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

本人是喜欢历史的机械工程师,有点风马牛不相及。
个人资料
正文

南北朝系列六:孝文改革之七:北魏建立三长制度和推行节俭

(2016-10-29 18:09:01) 下一个

公元486年正月初一,魏高祖即孝文帝拓拔宏举行朝会,这时才开始正式穿戴上皇帝的衮服和冠冕。正月二十,柔然入寇北魏边境。

北魏没有乡政府和法规,只凭乡间的宗族长者监督;所以百姓经常隐瞒假报户籍,有时三五十家才成为一户。内秘书令李冲上言说:“应当以古代的法规为准:每五家设立一个邻长,每五邻设立一个里长,每五里设立一个党长,选取身强力壮和办事严谨的乡人担任这些职务。邻长家免除一个人的差役,里长两个人的差役,党长三个人的差役。任职三年没有过错的,则升一等级。对乡民征收的户调为:一对夫妇收取布帛一匹,谷粟二石。户调的大体分配是:十匹为公调也就是朝廷收入,二匹为调外费也就是州郡费用,三匹为百官俸也就是官员的俸禄。此外还有一些杂税。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允许有一个儿子不被征役。孤独、年老、重病、贫穷等不能自给的,则由邻长,里长,和党长三长轮流赡养。”魏孝文帝阅奏后,诏令百官进行讨论。中书令郑羲等人都认为行不通。太尉拓跋丕说:“臣认为如果实行这一办法,于公于私都有好处。但是现在我们正忙着其他许多事情,这时再去校对户口,百姓一定会抱怨。臣请求等过了今秋,到冬天再派使者去办理这事比较好。”李冲说:“有这样的说法:‘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果现在不利用调税的时机去办理,那么百姓就光知道老是这么频繁地校对户籍,而没见到平均徭役和减轻赋税的好处,心里一定会产生怨恨。所以应当趁着我们进行调税的日子,让他们知道现在赋税的均衡。这样百姓不但了解这事,又实际得到了利益,实行起来就容易多了。”

多数大臣都认为:“按九个等级征税已经为时很久了。一旦改动,只怕会造成动乱。”文明冯太后说:“建立三长的制度将让民间征税有个标准,也可以发现那些隐瞒的户籍,使那些想侥幸偷税漏税的人断了念想。这有什么不可行的?”于是北魏正式在二月十三(甲戌)开始建立党、里、邻三长制度,确定了民间的户籍。老百姓最初都为此犯愁苦恼,地方豪强尤其不愿这么做。后来征赋纳税的麻烦和费用减少了十多倍,大家才普遍感到放心。

三月初五(丙申),柔然派使者牟提出使北魏。当时敕勒族背叛柔然,柔然伏名敦可汗亲自率军讨伐他们,把他们一直追赶到西漠。北魏左仆射穆亮等人请求趁虚出击柔然,但中书监高闾认为:“秦朝和汉朝那时,全国统一,所以他们可以远征匈奴。如今我们南面还有吴寇,怎能舍弃他们不顾而深入柔然任人的庭院!”孝文帝说:“不是有这样的说法:‘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先帝之所以屡次出征,只是因为那时还有很多不肯臣服的虏寇而已。如今朕承继太平大业,何必要无故大动兵戈?“于是用厚礼送柔然的使者回去。

四月初一,北魏开始制定五等爵位的礼服。三天后,虚岁二十的孝文帝第一次身穿皇帝的法服、乘坐御辇到西郊祭祀。四月十三,孝文帝来到灵泉池,并在五天后回宫。

六月初二(辛酉),孝文帝来到方山。六月二十(己卯),文明冯太后为新生皇子赐名为拓跋恂,并为此大赦。七月初九(戊戌),孝文帝再次来到方山。八月十七(乙亥),北魏给五等爵以上的尚书临朝穿上红色的朝服,挂上玉佩以及挂玉佩的绶带。

九月初三(辛卯),北魏建造明堂和辟雍(古代最高等级的皇家礼制建筑。明堂是帝王颁布政令,接受朝觐和祭祀天地祖先的场所。辟雍即明堂外面环绕的圆形水池,环水为雍,圆形像璧)。冬十一月,北魏在朝臣商议后决定为管理百姓的地方官依照管理的户籍大小发放俸禄。

