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公众号文章写作技巧(ZT)

(2019-04-26 11:41:45) 下一个

(以下为卢克文工作室内部会员群“青云会”第一期分享的录音转文字,本期嘉宾是卢克文本人,讲述了公众号的成长过程和写作技巧,文章比原录音略有删节)

 

我们现在正式进入讲课时间,现在讲的第一个内容是回顾一下这个公众号到底怎么做起来的,因为很多人都好奇我这个公众号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我有很多小细节没跟大家讲过。今天第一堂分享就坦白无私的告诉大家。

 

我本来没有想写公众号的,我觉得写作应该会很穷,这是我多年以来深深印在我脑海里的一个印象。

 

大概是2018年九月份到十月份吧,那是因为卡舒吉案,大家都知道是土耳其的沙特大使馆卡舒吉被杀,这件事情引起了我个人极大的兴趣,那我就开始到处去找资料啊,发信息呀,慢慢慢慢地把这个事情给挖出来很多细节。

 

在挖出了卡舒吉案的细节之后呢,我就去整理了整个沙特,美国以及土耳其之间的恩怨史,有这中间的过程中,我突然发现埃尔多安是一个像曹操一样的奸雄人物,这个人物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我就把他整段的生平进行了一次整理,这就是我后面的那篇文章,叫《埃尔多安的牌局》。

 

20181228号发表的这篇文章,这篇文章是我的第一个高峰,就是写国际政治的第一个高峰,因为做了很大量的知识储备,这篇文章也把整个的中东的一些故事,格局,完全都穿在一起了,是下了很大的心血在写的,20189月就是因为当时卡舒吉案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我开始在朋友圈一直跟踪报道埃尔多安,以这个人为主,围绕着埃尔多安在报道。

 

大概在朋友圈报道了2个多月之后,因为这个事情是一条很长的线。美国,沙特,土耳其,包括周边的中东其他国家,我就穿在一起,忍不住开始写国际评论,我当时没什么事做,就每天在朋友圈分析国际事件,预测各个国家的一些事情,我完全是抱着个人兴趣和爱好在写,因为男人对于国际政治的兴趣,就好像女性对包包的兴趣一样,是天生的,是刻在我们血液里的,无法改变的事情,我就这样大概写了两个月,就发现有很多人经常去翻我的朋友圈。

 

我发现那些翻我朋友圈的人呢,主要都是一些事业有成的男性,所以我觉得这事挺有趣的,就觉得好像做了沟通纽带,他们都觉得我可以写公众号,然后我发了一条朋友圈,我说你们有多少人到底在在看我写国际政治------因为那时候我是一长段一长段的,这些都写在朋友圈,没有组成文章。我问他们到底有多少在看啊,看的人能不能就点个赞啊,结果有将近1000人点赞,这个事情给了我很大的一个鼓舞,我想了想,我决定开始写公众号。

 

因为这个原因推动了我,我就决定从201812月开始写公众号,我的第一篇文章是20181215号,推出的是《为什么欧美要狙击华为》,讲了华为因为冲击欧美的高端通讯行业而被围攻的事情。然后在四天以后写了《人民币与美元的战争》,前两篇文章阅读量都达到8000左右的阅读,算是开张大吉,这时候我嗅觉感敏的土豪朋友都打电话来问我要不要投资了,就这样,慢慢地开始写公众号了。

 

也就是说,我进入公众号领域完全是一个偶然,是我自己对卡舒吉案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开始关注国际政治,然后被亲友们不停地翻看,之后他们鼓舞我说,你去写公众号吧,我看到很多人都这样说,那我去写了,所以我在1215号就开始很不要脸地写公众号,到现在为止才刚好四个月多一点点。

 

我写公众号的第一个高峰呢,就是《埃尔多安的牌局》,把前面所有积累的国际知识进行整理,综合,这篇文章让很多一些老读者都很喜欢,过春节前也有一篇文章还不错,就是《中国石油战略》这边也还不错,但还没有到达那种高峰的地步,过完春节之后,我休息了大概十天时间,我就花了很多很多的精力,看书啊,整理资料,花了好长好长时间整理,然后这个时候就写出了《中国国运30年》,这篇文章是我第二个高峰,因为这是我的第一篇真正的破10+阅读的文章。

 

