意见和广大群众的意见相结合的方法。……过去我们采用了这个方法,今后也要如此。一切重要的立法都要采用这个方法。这次我们采用了这个方法,就得到了比较好的,比较完全的宪法草案。”这部宪法既是领导机关的产物又是走群众路线的结果。

“五四宪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共和国宪法,它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中国近代关于宪法问题和宪政运动经验的总结,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成果。
yongbing1993 回复 悄悄话 《文革》时代中国没有技术壁垒





《文革》时代的中国没有技术壁垒,每个人为了新中国的建设都开动脑子, 人人都献计献策将知识和技术没有占为己有,更不存在金钱和利益集团的关系,国外的反共势力也无法能左右中国的发展之路,洋奴哲学遭到批判, 也沒有这么多洋奴才。

那个时代的中国从普通工人后勤人员到知名的科学家、学者,那个时代没有“专家教授高级人才”与“下级或初级人员”以及"工人或杂勤人员"的等级之别,在接到科研任务后广泛地听取各方意见, 进行研究讨论以及辨论, 拍桌子争论都行, 最后谁的意见对,谁提出的方案正确,就采纳谁的。

这就极大的调动了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使科学技术的研发从最短的距离获得最佳的方案和意见。同时,一个好点子,一项最新技术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全国得到推广和运用。如此便形成了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绩效。

综观全世界都不可能再有比这好的体制。回顾过去,当时的中国能够创造这么多、如此伟大的奇迹也就不奇怪了。

参加新中国建设的一个前老工程师,他参加过“两弹一星”的技术攻关过程,他说中国当时的技术力量,无论是就人员数量还是技术装备水平而言,都远远不如苏联和美国,但是中国从原子弹爆炸到突破氢弹技术的障碍,在时间上都反过来比苏联和美国短得多。他说取得这样的“奇迹”不是偶然的,根据自己的体会,毛泽东时代技术能够进步的关键奥秘有三个,而且这些奥秘是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都无法具备的。

第一个关键的原因是真正的技术民主。

他说,由于当时批判反动学术权威,报章上连篇累牍地严厉指责各种管卡压和专制学阀作风,因此,几乎没有什么人敢于以权威和老资格自居,在研究队伍内部形成高度民主的风气,大学刚刚毕业的学生和老资格的科学家可以同场辩论,有的时候为了争论技术问题通宵达旦,甚至拍桌子,邓稼先这样的老科学家也常常参与跟毛头小伙子的拍桌子辩论,这样充分的学术民主带来了思想和技术的快速进步。不仅加快了技术进步的速度,在这样的过程中间也加快了技术梯队的成长过程。

这个老工程师还谈到,当时由于人与人关系的普遍平等,许多社会和阶级的藩篱都实质上不存在了,一些老工人也参与拍桌子讨论,许多细节问题和工艺障碍也能够集思广益,结果使得整个的项目进程相对均衡,而不是局限于关键技术的率先突破,这就避免了后续试验中间细节引致的失败,所以当时许多项目的试验,几乎都是一次成功,所有的问题和隐患常常是在技术民主中间,已经得到充分的“鸣放”和重视,提前就有了很多的预案和设计。

第二个非常关键的地方是彻底地破除了“技术私有观念”。

这个老工程师回顾说,不管是什么样的研究机构,无论是他们花了多少心血得出的最新成果,只要持一纸介绍信,只要符合保密的规定,他们所有的最新成果都会无条件地呈现给你,而且没有一丝一毫的保留。这在任何国家都做不到。

技术创新如果联系着市场潜在利益,当然就格外需要保密,即便是仅仅联系着个人的职称和学术地位评价,相关人员也肯定有藏私的必要,但是在当时的中国,一切私有观念都遭到彻底批判,许多有助于巩固私有观念的评价体系都被破坏,所以人们能够空前地敞开自己的所得,公之于众。

这样,全国只要任何一个研究所,任何一个研究人员在技术上有了突破,其他的相关人员或者项目,都不再有必要进行重复劳动了,都可以无成本地共享最新的技术成就。

彻底破除私有观念,使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的技术大协作”成为可能,有限的技术力量和经费能够空前地节约和有效地利用,避免了许多可能的浪费。

