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的云

没有方向,没有目标。
飘去飘来,潇潇洒洒在九霄。
从不算计,从不寻找。
管他明天化作春雨,还是冰雹。
个人资料
幸福生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解字】谈“情”说“爱”

(2023-07-04 09:48:23) 下一个

谈“情”说“爱”
文/幸福生

“情”,从心,青声。小篆为左“心”、右“青”,汉代也出现过上“青”、下“心”。发于本心谓之情。“情”字几千年来唯一的改动,是心字变成了竖心旁,看来人之情长,亘古未变。

“爱”字可就大不相同了,没等到海枯石烂,就几经变迁。

“爱”,会意字,有两个类似的本字,一个是由“欠”和“心”构成,另一个由“旡(jì)”和“心”构成。“欠”和旡”均为坐地张口的人,“欠”口”朝左,“旡”口朝右。张着大口的人,手抚怦怦跳动的心,明明白白我的心,我要告诉全世界,我的心里只有你,我是多么多么爱你!

“?”是“爱”的早期本字之一,读音也一样,在先秦的文字中普遍使用。秦始皇统一文字,启用了”爱”的另一个本字,并在下面添了只足(夊),成了繁体字,“愛”。长了腿的爱,把“爱”上升成一种行动。

有专家认为,下方“夊”属于赘余部件,和行走动作毫无关联,无非是画蛇添足。我宁可相信《说文解字》。对“爱”这么重要的字,字圣许慎的解释一定是认真的。如果“夊”果真是赘余的话,那我就更佩服字圣了。在两千年前,就对爱有如此独到见解的字圣,也一定是大彻大悟的情圣。爱不能藏在心中,也不能停留在嘴上,爱要付诸行动!

“情”和“爱”两个字,在甲骨文中都还没有,“爱”比“情”略早,是在战国时代的金文中发现的。而我们的先人,早在甲骨文就创造了“心”字,不仅代表心脏,更是思维、思想、感情的源泉。

顺便说说“心”,象形字。始于心脏的轮廓,慢慢地心的形状消失了。大概是心形太不适合方块字,便抽象到心脏中的血液。“心”的重点在代表血液三点上。“心”有三个形态,心字底,竖心旁,还有一个就是用在“恭”和“慕”等字下面的“?”。

情不改,爱易变。简体字“爱”没了“心”,汉字简化者背负着沉重的责难。其实,繁体字“愛”的“心”和“夊”演化成“友”,也是由来已久的,绝不是心血来潮,汉字简化只是最后的一环。“愛”中的“心”是一点点淡化,变成一横,一点,最后一滴血,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也就是说,从两千年前开始,人们对爱就渐渐地不怎么用心了。或者说越来越冷静理性,趋于友爱,不再靠热血沸腾,砰然心动。爱得有理有据,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心如止水,离浪漫渐行渐远了,再不会小鹿乱撞了。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类的发展也是如此吧,如果秦汉是少年的血气方刚,唐宋是青春的风华正茂,我们今天便是中年的老成持重了。五千年文化的沉淀,让每一个人都“曾经沧海难为水”。

“爱”不仅失去了“心”,同时也丢掉了“夊”,下面支撑爱,引领爱的行动,取而代之的是“友”,志同道合,相友为爱了。

喜怒哀惧爱恶欲,乃七情,生之俱来。遗憾的是,“爱”失去“心”之后,在七情中只有“怒惧恶”还有“心”了,也就是说,初心未改只剩三个负面的情绪。一个简单的例子,阴暗、丑陋、甚至变态的作品,被世人追捧。我们的“心”都去哪儿了?

现在不时兴谈情说爱了,叫交友,要有攻略,要动脑筋,勿动真心。反正爱已无心。

情与爱皆从心,如果说情即心之所用,那么爱就是心之妙用。心之妙用,何以无心?

今天的谈“情”说“爱”,不求爱里添心,或许能让你找回一点心动,哪怕是短短的一瞬,哪怕只是一点点,像蒋公的这幅“亲爱精诚”的爱字足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