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珊博士心理工作室

专业的心理干预,情绪调节,亲子关系,两性关系等心理主题的原创小文。旨在普及心理科学知识普及,推动大家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和重视。欢迎提问和讨论!
正文

重度拖延症患者病理分析报告

(2015-07-13 09:59:18) 下一个
重度拖延症患者病理分析报告
美国心理学家帮你分析为什么会得拖延症
 







文/徐艺珊


美国弗尼吉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

 

一个月后的周日是一份报告的截止日期,我看了看日历,嗯,还有一个月呢,时间充裕着呢。两个周过去了,还没干,想想,就剩两个周了,这周末就得开始写,然后下周再补充完剩下的,截止前完成妥妥的。结果,周六朋友相约去玩,好容易回家了,累了,不想干,周日吧。周日到了,睡了个懒觉,起来查查邮件,想着可以开写了,突然肚子咕噜一声,哎呦怎么就中午了,做饭吃饭两个小时过去了,吃完了看看电影,逛逛网站,又到晚饭了。。。结果自然是这个周末又没写成。到了截止日期前一天,一个字还没呢,头悬梁锥刺股,天昏地暗的终于赶在周日晚上11:59分提交了。。。。
这一幕有没有感觉很熟悉?这就是拖延症患者的典型症状。作为一个间歇性+选择性拖延症患者,我在拖了又拖折腾了好几天后,深深觉得拖延症有侃侃的必要。
 

拖延症有什么危害?
 
作为最早对拖延症进行历史性纵向分析的学者,Milgram在1992年将现代社会的高度发达与拖延特性联系了起来,认为现代科技社会频繁设定的截止日期和人们肩负的责任义务增加了拖延症的发生。
 
在美国,据不完全估计,大学生中有超过75%的学生认为自己有拖延症,80%到95%的学生有这样那样的拖延行为;而在整个成年人群体,拖延症长期影响着至少15-20%的成年人。
 
拖延症的危害,经历过的人都知道。例如,根据美国的一款网上报税软件H&R Block统计,2002年报税的时候,由于拖延症而在最后一刻仓促报税的人们忙中出错,总共缴纳了4.73亿美元的额外费用,平均每人400美元。拖延症爆发时,没动力做事情,是不是的找点而别的事情分散注意力,拖呀拖,一直拖到截止日期前夕,开始突击,熬夜,仓促赶工。质量就不要提了,能在最后一刻做完就万幸了,实在做不完还得申请延期,无法延期怎么办?那就只能自吞苦果,后悔不已了,心里埋怨着自己怎么不早点开始。
 
 
我们为什么会得拖延症呢?

1)基因遗传因素

Arvey为首的几位美国心理学家通过分析211对双生子之间拖延症的相似性,得出一个结论:拖延症特质中约有22%是由基因决定的。
 
2)人格因素及其稳定性

心理学家Steel总结了十个反复测试拖延症稳定性的研究后发现,不论是平均跨度42天的短期前测后测,还是历经10年前后的重复测试,人们的拖延症有着高度的稳定性,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大幅改变。
 
因此,很多研究者在好奇心的驱动下探索了各种人格特质与拖延症的关系,结果不出所料,很多试验都指向严谨自律性人格(conscientiousness )与拖延症密不可分。在这种人格特质中,理智(rationality),效率(efficiency),努力工作(hard work),都是和拖延症相关的主要因素,而责任心(responsibility)则是这一人格特质中与工作学习成绩联系最紧密的。
 
3)“嫌弃”待做任务

实际上,我们很少在同一时间拖延所有的事情,更多的时候,我们在挑挑拣拣,选某些事情先做,而拖延着另外的事情。研究发现,至少50%的人选择拖延是因为待做任务的内容,当以下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时,我们更容易拖延:
 
待做任务让我们不愉快(unpleasant)
待做任务随之而来的奖励或者惩罚比较遥远,没有即时性。
 
4)自己的高度焦虑

高度焦虑的人,倾向于过分担心任务完成后可能带来的负面结果,从而把工作推后。
 
其实研究者们发现,这种担心的背后是完美主义下对失败的恐惧,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以及对社会中高标准的抱怨 。如果我们有这些倾向,我们会觉得我们的行为无力改变现状,与其调整自己的情绪反映,我们不如专注于自己的感受。我们担心失败,我们就创造一个万一失败了可以用的借口。通过逃避,拖延,我们可以推迟甚至不去面对我们所惧怕的后果。但是拖延的后果呢,往往是更加焦虑甚至自我厌恶。
 
5)冲动与寻求刺激

心理学家说,有冲动特质(impulsiveness)的人,也倾向于有拖延症。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喜欢及时行乐,为了追逐眼前的满足感,有时会忽略长远的责任,从而开始拖延。还有一种人呢,喜欢需求刺激。他们故意把事情放到最后一刻来做,就是为了体会那种截止日期前赶工的紧张感。但是心理学家Ainslie指出,这种对紧张刺激的追求是有可能上瘾的,上瘾后,延迟的行为会日趋严重,最终可能导致任务完成质量的降低和持久的悔恨。

看了上面的分析,有没有对自己的”病“有更深的认识了呢?
不要担心,下一期,我们会谈谈如何从小克服拖延症,让大家把拖延症的种子扼杀在摇篮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