第三个原因是几乎“如身使臂、如臂使指”那样的高灵敏协调机制。

这个老工程师提到,在卫星项目中间,有一个同步控制问题当时只能是用机械方式实现,这个就要求四个完全一样的小弹簧。项目单位反映到主管的聂荣臻元帅那里,说上海工业力量比较强,希望请上海的同志帮助解决。聂荣臻给张春桥写了个小纸条,张春桥给马天水打了个电话,马天水连夜召集上海几十个单位的老工人技师开会,一个校办工厂的老工人说他能够实现,回去之后连夜就把符合要求的弹簧做出来了,合计不到24小时。在这样的过程中间,没有任何一个人讲条件讲价钱,所以几乎没有耗费什么谈判时间和交易费用。

再说一个那时代的南京大学的老师,用现在的称号他可以称为"博士专家"又或是"特级教师顶级的知识分子"了, 可那个时代这样的高级人才和年轻工作的人一样都被称为老师! 那个时代的"老师"是受人人尊敬的! 他在1969年参与主持我国的电子计算机项目。

据他所说,项目立项完全不需要去找路子跑关系,国家直接按照当时的技术力量优势所在,甚至在没有事先打招呼的情况下,就拨给南京大学1000万元经费,指定用于电子计算机项目,项目办公室成立之后,不需要他去找江苏省委,而是项目立项的同时由国家指定江苏省委配合研究工作,无条件地承担项目的协调工作,许多电子部系统的七字头的工厂,就按照研究进度和要求来进行配合试验,江苏省和南京市的相关部门直接受项目小组的领导,结果是“产、学、研”的高度紧密结合。项目经费绝对不容许个人为私人目的动用,许多工厂在利用自己的技术和工艺积累基础上来参与这个项目,已经有的技术和工艺都不再重复投资和花钱。

计算机项目的背景是1963年毛泽东说要继续大跃进,不能老是跟在洋人的后头搞“爬行主义”,要尽可能地采用已有的先进技术,跟踪科技发展的先进水平,这个意见在三届人大上通过。

为此,中央科学小组、国家科委党组于1963年12月提出一九六三年至一九七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报告、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及科学技术事业规划,这个规划是在原有的1956-1967年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参照世界科学技术进展状况制定的,总的要求是动员和组织全国的科学技术力量,自力更生地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关键性的科学技术问题,在重要的急需的方面掌握六十年代的科学技术,力求在接近和赶上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道路上,实现大跃进。

这样在毛泽东时代政治上初步稳定之后,许多科学技术项目就分解落实到具体的研究机构,除了南京大学之外,清华大学也是计算机项目实施的重点单位,到70年代末期,已经产生丰硕的成果,清华大学当时的计算机技术水平,中国实际上和美国是基本同步的,后来由于这些项目和“运十飞机”的命运一样下马,这样我们国家在今天的关键技术领域,就被西方国家远远甩在后面。

清华大学在1970年代中期就拉出了单晶硅,现在反而不会了。前几年某研究单位以单晶硅立项,结果得到数千万的研究经费,最后是在美国去拉出单晶硅来结项的,事情竟然演变到这个样子,特别值得那些真诚关心中国技术进步的人们深思了。

当时中国能够以有限的技术力量,去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优势在于全国技术力量的无成本合作,有限的经费和人力资源能够集中使用,在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基础上搞集中突破,降低相互学习的成本并实现研究队伍的迅速成熟和壮大。

而中国今天的问题还在于,中国不仅落在后面,在市场规则急功近利的“短视”眼界里根本就丧失了追赶的动力,而且在中国技术力量和经费和西方国家有巨大差距的情况下,还硬要一味地抄袭西方的技术发展路线,这注定只能是产生“爬行主义”后果,一切有价值的成果都不可能产生在中国。
yongbing1993 回复 悄悄话 《高考》改变命运成了砖家叫兽