在《中国国运30年》之前,我还写了一篇《朴正熙:改变韩国国运的人》,这篇文章比较枯燥,但是这篇我下了很多心血,而且我个人是很喜欢这篇文章的,它的质量很高,能够看到一个国家从农业型社会。成长为工业型国家的过程,我在写这篇文章,自己感触也特别深,因为世界上能够转型成功的国家,几乎就只有一两个,就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能够转型成功的,从农业国家变成工业国家,非常强盛的工业国的,就那么两个。加上中国,韩国可能就那么几个,所以我写这些文章的时候心情是非常非常满足的,这篇文章关注的比较少,但我个人很喜欢。

 

中间写公众号是非常痛苦的,你们不知道当中痛苦,我跟自己说,一定要先写好文字量再去做推广,而且我给自己制定了2019100篇高质量文章的一个计划,以政治为主,以经济为辅,所以我的重心还在写文章,推广上这个事情做的还比较少,我一个人在自己家的书房写作,写一段时间,就休息一下,每次写完一篇长篇必须休息一天,因为大脑感觉损伤很厉害,好像脑细胞被吃掉了一点。

 

中间我推广了很多次,效果也不是特别好,我的主要阵地就是公众号跟知乎。发完公众号就在知乎发文,在知乎上还出现了几篇点赞特别高的文章,比如《中国石油战略》,收藏也很高很高,你们可以去知乎上看一下。

 

我现在没在知乎发,因为太辛苦了,事情太多,我把其他平台暂时都放放下了,就有读者骂我,说我忘恩负义,说我现在不去知乎发文章,因为实在忙不过来。我后面还是会叫我的助理去发的。请知乎的读者不要那么愤怒。

 

我的公众号流量增长,唯一的来源第一个是朋友圈,大家转发,第二个就是知乎上的流量,但是知乎上流量其实很少的,你们不要以为我在知乎点赞很高,就会很多人关注我,我可以坦诚的告诉大家,数量很低,每天从知乎上过来的流量,关注我公众号的流量只有50100之间,是非常可怜的,那时候花很多很多精力去写文章,一天的关注人数有时候只有50个人,我也在我的朋友圈发过,那时我的心情是心情是非常沮丧的,因为我耗费了大量精力去写文章,结果关注的还是很少。

 

那个时候我整个公众号的关注量,爬得非常非常慢,写了大概三个月时间吧,我的整个的公众号的粉总粉丝才18000人。而且突破一万的时候我还很开心很开心,给大家发红包庆祝,后面发生的也是没想到的事情,但是还是一直在坚持着,我一直跟自己说,质量第一。

 

我当时就抱着这种想法,推广看缘分,我就好好写文章就行了。

 

大概是在320号左右,我决定回一趟湖南老家,所以那个时候你们看我写的一篇文章叫《普通湖南农民的经济数据》,还发了一篇散文,因为那个时候是我的休息时间,所以没写长文,那时刚刚写完《中国军工逆袭史》空军篇跟海军篇,很累,然后我就回湖南,一个是给我妈上坟,一个是想稍微休息一下。

 

我这段时间又得到了充足的休息,我发现我的规律了,只要得到充足的休息,我就能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接着我就写出了你们都知道的《文在寅的复仇》。这篇大概是324号发的。

 

这篇文章有一定的侥幸程度,不,应该是很大的侥幸程度,因为李胜利的事件,当时炒得纷纷扰扰的。这个文件被微博很多吃瓜群众疯狂传播,导致我的公众号突然一下红了,红了之后,我足足有六天没有发文章,当时每天在后台留言的人数已经让我回不过来了,根本就应付不过来,大概就一篇文章吧,增加了20万粉。

 

从这个事情开始,是我公众号的一个分界线,我所有的文章,就没有一篇低于10+,如果我一直用知乎引流,我当时的想法是这样的,我今年一年应该要做到10万粉吧,我只要坚持在知乎上慢慢的引流,那我就做吧,我这个人性格是从来不怕路远,我就怕走错路,我不怕困难,我就怕走错方向,我相信慢慢做,慢慢积累这个事情一定能成功的,这是我个人的性格,所以当时我才决定慢慢写下去,感觉这个事情又好玩,能积累,就做吧,也只想过完2019年有10万粉就可以了,那我也挺开心的啦。

 

