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蓝两栖客

Writer sit at home : 迷茫的笔者,键人
正文

海陵岛

(2018-09-04 22:20:39) 下一个

香港旧启德机场客运大楼位置,宋代是一座高度35米的山峰,名叫“圣山”,三面环陆地,东临九龙湾。景炎三年(1278),南宋端宗皇帝赵昰(shi)乘船从福州南撤,来到香港九龙半岛,曾在山上一块约300公吨的巨岩休息,端宗皇帝不久后病死在珠海。九龙湾附近的民众在那巨岩上,刻上“宋王台”三个汉字。传闻宋“王”台其实是“皇”的代字,以王代皇是不想激怒元朝皇帝。

清末时期,香港落入英国管制。有人在宋王台后面的圣山开采石材,对宋王台古迹构成威胁。立法局华人议员何启支持九龙城居民发起的保护宋王台运动,1898年8月15日在立法局提出动议。1899年,立法局通过《保存宋王台条例》,禁止在宋王台圣山采石。在20世纪初期,由中国籍商人捐款,环山筑石基,建成公园。

日本占领香港后,启德机场需要扩建成两条交叉跑道。1943年1月9日,日本法师宇津木祭祀宋王台,然后爆破炸毁了整块巨岩,宋王台及后方的珓杯石名胜遭彻底破坏。工程未完,日本战败投降。战后初期,宋室后人会在宋王台祭祀,摆放宋少帝昺(bing)及宋端宗昰帝的画像。后来,港英政府整修岩石残骸,以三分之一比例重刻“宋王台”三字,移到新建的宋王台公园

        景炎三年(1778)端宗昰病逝九龙灣,群臣拥立七岁的赵昺继位,史称少帝,香港人习惯称呼为宋昺帝。祥兴二年(1279)二月六日癸未,崖山海战爆发。崖山之战失利,陆秀夫背少帝跳海。今天蛇口赤湾的少帝路上,有一座陆秀夫背着少帝投海的雕像。少帝淹死后,衣服漂到赤湾海面,被渔民捞起,在海边当时小南山悬崖下立了一个衣冠冢。现在衣冠冢已经被职工宿舍围绕,坟的对面就是雕像,简朴地立在路边。现代人视雕像为保佑神,把雕像和衣冠冢围起来,坟头以水泥修葺,并支起了一个插蜡烛和烧香的祭坛,烟火不断,神雾缭绕。

       香港水域的最东头是东坪洲,龙落水是全东坪洲最为风高浪急之处,终年惊涛拍岸。海螺洞是多个在悬崖被海水冲击成的岩洞,海浪卷入洞中,造成回响,令浪声更雄壮。龙鳞咀是一块横伸出海的巨岩,海浪在上面击起数十呎浪花,气势逼人。龙落水是地质发育形成的一队岩石,由岛边的山体延伸入海,熠熠龙鳞往往令人联想到病逝九龙灣的端宗昰和葬身大海的少帝昺。

       五年前,笔者赶到阳江,车距市区尚有80公里,就进入了那一年世纪强台风“海燕”的外围雨带,白昼如夜, 暴雨倾盆,飓风呼啸,骇浪惊天。


         “南海 I 号”水晶宫博物馆,在海陵岛。“南海 I 号”的资料,令笔者产生许多困惑: 说 “南海 I 号”主尺度,总长30.4米,型宽9.8米,型深4米,可是言之凿凿说她排水量600吨, 以她干舷1.00米假设,方形系数偏小,可无论如何载重量不会有800吨。造船几十年,我困惑了。博物馆看到很多出水的铜钱,最早的有汉代的双鉒钱,总共近三万枚。一艘商船,带那么多铜钱干什么? 尤其大多是前朝的铜钱。 船上出水的瓷器, 各个窑口的都有,年代不详。
           小息片刻,醒来神清气爽,一串串历史事件,如梦境般一幕幕慢镜头在眼前播放。