简单回顾一下《高考》的历史。

1905年,科举制寿终正寝,高考制度逐渐登上历史舞台。

新中国解放以前,主要实行的是各个高校自主招生考试,考生主要来源于有钱人家的子女。权力和资本寻租的空间是非常大的。

1950年,新中国开始继续延续解放前的高校自主招生方式。

1952年,新中国建立全国统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制度。

1966年6月1日,教育部决定招生工作推迟。《文革》中取消高考。

1970年,高校开始以“工农兵推荐入学”的方式重新招生。

1977年10月,走资派邓小平决定恢复高考制度。《高考》改变命运成了砖家叫兽。

从恢复高考制度刚开始,新中国前三十年间,为工人农民们扫盲,普及中小学免费教育,大多数工农子女都能上学读书。就是旧社会留下来的地富资本家子女也同样享受免费教育。

因此,《高考》开始人人符合条件都可参加。由于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的惯性,一直延续很多年。

如今大资本家等大富翁出现后,贫富差距拉大之今日走资派特色社会中,富者越富传代子孙,穷者越穷,阶级固化,生活在低层的平民百姓还有机会《改变命运》吗?富人们的小孩从几岁开始上私校,小学开始可以出国留学。而平民百姓可以吗?

1966年-1977年的这近12年的历史时间段,被后来的精英人士称为“取消高考”的12年,而饱受争议和批评。通常的说法是“毛主席取消高考导致教育荒废、人才断档,平民子弟失去上升通道……”这个论述其实存在一个极大的误解或者说歪曲抹黑。被如今中国的平民子弟失去了上升通道的现实证明了。毛泽东时代的阶层固化不严重,没有资本家地主土豪阶级。况且毛泽东共产党的上大学不是为了个人的《改变命运》。而是为生产建设的需要是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上大学。

1953年,北京一位参加高考的考生8门成绩只考了178分,该生平时成绩还可以,于是坚持认为试卷评分出了问题。暴露出来高考的成绩并不能体现考生平时的成绩,更与个人能力没多少关涉,特别是中小学生的考学负担过重。有考生高考成绩不理想,想要跳楼自杀的问题。四川一位家长更是在考前对学生说,“考取大学,你就穿新衣服上学去,考不取,你就拿着棍子和破锅讨饭去!”

1955年7月,教育部发出新中国第一份“减负”文件《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如今在所谓的“现代考试制度”之下,考生的负担根本没办法减下去,城市学校比农村学校负担重,一些高年级学校一周课时比规定超出5-10小时,多的高达24小时。

毛主席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中国前30年时间,一直致力于缩小三大差别(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体脑差别)。但新中国毕竟建立于一穷二白基础上的,为了快速发展起来,必须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然后再工业反哺农业。即便到毛泽东时代结束,城乡差别依然显著存在,虽然不像今天这么大。

毛泽东时代并不是后来所指责的“平均主义”,毛主席直到晚年仍然“耿耿于怀”的是“八级工资制”。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还存在大量的资产阶级法权,但坚持“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的“等级制”来,“就不对了”,毛主席在文化大革命中反复强调。要改!文革就是改!慢慢改!

新社会脱胎于旧社会,承接的是旧的法权,共产党人一开始也只能迁就现实,但未来的目标必然只能是缩小差别,而不是拉大差别。我们所熟知的毛主席关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六二六指示,就是针对城乡医疗资源分配严重不均的问题指出的。教育资源事实上也面临类似的问题。

因为客观存在的等级差别和城乡生活水平差距,知识分子不愿意到农村去,不愿意与工农结合,农村出来的学子也不愿回到农村,其结果就会造成农村教育资源与城市的不断拉大。这与社会主义公平的目标是严重背离的,旧的法权更是不断侵蚀着共产党和新生人民政权。建国初,周总理就发现了“干部子弟学校”的问题,并向毛主席作出了汇报,毛主席愤怒地指出,“废除这种贵族学校,与人民子弟合一”!

