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零的红叶

收藏百科知识;健康养生;名人明星;优秀文章;游记图片;
正文

廖昌永感悟:做人就是做艺术 要艺如其人

(2015-04-29 14:28:58) 下一个

 

分享廖昌永的感悟, 做人就是做艺术,要艺如其人

     
 
 

 

 

分享廖昌永的人生感悟:做人就是做艺术,要艺如其人。

(以下图文来自网络,作者不详,由朝艺琴行编排,向原作者致敬)

他光脚走进上海音乐学院最终成名于国际的故事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廖昌永说,自己人好,和家庭幸福、知足常乐有关,和自己的经历也有关。他说:“我不是出生在音乐世家,我是农民,这让我很长一段时间内很自卑,到目前为 止我身上也有自卑感。一个人身上应该有自卑感,总是很优越的话,容易没耐心。我上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条件、家庭条件和别人都不能比,什么都要和别人请教, 很谦虚,我长期是这样的状态。这样能补我的不足,确实每个人身上都有比我强的东西,包括我现在的学生。”

  

廖 昌永出生在四川郫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光脚走进上海音乐学院,最终成名于国际的故事,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从农民到世界级的歌唱家,在很多人看来这之 间遥远的距离有些不可思议,所以反复惊叹。但在我看来,天赋与才华和出生环境没有直接关系,某些知识和先天条件的缺乏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来改变,难以逾越 的是那些自以为条件优越的人的世俗眼光。

  廖昌永农民出身,童年丧父,没受过多少正规音乐教育的他斗胆考了音乐学院,由于音色出众,被上海音乐学院录取。从四川农村迈进大上海,是荣耀,也是考验。进入学校之后,廖昌永在第一年感受到了很多羞辱,因为他穷,他是农民,他不是音乐世家,他音乐底子不好。

  那时候能进音乐学院的学生大多家里有些底子,好些还出身音乐世家。在那个尊卑分明的地方,同学之间总在相互攀比。廖昌永从来不和同学一起玩一起吃饭,他说:“人家请你吃,你就得回请,我自己连饭都吃不饱,怎么请人家吃。这样我和同学玩的话心里会发虚,有压力。”

  那时候廖昌永每月只有三个姐姐轮流寄来的60元生活费,每次去食堂他几乎都是最后才去,只有到考试的时候才买一次肉吃。

  穷,被人嘲笑,不敢和同学一起玩,廖昌永没有朋友,独自一人。人家都说这个人孤僻,不合群。甚至有老师也因为这样不喜欢他。然而仅仅是这样就罢了,当有人的钱丢了之后,理所当然地认为就是廖昌永偷的,因为他最穷。

   面对这样的侮辱,内向的廖昌永一直闷在心里,闷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他实在闷不住了:“你说我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侮辱我的人格!”当时系里未经调查了 解,竟然就有了不当的处理。廖昌永有口难辩,又无人诉说,憋得终于受不了了,他红着眼去找自己的老师罗魏,罗魏老师坚决相信,廖昌永没有偷东西。

  多年之后,笑谈往事的廖昌永对我说:“要不是那人再去偷系里老师的东西,给抓出来了,我这个黑锅恐怕要一直背下去。”现在做了学院系主任的他,因此决不轻易对学生中间出现的问题轻易下结论。

   “这跟我后来的发奋有关。”他说,“不是说我穷吗?穷人的孩子就是要比你有出息,我就是憋着这股劲学出来了。”刚进学校的时候,廖昌永连钢琴都不会弹, 音乐基础几乎是全班最差的,但到了毕业的时候,他是班里第一名的成绩毕业的。他的努力和成绩,让所有人对他刮目相看。

  幸运的是,他遇上了好老师,除了一年级带他的罗魏老师之外,二年级时他被有“中国声乐之母”之称、培养出大批优秀歌唱家的周 小燕教授收为弟子,老师不仅教得好,艺德也相当好。 “潜移默化中给我性格好的塑造。”他说。 大学里,他还收获了爱情。那时总是有一位不知名的人悄悄给他寄钱,每月50块,不具名,却每次都写上“多买点菜吃”。直到恋爱之后,他才知道那就是自己女 友默默的关心。如今,廖昌永和这个出身音乐世家的同乡女孩组成了幸福的家庭。廖昌永说,家庭给了他很大的支持和动力,太太是那种拿着鞭子逼着他往前走的 人,不能看见他松懈下来。

