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黄石公园的北美野牛

(2012-12-09 14:47:28) 下一个

01



在黄石国家公园,最常见的动物莫过于北美野牛了(Bison)。草地,水边,山坡。。。一群群到处都是。头两天还觉得新鲜,后来想不见到都不容易了,呵呵。

02


03


04


05



成年的野牛,体重可达1吨多,是黄石公园里体型最大的动物。但是他们可比看上去的样子灵活得多,不但奔跑的速度快(可达每小时近60公里),而且动作敏捷,能轻易地跳过标准的铁丝网篱笆。野牛被激怒时也会攻击人类。黃石公園今年曾有一群遊客碰上一頭野牛,便趋前企图触摸。野牛突然发怒,追趕現場的遊客,所幸有驚无險无人受伤。我在国家地理频道的节目中曾看到过一名游客被激怒的野牛挑入空中的惊险镜头。公园的Rangers经常会警告游客不要靠近野牛。从1978到1992年的14年间,黄石公园被野牛伤害的人数竟然是被熊伤害的四倍多。


06



07


08


09


10


11



北美野牛也和印第安人一样,是从亚洲大陆经白令海峡的陆桥迁移到美洲的,曾经遍布从加拿大的阿尔伯达直到墨西哥湾广阔的北美大平原地区,数量达几千万头之多。南北战争之后,白人开拓者开始大量西进,也对野牛大开杀戒以获取牛皮。猎杀后将皮剥下拿走,没皮的死野牛则尸横遍野任其腐烂。美国北美野牛的数量从1800年的六千余万头迅速减少到1900年的不足八百头。白人开拓者的暴行彻底激怒了印第安人,因为这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还断绝了印第安人重要的食物来源。他们祖祖辈辈都是依靠野牛生存的。印第安人拿起了武器为家园,为生存而战了。但是,他们遭到了北美野牛一样的几乎是灭绝种族的屠杀。残留的幸存者被迫迁入了印第安人保留地。北美野牛直到1905年美国立法保护以后才得以恢复繁衍,但印第安人则永远失去了他们的家园。

12



北美野牛的主要群体由雌牛和幼牛组成。雄牛只有交配时才会回来,平时则是当甩手掌柜的,有家不回,跟别的雄牛群聚组成光棍儿俱乐部到处游荡。北美野牛伟岸的体型,骇人的蛮力,加上头顶的那对儿利角,使其鲜有天敌。即便是熊,也只敢偷袭幼牛。

13


14


15



但是狼群却是野牛的宿敌。看过一部片子,一群野狼(十几只)在雪地里攻击一群北美野牛(十几头),经过长途追逐反复攻击最终得手放倒了一头。这一过程惊心动魄,被放倒的那头野牛也曾拼死抵抗,并把一只狼像挑破布袋似的挑入好几米高的空中摔了个半死。狼群的攻击目标十分明确,就是把牛群中最弱的那头想方设法与牛群分割开来加以攻击。但牛群的抵抗却毫无章法,既无有组织的防御,更无有效的反击。被攻击的野牛全力反抗时,其他的牛只鲜有上前援助者,多在远远地旁观。当那头野牛被狼群放倒后,只见一头体型庞大的野牛(似乎是领头牛)发疯似的冲了过来,狼群迅速散开躲避。我还以为它终于出手相助了。谁知它冲过来之后却给了已倒地那头的牛狠狠的最后一击,使之失去了最后的抵抗能力,之后便扬长而去。狼群随后一拥而上,尽情地开始了它们的牛肉大餐 。悲哀!这不禁让我想起《狼图腾》里描写的蒙古草原上的儿马子。如果北美野牛群里随时都有像儿马子那样的伟丈夫环伺在侧,狼群怎敢轻易对之发起攻击并轻易得手。

这群野牛,拖家带口,正在横穿马路。两个方向的车都停了下来为之让路,耐心地等待。这是黄石公园里很常见的现象。公园的Ranger也赶到了,忙着指挥交通,并防止游客靠近野牛,有时甚至还不让游客下车拍照。

16


17



当年,黄石公园也仅在某个角落里残存着23头自然状态下的野牛。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现已经繁衍到了五千多头。加拿大灰狼也被引入了黄石公园。野牛与狼群的生存斗争还将会有声有色地继续下去。


18


19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我见青山 回复 悄悄话 回复苏乡门地的评论:

多日没进来了,才看到苏乡的留言,迟复为欠。祝你全家蛇年如意,身体健康!

也给石库门拜年了!
苏乡门地 回复 悄悄话 给青山拜年了!
苏乡门地 回复 悄悄话
说到野牛迁移,Bison跟川藏一带的牦牛,看起来几乎一样。

牛角似乎不如牦牛的好看。 除了黄石,蒙它拿一带应该还有一些吧。

又到辞旧迎新的时候了,来看看青山,预祝新年吉祥!
我见青山 回复 悄悄话 回复石库门的评论:
此处无牛胜有牛。呵呵,谢 石库门欣赏。Happy Holidays!
石库门 回复 悄悄话 #5 的野牛最好看~~ ~~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