十二月,柔然再次入侵北魏边境。

这年,北魏将中书学改名为国子学,并分置州郡,全国共有三十八个州,二十五个在黄河以南,十三个在黄河以北。

公元487年正月初一,魏孝文帝下诏制定乐章,将不是高雅的音乐全部删除。

北魏光禄大夫咸阳文公高允,侍奉了五代皇帝。他出入三省达五十多年,从未有过大错。冯太后和孝文帝都很看重他,经常命令中黄门苏兴寿服侍他。高允仁恕简朴,虽身居显贵的重位,却跟贫寒的一般官员没什么两样。他经常看书吟览,昼夜都书不离手。他还诲人以善,恂恂不倦。他并且关怀亲友故人,从不遗弃他们。当年孝文帝父亲魏显祖拓拔弘平定了青、徐二州后,将那里的豪门望族都迁徙到代郡。其中很多人是高允的姻亲,他们流离失所,饥寒交迫。高允倾家荡产地赈施他们,让他们各得其所;又根据他们的才干和操行,推荐给朝廷。很多朝臣都认为这些是新近归附的人,因而不同意。高允说:“任人唯贤,任人唯能,哪有什么新旧之别?如果是有用的人才,怎能因此而压抑他们?”高允历来都没什么疾病,这期间才稍微感到有点不适,但依然起居如常,不幸却在几天后去世了,终年九十八岁。北魏追赠他为侍中和司空,送给他家很多钱财衣服。北魏初年以来,还从来没有哪位去世大臣的丧礼办得这么风光隆重过。

五月初八(壬辰),孝文帝来到灵泉池。次日,南平王拓跋浑去世。第二天孝文帝回到平城,并下诏免除皇家七庙的子孙以及緦麻服(根据亲疏程度服丧,緦麻服是五服中最轻的)以上的外戚所有的税赋和徭役。同时,高丽和吐谷浑国派使者前来朝贡。

北魏春夏都闹大旱,代地尤为严重;加上牛的瘟疫,百姓累死饿死的很多。六月二十七(辛巳),秦州百姓闹饥荒,朝廷开仓赈恤。六月二十九(癸未),孝文帝下诏说:“春旱至今不止,田野上连青草都见不到。上天致谴,实在是由于朕的仁德不够。百姓无辜,却遭到如此严重的饥馑。朕日思夜想,也不知怎样做才能对百姓有益。公卿和朝廷内外股肱大臣,是宏伟计划的寄托;所以请大家知无不言,不要有任何隐讳,好拯救民间疾苦。”齐州刺史韩麒麟上表说:“古代的先哲君王,无不广积谷粮。到了中代,依然崇尚这样的做法。收集谷粟的和杀敌的得到同等爵位,努力耕田的尽孝尽悌的得到一样的封赏。如今京师的民众,不种田的居多。不劳而食的人口多达三分之二。现在和平的时间已经很久,而且多年粮食丰收,只是因为富豪竞相矜持豪夸,所以形成奢侈的风气。富贵之家,连孩童和贱妾也都服饰华丽;工商之族,连奴仆皂隶也都锦衣玉食。而农夫却连糟糠都吃不上,蚕妇连短褐也穿不上。所以从事农耕的人日益减少,荒芜的田地到处都是。国库里没有谷物布帛,而市场上却都是珍宝奇货。家里缺乏衣服和食品,路上却都是华丽的服饰。今天百姓饥寒的根本就在这里。臣的愚见:珍贵奇异的物品都应当禁止,喜事和丧事的礼仪也都应当有规格限度。同时还必须鼓励农业和养蚕,严明赏罚。这样一来,几年之中,国库必定会有盈余。去年重新校订户籍后,减轻了赋税。臣所管理的齐州,收缴的租粟刚够支付官员的俸禄,几乎没多少进入仓库。这样做虽然对百姓有利,但不能持久。如果遇上战争,或遭遇天灾,只怕从供给部门拿不到什么东西接济。臣觉得可以减少绢布的征收,增加谷物的课税。丰年时可以多积蓄些,到荒年时再拿出来赈济。这就是所谓民间的谷物,暂时寄存在官府。官府有了积蓄,那么民间就不存在荒年了。”七月初六(己丑),北魏下诏让有司部门开仓赈贷,并允许百姓出关寻找食物或讨饭。孝文帝还派使者制作户籍,让百姓自己决定去留。饥民经过的地方还给他们提供粥食,由当地的三长负责。