如果让我总结这四个月。整个微信从无人问津,就亲友团在这里一直帮我转,以及知乎上过来的一些粉丝帮我转。我发自内心的说一句,我真的没有想过会突然好起来,也没有想过。突然一下就每篇文章都能10+了,本来是想到年底的时候,10万加可能是正常的,它有很大的偶然因素,但是还是从这个事情上面,大家还是可以看出一些道理,就是真的幸运会奖励勤奋踏实的人,你必须先勤奋踏实,运气才会来奖励你。

 

我不是在给大家灌鸡汤,这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因为我也很沮丧过,我自己曾经写作的过程中很沮丧过,我觉得这个产出太慢,但是我还要坚持,运气来的时候,他还是会偏向选择已经准备好的人,你为他付出了很多,已经准备了那么多,从那篇《文在寅的复仇》火了以后,进来看我公众号的各位读者们,都会经常说这样一句话:

 

我进去你的公众号,看了五个小时才出来。

 

有很多文章太长,长篇报道阅读要看很长很长时间,一般的情况下是五个小时才会出来,我在后台看到很多很多感人的留言,很是感动,比如有些刚刚生完孩子的,还在坐月子,就每天捧着说看这个公众号,听到就特别幸福,还有些说,上飞机前看我的工作号,下飞机凌晨三点了还在看,一直看到凌晨六点,第二天上班都没办法去上了。我的内心特别温暖,特别特别温暖,就那时候觉得想做好这件事情,写公众号变成了一件很有责任感的事情,很幸福的事情。

 

所以我就决定这个事情要更加认真做,才对得起那么喜欢你公众号的读者,决定后面要更好的运作。

 

这就是这四个月时间我公众号的成长经历,每一句话都是真真实实的一个个人的成长经历,心理路程。

 

没想到四个月会做好它,我本来是已经下定决心了,想通过三年时间做好他,在今年11号,罗振宇在深圳《时间的朋友》的演讲现场,我当时在现场立的这个人生目标,就在朋友圈立了个flag,我三年之后一定要成为这个行业的中高层,我这个人性格还是比较踏实一点,没想过要马上有多好。我当时这么想,用三年时间吧,慢慢冲,总会在这个行业出人头地的。

 

上面讲的就是这个公众号的回顾,我全部讲完了,我们现在开始进入下一个主题,大家都很想问的就是你写作技巧是什么,怎么样去写好一个公众号,所以现在我开始给大家讲一下。我是怎么去写公众号的,我的写作技巧,写作方式是怎样的。

 

我自己把它归成有四点,就是我跟别人不同的地方,第一个是风格这一块儿。

 

你想自己的公众号肯定有自己的风格,你不能跟别人一样啊,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温度的,千万不要用公文式的写作,我看过太多公文式的写作了,我特别想要讲一件事情,国际政治是世界上顶级智商较量,就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一群人,用他们的大脑去进行政治斗争,是世界上最凶险的,最有趣的政治斗争。

 

世界上最优秀的一群狠角色,再用最高智商进行对决,这么有趣的事情,为什么经常会有些人写得干巴巴的呢?

 

你看看每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你看看埃尔多安这样的人物,你只要看他一眼,看看他眼睛里流露出来的凶狠眼神,就知道这人是从死人堆里面爬出来的,他在这条路上不知道要干掉多少人才能爬上去,上去之后又不知道干掉多少人,才能够站稳那个位置,有这么丰富经历的一个人物,这么立体的一个人,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我看过的文章里面,个个都写得干巴巴的,我是非常反对这样写东西的,你写一个人一定要有血有肉,所以我的风格就是人是有温度的不能用公文式写作

 

你们看到的这些国际人物,有的人是非常奸雄,有的非常温情,比如像文在寅这种文章的温情和热血,中国人特别的能理解义气这种东西。还有就是朴正熙冰冷的,残暴的,但是心里面确实还是想推进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进程,有的人冷,有的人热,有的人是燃烧的,所以写人一定要有温度,我特别想说一句话:

 

人物比故事更重要(划重点)

 

故事是服从于人物的,当你把人物立起来之后,这个人物一出场,你都会有冲动,觉得自己充满了感动,他就很喜欢这个人,就是你好像看到你最喜欢的那个人,他走过来,他要做什么事情并不重要,你都很喜欢他,所以人物比故事更重要。

 

大家看我的写作风格,很多人都说我的写作风格是很像当年明月,对,十几年前,2006年,当时明月在天涯论坛连载的时候,我就在看他的《明朝那些事》,但是这个风格。应该是这么说,这种风格最最正确的说法,我个人觉得应该是古龙风格。

