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金融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史新解读22

(2016-05-24 05:59:57) 下一个

2.怎么来理解外资汇入的作用?

剔除侨汇,能平衡中国的国际收支的关键所在,只有外资。这个没有疑问,问题是怎么合理地解释外资进来的过程,方法。因为不可以笼而统之,认为金本位后欧美白银泛滥,流为无用之物,中国是用银大户,白银自然就大量流进了中国。要知道印度一直是吸收世界金银的大户,吸收能力远远高于中国。东南亚草莽之地,二百年的开发,经济就繁荣过中国,那边华人多,也只相信银元,因此也吸收了大量的白银。所以白银要进入中国需要过印度,东南亚二道关,最后流入的数量并不很多。海关纪录显示,1894年到1913年,战前这些年白银净流入不过1亿关两,一战中还倒流回欧洲8170万关两。[1]战后1918年到1931年才有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净值在8.4亿关两左右,这笔白银是中国近代史里的又一个谜。谜底我以后慢慢会给大家猜一猜的。现在我只想说,简单地认为这就是外资汇入,是不妥当的。而且这些流入的白银跟外汇平衡又有什么关系呢?外资要起到平衡中国国际收支的作用,必须以外汇形式进来。

中国比较早的外资研究就是1930年代的雷麦,即使他也只是笼统地辨认了当时的外资,估算了它的价值,30亿美元。那么这30亿美元中哪些是利润留成?哪些是外部汇入?哪些是原始资本?哪些是资本增殖?这位开山鼻祖也是稀里糊涂的,只是粗略地认为50%的外资是外部汇入的,这个无从考证。后来的研究都是在雷麦的基础上发展的,根本拿不出准确的外资中由外汇汇入部分的数据。有当然肯定是有的,我知道很多外资厂商(英资居多)的股票票面都是以英镑或者港币计价的。说明这些公司厂商都是在伦敦香港注册的,那么就存在着外资企业从国际金融市场募集资金的可能性。比如开平矿务局,100万镑的总股份,海外公司债50万镑。至于从1900年到1930年期间到底有过多少中国企业,不管外资中资在海外发行过股票或公司债?总金额多少?我还有待学习。即使按雷麦说的,曾经有过15亿美元,3亿多点英镑的外资汇入,那么你也得和投资利润汇出冲抵以后才能得出净值嘛!西方殖民主义者从1850年到1930年80年对华殖民,不可能没有利润汇出,不可能都留在中国追加了投资。有些研究认为外资在中国的利润汇出可能在30亿两左右。那就是20亿美元了,外资汇入和利润汇出相冲抵,还指不定是正是负。再者说,华人对外投资也不能不考虑进去呀!中国资金就没有购买海外股票,债券的?据杨格讲,中国的外债很多掌握在中国人手里,最多可能达到三分之一。什么概念?截至1930年,中国的名义外债15亿两。所以不光是外人的利润汇出,华人对外投资也是很厉害的,所有这些都需要和外资冲抵以后才能说事。那你怎么来理解外资是平衡中国国际收支的关键?!

所以说难呐!不难,汇丰吃什么饭?汇丰的利润让人羡慕,汇丰的地位让人嫉妒。中国近代史上曾经有过多少人梦想取代汇丰,就拿华资方面来说,有盛宣怀的通商银行,有大清银行,有中国银行,甚至还有新加坡侨资的几家银行。最后都失败了。没有一家成功的。日本的横滨正金银行也一样。那你想想,这里面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呀!不就是汇兑吗?拿自家的外汇先垫一下,买入白银,买出外汇,等外面的外汇来了,再买入外汇,卖出白银。有何难哉?哈!不难吗?尽管去试好了,最后都死了。死之前都要长叹一声:“要能知道汇丰是怎么干得就好了,如此虽死无憾。”这就是汇丰的秘密所在,其实也是大英帝国统治世界的秘密所在,不说出来就能统治世界,说出来一钱不值:听好了!你们大家做汇兑都是从多仓开始的,独独汇丰的汇兑是从空仓开始做起的。

 

