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为

人世间所有事情的成败完全在于每一个人是否能够努力去尝试去想然后脚踏实地的去做!
个人资料
yongbing1993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毛泽东时代工厂实行车间医师制

(2023-03-26 06:14:06) 下一个

毛泽东时代工厂实行车间医师制

 

1954年开始在全国国营和公私合营厂矿大范围推广的车间医师制契合了这种需求。车间医师制通过将车间与厂矿医院紧密结合起来,对有效保证工人们身体健康、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卫生工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目标发挥了重大作用。

“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将消费的城市变成生产的城市了,人民政权才能巩固起来,城市中其他的工作……都是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

这样“不仅可以克服厂矿医疗卫生部门的忙乱现象,而且可以逐步从根本上改善工人的劳动卫生状况”。

转载《卫生何以服务于工业生产——新中国成立后车间医师制引入、运作与效用》作者:李彪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公众号

新中国成立后对工人们实行的的公费医疗制等卫生工作对工业生产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新中国成立后的毛泽东时代,面对建设国营工业化的目标追求,保证广大工人的身体健康进而保障工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无疑是国家卫生部门的重要贡献。对所有工人及其家属实行免费的公费医疗是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一大福利。

旧中国医疗卫生事业非常落后,民众的身心健康无从谈起。新中国成立伊始, 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即着手建立新型医疗卫生体制,并重视对民众卫生意识的培养。这一方面是出于国家建设需要的考量,另一方面也凸显了新政权的人民性。

学界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医疗卫生事业的研究明显呈现三个趋势:空间上多集中于农村地区,研究内容集中于爱国卫生运动、血吸虫病防治、除四害等全民性医疗卫生运动。研究方法上则多从社会动员视角切入医疗卫生运动。从社会动员视角诠释全民性卫生运动中所蕴含的现代性固然十分必要,但不容忽视的是,就卫生工作的初衷来看,其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指向十分明显,面对新中国成立后建设先进工业化国家的目标追求以及工人阶级在新政权中政治地位翻天覆地的变化,保证广大工人的身体健康进而保障工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无疑是国家卫生部门的重要工作。

1954年开始在全国国营和公私合营厂矿大范围推广的车间医师制契合了这种需求。车间医师制通过将车间与厂矿医院紧密结合起来,对有效保证工人们身体健康、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卫生工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目标发挥了重大作用。对此问题学界目前还鲜有问津,本文希冀在梳理新中国成立初期车间医师制的本土化改造及运作的基础上,揭示其如何实现卫生为工业生产服务的目的。

车间医师制引入中国的背景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正式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恢复和发展城市生产成为此时中国共产党在城市工作中的首要任务。中共中央对此保持着高度清醒,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明确提出在城市工作中“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将消费的城市变成生产的城市了,人民政权才能巩固起来,城市中其他的工作……都是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则进一步强调“所谓以城市为重心,基本意思就是依靠工人阶级,恢复和发展工业生产……城市中的一切其他工作……都应服从于工业的发展”。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精神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以迅速恢复与发展生产作为城市接管和开展城市工作的根本指向,顺利完成了对城市的接管,基本实现了“在城市和农村解放已有的生产力”,并开始着眼于“发展一切有益于人民的生产及其他经济事业”。随着 1953 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以及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生产、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成为国家发展的首要任务。

医疗卫生对工业生产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在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以下简称卫生部)组成之前,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卫生部于1949年 9—10月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卫生行政会议,明确指出“保证生产建设的有生力量,完成经济建设的伟大任务……已经成为卫生部门必须首先解决的重大问题”。

1950 年 8 月,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了卫生工作的三大方针,即“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在解释为何将“面向工农兵”作为首要方针时,会议指出:“工人农民人数最多,又是人民民主政权的基础和生产建设的基本力量”。

1952 年 12 月1—4日、8—13日又先后召开了第二届全国卫生行政会议和第二届全国卫生会议,卫生部副部长贺诚在第二届全国卫生会议的总结报告中指出:“卫生运动与生产任务结合的经验非常不够。卫生人员在工矿卫生方面的经验也极缺乏,对重要性的认识也还不够”,今后应注意“推行卫生工作必须与生产或其他中心任务相结合,譬如工矿、农村要与生产任务结合”。

1953 年 10 月,卫生部党组在进一步检讨四年来卫生工作的经验教训时指出:“四年来全国卫生工作配合了国家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但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忽视了对工业卫生的领导”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在未来工作规划中明确指出:“为了配合国家经济建设,保护和增进工人的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加强工业卫生工作。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基层卫生组织建设的重点应放在工矿。”

1954 年 2 月,第三届全国卫生行政会议明确提出:“开展工业卫生工作是当前卫生工作首要的任务,是保护和增进工人的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国家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之一”,会议决定召开第一届全国工业卫生会议,部署工业卫生行动。为保护与增进工人的健康,减少缺勤率,提高生产率,以保证生产建设任务的顺利进行。

1954 年5月,卫生部召开第一届全国工业卫生会议,检讨了工业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缺点,制定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面向生产,依靠工人,贯彻预防为主”的工业卫生方针,明确提出“推行车间医师制等先进制度”。

为贯彻第三届全国卫生行政会议和第一届全国工业卫生会议的精神,卫生部决定在全国国营及公私合营厂矿推广车间医师制,作为开展工业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随即明确要求“各厂矿医疗卫生部门应当像学习苏联国家经济建设经验那样,认真学习和推行苏联的先进保健组织和保健工作经验,认真学习研究车间医师制这一苏联工业卫生的先进经验”,因为“苏联工矿企业的车间医师制这一先进的工作方法,对保护工人健康、保障生产上是有着重大的成就的”,苏联实行的车间医师制,“通过车间医师可以把职工、车间保健站、门诊部和住院部密切地联系了起来,它不仅可以减少疾病,早期发现患者,使患者适时地入院治疗,并早期发现致病原因,来减少或消灭疾病,也消灭了那些因为门诊部和住院部分立所造成的医疗预防方面的间断和隔阂,确实使医疗预防工作完整地做到了有系统、有组织、有计划”。

这样“不仅可以克服厂矿医疗卫生部门的忙乱现象,而且可以逐步从根本上改善工人的劳动卫生状况”。根据“中央卫生部和工业部门卫生机构的调查,不少厂矿是有条件学习和推行车间医师制的”,所以,“迅速选择重点厂矿医疗卫生部门,学习和推行这一先进的工作方法,是克服上述目前工业卫生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进一步贯彻预防为主的一个主要关键”。健康报社在 1954 年《庆祝五一劳动节》的社论中进一步呼吁各厂矿负责人对“车间医师制这个先进的工作方法,应提高到政治原则上来认识”。卫生部也希望各厂矿“根据现有人力、条件,在短时间内逐步推行车间医师制”。

车间医师制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各项工作需要服务于工业生产的大背景下引入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不仅明确了城市工作是党的中心工作,还进一步指出城市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恢复和发展工业生产,其余工作都是为其服务的。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迅速恢复,于 1953 年进入大规模工业建设阶段,如何将卫生工作融入社会主义建设伟大目标成为卫生部门必须考虑的问题。为此,卫生部在明确卫生要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工业卫生是卫生工作的首要任务,至此,车间医师制作为苏联开展工业卫生的先进经验就被引进到中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