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脱壳楠楠

一届草根 留学美帝 胡说八道
正文

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

(2016-02-22 23:37:34) 下一个

朋友感叹找不到快乐,他列举了一般人认为快乐的事,比如吃饭喝酒K歌吸毒洗浴按摩旅游找小姐玩出轨,他说这些事他大都做过了(毒没吸过,违法,不过感觉应该和酒瘾烟瘾差不多。小姐没找过,据说也违法,但不找主要是因为怕性病传染,也不喜欢那种性交易做买卖的感觉),感受不到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先说吃喝,没吃的时候想着美味,吃几口就饱了就餍了,那种吞咽的快感很短暂,何况吃多了还要走步消耗掉,怕胖怕三高。据说吸毒有欲仙欲死的快感,但那种快感也就维持那么一小会,一天不吸就会难受得生不如死,何况吸毒对身体神经的刺激损害很大,吸得久了,身体脏器损坏了,对刺激也麻木了。嫖妓开房,肉欲刺激和吃喝吸毒的感觉差不多,也就那么一小会的快感,之后是虚脱的感觉,还要付出很多东西,提心吊胆的,怕被抓住,怕染性病,怕被发现捉奸,没有感情,嫖妓要花钱,找情人要送东西,比嫖妓花费还多,不是心疼钱,是那种感觉很不好。至于旅游,山水石树到处都差不多,很多景点纯粹是为了赚钱现造的,所谓的人文古迹也大都是假的。很多人旅游或是为了赶时髦随大流装风雅,人家都去旅游了,自己不去旅游,是不是显得自己没有品位?还有很多人旅游是为了炫耀,旅游是为了拍照,拍照是为了传到圈里群里给别人看。有一次他去外地旅游,忘记带相机了,半路上想返回来,算算花费,干脆到目的地买了一个中等价位的相机。朋友说,这些快乐的事实际上都不是真的快乐,吃喝玩旅游本身并不快乐,关键还是看是和谁在一起吃喝玩旅游,也就是说,思想感情交流是最重要的。有时觉得,看看书写写随感,或者找个朋友,不吃饭不喝酒,只喝茶聊天,一聊就是大半天,心里感觉倒是挺舒服的。

前几天和几个同学小聚了一下。有几个同学二十多年没见了,但一见面还是认了出来,叫出了名字,一握手同学的感觉就回来了。都早过四十奔五十了,面上无尘,两鬓无霜,但脸上还是能看出或多或少的沧桑。在这个年纪,该有的都有了,懂得什么值得珍惜,什么可以放弃,大致都能做到得不喜而失不忧了。吃饭时谈得最多的是生活感悟。大家都认为快乐不在酒肉参鲍夜店狂欢按摩洗脚,更不在于别人艳羡的目光,而在于内心的体验。比如,三两个好友,一起沿着河往上游走,累了就找棵树,在树下席地而坐,天南海北聊一通,仰头看了一会云,低头看了一会水中的鱼。口渴了,就到附近滨河小酒店中喝茶,推开酒店的后窗,是一片盛开的菊花,旁边是一片菜园。喝完茶饿了,就接着点几个小菜吃饭。天晚了,一起踏着月光回家去。有时相约去钓鱼,支好鱼竿,手捧着茶杯,只顾聊天,看着鱼吞食鱼饵,也懒得去理,直到太阳西斜,才想到钓鱼的事,抓紧换上鱼饵,钓上两条小鱼,拎在手里看了看,太小,不忍心吃,于是放了,收拾渔具,空手而归,但心里却是满满的。这个应该是快乐吧,想不出还有比这个更快乐的事了。

前段时间闲翻《宋诗选》,读到南宋杜濬之的两首诗。杜濬之为南宋度宗时人,品行高洁,南宋亡,寄食西峰僧寺以终。其诗一曰《书警》:食李弗嫌苦,食梅弗嫌酸。不为身所累,且从心所安。吾分固云簿,吾志亦非单。静看如山祸,差之一念閒。所得甚眇眇,所丧已漫漫。百年修不足,一朝容易残。虽处四壁立,如享万钟宽。静坐明月窟,濯足清风滩。一曰《述志》:宁往百里步,曲木不可息。宁忍三日饿,邪蒿不可食。虽云食息顷,便分淑与慝。志士当暮年,闻道转历历。要使此一身,如琢复如涤。整冠与纳履,微嫌费疏剔。未若瓜李地,绝不见吾迹。身心两安即为乐,然身安与心安常常不可兼得,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安贫乐道很不容易,就连儒家圣人孔子也承认,所以他才对弟子颜渊佩服得了不得: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宋代学者周敦颐曾让弟子程颐兄弟思考颜回生活那么清苦,为什么还那么快乐。贫贱不可乐,但颜回超越了贫贱富贵,知道了人生中有比富贵更重要的东西,那些让人烦恼的琐碎就不会放在心上,内心深处有一种高度的充实、平静和愉悦,人所不堪的贫贱或唾手可得的富贵也就不会使其身心失衡。与肉欲物欲满足的快乐不同,这是一种内心自足的快乐,是一种持久的快乐。据说程颐程颢由此受到启发,开创了一家之学。后来程颐的学生鲜于侁也请教程颐:颜子在陋巷不改其乐,不知所乐者何事?程颐问:寻常道颜子所乐者何?鲜于侁说:不过是说所乐者道。程颐说:若有道可乐,不是颜子。颜回不是为道而乐,他的乐是自然之乐,是无欲之乐,是闲适之乐,是无言之乐,是一种境界,达到这个境界的人没有忧愁,一切都是乐。程颢在一首诗中说:云淡风轻近午后,傍花随柳过前川。众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一般人连安贫乐道都不可能,更不要说达到颜回的境界了。

当然,在如今这个时代,也没有必要安贫,有条件的还是要享受,人生有限,人生短暂,应该尽量快乐地活。无论做什么,无论什么东西,都是为了快乐。问题是,很多所谓的享受却并不能带来快乐。富贵也是如此,孔子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如果富贵不能带来快乐,那么富贵就没有意义。心不安则身难安,心不乐身怎乐?苟得的富贵,不义而得的富贵,很难带来真正的快乐幸福。汉代的杨恽说:“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晋代的张翰说:“人生贵得适志耳。”清代刘孟扬有一首诗:财富人所羡,但须问来源。来源果正当,虽多不为贪。来源不正当,清夜当自惭。人皆笑我痴,虽痴亦自适。不痴何所得,痴又何所失。……钱多终非福,人格足矜持。富贵等浮云,虚荣难几日。人生数十年。所争在没世。

程颐认为,只要是君子,都会很快乐,不快乐的就不是君子。对于快乐,各人有各人的理解体验。孔子有孔子的快乐,颜回有颜回的快乐,庄子有庄子的快乐,鱼儿有鱼儿的快乐。快乐常常是可意会而不可言说的,如王阳明所说,他有不可言的乐。快乐又是共通的,那就是平常平淡,不以物累心,心里很清明坦荡通达。富而不骄,贫而不失其乐。无论高贵或贫贱,无论幸或不幸,无论得意或失意,无论在上位或在下位,都能泰然处之,这就是君子,如《中庸》所说: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快乐只有向内求,向外求得的快乐难持久很虚幻。西方哲学大都是向外寻求快乐,结果不少哲学家反而变得消极消沉甚至自杀。清代的李渔说:乐不在外而在心,心以为乐,则是境皆乐;心以为苦,则无境不苦。问题是,在很多情况下,心不由自主,这就需要参悟的智慧,需要修养的功夫。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