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回想当年修陈益新老师的课 / 百度百科:陈益新 (交通大学教授)

(2016-03-02 19:17:14) 下一个

那是陈老师赴美进修回国后开的第一门课。这也是我班同学被划分成四个专业领域后,学生们分各领域修的专业课。

陈老师开的课内容是:固态电子学国外发展介绍。这自然是我们这些被分在固态电子学领域的学生们必修之课。

陈老师讲课已带进了国外给研究生开研究讲座的风格。课中一个占50%的大作业是,学生每人找一篇有可能可用于学校实验室、在当时较简陋的条件下做成点事的国外文献,翻译成中文,并在课堂上作讲解、回答同学们质疑。

这给我们作毕业论文和答辩,起到了很好的练兵作用。

我的课堂讲解曾得到陈老师的当场表扬。可他将成绩卡得很严,我拿到的是89分。他还跟我解释说,你这成绩已是top three,这在美国的研究生课就是A了。可这好像是我专业课里唯一低于90的成绩,我难免有点郁闷。

好在80年代中申请留美时,交大让学生们将成绩单上高于85分的都折算成A,所以这89分对我的申请毫无负面影响。

120周年校庆时应该会能见到您,可敬的陈老师。

-----------------------------

百度百科:

 

陈益新

     

(交通大学教授)

   
陈益新 男,江苏省江阴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56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工器材制造系后留校任教。1979年作为首批访问学者前往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从事集成光学研究。1981年回国后在上海交通大学负责重建应用物理系担任系主任并创立固态电子学和集成光学实验室。1985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并由国家教委特批晋升为教授和光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87年上海市劳动模范。1989年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珠津贴和证书。
中文名
陈益新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35年9月出生
陈益新 男江苏省江阴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56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工器材制造系后留校任教。1979年作为首批访问学者前往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从事集成光学研究。1981年回国后在上海交通大学负责重建应用物理系担任系主任并创立固态电子学和集成光学实验室。1985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并由国家教委特批晋升为教授和光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87年上海市劳动模范。1989年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珠津贴和证书。发表的专著有:《集成光学--理论和技术》(1985);《固态电子学》(1989);1991年该书获电子工业部优秀教材奖;《光计算》(1990);《集成光学三十年》(1999)。1980年以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一百三十余篇。科研工作主要有:1984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创立信息存储研究中心,负责薄膜磁头和垂直磁记录研究,1988年获国家计委特别嘉奖。1990年获首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1992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学术兼职有:中国光学学会纤维光学和集成光学副主任;中国电子学会半导体与集成分会信息光电子委员;《应用科学学报》副主编和《光子学学报》编委等。社会学术活动有:1989年和1991年分别担任第一届和第二届垂直磁记录学术会议(日本、仙台)国际顾问委员;1991年、1994年和1997年分别担任第一、第二和第三届薄膜物理及应用国际会议(中国、上海)节目委员会主席,并作特邀报告;1991年欧洲光通信会议和国际集成光学及光纤通信会议(法国、巴黎)节目委员;1993年美国光纤通信会议和国际集成光学及光纤通信会议(美国、圣地亚哥)节目委员;1992年和1994年分别担任日本第五届和第六届光电子会议海外顾问委员(日本、东京);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和2000年连续担任第一届(日本、千叶)、第二届(韩国、汉城)、第三届(日本、千叶)、第四届(中国、北京)和第五届(日本、千叶)光电子和光纤通信国际会议国际顾问委员和节目委员。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