 

古龙是台湾的武侠作家,古龙的这种风格,是从日本的武士道小说,跟西方短篇小说里面提炼出来的。

 

我在写文章时,有很多长句短句结合,但你们看其他的人写国际政治,他们都不会这么写的,就平铺直叙,或者是一大片一大片下来。我在写的时候,都是长短句结合一下,就像两种兵器交替使用,你们说的当年明月的风格,古龙的风格以及日本小说的风格,其实都是从现代诗延伸过来的,有点像写诗一样,因为现代诗的短句里面充满爆炸的能量。诗歌的短句是最有能量的。

 

所以现在你们看到这种风格,其实最最源头还是现代诗,比如说文在寅那篇,最后结尾那一句:

 

大哥,我来了。

 

大家说这个很感人,这个其实就是从诗歌里面就延伸出来的。所以我的写作风格,就是源于古龙,但是古龙这种风格,源于现代诗的长短结合。

 

第二个问题就是通俗性,就是写作的通俗性,我看过大量的写经济类的文章,也看过大量的写国际政治的文章,我很想跟他们说一句话:

 

各位很厉害,但是各位不会说人话。

 

这些文章都用了大量的专业术语,你们有没有想过,想看这篇文章的人根本就看不懂,尤其是经济类文章,各种专业名词用的满天飞的经济类文章,这个让读者很难受的,因为读者每看到一个词,他就要去百度一下,这种经济名词是专业的经济人士之间用的,你一定要用通俗的语言把它说出来。

 

你们要体谅一个不懂的人,他其实是充满渴望的,想听懂你在说什么,普通民众想听你说什么,但人家并不是学这个专业的,就算人家本科学历,但是人家学的可能是艺术呢,人家对这个很感兴趣,就是想听懂,能不能说点让他听得懂的?我就尽量避免说专业术语。

 

听懂,比装逼更重要。

 

我们都知道白居易写了一首诗,写完以后就要念给普通老太太念她听,普通老太太听得懂的,就觉得这是个好诗,你千万不要觉得我这首诗,业内人士听得懂,那我就觉得好,一定要有通俗性,一定要注重通俗性,这是我个人非常看重的。

 

就是刚刚写的这篇伊朗的文章,今天有人跟我说,你怎么可以写:以色列叫美国的财团爸爸,这种词太不严肃了,其实我看完之后,觉得挺悲哀的,我真的不会写很严肃的词吗?不,我故意这样写的,因为你这样写,别人才会看得懂,别人才会有兴趣读下去,别人会觉得很亲切,你要懂得别人的认知,你要懂得市场化,而不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写东西。

 

所以我一直都是很注重说人话,说大家都听懂的话,说有趣的话,我写文章尽量感情充沛一点,这就是通俗性。

 

第三个大点是我的叙述方式。我的叙述方式跟别人完全不一样,有些读者看了我几个月的文章,一看就知道文章是不是我写的,《中国军工逆袭:尖端武器篇》,是一位军工博士帮我写完,我自己修改了一整天,但是有些老读者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不是我写的,因为我的叙述风格已经完全成形,特别是语言之间的节奏感,我的长短句结合,是怎么出招的,他们很熟悉了,这些读者太厉害了,一读就读得出来。

 

军工博士他不让我说他的名字,是我跟他说,你帮我写这篇文章,然后告诉他大概方向,写完之后我买下文章版权,又修改了整整一天,把它修改成我的风格,但是还是有很多优秀的读者一眼就能读出来,很厉害,我在后台就拼命夸他们,我说你们真优秀啊,这位军工博士,水平很优秀,有些地方学我的风格已经学得非常像了,但还是能被人读出差异来。

 

我的整个的叙述方式,是在整个叙述架构上面,都采用一个叫“蜘蛛结网”似的结构(我自己编的名词),开始构思一篇文章的时候,我就像一张网一样,撒出去,每个人物都必须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大家看那个《中国国运30年》,每一个人物其实都是单独存在的,每一个人物都是单独在自己的时间线上面,但是我一定让他们交织在一起,才会让情感产生共鸣,最后在一起的时候会产生巨大的情感力量,所以我一开始就像蜘蛛编网一样,把他们不停的穿插。

 