[1]这是海关统计数。个人携带进来的白银当以亿计。见前文中国劳工一节。

[ 打印 ]
阅读 ()评论 (7)
评论
哈神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豆腐干' 的评论 :
英镑和美元欧元共存,虽然英镑的流通范围有限,
但是伦敦的金融中心地方还是很稳固,
欧洲美元欧元人民币都在那里交易。
TG把市场开到家里的想法是自己坐庄,
生产大宗商品的不是中国的小农,是跨国大公司和国企,
能多大程度上对价格有影响,看TG国企的能力了
豆腐干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哈神探' 的评论 : 谢谢哈总的连接,那个姓方的,不就是上次瑞士谁都不愿去,拿他去充数的嘛.现在居然被认为能办洋务了.整篇文章我打不开,大概是公司的机器老了.看了下介绍.我如今对实时的东西不太关心.尽是些自娱自乐的把戏,瞎耽误工夫.不过对于他们是生死攸关的.看看每天流出的资金数好了.
货币这个东西,虽然得有政权支持,但是它有自己生存的规律,老是拿枪往柜台上一拍,不是个长久之计.再说总有你拍不到的地方,是伐? 所以,发钞容易,后面的事情难.首先一条你发的钞你得自己收回,这条中国古代就做不到.近代总算做到了,但是马上又来一条:得可以兑,可以汇,不然想要人持有又得掏枪,这里有个成本核算的问题.这条中国现在都做不到.做不到后面所有的一切都免谈.什么国际化,定价权,what the hell are you talking about>? 等这一步做到了,那么下一步是争取世界主要商品用你的货币标价,这是关键的一步,也最难。这一步美元直到1930年代都没有做到。要不是二战,美元到今天是不是取代了英镑都不一定。到了这个层次掏枪都没用了,使用习惯一旦形成牢不可破。过了这个坎,则顺风顺水了。世界主要商品用你的货币标价,意味着你的货币相对于所有其他货币而言是没有汇率风险的。如此商品的价格才有意义。最后一步才是建立市场来决定商品的价格,定价权长期来说是市场博弈的结果,不是谁掏出枪来往桌上一拍搞定的。中国作为商品的大买家本来就拥有部分定价权,难道非要把市场开到家里才算定价权?
整个这套东西,中国还在幼儿园阶段,门都没摸着呢。现在是满眼望去都是好玩的玩具,都想玩一下,觉得自己牛鼻,和尚摸得,我摸不得?所以我现在不太关心这些实时的东西。宁肯钻故纸堆。
哈神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豆腐干' 的评论 : 哈,今天看到的新闻
http://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16-05-25/new-york-london-on-notice-as-china-targets-commodities-pricing
“China Wants to Set Prices for the World's Commodities”
拥有印钞权不容易,要先取得政权,
有了印钞权还得有定价权,不然印出票子来最后由别人给定价,跟没有一样,
像陈云那样把黄金交易所关了也不行,TG没能力把全世界的交易所都给关了,
也不能像开供销社那样一口价,所以拥有定价权更不容易
豆腐干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哈神探:银本位,未必流通银元或白银。拿我熟悉的香港做例子,港元就是银元,最初英国人,准备发行香港银元。后来在流通中失败。因为没有人肯用它。那个造币厂,后来卖给了日本,成为日本银元的造币厂。那么港元以什么形式存在呢!就纸币形式存在。实际上港纸是银元的兑换券。汇丰香港的银库里存有大量墨元,随时可以将港纸兑成银元。因为汇丰和其他英国银行的卓越的信誉,因为港英当局优秀的金融管理,很少有人需要将港纸兑换成银元。所以香港的银本位是用纸币的。海峡殖民地的情况我不熟。大致可以参照香港。那边的货币叫叻元,应该也是纸币,实际上是银元。海峡地区不同于香港的情况是实际使用中大量使用银元。可能和中国人印度人往家乡汇款的习惯有关。来自南洋的侨汇大量的是银元的携入。那么海峡金融当局势必大量投放银元,这和香港不同。香港老广要往家里汇钱就直接汇港纸,广东港纸是硬通货,所以香港市面没有大量的银元。至于银元的种类主要是墨元。印度造币厂造过英国贸易银元,所谓"柱银"的就是。主要是这二种吧。华人在南洋的金融势力,很厉害。由于福广那边的地下钱庄的传统,这些势力都是从汇兑上起家的,就是说抢了英国人的饭碗,数十年后这些势力几乎全军覆没。不得不佩服英国人,只要按照游戏规则,你什么都可以玩,明面上是自由的。但是一旦服从规则,长期来看,你肯定玩不过他。因为他就是规则!除非你自己约束自己,心甘情愿为他跑龙套,你可以发展的很好。浙江兴业银行还是浙江实业银行就是这样的,总经理姓李。可是中国人无论当时还是现在大多数雄心勃勃,一走顺了就想取代人家,最后都落个人财两空。
哈神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豆腐干' 的评论 : 对,印钞权只是类似于权杖一样的东西,还是要有实力为基础的,当年的英和现在的美,都是很有实力和影响力的,实力来自政治军事经济的综合。
好奇问一下,白银和银元在东南亚是怎么流通的,也是以银票的形式吗,东南亚各国是不是也是银行钱庄并存?听说马来亚华人是做英国人的包税商,不知是个什么情况
豆腐干 回复 悄悄话 哈总高见,心有灵犀一点通。不过事情还有另一半。一是印钞权。这个全世界180个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有了。对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来说,这个钞是对内的。对外毫无用处。因为不是外汇。必须印出外汇才算真正的印钞权。而外汇全世界只有过二种,过去的英镑和现在的美元。我在别处曾经说过,全世界的钞票都是假钱,只有美元是真钱。假钱也可以拿来办事,不过要依附在真钱身上,做个妾,不然就是自娱自乐,没有卵用。那些不愿做妾的主,无论过去现在将来,都只能是死路一条。很残酷的。想想六国,那个甘心?连最近的韩国都不甘心。后来都死了。当然秦也死了,那是另一个问题,至少六国死的时候还看不到秦死的可能性。
哈神探 回复 悄悄话 “独独汇丰的汇兑是从空仓开始做起的” 需要有印钞权,没有印钞权,不能做最后的贷款人怎么做:)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