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多多

几年前在新浪博客以“多多”笔名发表文章,后因忘记密码,便不再写博客。近来朋友一再怂恿我来文学城开博客,试着通过百度输入“澳洲多多博客”找到自己之前的文章,决定搬家。当然,许多那些文章都是几年前写的,冷饭重炒时会根据现在的心情与语境加以修改,希望以文
正文

人间最后净土--塔斯马尼亚游记之二

(2016-01-15 14:01:40) 下一个

  澳洲地广人稀,是个农牧业大国,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从飞机上往下看,到处是农场。如果乘坐火车穿越澳洲大地,只要火车离开城市半小时左右,窗外景色,都将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

  在澳洲生活已经十多年了,与许多华人一样,多住在大城市里。澳洲大城市指的是悉尼、墨尔本、布里斯本、阿德莱德、佩斯、 堪培拉、达尔文、霍巴特,这些澳洲大城市都有着华人忙碌的身影,估计很多华人与我一样,对于澳洲农场的了解比较少。最近心血来潮,想到澳洲农场转转,也进行一次关于澳洲农场的深度游,塔斯马尼亚岛的农场成为我们的目标。
 

  飞机飞过海峡,在塔斯马尼亚上空,看到地面上整齐的农场,这与澳洲其他地方空中鸟瞰的景致很相似。不过,俯瞰塔斯马尼亚的时候,除了可以看到成片农场以外,星罗棋布的湖泊,则是一大特色,或许今后还会有一次心血来潮,专门去畅游塔岛湖泊,这是后话。这次来塔斯马尼亚,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农场、林场、牧场、渔场,对于农林牧渔,不按顺序,走马观花一番。
 

 

  (一)河边农场
 从塔斯马尼亚首府城市霍巴特机场开车20分钟左右,就到了那个1000亩的河边农场,按照事先电话的约定,一个大约30岁的“塔女 ”在那里等候我们,她是这个农场的买卖中介。我们事先通过网络交流,说想看看这个农场,因为这个农场在网络上上挂牌出售,来者都是客,我们想参观参观,中介也不好拒绝,于是在这个农场的停车场,我们见了面。我们问了许多问题,女孩不厌其烦一一作答 ,完全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可贵的是,这个“女塔人”做到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我感受着她的真诚,我感觉不到任何的忽悠成分。当然,这个农场的买卖价格在网络上也只是一个参考价位,一亩地大约2500元人民币,这里没有打错字,是2500元人民币一亩,虽然便宜,但土地贫瘠,灌木杂林,不长庄稼,当然,或许有其他使用价值。

 

  对于一亩地的概念还比较明晰,澳洲房子一般都是占地一亩,也就是666平方米左右;10亩地好像也有概念,也就是比学校田径场略大一点的面积;100亩土地范围也见过,上个世纪80—90年代三资企业圈地的时候,一些外资企业投资几百万元人民币就可以拥有占地100亩厂区;而1000亩土地概念,对我来说是模糊的,反正是很大。“塔女”中介说,这个农场两边和前面都有铁丝网围墙,我们都看到了,而后面是连接到山顶,她也不知道后面的围墙是什么样,要是爬到山顶,就到了这个农场的后面界线,估计需要几个小时。她说她从来没有上去过,看来,这个千亩农场确实是够大。

 

  这个千亩农场,到处是灌木杂树。要想砍伐这些树木,则需要得到当地政府的批文;此外,在这个1000亩范围内建造房子,只能盖一座。中介坦白地说,如果想要多盖一座,她认为不可能获得政府批准。她说,

“My understanding ,within years ,there is no chance to get 

appoval to build one more house.”原来,澳洲农场尽管占地很大,但在自己农场里多建一座房子,也未必能够得到政府批准。

 
 
 (二) 海边牧场

  看了河边农场之后,回到霍巴特,办好登记入住手续,放下行李,泡壶茶,时间是下午3点。趁着好天气,我们决定到另 一个海边牧场看看。这片占地100亩的海边牧场,位于霍巴特郊外一个半岛,是去著名景点亚瑟港口的必经之路,GPS显示,这个海边牧场离霍巴特90公里,单程需要1个多小时。

 

  到达目的地,看到一个大的木牌,写着这个占地100亩海边牧场正在出售,每亩要价折合人民币20000元,因为是在海边,可以看到大海,比之前看的那个河边农场,单价贵了不少。当然,相对于中国的土地,那还是“灰常灰常”的便宜。 

  这个海边牧场比较方正,背靠公路,面向大海,左边以干枯小河为界线,右边以参天大树为屏障,是一块比较平整的绿地。后来发现 ,近日暴雨,这块绿地成为湿地,就在这块湿地上,我们的车子出了状况,引起一段故事,这段故事会在我随后的游记中出现…

  在这个海边牧场花了一个下午时间,随处可见牛羊的排泄物。沿着河道,就是入海口,有一片沙滩,因为河道阻隔,我们都无法走到沙滩,留下一点遗憾。要是投资清理河道,这个牧场,将成为连接沙滩的无敌景区。当然,这只是我的想法,估计“塔人”可不这么想,或许塔人更在意生态的原始形式。
 

 

  (三)生蚝渔场

  霍巴特机场的铁丝网对面,有一个建筑物很引人注目,是一个吃生蚝的好去处,对了,是一个生蚝特色餐馆。我们定好位置,如约而至,在二楼靠窗的位置落座,不远处的海面,就是养殖生蚝的渔场。收获这些生蚝后,现场撬壳,生吃活吞,味道鲜美极了。

  还是把这个让人流口水的好地方的地址与广告抄写在这里,便于那些与我一样的钟情于海鲜的馋猫们,有机会按图索骥,饱餐一顿。 也可以到现场购买这些生蚝,机场这么近,这个生蚝农场还负责打包空运。他们的说法是: oyster farm gate sales
  地址:1388 Tasman Highway ,Cambridge,TAS
  网站:www.barillabay.com.au
  店名:Barilla Bay

  广告:

'the delicate taste &texture of Barilla Bay oyster reflect the 

natural quality of the cold clean southern waters in which they grow.'

  在座位上,热情的服务人员介绍说,这个生蚝渔场每周都有专门组织游客到海上现场捕捞生蚝的旅游项目,这个旅游项目叫做 oyster farm tour。这次没有参加这个 “兔儿游”,对于我们来说,也不是一件特别遗憾的事,因为,我们在这个特殊餐馆吃生蚝 ,已经有了一段美好的午餐回忆。

  午餐的时候,我们坐在二楼靠窗的位置,可以看到海面的生蚝渔场,这与我以前在福建北部海边看到的海水养殖渔场有几分相似。10 年前,我到福建宁德三都澳一带的海域,参观我的小学同学在那里经营的海水网箱养殖场。当时在他的浮标上搭起的小木屋里,现场烹煮刚刚从网箱里钓上来的各种各样海鲜,味道鲜美,流下口水三千尺,至今记忆犹新。

 

  这次来到塔斯马尼亚,坐在生蚝渔场旁边的这家餐馆的楼上就餐,就想着,要给还在福建海域辛苦劳作的那位小学同学提个建议,在他的鱼排附近,搭建出一个海鲜酒楼,他养殖的各种海鲜,可以让客户自选,现场烹饪,收取加工费,也可以“吃得饱兜着走”,让客户直接购买。

  这算是参观这个生蚝农场的一个收获吧。要是我的小学同学模仿生蚝渔场的模式,经营得当,生意兴隆,那么,下次回国吃海鲜,我又多了一个去处,应该还是免费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