结构上我扔出去很多条线,每条线像蛛网一样互相展开,互相交织在一起,我一定会有几条主线,要么是人物线,要么是时间线,要么是命运线。

 

《中国国运30年》采用的就是命运线的想法,就是它好像就是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他会产生巨强大的一种被命运操控的感觉。

 

第二种就是我用的是上帝视角,大格局叙事,拉伸细节,我用的全部都是上帝视角在写东西。

 

用一个巨大的上帝视角去宏观看整个事物,看完之后。我又把某个小细节点拉近,拉近之后,我又去讲这个细节,如果这个事情是很悲痛的,就让读者感到痛,如果这个事情很开心,就让读者感到开心,用上帝视角的大格局,叙事中间不停的穿插细节描写,这样才能够让人觉得亲切,如果你只有大视角,人家不会觉得你有血有肉,如果你只有细节描写,人家不会觉得你这篇文章格局很大。

 

上面两点我再重复一下,第一个叫是蛛网似的铺陈叙事,有人物线,时间线和命运线,第二个是用上帝的大的宏观视角去叙事加细节描写。

 

然后第三点,我讲的是专业性,就是要多查资料,然后要深挖资料,你千万不要去查别人都容易查到的资料,因为写东西的话,别人对你有期待,就是你的文章质量一直保持很高水平的时候,别人期望都是很高的,查资料时,发现这个事情别人写过了,那你最好就一笔带过,你要选别人查不到的资料。

 

我在这里再举个例子,最近比较高质量的一篇文章是《普京1999》。《普京1999》前面第一章。整个的大片章扔出去,就会很吸引人,读出来就很有趣,为什么,因为这一段就是一个间谍故事,先花了很长的时间讲克格勃。

 

我先花了很长的篇幅讲间谍怎么去偷窃资料,然后又讲到燕子的故事,大家一听,这个故事很香艳,完全是通俗小说的写法,那就更想读下去了,然后把故事一转,转到了主角手里面,这个时候读者口胃就掉起来了。

 

如果你一开始就直接说,普京出生于一九几几年,他是个什么样的,这样就没意思了,就一点意思都没有,我这种写法是侧面描写,我先讲克格勃。再引出普京,读者会想,这个有意思,觉得这个可以看下去,这已经变成一本通俗小说了,我就是把现实发生的事情,把它进行角度切换,使它让你像读小说一样读起来又轻松又有趣。

 

我在找《普京1999》资料的时候,我是故意避开整个讲普京的那些最原始的资料,我想要从另外一个角度开始写,所以我就开始去深挖克格勃的故事,就找克格勃的创始人,捷尔任斯基的故事,然后从他的故事,挖出了他那个专门训练色情间谍那个学校,再从那个学校去找到了当年法国大使馆的事情,我再从法国大使馆入手,讲普京的人生故事,不从普通的角度去找切口,一定要从其他的角度去找切口。

 

你越挖越深,会发现越来越有趣,你就顺着某一个人去找他的故事,然后再顺着某件事去找人。一件事可能带出五个人,这五个人,你再去找他们细节故事,能找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信息。找资料非常耗时间,很多人物你会发现他们人生轨迹很多交汇的地方,汇聚的地方其实比小说精彩多了,现实生活就是比小说精彩,每天都在发生的国际竞争,不知道有几千几万人死于斗争,这个比小说要精彩太多,比电影精彩太多了,你只要去找他们的故事,你会发现很多都是有交织的,这个时候你根本不用懂写作技巧,你是顺着写就行。所以要深挖资料,从资料里面找灵感。

 

帮你找出各种资料之后,你要第二件事情就是要核对资料,核对资料的方法,有时候是很简单的,不同的资料一对比就能知道有些事情是不符合逻辑的,还有就是,我们国内的某些资料,有时候我一看就知道,哪些是业内人士写出的东西,就那种风格,一看就知道:这个太夸张了,这个应该不是真实的事情,这个有点不太符合人性,我就把上面这些放在一边,我不认可这种资料,我就会去找另外的资料。

 

大家觉得国外的资料可能会好一点,其实这个不一定好,国内资料事实上比较丰富了,国外很多资料其实也挺乱七八糟的,虽然我经常去香港买书,但我看到了很多书啊,杂志啊,我一看标题我都不用读内容,我就知道这已经太夸张了,就是违反正常思维的,国内的资料是很僵化的,也造成了国内很多写文章的人,他们写作的方法很僵化,国外看起来比较自由的,但其实写的乱七八糟的也很多,你作为一个理性的人啊,一定要把这些东西进行综合去分析,方法很简单,就是只要违反正常逻辑的,违反人性的一些东西,基本上不太可能是真实的,所以我还是会去做一些仔细的甄别,甄别之后,你才会找到一些详细的资料出来。