           伯彦从伊儿汗国来元大都(北京)办事,其干练的才华得以在元世祖忽必烈面前展现,伯彦被留在了大都。辽金已灭,蒙元联合南宋抗金的地缘政治基础不复存在,忽必烈命伯彦督师南征剿灭南宋。樊城城破,丁家洲大败,兵临临安城下。皇太后谢道清率宋恭帝显投降,帝号被废贬王。 这时,杭州湾驶出一支船队, 陆秀夫与张世杰护送杨皇太妃和皇子赵昰, 延海路南下。在福州,群臣拥立赵昰为皇,拥杨皇太妃为皇太后。之后水师南下,泉州,潮州,香港,珠海。


         文天祥,在赣州知府任上变卖家产组军急驰临安勤王,皇太后谢道清暨恭帝赵显之命谈判,被伯颜软禁,逃脱后组织抗元武装在潮州又一次兵败被俘。1279年初,冻雨连连,黑云滚滚,蒙元军主持两广军务的将军张弘范,要文天祥修一封劝降信给同宗堂弟张世杰。想到宋室的前途, 文天祥借诗给张世杰将军做出了政治交待和军事部署。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伶汀洋里叹伶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上来,文天祥对不懂海战的张世杰将军的布阵做出批评,用铁链绑死几百艘舰船,舰队失去机动性,一副被动等着挨打的阵势。“起一经”但注定白“辛苦”。为什么令四周“干戈寥落”? 应该让蒙元军感到四周全是火星,敌驻我扰,敌疲我打。 为臣无国可忠,风飘絮来雨打萍,坚决不做亡国奴。面对如此军事态势,文天祥惶恐了,但是他仍然对下一步的行动做出部署。社稷为重君为轻,皇帝可以死,国脉不能断。过去大家都认为文天祥的诗是在论自己的生死,窃以为其实他是指少帝与法统,通篇讲的都是国家命运。

       1279年农历2月6日崖山之战。开始蒙元军中有人建议先用火炮,将军张弘范认为火炮会打散宋军的一字阵型,令其容易撤退。战至第二天中午,宋军大败,元军一路打到舰队中央。少帝昺的船,正在中央。四十三岁的陆秀夫见无法突围,为避免靖康耻重演,他一身朝服,仗剑驱妻女跳海,然后背着八岁的少帝昺投海。随行十多万军民亦相继跳海,壮烈殉国。史载,战后十余万具尸体浮海,向世人昭示了一个民族宁折不弯,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

   
        那边厢, 张世杰和苏刘义率10多艘舰船,斩断大索突围而去。张世杰希望奉杨太后的名义再找宋朝赵氏后人为主,以图再举。但杨太后在听闻少帝昺的死讯后亦赴海自杀,张世杰将其葬在海边。1279年农历5月初一, 张世杰舰队在阳江海陵岛海域遭遇跨世纪强台风,白昼如夜, 暴雨倾盆,飓风呼啸,骇浪惊天。全舰队沉没,张世杰落水而亡。舰队的旗舰,就是文天祥一再嘱托的“丹心”舰,她装载了临安皇宫中运出来的国宝,许多具有象征法统的物品,如皇冠和御玺,还有上自汉朝,下至本朝的铜制钱,一并沉没。


       “丹心”舰, 就是"南海 I 号"。随“南海 I 号”一齐出水的,是宋之脉,族之魂,民之仪,汉之节。说她是普通的商船,值得商榷。应该从政治气节的执守,民族传统的继承,而不是单纯从旅游或地产业开发来看 “南海 I 号”的出水,海陵岛的历史,象她的名字一样厚重。

        崖山海战之后, 文天祥被押解到元大都监禁劝降数年。其间元世祖忽必烈多次评议考核官员,结果南北官员共推文天祥德才兼备,名列榜首。忽必烈爱才,命继续劝降文天祥。经授意,文天祥沦为宫女的女儿来信劝降。得知女儿的凄惨遭遇,文天祥心如刀绞。如果投降,自己和家属何至如此悲苦。命他出面谈判的恭帝赵显在北京,元世祖忽必烈封之为王,他来到文天祥的监禁之地,劝降。文天祥泪流披面,长跪不起,只有一句话:“皇上请回”。忽必烈感动于文天祥的忠君之德,亲近劝降,许以重托。文天祥答对,亡国之臣心如死灰, 只求速成仁。1283年1月9曰。忽必烈在元大都柴市杀了文天祥。文天祥虽身死元大都,一片丹心早已归葬海陵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