  一个月学会说英语把人惊着了

   廖昌永以优异的成绩读完了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渐渐地,他不断在各种声乐比赛中获奖。1996年,他赴法国参加“第四十一届图鲁兹国际声乐大赛”,一举夺 得第一名大奖。这也是我国选手参加该赛十年来获得的最好成绩。世界著名的百代(EMI)唱片公司的古典部经理阿兰·朗塞隆评价道:“他唱得太感人了,因为 歌声发自他的内心深处,25年来,我每届比赛都看,还没有听到过像他这么好的男中音。”

   获奖给廖昌永带来了很多荣誉,也让很多人不再以鄙夷的眼光看他。在这之前他已经得过不少第一名,很多人觉得他这样已经是登峰造极了,但是,第二年,廖昌 永决定参加世界著名的“多明戈世界歌剧大赛”,立即遭到不少人反对,因为该项比赛要想获奖的机会太难了,以往还没有亚洲人在比赛中有过突破。很多人劝他, 以往获的那些第一名已经够他躺在上面吃一辈子了,这次大赛的第一名是世界上最难拿的第一名,而如果得不到还会将他以往得的那些第一名全都抹杀掉。廖昌永 说:“我不是不知道中国人一向胜王败寇的心理,但我没想那么多,就觉得哪怕去看一眼。要知道在学歌剧的人眼里,多明戈是跟神一样的人物啊!”

  他去了,而且夺得了那对亚洲人来说稀罕的第一名,那届大赛因此而轰动。多明戈尤为激动,称他是这届比赛最大的发现和惊喜,赞誉他是“我所见过的最优秀的男中音”,大师当即收他为弟子,并马上邀他参加自己在东京举办的新年音乐会。

  同年,廖昌永又在挪威“宋雅王后国际声乐大赛”上夺取了第一名,创下了一年之内连获三项国际著名声乐大赛第一的骄人成绩。他因此轰动国际乐坛,也因此一步步跨入国际乐坛。

  渐渐进入国际的廖昌永开始发现语言交流上的问题。他说以前没有远大抱负,没想过会在国际乐坛上闯,没好好学过英语。1999年,当他到美国纽约进行一次短期学习时,苦于无法和人交流,寸步难行。老师多明戈也为不能和他直接交流而有些遗憾。

   从纽约回来之后,廖昌永痛下决心,于是趁着2000年1月到以色列参加大师班学习的机会,他带了一本英语书,每天看六课,背下60多个生词,立刻出门找 人聊天,把刚才看的单词全部跟人聊出来,他说:“在谈话中自己用过的单词,下次肯定就不会忘了。”就这样过去一个月,他便完全能和人用英语交流。那样的神 速让人吃惊。当他又到美国的时候,开口跟人说话,所有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倒吸一口气:“啊?你怎么能跟我说话了?”房东的儿子甚至缠着问:“有什么办法能让 我那么短时间学会中文?”

   廖昌永笑着说:“我性格满倔的,憋着一股子劲,就一定能做成。”他说就像自己在四川上学的时候,从小数学就没好过,他也认为自己没有数学天赋。上高中的 时候,班主任找他姐姐告状,说他的数学实在提不起来。姐姐回来说他,不会就问老师嘛。廖昌永说自己急了,不会做的去问老师,会做的也去问老师。结果一学期 之后,他的数学成绩是全班第一名,一年后是全年级第一名。他感叹:“人的潜能真的很大。”

   廖昌永常常把自己的成绩归结为自己性格的倔和听话,然而,他突出骄人的成绩却不是每个倔强和听话的学生都能做到的,就比如,有几个人能在上大学后基本上 没学过英语的人能在短短一个月之内达到和人用英语交流没问题?事实上,廖昌永的老师们对他都有过很高的评价,罗魏老师就曾说他,“有着奇迹般的领会能力和 掌握语言的天赋。”周小燕老师也称他,“廖昌永这样的条件,目前在世界上并不多见,他早晚会成功。”他有出色的音乐天赋和语言能力,他能认真按老师的要求 在课后去一点一点抠。

  他当真会去念意大利语的歌词,一个字一个字抠,找语感。他会在到每一个国家的时候先去看人家的博物馆,看画里表现的西方人的礼仪姿态和文化。他能在法国举办的“法国巴黎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得“法语演唱第一名”。他的演唱实力和纯正的语感让每个人对他称赞不已。 事实上,他可以让人称赞的远远不止这些。

  没道理炫耀自己是多明戈的学生

  廖昌永认为,自己能够成功地走上国际舞台,和多明戈的赏识和提携密不可分。

   自从被多明戈收为弟子之后,多明戈不仅带他参加自己的音乐会,在他去美国的时候,还会从华盛顿赶到纽约去看他的排练,去听他的音乐会。廖昌永说,多明戈 待他,已超出了普通师生的关系,在大师将他介绍给世界著名的大都会歌剧院的时候,到处跟人打招呼,说廖昌永很有才华,要大家善待他。