 

我到什么地方找素材,我经常在微信朋友圈里发,我就不多说了,还有我会去买一些论文,我写北极航道的时候,那篇《北极:俄罗斯最后的希望》这篇文章,我就找了很多关于北极的论文,都是硕士、博士论文,论文都要付费的,我非常愿意付费,我都不愿意他们免费,辛辛苦苦写的论文被人随便用。

 

说到这一点,我特别想说一句啊,这篇名叫《北极:俄罗斯最后的希望》的文章。我在很多地方都发不出去,就这么正常的一篇文章,我在百家号也发不出去,还被扣分,说我标题夸张。百家号和头条后面我都是没有办法,我写了一个多月以后,就基本被迫放弃了,因为我发现我写的每篇文章都发不出去。百家会说你夸张,说我标题太夸张了,内容太夸张了,我非常严肃的找了一个星期的资料,然后告诉我太夸张了,因为那些平台管的太严,我知道这里有百家和头条的编辑,我要真心说一句,管的太严了。你们看我的文章一直都是很小心的,非常谨慎,这种文章都发不出去,很是无奈。

 

公众号能发的出去已经谢天谢地了,因为我经常受到很大的打击,本来我是准备各个平台一起做,后来发现都做不了,只能做微信公众号,这是为什么我一直坚持更新公众号的原因。

 

我讲了四点,帮大家复习一下,一个风格,第二个是通俗性,第三个是我的叙述方式,第四个是专业性。第五个我做下总结吧,我有几个大特点,是跟别人完全不一样的,第一个大特点是。我自己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特殊结构,以及我自己的文字风格,就是属于我的,我是有温度的,大多数读者是被我写文章时的特殊结构和文字风格所吸引。

 

第二个特点,我一定会有紧密连接的关系链,可能是人物线,可能是时间线,可能是命运线紧密连接,只有把它紧密连接在一起,他才会觉得这个东西充满能量。

 

第三个就是我喜欢写宏观视角以及有血有肉的人物,你一定要把这个人给立起来,这个人立起来之后,这篇文章就立起来了。我还是比较满意,暂时写过的埃尔多安,朴正熙跟文在寅,这三个人人物性格是慢慢立起来的,大家能看得到他们是怎么样的性格,埃尔多安的狡诈,朴正熙的冷酷,文在寅的热血,三个人的性格起来之后,读者才会喜欢他。

 

最后说下我们青云会,我们所有的微信群,会一直坚持办下去,其实我做事情都是这样,慢慢来,不着急,我抱着五年十年的心态去做这个事情,我的想法是把青云会办成一个非常好的那个协会,我这边会慢慢地把它做好,同时这个会不仅是我一个人讲,一个人讲会很辛苦的,而且我的主要精力还在写作,我后面会邀请非常优秀的,有着丰富人生经历的,以及全球各地生活的读者,给大家讲东西,下一期就可能有一个很厉害的女孩子给大家讲她的人生故事。

 

这个星期是我讲。可能以后会变成一个星期两次,每周二,每周四晚上八点到九点之间,都会有一个很牛逼的人过来给大家讲他的人生故事,或者讲异域风情,还有大家要多在群里面做自我介绍,这样的话。你会发现你会认识很多好朋友的。你认识的人越多,人生的机会就越多,而且我们会里面大多数的会员都很优秀,我看过大家的介绍,大多数都很优秀的,所以我建议大家互相认识。

 

下面回答读者的一个问题:

 

请问关于蜘蛛结网,您在构思的时候会事先画出关系框架图吗?还是这些想法已经在脑海中了?另外,您说写《北极》这篇文章找了一个星期的资料,大概合计是多少小时呢?

 

这个问题很有质量。我在写作时,从来不画框架图,都是凭脑海里的结构一气呵成写下去的,因为一万字的文章,我大脑够用了。北极那篇文章,花了我具体多少工作小时我不记得了,大概2530个工作小时找资料吧。

 

讲完,谢谢大家。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Ixn4mTTvSVTwSO8kRt99Aw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