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就是不通则疼

尽管没有学医的背景,中年之后,大多数人多少都有给自己当医生的经历。愿意分享自己的经验给北美的同龄人。
正文

第二件事。这个世界上本没有“中医“

(2017-03-04 04:43:16) 下一个

“中医”曾经就可能是”江湖骗子“。从记事起,奶奶就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和爸爸一样,她从没有主动提起过爷爷。但从她身上,能看到爷爷的影子。比如,便秘时,她半夜起来喝点猪油。比如,她用烤热的砖治好了我幼年的脱肛。再比如,家里养的鸡感冒时(多时有十几只)萎靡在地上,她把鸡抓起来,用针尖挑破鸡脖子靠近耳朵的地方,再扔到地上。一会儿,鸡就爬起来,喝点水,就好了。还有几只不起来,她再用针尖挑破它们的腋窝,看到大滴的黑血后停一会儿再扔开。后来也都好了。不过,鸡蛋产量影响很大。奶奶处理生活中的小毛病明显比爸爸知道的多,因为有效,我也记住了一些。她曾说在常州有亲戚我也记住了。多年以后,我去常州出差,突发去看看老家的想法。事前多方联系,到常州后,还真找到了隔了不知多远的堂兄。我们谈了两天。以下是我的归纳。

(一)早年的”中医“基本是”“聪明的懒汉”。不干农活也能赚钱。爷爷的祖辈也是靠“行医”,季节性外出赚钱的。他们在本地的评语大多不正面。因为不干农活,总是在屋子里捣鼓一些没人知道的东西。没大钱,但常常有吃有喝。(二)他们都是从“江湖”做起。受交通的限制,绝大多数“江湖郎中”的活动地域范围并不很大。能做到御医或是能搭上胡雪岩那样的”巨商“是异数(三)他们的生存非常艰辛。沙家浜中有一段戏。说的就是夜里了(如果不是深夜),外地的”郎中“还在路上奔波。(四)他们”行医“时都自吹自擂。如,还是沙家浜的那个“郎中”就自报,“常熟城里祖代名医(大城市,又是外地,无法验证)”。“听我的话,吃我的药。说的不对,分文不取”。(五)“郎中们”都设法发明自己的”方子“,制作自己的“灵丹妙药”。 并仔细珍藏。无奈大多数人没有文化,能写出来的并不多。如果“方子”遗失,很容易倾家荡产。我爷爷的家业就是因为自己“祖传”的方子,被相识多年的“江湖朋友”和孙子的“家教”所窃而败落。(六)“江湖郎中”成为“江湖骗子”的很多(有续有时间再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