旧的考试制度、教育制度违背了社会公平。对于现存的考试制度能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需要的真正的人才,毛主席也是深表质疑的:“学制可以缩短。”、“现在课程多,害死人,使中小学生、大学生天天处于紧张状态。”、“现在的考试,用对付敌人的办法,搞突然袭击,出一些怪题、偏题,整学生。这是一种考八股文的方法,我不赞成,要完全改变。”、“旧教学制度摧残人材,摧残青年,我很不赞成。”、“烦琐哲学总是要灭亡的。”、“书不一定读得很多。马克思主义的书要读,读了要消化。读多了,又不能消化,也可能走向反面,成为书呆子,成为教条主义者、修正主义者。”

1966年4月,教育部召开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座谈会,很多人对考试制度提出了质疑,高考把学生当作敌人,公开袭击,定期袭击。高考助长学生死记硬背,不是引导学生活泼主动的发展。高考按平均分数录取,要学生门门功课都好。高考超出中学课程范围,高考出难题,学生家长抱怨。学生紧张,高考每年总有人晕倒,把学生考焦了。家长紧张。老师紧张,全国考生集中在三天考试,如临大敌,气氛紧张。高考三天决定命运,偶然因素大。考生填那么多志愿,只从高校出发,不考虑考生的实际情况!”这些论述即便放到今天,也完全是切中要害的。

1966年6月1日,中央批转了高等教育部党委《关于改进一九六六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请示报告》文件,随后,北京市第一女子中学的学生给毛主席公开写了一封信,指出现存的升学制度的问题:使许多青年不是为革命而学,是为考大学而钻书堆,不问政治……、“成名”、“成家”、“个人奋斗”、“走白专道路”。不就是为了“改变命运“,离开农村离开工厂到城里去。使许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而造成许多“特殊”、“重点学校”、专收高材生……把大批优秀的工农子女排斥在外。对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起到严重的阻碍作用……。在汇集了种种意见之后,教育部宣布:从1966年起高等学校招收新生的工作推迟半年进行。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看到:首先,对于现存升学制度的问题,当时政府内大多数人只要是从社会主义角度出发、站在人民立场,经过深思熟虑后都是有着共识的,“取消高考”不是毛主席“独断”的结果。第二,“取消高考”是一次积极而大胆的改革与尝试,它并不是要简单地给旧的考试制度画上休止符,而是要接着探索新的教育升学模式。

文化大革命重点是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效果究竟如何?毛泽东时代的教育革命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

1966年,由于随着无产阶级文革大革命运动形势的发展,中央教育部推迟全国性集中高考的招生工作的决定维持的不是半年,而是再加二年。随着无产阶级文革大革命运动大规模运动的结束,开始整批改的改革阶段,大学恢复招生的事宜也提上了议事日程。

1968年7月22日,《人民日报》刊载《从上海机床厂看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道路》的调查报告。报告指出,无产阶级文革大革命运动之后,这个厂的技术人员队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反动技术“权威”被赶下了台,实践证明,从工人中提拔的技术人员比来源于大专院校毕业生的技术人员要强。由此,调查报告提出了“教育革命的方向”问题,强调学校教育一定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毛主席为这篇报道的编者按亲笔加写了一段说:“大学还是要办的,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这段话加于刊文的前一天——7月21日。此后,各地相继仿效兴办这类学校,学制有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等,统称“七·二一大学”。

1970年,部分高校首先开始以“群众推荐、组织批准和学校复审”的方式,从有实践经验的工农兵及下乡知青中招生。同时,大批知识分子、知识青年下到农村去,大大提升了广大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文化水平和科学技术基础。

高校招生基本的处理原则是“社来社去、厂来厂去、哪儿来哪儿去”,杜绝将升学作为阶层上升、拉开阶层差距的渠道。断绝了阶层上升的渠道,并不是为了固化阶层。恰恰相反: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城市工厂实行“鞍钢宪法”,工人参与管理;农村兴办“社队企业”,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把农村建得跟城市一样好”——这样的做法,大大加速了三大差别的缩小,离真正的社会公平越来越近,不比治标不治本的“高考公平”强一千倍、一万倍?