  2001年,多明戈自己指挥华盛顿歌剧院演出威尔第歌剧《游吟诗人》,力排众议邀廖昌永出演主角。当时没有人相信一个来自中国的演员能唱好威尔第歌剧,都认为廖昌永是不合适的。

  周小燕老师在国内也鼓励廖昌永:“你这一炮一定要打响,响了你就走上国际舞台了,哑了你就从此哑了。”

   廖昌永感到压力很大,在学校上学时,还曾有一个美国老师说他根本就不能唱威尔第歌剧,让他发誓永远不唱。当时唱A组同一角色的歌唱家是多明戈的好友,多 明戈特意叮嘱他让他好好带廖昌永,说廖很有前途,那位大师果然在排练时对他帮助很多。而多明戈看了排练后,也将自己的意见告诉廖昌永的夫人,让她回去帮廖 提高。

   结果,演出一炮打响,获得了相当辉煌的成功,挑剔的《华盛顿邮报》甚至撰文专门称赞廖昌永:“在这个世界杰出歌唱家跻身的地方,最耀眼的明星是来自中国 的廖昌永。他对威尔第歌剧准确的把握,使他犹如一位天生的威尔第歌剧的歌唱家,全身都散发着威尔第的气息;他坚实、优美、浓郁、醇厚的音色和音质以及流畅 的气息和无与伦比的艺术感染力,使得肯尼迪中心又一次为之疯狂。我们坚信这位天才的艺术家将成为世界歌坛的一个瑰宝。”那次演出,廖昌永为自己,为老师好 好争了一次光。

  后来,多明戈夫人导演的《霍夫曼的故事》再度邀请廖昌永出演,多明戈特意从华盛顿赶去,为廖昌永讲怎么表演,让他非常的感动。演出照样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廖昌永说,在别人眼中,多明戈是神一样的人,而且他身兼两大著名歌剧院的艺术总监,还做大都会歌剧院的指挥,那样忙的人,对他这样帮助,他心里非常感动、非常感激。而除了事业上的帮助之外,多明戈为人处世的态度也对他有很深的影响。

   他说,多明戈是大师,人们总认为他排场很大,而且也认为是理所当然,然而大师实际却特别谦和。他说他们在美国排练的时候,每天都是用加长豪华林肯轿车接 送主角。有一天,换了面包,因为要接更多的人。等车子开到著名的水门饭店的时候,有个人站在街边等着,车一停,他走了上来,原来是多明戈。上来和大家亲热 寒暄。等到了排练场,让廖昌永吃惊的是,每个合唱队员多明戈都能叫上名字,他看到每个人都像见到老朋友,迎上去亲切问候。那个场面对廖昌永的冲击很大,在 国内,还没有什么出色成就的歌手恐怕早都鼻子冲天了,而这位世界闻名的大师却是这样的亲切谦和!他对大师的崇拜立刻放大到100倍:这才叫真正的艺术家。

  后来廖昌永问过大师,为什么他能做到这样?大师的回答同样让他动容:“Because they love me(因为他们爱我)。”

   但是,尽管和大师有这样深厚的交情,廖昌永却一向低调谈论和大师的师生关系,也从不借此炒作。若不是记者问起,他也不主动提及。他说:“大师是大师,跟 你没关系,提他,你也不是大师。我炫耀这种关系没道理,我也不太喜欢这样。像北京人说的‘扯把龙椅就上天’。如果你真把自己当他的学生,你就不能给老师丢 脸。要是做得好,说说也罢了,如果不能的话,不要玷污了老师的名声。”

  他说:“我更多地说我是周小燕老师的学生,因为我90%的学业是在周老师那儿学的。这样说更实际一些。她不仅教会了我,而且影响了我对艺术的态度。”他最后告诉我:“周老师说了,做人就是做艺术,艺如其人,做人不好,艺术怎么会好呢?”

一个好艺术家,一定首先是个好人。

(以上图文来自网络,作者不详,由朝艺琴行编排,向原作者致敬)

 

(读了文章,我仿佛闻到了故乡川西的油菜花香,又看见了三月龙泉驿漫山的桃花,更看到了一个川西农家子弟,在故乡泥泞的小路上,冬天凌烈刺骨的寒风中艰难求学的身影,他幼小的身躯,提醒着我该怎样面对自己的人生、该怎样教育我的孩子,谨以此文,与我的朋友们共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