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曲终个不见,月转花梢

误人犹是说聪明。成阴结子后,记取种花人。
正文

且歌且行7:歌唱王成---《英雄赞歌》(修订了音频)

(2016-10-04 03:23:32) 下一个

采用的是电影原唱、女高音歌唱家前辈张映哲的原声伴奏消音。

然后因为太喜欢这首激情四射的歌(我认为它是“红歌”中的摇滚)了,又整了个清唱(干嚎)版,清唱的好处是可以把副歌“战旗美如画”也给唱了!清唱的好处是可以把副歌“战旗美如画”也给唱了!我觉得副歌比“我的祖国”里的副歌还要好听,不唱就白瞎了。我在国内念大学的时候有位对我特别好的老师。她家在新疆。她跟我说,她爹就是志愿军。老先生的那个团在朝鲜战场上打得最后只有三个人活下来回国,太惨烈了。回国以后又被“王胡子”王震召唤到新疆兵团垦荒。唉,那一代中国人哪,什么挑战什么苦都赶上了,怎不叫人百感交集。每次吼这首歌时候都会想起当年的这位恩师。

 

 

是出现在电影《英雄儿女》中的一首歌曲。相关剧情是:王成英勇牺牲之后,全军开展了学王成的运动。 王芳得知哥哥王成壮烈牺牲后,想以歌唱的方式缅怀并寄托自己对哥哥的思念和崇拜。当她在创作中遇到困难时,部队首长也介入到歌曲的创作中,《英雄赞歌》在曲折中诞生。张映哲同志是歌曲原唱。

 

《英雄赞歌》
词:公木 曲:刘炽
烽烟滚滚唱英雄,
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

晴天响雷敲金鼓,
大海扬波作和声
人民战士驱虎豹,
舍生忘死保和平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英雄猛跳出战壕,
一道电光裂长空,裂长空
地陷进去独身挡,
天塌下来只手擎
两脚熊熊趟烈火,
浑身闪闪披彩虹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一声呼叫炮声隆,
翻江倒海天地崩,天地崩
双手紧握爆破筒,
怒目喷火热血涌
敌人腐烂变泥土,
勇士辉煌化金星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巴金故居
巴金故居
武康路113号是巴金的家。在这里,巴金度过了自己的后半生。这幢低调的花园住宅曾出入过众多中外作家及各界名人。这里见证了一代文学巨匠后半生的生命历程和20世纪下半期中国文学的风风雨雨,并留存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文学不同时期的记忆。
2011年12月初,巴金故居向公众敞开了大门。四面八方的人们争相涌来朝圣文学巨匠的家。武康路113号建于1923年,是一座独门独院,环境幽雅、舒适的花园洋房,它由一栋主楼、南北两栋小辅楼和一个花园组成,总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左右。这幢花园住宅散发着安静、祥和的气息,掩映在绿树丛中的主楼是一座假三层英式花园住宅,其正面外立面呈金字形,灰色细鹅卵石的外墙,装饰简洁,绿色百叶窗,暗红色屋瓦显示着低调的华丽。这里最初的房主是英国人毛特•宝林•海(Maud Pauline Hay),后曾作为苏联驻沪领事馆商务代表处,1955年经陈毅市长特批给巴金。当年9月,巴金一家迁入并在此居住了长达半个世纪。在这里,巴金写下了小说《团圆》(后被改编成电影《英雄儿女》),散文集《倾吐不尽的感情》、《赞歌集》,翻译了《往事与随想》等文学名著,被誉为“讲真话的大书”的《随想录》也完成于此。
如今,巴金故居修旧如旧,完整地保存了一代文学巨匠的生活环境、工作场景等历史和人文氛围。故居的外立面、屋顶恢复了原有的色泽样貌,屋内原有的木门、木栏杆、木楼梯、吊灯装饰及金属门把手等也均予以保留。巴金会见客人的沙发、写作的桌子、书橱、家具等全是当年旧物,步入其间,仿佛感受得到巴金的气息。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