这种全新的招生和教育模式,在1977年之后饱受诟病。那么,情况是不是真的那样糟糕呢?

电影《决裂》反映了当时两条教育路线的斗争,“马尾巴的功能”式的教育内容并不是工农群众生产斗争实践所亟需的。电影的内容放到今天,是要被知识精英嘲笑的。毛泽东时代结束以后,专业院校逐步被综合大学替代,简陋的土坯房被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所替代,专业课被大大压缩,“文化素质”课大行其道,生产实践被模拟实验所替代。这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林学专业的学生在黑板上“造林”、在纸上“育苗”……

不可否认,毛泽东时代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改革,即工农兵大学生主要强调的是偏技术、而非偏基础科学,强调的是实用性和可应用性,但这绝不意味着低水平! 虽然实施的时间很短不到十年,但也培养了大量工农兵学员和学员们在工厂农村发挥了作用。虽说走资派官方不想说,工农兵学员也不敢说有多光荣。是否可听听外国人怎么说。

1972年12月,美国物理学会的杂志《今日物理》(Physics Today)刊登了一篇美国科学家代表团到中国参观观感的报道,报道明确指出:“最近美国到中国的参观者发现中国集中于应用物理而不是基础研究,同时尝试使高等教育系统更加民主。”

报道对于当时中国在物理学方面的进步给出了高度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在应用物理的很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这是最近7个美国物理学家参观中国并且跟我们讨论他们的观察以后得出的结论。他们看到了集成电路生产,受控核聚变实验,超导重力仪,望远镜--各种各样的科学仪器——全部产自中国。”

美国科学家发现:“学生不是在大学接受训练。当学生被录取,他们只接受一年新生的学习。到目前这些学生是在他们的第三年(已经开始科研和生产实践)。学生不再从高中录取,而是必须在公社、工厂或者军队里工作至少两至三年。他们是从同龄人里,按照智力,政治意识和健康的身体挑选出来的,但最终决定权在大学。”“学生们非常关心他们自己对社会的贡献,和中国整体的进步。他们把他们自己的学习当作是他们可以为社会做贡献的方法。”“中国正在使科学训练,比之通常情况,比如美国,更加专业化……中国觉得这种方式可以快速的训练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

另外,参观的美国科学家还发现了一个全社会范围的试图使高等教育系统更加民主化的尝试。教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平等、更加友善,“已经没有考试了,而是代之以类似考试的课后作业”,“学生们现在有机会吐苦水,而不是像以前的教学体系那样。”

所以,那些对于毛泽东时代耽误了教育、耽误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指责是完全没有根据的。没有强大的科研实力和人才培养通道,毛泽东时代又怎么让新中国从解放初落后的农业国,跻身到世界六大工业强国的?

重视应用型技术的教育与研究,根本原因是我们比发达资本主义晚发展两三百年,服务于现代化的技术短板亟需补缺。而是基于当时的财力和人力水平,不可能大范围地支持基础领域的研究。当然,基础研究并不是不重视。例如,对于当时西方也是刚刚起步,在世界还处在非常前端的激光研究,毛主席在1963年指出,“死光,要组织一批人专门去研究它。要有一小批人吃了饭不做别的事,专门研究它。没有成绩不要紧。”这为今天中国的激光技术发展完全不逊色美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一个例子则是数学家陈景润,事实上,当时国家非常重视陈景润的研究,就连毛主席的夫人都曾亲自关心过问过陈景润的生活待遇问题。

在毛主席的战略视野里,务实性与长远性是兼而有之的!

完全可以预计的是,在四个现代化初步实现,物质条件、人才条件已经积累起来以后,基础领域的教学、科研必将迎来大发展、大繁荣,钱学森在晚年也不必发出“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大师级的人才”的天问了。

相信只要大家还能够尊重基本的历史事实,都能够对毛泽东时代的教育革命给出一个客观、准确的评价。进而,也应该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所谓的“毛主席取消高考”的历史了。请尊重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中成功的教育改革和实践。可以不学,但请别抹黑文革。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