柔然伏名敦可汗十分残暴,他的大臣侯医垔石洛候多次谏止,还劝他和北魏和亲。伏名敦大怒,竟然将他夷族处死,于是部众全都离心离德。八月,柔然入寇北魏边境,北魏任命尚书陆睿为都督,出击并击溃了柔然。陆睿是陆丽的儿子。当初,高车人头领阿伏至罗有部落十多万,隶属柔然。伏名敦入侵北魏时,阿伏至罗极力劝谏,但伏名敦不听。阿伏至罗很生气,便和堂弟穷奇带领自己的部落往西出走,来到前部西北,自立为王。国人称他为“候娄匐勒”,华夏语言天子的意思;称穷奇为“候倍”,太子的意思。他们二人关系亲睦,分部而立,阿伏至罗居北,穷奇居南。伏名敦追击他们,但屡次被阿伏至罗打败,只好率领部众往东迁徙。

八月二十八(辛巳),北魏取消山北苑,将那里的土地赐给贫穷百姓。同时,悉万斤国派使者前来朝贡。

九月二十八(庚戌),孝文帝下诏说:“去年夏天以来旱灾严重,民众饥荒,不得不让他们到外地就食。因为原来的户籍杂乱,很难分简,所以决定根据地方户口重造户籍,让去留的户口得以落实,使得赈贷更为平均。然而最近以来,路上还有饿死的人,无人认识掩埋。这都是由于来路不明,籍贯无法落实,所以抚恤不周,以至于此。朕位居民众之上,听到这样的事十分慨然。现下令重新派人精检户籍,千万不要再有所遗漏。”十月十九(辛未),北魏下诏取消起部(都官尚书下属的公署,掌管营造和工匠等)的一些无益工程,把没有纺纱织布的宫人送出宫外。十月二十二(甲戌),孝文帝下诏说:“乡饮酒礼(古代嘉礼之一)荒废,则导致乱了长幼。孟冬十月是农闲季节,应当利用此时在乡里提倡德义。现下令在诸州的党里之内,推举贤人担任里长,教导各里的百姓父慈、子孝、兄友、弟顺、夫和、妻柔的道理。不以身作为表率的,请将姓名上报朝廷。”十一月二十六(丁未),北魏又下诏解雇尚方署里织作锦绣和绫罗的工人;民间要织造这些东西则不禁止。当时,北魏长期没有大事,国府积蓄很有盈余。孝文帝下诏将御府里的所有衣服珍宝、太官署(掌管百官馔食)里的所有闲杂器皿、太仆署(主管皇帝的御车和马匹)里的闲杂车辆、内库里十分之八的弓矢刀钤等兵器,外府里不是国用的的大半衣物、缯布、丝纩等物品,全部发放给政府各个部门,下至工商皂隶,甚至六镇的边防战士,京畿一带的鳏寡孤独、贫穷多病的困难户,也都不同程度地得到这些东西。次日,孝文帝又下诏说:“朕只因为面的政策不明,致使民众犯罪。今年寒气尤其厉害,犯人很难承受杖打捶击。从这月开始直到来年孟夏,不允许拷问犯人。还有,今年歉收,很多百姓饥寒窘迫,轻罪的囚犯,应当尽速审判解决,不要让轻罪犯人长久留在监狱里。”

北魏秘书令高祐和秘书丞李彪上奏请求修改《国书》,将编年史改为纪、传、表、志。孝文帝同意了。高祐是高允的远房堂弟。十二月,北魏下诏让李彪和著作朗崔光一道改修《国书》。崔光是崔道固的侄孙。

孝文帝问高祐道:“怎样才能避免产生盗贼?”高祐答道:“汉明帝时宋均推行德政,就连猛虎也渡河离去。汉光武帝时卓茂实行感化政策,就连蝗虫也不入境。动物都这样,更何况盗贼也是人。只要得到能人治理地方,用正确的方法指引感化,防止盗贼不会太困难。”高祐又上疏说:“如今对官员的选拔,不看他们的知识和管理能力的优劣,而是专看他们的资历年限。这不是尽力选拔人才的办法。应当停止这一浅薄的做法,摈弃那些老朽无用的官吏,以能力为选拔的唯一标准,那么官府就会清廉严正。还有,那些办事还算勤奋但没有安抚百姓的才能的功勋老臣,可以给他们增加封赏,而不应委以方面大任。这就是所谓的‘王者可私人以财,不私人以官。’”孝文帝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便任命高祐为西兖州刺史,镇守滑台。孝文帝还认为既然郡国都有了学府,县和党这级也该有学校,便命令在县里建立讲学,在党里建立小学。

