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充满阳刚之气的古典同性恋 - 底比斯圣团

(2015-06-09 06:41:49) 下一个
大多数人都知道,古希腊时期,希腊那一票城邦基本上分为两大阵营,一边老大是光伟正的民主明灯:雅典,另一边是古典军国主义的斯巴达。其实呢还有个第三方势力就是底比斯。底比斯这个国家传说是腓尼基王子卡德摩斯Kadmos建立的,他妹妹公主欧罗巴Europa被宙斯拐走了(欧洲Europe一词就是来源于这个欧罗巴MM),于是国王跟他说,你去把妹妹找回来,找不到你就别回来。宙斯拐走的人,是那么容易找的吗?就算找到,你敢去找宙斯要人吗?反正卡德摩斯真就没找到,于是就按照神谕指点,跟着头大白母牛上岸,自己建了个城,就是底比斯。
 
底比斯因为实力总是排第三,所以呢就一会和雅典结盟一会和斯巴达结盟两边玩平衡,反正挺有点朝秦暮楚,跟谁都不一条心。希波战争期间曾经一度和波斯侵略者眉来眼去勾勾搭搭。这也是为什么在温泉关战役,斯巴达300肉鸡发现后路被断的时候,国王李奥尼达(Leonidas,有种高大上的欧洲巧克力也叫这个)让其他所有的希腊盟邦军队撤退了,单单留下了底比斯的400人陪他们一起战死。
 
电影《300》剧照里的李奥尼达
巧克力Leonidas,就是做吃货也是可以学到知识的。
 
好了,扯了半天还没扯到正题。同性恋在古希腊是很流行的,像那些大哲人,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啥的都被认为是同性恋,当然他们的同性恋更类似于现代的恋童癖,恋人对象往往是学生性质的少年。古希腊对儿童还是很保护的,即使是这种少年爱,也还是有法律保护的。古希腊的同性恋是有历史渊源的,在部落时代,希腊人就要给一定年龄的少年指定一个成年人作为导师来教导他生存技巧什么的,加之文明初始之时对性的态度就和吃饭睡觉一样,并没有被赋予太多的道德含义在里面(其实现代社会在一定程度也是在回归这种更自然,也许是更原始的对性的定义)。所以这个导师和少年就难免会擦出些火花。久而久之,也就被社会所容忍了。另外提一句,古希腊人的婚姻也颇有恋童色彩,女孩一般到15岁就嫁人,而她们的丈夫则往往是30岁的中年人。
 
史载底比斯是希腊最无限制的鼓励同性恋的城邦之一。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在著作中曾提到,在底比斯,成年男子和少年可以以一种近似公开化的婚姻关系同居。亚里士多德在著作中描述称,底比斯有一个神圣的“伊阿摩斯之墓”,同性恋人们在墓前宣誓互相忠诚。
 
 
底比斯圣团原本是由军队中最精锐的士兵组成,是进攻时的尖刀,类似于我国战国时期的秦国的锐士或是魏国的武卒。但是在公元前379年左右,在同性恋将军伊巴密浓达的影响下,圣团被改编成150对同性恋恋人组成的军队。这300人必须出身贵族,是同性恋恋人,并且战力强悍。圣团的一位指挥官曾说:“同一氏族或同一部落的人在危急时刻很少互相帮助,一个军团应该将相爱的战士编在一起,这样才能组成牢不可破、坚不可摧的部队,因为一个人是绝不愿在爱人面前丢脸的,而且他会为了保护所爱的人牺牲自己的性命。”所以这支队伍成为了古希腊时代最强悍的军队。

伊巴密浓达

在公元前371年的留克特拉战役中,底比斯摆出来后世著名的斜线战术,而整个攻击的矛头就是圣团。在此战中,底比斯大胜强悍无比而且人数占绝对优势的斯巴达军团,斯巴达连国王都战死沙场。至于斯巴达军队是多么的强悍,看过《300》这个电影的人,应该多少有点了解,斯巴达作为一台战争机器,就是后世的法西斯日本德国都要甘拜下风。能够大胜这样的军队,而且不是一次,在公元前362年又来了一次(这次把斯巴达算是彻底打趴下了),由此可见圣团的战斗力是如何的变态。

圣团战士

此后40年,底比斯依靠斜线战术和圣团,几乎打遍天下无敌手。但是终究他们还是遇到了克星,而这个克星就是西方古典时期最灿烂的将星 - 来自马其顿的亚历山大。
 
马其顿只是希腊半岛北面的一块蛮荒之地,一直只被认为是游离于希腊世界附近,而不被认为是希腊本部。有点类似于金和宋的关系吧,不管教科书怎么写,我们还是觉得宋是中国正朔,而金只是受汉文化影响的蛮夷。就是这群马其顿蛮夷,出来了个牛B的明主,就是腓力二世(亚历山大大帝的父亲)。
腓力二世
 
腓力二世在15岁的时候,曾经被送到底比斯作为人质,当人质期间,他对底比斯的军队有了很深的了解,至于是不是和圣团战士有过更深入的交流,这个邪恶问题的答案就不得而知了。腓力二世回国继位后,改革军队,发明了马其顿方阵,在人类几千年的冷兵器时代,马其顿方阵的正面冲击力毫无疑问是排第一的。这整个就是一头张开所有刺的大豪猪,在慢慢向前拱动。后世亚历山大也是依靠马其顿方阵一直打到印度,征服了当时西方所知的所有文明世界。
 
马其顿方阵

强盛的马其顿在腓力二世的英明领导下开始了征服希腊世界的征程,而备受压力的雅典和底比斯则结成同盟对抗马其顿的滚滚战车。公元前338年,决战在喀罗尼亚展开。在战役开局时,雅典联军两侧有自然屏障保护,可谓毫无破绽。但腓力二世带领近卫骑兵率先发起进攻,随后又且战且退,有效调动雅典军团,让它紧追不放,使得联军侧翼暴露。这时亚历山大发起了致命一击,在号角声中,他率部突入雅典方阵右侧,雅典阵营很快崩溃。然后亚力山大的骑兵绕到底比斯军团后,向压阵的圣团发动进攻,以期将这300人全部歼灭,好打击联军的士气。在敌人优势骑兵面前,圣团毫不畏惧,进行了艰难的拼杀,直至全部阵亡。圣团惨败后,雅典联军全线溃退。
 
亚历山大大帝,这是著名的庞贝古城出土的马赛克镶嵌画《伊苏斯之战》的局部
 
希腊历史学家普鲁塔克曾描述道:“胜利后的腓力二世视察战场,他停在300位勇士的尸体前,看到每个战士的胸前都有致命的伤口,每两具尸体紧紧挨在一起,于是知道这就是著名的全部由相爱的勇士组成的圣团,他抑制不住眼泪,说道:“无论是谁,只要怀疑这些人的行为或者经历是卑劣的,都应该被毁灭。” (Perish any man who suspects that these men either did or suffered anything unseemly.) ”
 
腓力二世命令手下收敛圣团战士尸骨妥为埋葬,并在墓地树立起一尊狮子的雕塑来纪念他们的忠勇。1890年,考古学家发现了圣团的坟墓,并发现了254具骸骨,和那尊狮子像。
 
2000多年过去了,它还是那样静静地守卫在勇士们的身旁......

=====================================================

如果你喜欢,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的公众号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懒风 回复 悄悄话 好文章!

其实不仅古代西方,古代中国也不歧视同性恋。
老秃笔 回复 悄悄话 好文章。 很有收获。 男同性恋在希腊那里似乎很有阳刚气。 神州这边的男同性恋似乎很暧昧猥琐的,至少从史书野史上看。 呵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