北魏的事暂且放下,再回到南齐。永明四年即公元486年正月,唐宇之攻陷南齐的钱唐,吴郡各个县令多数都弃城逃走。唐宇之接着在钱唐称帝,还封立太子,安置百官。他派部将高道度等人攻陷东阳,杀了东阳太守萧崇之。萧崇之是齐高帝萧道成的族弟。唐宇之又派部将孙泓入寇山阴。他们来到浦阳江时,被南齐浃口卫戍部队的头领汤休武打败。齐武帝萧赜派禁兵几千人,战马几百匹,东出攻击唐宇之。朝廷精兵抵达钱唐时,唐宇之的乌合之众一看到骑兵就吓得屁滚尿流,一战即溃。官军生擒并杀了唐宇之,进而平定了三吴地区的各个郡县。

朝廷军队乘胜前进,一路上有点放纵抢掠的行径。军队回来后,齐武帝知道了这事,便于正月二十五(丁亥,通鉴作丁酉,疑有误)收捕了军主前军将军陈天福,将他斩首弃市;左军将军刘明彻则被免官削爵,送到东冶署(专管工匠冶炼等事务)做工。陈天福是齐武帝宠爱的将领。当他伏诛时,朝廷内外无不感到震骇和静肃。齐武帝派通事舍人丹阳人刘系宗随军慰劳,足迹遍至所有遭受唐宇之蹂躏的郡县,被强迫参与叛乱的百姓全不予追问。

闰正月初一(癸巳),齐武帝封皇子萧子贞为邵陵王,皇孙萧昭文为临汝公。

这期间,氐王杨后起去世。闰正月十五(丁未),南齐朝廷下诏任命白水太守杨集始为北秦州刺史和武都王。杨集始是杨文弘的儿子。朝廷还任命杨后起弟弟杨后明为白水太守。北魏也封杨集始为武都王。杨集始还到平城去拜谒魏孝文帝,魏孝文帝于是任命他为南秦州刺史。

闰正月十九(辛亥),齐武帝到皇家籍田耕作,并于二月初十(辛巳,通鉴作己未,疑有误)封皇弟萧銶为晋熙王,萧铉为河东王。

四月中旬,湘州的蛮人造反,刺史吕安国因病不能出讨。四月二十七(丁亥),齐武帝任命尚书左仆射柳世隆为湘州刺史,讨伐并平定了叛乱。

翌年即公元487年正月初二,齐武帝任命豫章王萧嶷为大司马,章陵王萧子良为司徒;临川王萧映、卫将军王俭、中军将军王敬则全都成为加开府仪同三司。萧子良启奏要任命记室范云为郡太守,齐武帝说:“听说他经常卖弄学识。朕就不追究他的过失了,原宥他到边远地方当官吧。”萧子良说:“不是这么回事。范云总是规劝诲导臣。陛下不信,可以看看他写给臣的劝谏书简。臣都还保留着。”于是取来这些书简上呈给齐武帝,共一百多张纸,言辞都十分恳切。齐武帝感叹地跟萧子良说:“没想到范云能这样。朕刚让他辅佐你,现在却为何要派他出去?”文惠太子曾到东田去观看农田的收获,兴奋地跟宾客们说:“收割谷物也挺好看的。”大家都唯唯诺诺,只有范云一人进言道:“三季的收成其实是长期的勤劳和辛苦得来的。希望殿下知道农耕的艰难,而不要贪图吃喝玩乐的安逸。”

北方有个叫桓天生的粗人自称是桓玄的宗族。他和雍、司二州的蛮人相互煽动,占据南阳故城,还向北魏请求援兵,准备入寇南齐。正月十一(丁酉),齐武帝下诏授予丹阳尹萧景先节杖,让他总领步骑,直指义阳,并命令司州的各路军队接受他的节度。他又授予护军将军陈显达节杖,让他带领征虏将军戴僧静等水军向宛、叶,雍一带进军、那里的各路军队全部接受陈显达的节度,前往讨伐桓天生。

桓天生引来一万多魏兵来到沘阳。陈显达派戴僧静等人在深桥和他们决战,结果击溃了他们,杀死和俘获的数以万计。桓天生退保沘阳,戴僧静包围了他,但无法攻克,只好撤军回来。另一个粗人胡丘生在悬瓠响应南齐,结果被魏军打败。胡丘生前来投奔南齐。桓天生又引来魏兵入侵舞阴,舞阴卫戍部队头领殷公愍击溃了他们,还杀了他的副将张麒麟,桓天生自己受伤后退走。三月二十二(丁未),齐武帝任命陈显达为雍州刺史。陈显达进据舞阳城。

五月,北魏南部尚书公孙邃和上谷公张儵率军和桓天生一道再次入寇舞阴,但被殷公愍打败。桓天生逃窜到荒远地方去了。公孙邃是公孙表的孙子。

要想知道北魏和南齐后来的情况,请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